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内经》做临床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发展中医临床医学理论的基础;二是提高中医临床思辨能力的根本途径;三是提高中医临床科研能力的有力措施。其方法,一要带着临床问题去学,带着实践体会去读;二要以学习《内经》理论为主,同时博采其他经典著作,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内经》是一部完整阐述中医理论体系的典籍,对临床治病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笔者现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体会,以温胆汤应用为例,略论《内经》对临床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悦娅 《新中医》2006,38(4):86-87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学习经典要与临床相结合,《内经》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是指导临床的大法。今就其中有关条文在临床应用的体会略以举隅,以求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作为"医家之宗",一直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历代学习中医学者必须研习《内经》之书。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中,传统的《内经》案例教学(CBL)教学方法多侧重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记忆、掌握与理解,在如何应用相关理论解决临床实践问题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本文探索其引入到《内经》教学中,并将问题教学(PBL)法引入以构建《内经》实践教学。其中结合《内经》自身特点,构建PBL核心问题,把握核心问题,实施PBL教学法,将有效拓展教学内涵;结合《内经》理论,筛选古今医案,应用标准化病人(SP),实施CBL教学法,将有效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二者优势互补,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融合,搭建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连接的桥梁,有效提高学生应用《内经》理论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及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叶玲 《福建中医药》2006,37(6):57-58
中医预防学有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说中医预防的思想源于实践,奠基于《内经》。《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自《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以来,经过历代医家的弘扬光大,中医预防学的理论日臻完善,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首见于《内经》。《内经》  相似文献   

6.
《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确立中医理论框架、指导中医临床的重要经典。它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诊治原则和方法,在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内经》的传承,目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相似文献   

7.
耳穴时间刺灸说之立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穴时间刺灸说之立论依据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吴中朝董勤《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其中有关时间刺灸学的内容,是针灸临床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就其针灸临床对《内经》时间医学理论的应用而言,往往仅限于体穴,几乎不涉及耳穴。...  相似文献   

8.
刘凯军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19-119,126
《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总结的用以揭示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防治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始终指导着中医学的发展,不断开拓着临床的应用范畴。本文从阴阳学说入手,以不孕症为例,说明《内经》的辨证思维与认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并以此昭示出中医经典理论的科学内核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内经理论临床应用》课程是中医院校较早实践PBL教学的课程之一。采用专题讲座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学生高效率获得教师的经验,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以经典指导临床实践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相似文献   

10.
齐教授信箱     
《新中医》1982,(5)
学中医是否一定要读《内经》? 志刚同志: 得收来信询问关于学中医是否一定要读《内经》这个问题,现提出一点意见供参考。《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渊源和基础。在现存的中医文献中,它是较早、较完整、较系统的著作,内容非常丰富。它是在古代医学实践中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现象以及诊断治疗等规律的客观认识,并结合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情况,在朴素的唯物辩证观点指导下,对这些规律作出全面的阐述。千百年来,《内经》理论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历代  相似文献   

11.
<正> 祖国医学很早就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研究疾病,《内经》中的"阴阳平秘模型"、"五行内稳定器模型"、"藏象全息系统模型"和"六气致病模型"等理论,二千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现从方法论角度,仅就中医的疾病模型来分析中医临床辨证思维的特点.不当之处,希求指正.阴阳平秘模型中医以阴阳来说明事物的对称性,它也可以视为构成一事物的一对矛盾.阴阳为对事物  相似文献   

12.
从临床实践看中医整体观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把人体与自然、五脏与六腑等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与对待。《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脏腑相关思想以及五行学说,都是对中医整体观念的强调和反应。中医整体观为指导临床实践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结合笔者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脉诊是中医切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医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难经》的脉诊理论,并在临床实践中有所发挥,使脉象成为辨病、辨证、指导治疗和判断病势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痛证是针灸临床运用最广的一类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内经》是中医经典之首,其中阐述的针灸治疗原则,目前仍然指导临床实践,笔者运用《内经》原理治疗痛证疗效较佳,特举验案与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15.
岳旭东 《国医论坛》2002,17(2):15-17
《内经》是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 ,内容丰富多彩。正如班固所说 :“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 ,以起百病之本 ,死生之分。”因为它具有丰富的内容 ,所以在中医临床上一直起着指导作用。历代医学著述 ,亦都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把个人在临床应用上的几点体会 ,分别介绍于下。1 《内经》的学术思想及其成就为了说明《内经》在临床上的指导作用 ,首先要明确《内经》的学术思想。《内经》的学术思想是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以“天人合一”为指导思想。“阴阳五行”是古人长期对宇宙间一切事物的观察加以分析与综合的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内经选读》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主要围绕《黄帝内经》的原文理论开展,缺少在临床实践和科研方面的应用及拓展,不能满足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提出了《内经选读》"三能立体"教学模式的创新,立足于《黄帝内经》原文解析、病例分析、科研主题等,构建贯穿《内经选读》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创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开拓学生的中医科研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的理论渊源——《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其记载的医学理论,千百年来,不仅指导了临床实践,而且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历代的著名医家无不潜心于《内经》的研究,可见中医院校将其作为重点课程之一,无疑是很有必要的。然由于《内经》成编去世久远,  相似文献   

18.
《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它所建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至今仍指导着中医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由于《内经》成编于秦汉时代,文字古雅,义理深奥,因而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内经》的前提。1 读原文,通过文字关 学习《内经》的第一步是要读通原文,正确掌握原文的意思,这是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医肾与命门理论在传承中存在着概念混乱、临床应用无所适从的尴尬,为此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溯源求本,阐明肾命理论源流、探求其学术内涵,并指出《难经》命门从《内经》肾概念升华而出,开启了中医先天理论的先河,经过后世的发挥和发展,特别是明代医家以太极之理论证命门,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及其哲学方法论的影响,提高了中医先天理论的学术层次和科学价值。最后,梳理了肾命理论的临床应用思路,探讨了两者的不同用药特点,以作为笔者主张命门主先天理论的回应。  相似文献   

20.
中医诊治疾病十分强调标本,自明代后便盛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说,并格言般地流传至今。笔者在《内经》教学中通过对有关文献的研习,加之多年的临床体会,认为此说既甚违《内经》原旨,又有不符合临床实践之处,故作此文以商榷。1治则之标本的概念——本为标之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