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61-2163
目的:通过考察糖槭叶多糖(ASP-A)和糖槭果多糖(ASP-B)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明确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不同浓度两类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1α(TNF-1α)、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糖槭多糖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炎症因子NO,TNF-1α,PGE2,IL-1β的分泌量。结论:ASP-A和ASP-B在浓度小于200 mg·L-1对RAW264.7细胞无显著毒性,且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NO,TNF-1α,PGE-2,IL-1β的分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细胞以2×104个/m L的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将细胞分为空白组,LPS组,LPS+地塞米松组,LPS加人参多糖组(质量浓度分别为31.25,62.6,125,250,500 mg·L-1)。用LPS(1 mg·L-1)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24 h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一氧化氮(NO),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K基因结合核因子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模型组细胞因子NO,TNF-α,IL-6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炎症模型建立成功。给予人参多糖干预后,与LPS组比较,31.25~500 mg·L-1的人参多糖可以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水平(P0.05,P0.01),抑制i NOS,TNF-α和IL-6 mRNA的转录(P0.05,P0.01),与LPS组比较,125~500μmol·L-1可以显著抑制细胞核内NF-κB p65的表达(P0.05,P0.01)。结论:人参多糖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NO,TNF-α和IL-6过度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相关炎症因子和mRNA的表达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紫金龙乙醇组分(AVEC)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10μg·L-1)刺激生长良好的RAW 264.7细胞24 h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以MTT法测定不同浓度AVEC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AVEC在低于400 mg·L-1时对RAW 264.7细胞无毒性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可以明显诱导RAW 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6和NO(P<0.01);与模型组相比,100~400 mg·L-1的AVEC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6和NO(P<0.05,P<0.01),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AVEC可以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和NO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楼总皂苷对细菌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分泌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分离并纯化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与重楼总皂苷共同孵育,2小时后予LPS(100ng/ml)诱导PMΦ释放TNF-α、IL-1β,以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1β浓度.结果:重楼总皂苷对LPS诱导PMΦ释放TNF-α、IL-1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重楼总皂苷可以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β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虫草素抑制脂多糖(LPS)诱导气道上皮细胞损伤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气道上皮细胞9HTZ,50μg/ml的LPS干预9HTZ细胞8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并收集细胞上清液和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和转录因子NF-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虫草素(50,100μmol/ml)组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9HTZ细胞的凋亡,并能显著性抑制细胞上清液中的IL-6、IL-1β、TNF-α的含量,抑制细胞中NF-κB、ICAM-1蛋白的表达。讨论:虫草素能保护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FN-γ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利用LPS刺激THP-1源巨噬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设置THP-1组(空白对照组)、THP-1+LPS组(模型组)、THP-1+LPS+KGM低浓度组、THP-1+LPS+KGM高浓度组,进行不同浓度KGM作用THP-1源巨噬细胞24、46 h体外实验,分别采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THP-1源巨噬细胞的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转录水平及细胞上清中各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细胞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较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低、高浓度KGM组则能显著下调由LPS刺激引起的IL-6、IL-1β、TNF-α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上调IFN-γ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魔芋葡甘露聚糖(KGM)可能通过影响THP-1源巨噬细胞IL-6、IL-1β、TNF-α和IFN-γmRNA及蛋白的表达来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其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大、中、小剂量黄连解毒汤水煎剂灌胃SD大鼠制备含药血清,采用MTT法观察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各剂量浓度为20%的含药血清体外干预LPS刺激的巨噬细胞;采用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及IL-6含量。结果:采用LPS刺激细胞后,引起NO、TNF-α及IL-6因子的高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干预后,可明显抑制NO、TNF-α及IL-6因子的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可能是该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LPS诱导体内外炎症模型,研究两头尖活性组分BU-6E的抗炎作用。方法:体外:脂多糖(LPS)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MTT法检测BU-6E对RAW 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Griess法检测LPS诱导的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分泌量;体内:BALB/c小鼠灌胃给药7天腹腔注射LPS构建炎症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IL-1β的含量。结果:体外:BU-6E在25μg/ml、50μg/ml、100μg/ml能够显著的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增殖水平,可以极显著的抑制LPS诱导的NO的释放,且无明显细胞毒性;BU-6E可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分泌,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体内:与模型组相比,BU-6E组的TNF-α、IL-1β的分泌呈极显著性减少,IL-6的分泌呈显著性减少。结论:BU-6E可以抑制LPS诱导的NO释放以及炎症因子的分泌,在体外、体内均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表儿茶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脂多糖(1 mg·L-1)刺激生长良好的RAW264.7细胞24 h建立体外细胞炎症模型,以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表儿茶素对RAW 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Griess试剂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一氧化氮合酶(i NOS)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磷酸化表达。结果:表儿茶素在100μmol·L-1时对RAW 264.7细胞无毒性作用。与空白组比较,LPS可明显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NO,TNF-α,IL-1和IL-6(P0.01);与LPS组比较,25~100μmol·L-1的表儿茶素可以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TNF-α,IL-1和IL-6(P0.05,P0.01),抑制i NOS蛋白及MAPKs亚族p38,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s,ER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terminal kinase,JNK)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结论:表儿茶素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减少炎症因子NO,TNF-α,IL-1和IL-6,抑制i NOS蛋白表达及p38MAPK,ERK1/2和JNK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防己水煎液及其不同拆分部位对脂多糖(LPS)诱导下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测定防己水煎液及其不同拆分部位对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格里斯氏试剂(Griess法)测定细胞炎症反应产生的NO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防己水煎液及其生物碱拆分组分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炎症因子NO(P0.01),TNF-α(P0.01),IL-6(P0.01),其他组分无明显效果。结论:防己水煎液及其不同拆分部位在浓度小于312.50mg/L的范围内对RAW264.7细胞无显著毒性。防己水煎液及其生物碱拆分组分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NO,TNF-α,IL-6的释放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木瓜三萜对脂多糖诱导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木瓜三萜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用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NO、TNF-α、IL-1β、IL-6和IL-4、IL-10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RAW264.7细胞中i NOS、TNF-α、IL-1β、IL-6及IL-4、IL-10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AW264.7细胞中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κB(p IκB-α)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p65(p-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当木瓜三萜浓度低于25μg/ml时,无论单用木瓜三萜还是与LPS联用均对RAW264.7细胞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当木瓜三萜浓度大于50μg/ml时,单用和联用均对RAW264.7细胞生长呈现生长抑制效应;木瓜三萜可显著降低上清液中促炎因子NO、TNF-α、IL-1β、IL-6含量和细胞中i NOS、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升高上清液中抗炎因子IL-4、IL-6含量和细胞中IL-4、IL-10 mRNA表达,抑制p IκB-α和p-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木瓜三萜可通过抑制RAW264.7细胞分泌i NOS、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促进其分泌IL-4、IL-10抗炎因子来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IκB-α和NF-κBp65的磷酸化,进而恢复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瓜子金有效部位群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体外炎症模型研究瓜子金有效部位群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研究不同浓度瓜子金有效部位群对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及对TNF-α和IL-6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瓜子金有效部位群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IL-6及TNF-α的释放,显著降低TNF-α及IL-6 mRNA的表达。结论:瓜子金有效部位群抗炎作用与其减少巨噬细胞炎症介质的生成与释放及降低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脂多糖(LPS)诱导活化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建立炎症模型,探讨小钻木脂素类化合物戈米辛R对炎症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及机制。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经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存活率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含量;利用RT-PCR法检测细胞TNF-α、IL-1β、IL-6、IκB-α、NF-κB p65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κB-α及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LPS模型组比较,戈米辛R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分泌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升高LPS所致降低的IκB-α mRNA的表达量同时降低LPS引起升高的TNF-α、IL-1β、IL-6、NF-κB p65的mRNA表达量;升高IκB-α并降低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量,显示出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戈米辛R可通过抑制TNF-α、IL-1β、IL-6、NF-κB p65的mRNA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增加IκB-α mRNA和IκB-α蛋白的表达,减少致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释放,从而发挥显著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逐瘀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 7细胞炎症模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及经典活化(M1)/选择性活化(M2)炎症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运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给药浓度的益气养阴逐瘀方对RAW 264. 7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利用LPS诱导RAW 264. 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采用格里斯试剂法(Griess)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的分泌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M1/M2型相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合酶(i NOS),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1(Arg-1)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TNF-α,IL-6,IL~(-1)β,i NOS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L~(-1)0,TGF-β,Arg-1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相关蛋白TNF-α,IL-6,IL~(-1)β,i NOS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益气养阴逐瘀方2. 0 g·L~(-1)及以下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Griess法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NO释放量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各给药组NO释放量均显著下调(P 0. 01)。ELISA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表达均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益气养阴逐瘀方各给药组可明显下调M1型巨噬细胞促炎症因子表达(P 0. 01),对M2型巨噬细胞抗炎症因子无影响。Real-time PCR显示,与空白组相比,LPS组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mRNA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益气养阴逐瘀方各给药组可明显下调M1型巨噬细胞促炎症因子基因表达(P 0. 05,P 0. 01),对M2型mRNA表达无影响。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LPS组TNF-α,IL-6,IL~(-1)β,i NOS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1);与LPS组相比,益气养阴逐瘀方各给药组TNF-α,IL-6,IL~(-1)β,i NOS蛋白的表达均下调,且于2. 0 g·L~(-1)下调最显著(P 0. 01)。结论:益气养阴逐瘀方可以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 7细胞炎症。其诱导已经分化的促炎亚型M1型巨噬细胞向抗炎亚型M2型巨噬细胞转化不明显,其抗炎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向M1亚型方向极化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以减少NO,TNF-α,IL-6等相关炎症因子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增殖以及对脂多糖(LPS)刺激条件下对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经典活化(M1)/替代活化(M2)炎症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不同剂量的药对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药对干预脂多糖(LPS,1 mg·L-1)建立的细胞炎症模型,格里斯试剂法(Griess)法检测NO释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上清中TNF-α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药对对LPS刺激条件下RAW264.7细胞M1型巨噬细胞常见标志物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IL-6),IL-1β及M2型巨噬细胞常见标志物IL-10,精氨酸酶1(ARG1)及甘露糖受体1(MRC1)基因的表达。结果:麻黄-甘草药对的剂量在100 mg·L-1及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影响;与LPS组比较,剂量在25~100 mg·L-1的药对可以显著降低NO的含量(P0.05,P0.01),10~100 mg·L-1剂量下对TNF-α表达的抑制显著(P0.05,P0.01);50 mg·L-1的药对还可以显著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NOS,IL-6及IL-1β的表达(P0.05,P0.01),而对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L-10,ARG1,MRC1没有影响。结论:麻黄-甘草药对能够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方向的偏移,减少NO及TNF-α等炎症因子的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七叶皂苷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单核细胞系U937细胞所产生的一氧化氮(NO) 以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U937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ox-LDL组和七叶皂苷钠(20、10、5 μg·mL-1)药物干预组。ox-LDL组是将U937细胞与40 mg·L-1的ox-LDL共同孵育24 h;药物干预组是将不同质量浓度的七叶皂苷钠与40 mg·L-1的ox-LDL同时加入培养的U937细胞,共同孵育24 h。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分泌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6的蛋白表达。结果 ox-LDL可刺激U937细胞分泌NO,并促使TNF-α和IL-6的表达增加;20、10 μg·mL-1的七叶皂苷钠能够降低ox-LDL诱导的上述炎症因子的升高。结论 七叶皂苷钠能抑制ox-LDL诱导的U937细胞表达NO、TNF-α和IL-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探索艾叶多糖对体外培养脾细胞以及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常规提取艾叶多糖,体外与培养的小鼠脾细胞以及腹腔巨噬细胞共孵育,通过对L929靶细胞的杀伤力以及胸腺细胞增殖法分别测定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NF和IL-2的活性,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一定浓度的艾叶多糖能明显提高小鼠脾细胞分泌的TNF和IL-2的活性(P<0.01),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IL-1β、IL-6和TNF-α无影响(P>0.05).结论 艾叶多糖调节免疫功能的部分药理作用与其提高脾细胞的TNF和IL-2细胞因子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青蒿素和二氢青蒿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并比较青蒿素和二氢青蒿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TNF-α,IL-6,NO等炎症介质,评价药物对巨噬细胞释放以上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以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含量,以Griess法检测NO的含量,同时以MTF法评价细胞毒性.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COX-2及内参蛋白β-actin水平.比色法检测COX-2酶活性.结果:二氢青蒿素在12.5~100μnol·L-1可明显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TNF-α,IL-6及NO,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青蒿素仅对IL-6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二氢青蒿素通过下调iNOS蛋白表达,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6和炎症介质NO发挥抗炎活性,青蒿素可能通过代谢为二氢青蒿素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文畅  杨隆河  邱彦  任杰  黄锐  傅瑾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3161-3166
目的:研究独活挥发油对内源性大麻素水解酶N-脂肪酰基乙醇胺水解酶(N-acylethanolamine-hydrolyzing acid amidase,NAAA)水解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模型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独活挥发油,GC-MS检测化学成分;采用LC-MS检测NAAA水解活性;采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LC-MS检测细胞内棕榈酸乙醇胺(N-palmitoylethanolamine,PEA)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肿瘤坏子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NF-α含量;采用Griess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独活挥发油可抑制NAAA水解活性,升高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PEA水平;独活挥发油可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因子TNF-α,iNOS,IL-6 mRNA表达;独活挥发油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和NO释放.结论:独活挥发油能够抑制NAAA水解活性,升高细胞内PEA水平,降低炎症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TNF-α、IL-12和IL-10的影响及其抗肿瘤的机制。方法:实验设置THP-1组(空白对照组)、THP-1+LPS组(模型组)、THP-1+LPS+APS低浓度组、THP-1+LPS+APS高浓度组,通过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并通过LPS刺激建立炎症模型,将APS作用于THP-1源巨噬细胞进行24h、48h体外实验,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HP-1源巨噬细胞的IL-10、IL-12和TNF-α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IL-10、IL-12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细胞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不同浓度APS组能够上调由LPS刺激引起的IL-12、TNF-α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下调IL-10的表达。结论:黄芪多糖(APS)可能通过影响THP-1源巨噬细胞的IL-12、IL-10、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与时间依赖性,其具体作用机制仍值得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