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对比EMS碎石清石系统行输尿管镜与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输尿管镜组与经皮肾镜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EMS碎石清石系统,输尿管镜组使用输尿管硬镜取石术,经皮肾镜组使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临床指标。 结果输尿管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4±8)min和(3.6±0.7)d,经皮肾镜组分别为(59±9)min和(5.6±0.8)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镜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为100.00%,高于输尿管镜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清石率、1个月清石率输尿管镜组分别为47.92%和79.17%,经皮肾镜组分别为100%和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输尿管穿孔、输血率及术后发热、血尿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EMS碎石清石系统下行微创经皮肾镜比输尿管镜具有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及手术成功率,是此类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间,对67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技术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时间、结石情况、并发症及随访资料系统总结.结果 67例嵌顿性输尿管结石均一期治疗成功,术中无大出血、输尿管穿孔及临近脏器损伤.随访5~57月,结石清除率为100%,发生输尿管瘢痕性狭窄5例.结论 利用微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低等优点,尤其对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者更适用,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两种微创治疗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将82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例,分别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站呆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两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12%和97.56%,两组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没有显著性差异’(P〉o.05)。经皮肾镜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88.10±95.44)mL和(23.90±10.48)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51%和4.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都是有效的微创治疗策略,经皮肾镜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性高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治疗5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平均结石体积分别为(237.3±90.8)mm^2和(155.8±63.7)mm^2,比较术后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耐受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皮肾镜组和输尿管镜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6%和68%,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9%和0.4%。结论:输尿管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但结石清除率低,术后常需辅助方法进一步清除残石。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但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评价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2月~2007年10月,应用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168例175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果168例均为Ⅰ期碎石、取石,手术时间35~65min,平均45min,结石清除率为100%。术后住院时间4~9d,平均6d。术后发热12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32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无输尿管狭窄及结石残留、复发。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损伤小,并发症少,结石清除率高,尤其适用于结石较大、肉芽包裹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5月,对25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行MPCNL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其中8例术中观察到〉0.5 cm结石冲入输尿管远端,输尿管软镜从薄壁鞘管置入处理输尿管中下段碎石。结果手术时间50~105 min,平均75 min。结石全部清除(1例输尿管中段残留0.4 cm结石,辅以尿石通药物治疗1个月排净),均未输血或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MPCNL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损伤小、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斜仰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及其优点.方法 分析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斜仰卧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62例.手术均采用斜仰卧位,使患侧向上躯干冠状面与手术床呈30°~ 45°,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建立操作通道,完成碎石机取石术,术后均常规留置双J管及肾造瘘管.结果 62例均为一期单通道碎石及取石,平均手术时间55min,肾造瘘管平均留置4d,术后住院时间5d,平均结石清除率96.8%.结论 斜仰卧位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使患者及术者体位舒适、术中操作方便、手术更安全的优势,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疗效,寻找临床最佳术式。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予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实验组39例,予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失血量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实验组(97.4%)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部分并发症,且实验组(10.3%)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治疗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患者出血量等情况基本相同,但经皮肾经取石治疗效果突出,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高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M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3年6月226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116例采用MPCNL治疗,110例采用URL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PCNL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96.6%(112/116),1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为99.1%(115/116)。URL组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47.3%(52/110),49例残留结石>0.4 cm,接受ESWL 治疗,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为83.6%(92/110)。结石清除率MPCNL组高于URL组(χ2=68.873、17.619,P均=0.000)。2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400 ml、发热和肾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 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治疗效果稍差,而且需要结合ESWL治疗才能提高疗效。 MPCNL可作为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5年10月~2008年5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26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碎石率、排石率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行272例次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2.6%(252/272),输尿管上段与中、下段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84.6%(66/78)、95.9%(186/194);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碎石时间16min;结石移位改行ESWL8例,结石位置较高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9例,改开放手术取石3例;碎石过程中黏膜撕裂4例、黏膜下假道形成6例,输尿管穿孔4例;18例术后发热(体温〉38.5℃,持续2天以上),5例出现体温〉39℃,其中1例发生感染性休克前兆;术后住院2~6天;2周~1个月拔除双J管,复查B超、KUB、IVP,结石排净率97.1%(264/272),肾盂积水由(2.6&#177;0.6)cm降至(1.4&#177;0.4)cm(P〈0.01);随访3~24个月,3例发现输尿管狭窄。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嵌顿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中、下段嵌顿输尿管结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及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梗阻性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共5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结石直径均大于1.5cm,分别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组)及输尿管镜碎石手术(URSL组)。对比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结果MPCNL组结石清除率为91.3%,URSL组为69.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URSL组优于MPCNL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站论MPCNL对于治疗输尿管上段直径大于1.5cm梗阻性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并能同时治疗肾结石的优点,URSL则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三种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临床资料,51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eteroscope recessive lithotrity,URL),57例采用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 nephrolithotomy,MPCNL),62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并比较分析三种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d、1月结石清除率三组分别为:URL组33.3%(17/51)、90.2%(46/51),MPCNL组94.7%(54/57)、98.2%(56/57),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98.4%(61/62)、100%(62/62);URL组显著低于后两组(P〈0.05),而后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MPCNL与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3年第6期)、Medline、EMBASE、Web of Knowledge、ScienceDirect、OVID及CBM、CNKI、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上述两种手术方式对上段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患者的随机对照和非随机对照试验,并提取相关数据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7项研究,随机对照试验4项,非随机对照试验3项。随机对照试验中PCNL较URL患者术后3日内结石清除率高(OR=14.78;95%CI 6.60~33.09)、二次手术率低(OR=0.13;95%CI 0.03~0.66)、术后住院时间长(OR=3.51;95%CI 2.05~4.98),但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随机对照试验中PCNL较URL的术后3日内结石清除率高(OR=21.63;95%CI 3.92~119.30)、二次手术率低(OR=0.05;95%CI 0.01~0.25)、术后住院时间长(OR=2.85;95%CI 2.40~3.31),术后血尿更多见(OR=2.37;95%CI1.16~4.85),但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L治疗上段嵌顿性输尿管结石患者较URL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URS)、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检索关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数据库包括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等文摘数据库以及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CQVIP)等全文数据库,按预设的标准筛选纳入研究,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5个研究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显示: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URS组较ESWL组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及较低的重复治疗率(P0.01),而在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组与URS组在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及重复治疗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ESWL组平均治疗时间较URS组短(P0.01);URS组与PCNL组治疗上段结石的对比分析显示PCNL组在结石清除率方面较URS组高(P0.01),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及重复治疗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治疗,URS与ESWL相比有结石清除率高及较低的重复治疗率等优点,值得推荐;而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方式的选择则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7月~2008年12月,在X线或超声定位下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35例,其中双肾结石18例,一侧肾结石、一侧输尿管结石1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7例。截石位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单侧或双侧输尿管留置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镜手术均采用俯卧位,经输尿管导管注射生理盐水人造肾积水,在腋后线和肩胛下线之间第12肋上下区域行肾穿刺造瘘,建立F16~F32皮肾通道,在灌注泵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下,用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配合气压弹道或钬激光将结石粉碎。单个通道不易清石完全的肾多发结石或铸形结石,可以同样方式定位建立第2或第3条通道。结果本组35例70侧上尿路结石,单通道取石49侧,双通道取石18侧,三通道取石3侧。手术时间(单侧PCNL):20~185min,平均66min。一次手术结石取净率为80%(56/70)。再次手术取石8侧,三期手术取石3侧,3侧肾结石少量残留未再次手术碎石取石。手术后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1.4%(64/70),其中输尿管结石24侧结石清除率100%(24/24),肾结石46侧结石清除率87%(40/46)。无胸腹腔损伤、肠穿孔等周围脏器损伤的并发症。住院时间5~30d。术后随访3~6个月,B超及KUB+IVP检查,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双侧上尿路结石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安全、有效;在条件允许和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可以施行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16.
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URSL组25例,RLU组20例。PCNL组9例。结果:URSL组碎石成功18例;7例不成功,其中3例改为开放手术,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2例行ESWL术,1例仅留置双J管。术后1个月拔管后自行排出。2例并发输尿管穿孔。RLU组取石成功18例,2例滑入肾内,经配合输尿管镜和腹腔镜直视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成功,术后15例有伤口漏尿。PCNL组成功9例,无并发症。结论:USR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PCNL创伤小,取石成功率高,在结石靠近肾盂、儿童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同侧肾结石和结石以下输尿管狭窄时应优先考虑。但技术难度较大。RLU可作为URSL不成功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的治疗和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2月~2009年6月间利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SL)联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168例,其中并发肾下盏结石者55例,因发热而诊断为脓肾者12例.结果:168例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患者,因为并发输尿管息肉或水肿而结石包裹,结石较硬或严重粘连,URSL后即行微通道PCNL,Ⅰ期手术结石取净率为98.2%(165/168),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5 min,术中未发生输尿管穿孔及输尿管黏膜撕脱、大出血等并发症.住院时间10~15天.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URSL治疗不满意时,可以联合微通道PCNL.此方法具有微创、安全、效率高等特点,可作为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斜卧位配合S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的均采用斜卧位配合Syberwand碎石系统行PCNL治疗187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F20经皮肾通道,一期平均手术时间(85.2±34.8)min,一期结石取净166例取净率88.7%,9例二期手术结石取净。11例有少量碎石残留,术后1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残留结石全部击碎,半个月后复查基本消失。均未发生胸腹腔脏器损伤,1例因术中出血改为肾实质切开取石及止血,术后恢复良好。5例术后活动性出血,经保守治疗3例成功止血,2例行介入栓塞成功止血。术后住院时间(8.4±1.8)d。结论斜卧位配合S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系统行PCNL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9.
三种腔镜技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113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URL组46例,MPCNL组38例,RLU组29例.结果:URL组一周结石清除率21.74%(10/4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6天.MPCNL组1周结石清除率92.10%(35/38).术后发热10.52%,6例因术中出血,改为二期取石,手术成功;8例术中冲洗液外渗,1例大出血行保守治疗好转,平均住院9天.RLU组有1例转开放取石,一周结石清除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6.5天,RLU组的一周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URL及M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MPCNL.结论:RLU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行具有结石清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MPCNL、URL和RLU三种方法均可用于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使用何种方法应视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