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基础研究的方法对风湿病病机进行分析。方法:因"乘年之虚,失时之和"而发风湿病,用五行乘侮法则着重分析五运六气之水(太阳寒水)、湿(太阴湿土)与火(少阴君火)三者的关系。结论:对抗风湿经方应用进行了探寻,并对风湿病复发加重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方”之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之名由来已久 ,在临床实践中 ,以“经方”加减治疗各类病证疗效卓著。然而“经方”的解释说法却很多 ,见仁见智 ,难于统一。在文献报道中 ,所使用的“经方”也取自于范围较大的各种古典医籍 ,造成不少的歧义 ,因而有必要对“经方”之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以求共识。1 “经方”的含义目前“经方”之含义大致有 3种。1 1 经方者 ,经验之方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的社会制度经历着巨大的历史性变革。随着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提高及代表不同阶级利益与要求的各种学派———诸子百家的出现 ,祖国医学的发展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动。这…  相似文献   

3.
4.
周学平 《新中医》2022,54(6):22-26
《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是久经临床重复验证的效方,经方的变通应用,当以准确把握病机为前提,不能执方不变。抵当汤者,瘀热互结之病机为其应用的依据;半夏厚朴汤者,其病机在气滞痰凝;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凡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者,皆可辨证灵活运用。故抵当汤治抗磷脂综合征、半夏厚朴汤治干燥综合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产后风湿,均为“谨守病机,辨机论治”而用经方之明证。古方今用,活法在人,或用其方,或师其法,或取其意,辨机施治,加减有度,不拘古今之病名,开辟新用途,可提高复杂难治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风湿病从“热”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湿病历代医家多从“寒”论治,但随着时代变迁,人们治疗风湿病,尤其风湿病活动期已习惯从“热”治疗。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作者认为,从风湿病历史源流、环境感染因素、主要临床症候三方面可以得到合理解释,这为临床治疗风湿病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6.
风湿病辨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是: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气血不足,腠理空虚,风、寒、湿、热诸外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脏腑失于濡养而致;既病之后,又易与内生痰、瘀等内外合邪;后期转归复杂,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寒热互见、阴阳失调。临证应结合病因、病程、病种辨证治疗;用药注意调和阴阳、切中病机、顾护胃气;把握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原则,合理应用祛风与祛湿药。  相似文献   

7.
关于《伤寒论》经方用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方临床疗效取决于用量的把握,经方用量在张仲景用药量与现代规定药物常用量之间的权衡值得思索。研究表明,介于原载用量与现代药典规定用量之间的中间剂量,既能取得比药典剂量更好的疗效,又基本不逊于原载用量的药效。经方用量应在原载用量与现代常用量之间依个体选择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8.
风湿病的病因很多、很广、很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冬病夏治理论最早见于《内经》,采用冬病夏治治疗风湿病,治疗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但存在问题也不少,因此应对疗效评定进行系统性、客观化、量化研究,进一步探讨冬病夏治的取穴规律,同时严格筛选药物组成,使冬病夏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9.
正1桂枝汤患者,男,35岁,2008年11月7日初诊。患者下腰背强痛10余年,加重伴发热15天。刻下症:下腰背强痛,夜间甚,转侧不利。时伴低热,体温最高37.9℃;恶风寒,乏力。红细胞沉降率(ESR)40 mm/H;C反应蛋白32 mg/L;骶髂关节CT:双侧骶髂关节虫蚀样改变。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  相似文献   

10.
风湿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的结缔组织疾病。目前公认与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密切相关。病变过程中表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结缔组织破坏的两个特征。既有的生物化学知识表明,免疫球蛋白和结缔组织基质的合成,与机体内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均有直接的关系,某些事实提示,硫代谢和风湿病之间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刘书珍擅用清热解毒法治疗风湿性疾病,常获显效。本文通过三则验案介绍其应用清热解毒之经方治疗风湿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同乾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2):139-140
人体是一个统一体,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按现代医学分类的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退行变为主因者)、肩周炎等与骨质退化有关的一类风湿病,在风湿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本类风湿病只是共同的病因病机在人体各部位的不同表现,这些疾病按祖国医学理论分析、归纳,它们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其本为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而失健,其标为风、寒、湿、瘀、痰、火等,根据病因病机指导临床治疗,以本为中心再根据标本侧重点进行治疗,可使医生思路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本人2005年接诊患者513例,女348例,男165例,其中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4~45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20~43岁,男女患者风寒湿型占该病的85%左右。2分型治疗2.1风寒湿型(慢性风湿病):女性患者182例。症状因受风气偏胜所致,手足关节和腰背等处疼痛没有固定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王昊  阎小萍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19-1620
<正>自古中医学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即非常重视"治未病"思想,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记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此处"治未病"与《黄帝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历代医家运用经方存在两种倾向:原方原量,崇古遵经不越雷池一步;灵活化裁或仿经方之意创立新方。然临证施用经方,或以原方原量,或以化裁创新,皆应随证而化,方可于“形似”与“神似”之间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6.
刘光伟 《北京中医药》2019,38(12):1181-1183
经方用药精简,配伍严谨,加减灵活,疗效显著。但因经方言精而奥,法简而详,多数人在经方的学习及应用中往往不得要旨。本文通过阐述经方学习的几个阶段,阐释在临床中的运用经方的体会,提出从六经病机线路、定位、节点等角度审视疾病的观点,为进一步深刻领会经方内涵,开阔临床思路,更好地应用经方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该文简述了经方的基本特色及消渴与糖尿病的关系,对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作了简要的概括,着重介绍了用经方治疗糖尿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运用“根结”理论治疗产后风湿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桂琴  顾一煌 《河南中医》2009,29(4):399-400
“根结”法的运用必须辨虚实、辨经络、辨脏腑。本法适用于虚证,运用“根结”法调经补气后,不仅经络症状好转,而且与之密切相关的脏腑功能也得以恢复。运用“根结法”治疗产后风湿病时,取穴不宜太多,操作上要以补法为治疗原则,同时先刺“根”穴,后刺“结”穴。  相似文献   

19.
《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东汉时期之前的中医学成就,为中医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从《伤寒杂病论》开始,证的观念深入人心,从不同的证入手,用不同的方药来治疗不同疾病,方证相应,故疗效确切。但临床中在使用同一个方剂时,药物的不同剂量可能改变方子的功效。而中药用量作为方剂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方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息息相关。中药用量一直是传统中医代代传承的临床经验之一,也在现代中医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中药的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大,但不能忽视历代有影响力的医学大家应用小剂量中药的经验。方在于精,量在于少,效在于奇。文章旨在通过探讨临床用药“轻、灵”的安全、有效性,引起临床中医师对小剂量中药处方的重视,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虽然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在现代临床中已司空见惯,但我们不能忽视药物对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害,故在安全有效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的中药对于减轻对患者肝肾的损伤、减少不必要的中药材浪费、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经方、时方入手,浅析医学史上代表性医家用药剂量的规律,以期给现代中药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经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景之方,以其组方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实用性被称为“方书之祖”。笔者从临床实际出发,应用经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并结合有关文献,对经方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方面进行探讨,灵活地运用经方并拓宽其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