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烦躁的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1968首烦躁治疗方剂的基础上,继而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结果:烦躁的用药以清热药、养阴(血)药和益气药的使用频次最多;烦躁治疗药物的药性以苦寒、甘寒、甘温为主,归经涉及五脏系统;清热、养阴(血)、益气是烦躁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烦躁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和气阴(血)不足,清热养阴(血)法和益气养阴(血)法是烦躁治疗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的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的中医用药规律,探讨其病机和治疗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等治疗方剂的基础上,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分析。结果:治疗药物可分为通用药和症状用药,其中益气助阳药和安神药占通用药的主要部分;性属温热、味属甘的药物在各项伴随症状中使用频次最高,而性属寒凉,味属酸、咸、淡的药物使用频次较低;治疗药物的五脏归经各具特点。结论:虚(尤其是阳气亏虚)是焦虑情绪伴失眠、烦躁、健忘的共同病理基础;由人参、茯苓(神)、远志、石菖蒲组成的古代名方开心散、定志丸、定志小丸的适应证是"心境低落、紧张害怕及其所伴发的烦躁、失眠"。  相似文献   

3.
抑郁情绪伴随的常见症状中医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抑郁情绪伴随的常见症状中医用药规律,探讨抑郁情绪伴随的常见症状的病机和治疗特点。方法: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的相关方剂入手,分析抑郁情绪伴发焦虑、失眠或多梦、精神运动性激越、精力减退或疲劳感、性欲减退、食欲减退、嗜卧等治疗方剂的药物分类、使用频次和药性。结果:治疗药物可分为通用药和症状用药,其中益气温阳药占通用药的主要部分,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大部分症状用药;性属温热、味属甘的药物在各项伴随症状中使用频次最高,而性属寒凉,味属酸、咸、淡的药物使用频次较低;治疗药物的五脏归经各具特点。结论:阳气亏虚是抑郁情绪伴随的常见症状的共同病理基础,益气温阳安神是其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萍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507-2509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nritis,CAG)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94-2006年中医辨证治疗CAG相关文献,提取证候类型、辨证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AG脾胃虚弱证治疗以益气健脾药为主,常与温里药、理气药、活血药和养阴药组合配伍;肝胃不和证以疏肝理气药与活血药、养阴药组合配伍最多见;脾胃湿热证以化湿药与理气药、健脾益气药之间的配伍最多见;胃阴不足证中养阴药主要与理气药、活血药、和胃消导药组合配伍;胃络瘀血证组方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常配伍理气药、益气健脾药和养阴药。结论:辨证治疗CAG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提高主药治疗效果,或防止主药作用太过,佐制其潜在副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重视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方剂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近5年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方剂数据库,利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进行用药频次、药物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分析,挖掘得到潜在药对和新方。结果:共收集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方剂146首,涉及中药229味,药物出现频次前15位的中药体现了湿、热(火)、瘀、毒互结的病机特点;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多偏甘苦;主要归脾、胃、肝经,其次在心、肾经。挖掘得到常用药对36个,潜在药对及新方21个。结论:近5年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方剂以清热滋阴、行气化瘀、利湿解毒、疏肝解郁、补气养血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性早熟配伍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79-2007年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相关文献,提取证候类型、辨证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辨证以阴虚火旺型最多见,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常与温里药、理气药、活血药和养阴药组合配伍;复方的使用以知柏地黄丸为主。结论:辨证治疗性早熟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重视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方剂,挖掘中医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郁病的方剂,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郁病的方剂从单味药频次、药对关联、功效、性味、聚类处方及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07首,包含药物285种,其中使用频次≥22次的药物有24味,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当归;使用频次位于前3位的中药药对,依次为“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药物四气多以温、平为主;药物五味则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对使用频次前24位的中药聚类得出3个新处方。结论:中医治疗郁病,以宁心、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辅以理气、补虚、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理虚元鉴》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理虚元鉴》中所载的22首方剂为依据,通过频数表对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治疗虚劳的用药规律。结果:药物应用频次显示,应用最多的是补虚药,以补气药,养阴药为主;化痰药,以清热化痰为主;清热药,以清热凉血为主。在药物归经上入脾胃经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入肺大肠经的药物。在药性上使用最多的是性寒之品,其次是性平、温的药物。结论:汪绮石认为虚劳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药物选择以补气养阴、清金化痰、清热凉血为主。养阴清热常选用甘寒清润入肺肾经之药,健脾益气常用甘温甘平入脾胃经之品,扶正祛邪,燮理阴阳。  相似文献   

9.
张浩 《亚太传统医药》2010,6(7):151-152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102篇中医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章,摘录其中方剂共102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02首方剂中,共使用138味药物1141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40次以上的主要有黄芪、当归、川芎、红花、地龙、桃仁、牛膝和桂枝。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活血药居于首位,其次是补血药,第三是补气药,息风止痉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治法为活血祛瘀,益气补虚,同时结合患者情况和病机特点,配合应用其它多种治法和药物,能收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247首安神方剂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祖晓  唐启盛  曲淼  赵晶 《中医杂志》2007,48(11):1013-1015
目的分析安神方剂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神志病的病机、证候、治法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47首安神方剂的药物分类、使用频次、五脏归经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结果补益法在神志病治疗中的使用频次最高,多与化痰除湿等祛实治法配伍使用;五脏归经以入肾、肝、脾经为主。结论虚证(尤其肾虚)是神志病的首要病机,虚实夹杂是主要证候特点,补益法和化痰除湿法的配伍应用是神志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In rabbit experiments, some drugs used in clinics were selected and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rugs on acupuncture analgesia (AA). According to the effect of drugs on AA, the drug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1) Drugs with potentiating effect: fentanyl, pethidine, droperidol, perphenazine, metoclopramide, fenfluramine, tetrahydrocannabinol, fentanyl plus droperidol, fentanyl plus fenfluramine. (2) Drugs with reducing effect: ketamine and diazepam, (3) Drugs with no effect: sulpiride.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味芳香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D-氨基半乳糖(D-GaIN)敏化小鼠内毒素(LPS)攻击所致死亡的影响。方法:小鼠连续给药3d,采用D-GaIN敏化小鼠,尾静脉注射LPS 1mg/kg攻击,于攻击后1h、3h、5h、7h、9h、11h、24h、48h时间点观察小鼠的累计死亡百分率。结果:冰片(200mg/kg)在LPS致死性攻击后5~24h期间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或P<0.01);麝香(66.6mg/kg)各提取部位在LPS攻击后5h时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其中石油醚提取部位在攻击后7h时仍表现出显著保护作用(P<0.05);苏合香(1.332g/kg)全药、乙醚及正丁醇提取部位在LPS攻击后5h时表现出一定的对抗趋势;安息香(1g/kg)乙醚和石油醚部位在LPS攻击后5~7h内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麝香、冰片、安息香对D-GaIN敏化小鼠LPS的致死性攻击具有一定的对抗作用,提示具有一定抗内毒素作用,初步认为该作用是开窍药开窍醒神功效应用于热闭证治疗的部分药效表征,为其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定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0.06/1000 allicin and 2.5% sodium bicarbonate in order to look for effective drugs in preventing thrush. The results revealed: (1)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of the two drugs in the less dangerou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P less than 0.01); (2) In the more dangerous group,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of the allium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but no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sodium bicarbonate was observed. The two drugs are both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rush and the allium is mor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动力的物质基础。方法:正常大鼠、阿托品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慢性水浸束缚致胃肠动力障碍大鼠分别ig给予蒸馏水、多潘立酮(0.01 g·kg-1)、半夏泻心汤(2 g·kg-1)、辛开药液(1.5 g·kg-1)、苦降药液(1.5 g·kg-1)、甘补药液(1.5 g·kg-1),连续4 d,通过测定大鼠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筛选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动力的有效药物组分;灌胃蒸馏水、多潘立酮(0.01 g·kg-1)、半夏泻心汤醇沉药液(2 g·kg-1)、半夏泻心汤醇沉水溶药液(2 g·kg-1)、苦降醇沉药液(1.5 g·kg-1)、苦降醇沉水溶药液(1.5 g·kg-1),同法筛选其有效部位。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两种模型大鼠,胃残留率明显上升,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给予不同药液后,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半夏泻心汤能降低阿托品模型大鼠胃残留率,半夏泻心汤醇沉药液、苦降药液和苦降醇沉药液能降低正常大鼠和两种模型大鼠的胃残留率,以上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有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其有效药物组分主要为苦降药组,其有效部位为苦降药的醇沉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出昆布中水溶性有效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8(2^7),以昆布中甘露醇和碘的含量及浸膏得率为工艺考察指标。并对其进行了转移率试验,验证了最佳工艺合理性。结果:昆岂有此理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1D2,即20日粒度的药材,为40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30min,只提取1次的工艺最佳,甘露醇和碘的转移率分别为96.33%和97.41%.结论:昆布水溶性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中药材粒度和提取次数是主要因素,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冠心病气阴两虚证中医药治疗规律,服务临床。方法:搜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近20年应用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文献,使用Excel、SPSS 25.0以及SPSS 18.0等工具挖掘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26篇,包含处方94个,中药131味,用药1 196频次;出现药物以辛、甘味等温性药和苦、酸味等寒性药为主,主要入心经;使用频率较高的3种中药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使用种类较多的5种中药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使用频次前2位的补虚药是麦冬、甘草,使用频次前2位的活血化瘀药是丹参、川芎,“麦冬-五味子”为出现频次最多且支持度最高的药物配伍组合。结论:临床上应用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灵活配伍理气药、解表药、收涩药、止血药等治疗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方剂中熟地黄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熟地黄的配伍规律,为临床使用熟地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的含熟地黄方739首,对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熟地黄在方剂中最常配伍的药物类别依次为:补益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和温里药;这些药物类别有其高频熟地黄配伍药物。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熟地黄的配伍规律,可为临证科学组方提供依据,更好地发挥熟地黄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9例)采用常规药物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B组(34例)采用常规药物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血沉下降幅度、C反应蛋白下降幅度、肌腱附着点部位疼痛评分变化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①A组血沉下降幅度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9,P=0.564);A组C反应蛋白下降幅度及肌腱附着点部位疼痛评分下降幅度大于B组(t=4.209,P=0.035;t=5.429,P=0.000)。②A组的疗效优于B组(Z=-2.755,P=0.006)。结论:常规药物口服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肌腱附着点炎,可以有效地降低急性期反应物,改善肌腱附着点炎的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