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张丽 《西南军医》2015,(3):282-283
目的 观察振动排痰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例)给予常规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振动排痰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 H、Pa O2、Pa CO2)变化、排痰总量、无创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p H、Pa O2、Pa CO2)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排痰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无创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COP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和改善动脉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叩背护理法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采用传统叩背护理方法,观察组(n=35)采用改良叩背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排痰前后血气指标、痰液黏稠程度、排痰量、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叩背舒适度。结果两组排痰前PO2、SaO2、PCO2等血气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排痰后血气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PO2、SaO2血气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痰液粘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排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叩背舒适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叩背护理法可促进老年心血管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提高叩背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肺内感染治疗中全面护理干预对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患者11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n=50)患者采用常规的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护理方法,观察组(n=5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排痰情况。结果患者各项指标所需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听诊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P<0.05);观察组自行咳痰的比率93.3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2.00%(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全面护理的方式更利于患者进行排痰,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排痰量开始减少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O2、PaO2及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PEF、FEV1、RV/TC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仪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还能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和肺功能,适合在临床进行开展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品管圈管理应用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疾病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和药物常识掌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93.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有效率68.9%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8%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品管圈管理应用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使患者增强了健康知识的掌握,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赵学松  谈佳  何忠俊 《武警医学》2011,22(11):961-963
 目的 观察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86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4);干预组患者常规治疗同时接受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区别,疗程结束后,干预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锻可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利玲 《西南军医》2011,13(2):212-214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7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1.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人工鼻和加热湿化器两种不同加热湿化方式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收治的17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88例。A组患者给予人工鼻气道湿化装置,B组患者采用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进行气道湿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痰液细菌培养结果、气道湿化效果、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吸痰次数、血氧饱和度(Sa O_2)提升幅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低幅度、动脉氧分压(PaO_2)提升幅度等各项指标。结果 A组细菌培养革兰氏阴性(G-)病原菌株数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A组,呛咳、口咽干燥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aO_2提升幅度、PaCO_2降低幅度、PaO_2提升幅度、心率下降次数、呼吸频率降低幅度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吸痰次数、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加热湿化器MR850湿化装置,对于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具有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可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痰痂形成,避免呛咳、口咽干燥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联合康复新液预防和治疗百草枯中毒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于常规口腔护理后应用康复新液含漱,并用湿润烧伤膏涂擦口腔黏膜;对照组于常规口腔护理后单纯应用康复新液含漱。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于口服百草枯2~3 d后出现口腔、咽喉部疼痛及口腔黏膜溃疡,两组发生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溃疡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润烧伤膏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可明显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缩短口腔溃疡的治疗时间,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采用呼吸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是本院诊断为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对患者来分组,对照组是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是呼吸康复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情况展开研究。结果:经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和对照组相比是较高的,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就治疗总有效率来看,观察组很明显是优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于病情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可减轻病症,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胡望林  胡陈  杨丽 《西南军医》2016,(6):504-506
目的:比较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对行气管切开颅脑疾病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77例行气管切开的颅脑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组(A组,n=40)和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组(B组,n=37)。比较两组气道湿化后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比较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湿化程度。结果 A组气道湿化后SpO2、PaO2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后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程度I度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而Ⅱ度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男性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对其临床效果及对性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142例男性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与观察组(n=71)。对照组开展肾切开取石术,观察组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性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59%VS 8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性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男性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性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治疗骨科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铁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骨科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治疗,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创面细菌阳性率、创面温度、创面pH值、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评分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治疗7、14 d时,观察组患者E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689、4.807,P均<0.05)。治疗14 d时, 观察组患者创面细菌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062,P=0.002),创面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 = 6.040,P<0.001),创面pH值、PUSH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079、3.783,P均<0.001)。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t = 5.038,P <0.05)。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氧疗治疗骨科慢性难愈合创面,可明显提高血浆EPO水平,增强创面抑菌效果,改善创面pH值、温度等微环境,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管内留置吸痰管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要行无创正压通气的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经口或经鼻插入吸痰管吸痰,观察组的患者从留置吸痰管内吸痰,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留置吸痰管96 h,观察组氧分压的上升和二氧化碳分压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神志转清时间、行有创机械通气例数、死亡例数等方面比较比较(P<0.05或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需要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患者,可以采用将吸痰管留置在病人气管内,按需吸痰,这样,患者的治疗效果好,舒适度增加,经济负担减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湿化氧疗方法对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RICU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8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人工气道脱机后,A组采用常规面罩湿化氧疗法,B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氧疗前及氧疗后24 h的浓痰率、再插管率、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心率(HR)。结果氧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浓痰率均下降、再插管率均上升,且B组的浓痰率、再插管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疗后24 h,两组患者的SPO_2、PaO_2/FiO_2均上升,HR、PaCO_2均下降,且B组的SPO_2、PaO_2/FiO_2明显高于A组,HR、PaCO_2均明显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对于RICU人工气道脱机患者的痰液稀释作用更为显著,可大幅提高SPO_2、PaO_2/FiO_2,降低HR、PaCO_2,减少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80例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并进行相关卫生宣传教育及心理方面的指导;观察组(n =4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死亡率、VAP发生率、呼吸科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及撤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12.42±1.35)及护理满意度(8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14±0.54,70.0%)(P<0.05);观察组死亡率(10.00%)及VAP发生率(17.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35.00%) (P <0.05),呼吸科监护病房住院时间(12.20±3.10)d较对照组(20.30±4.50)d明显缩短(P<0.05),而撤机成功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不但可提高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还可明显降低其死亡率及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7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n=35)基于对照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a/APO2、O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死亡率为22.9%,明显高于观察组5.7%(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本院骨科于2010—2012年收治的骨外露创面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观察组与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功能、疼痛及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疼痛及负面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创面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及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行序贯放化疗,观察组实行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减少情况比对照组严重(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患者生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两年后患者生存率更高,且其病灶转移率、疾病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 将同步放化疗联合治疗运用在食管癌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近期临床疗效,预后性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烧伤患者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气道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气管切开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气管湿化处理,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定时处理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处理,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实验组湿化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形成痰痂、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持续气道湿化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可使痰液稀薄,便于排出,能有效减少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