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矢状位置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探讨错畸形的病因.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未经治疗的错畸形病人(安氏Ⅰ类、Ⅱ类)拍摄颅脑侧位X线片,描记相应标的志点,确定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颅骨和上颌骨的矢状位置,并将其与年龄、颅底长度和上颌体长度等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颅底的矢状位置与病人年龄、上下颌平面角和上颌骨长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364~0.446,P<0.05),上颌第一恒磨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与年龄、颅底长度、上颌体长度等所有研究因素无相关性(r=0.020~0.116,P>0.05).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颅底的位置随年龄和上颌骨长度的增加而前移,随上下颌平面角的增加而后移.年龄、颅底长度、上颌体长度等研究因素对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的矢状位置均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对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气道及颅面形态与Ⅰ类错畸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支持。方法:选取左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年龄(11.3±1.49)岁]及Ⅰ类错畸形患者[年龄(12.5±1.01)岁]各22例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利用Dolphin软件对其气道及颅面三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口咽体积、气道总体积以及最小横截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其上颌长度、SNA角、下颌升支长度、下颌长度、ANB也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侧唇腭裂患者的口咽气道体积明显小于Ⅰ类错畸形患者,其上、下颌骨发育均有不足,但以上颌骨发育不足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郑州市区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女性牙颌颅面结构形态特征.方法:收集来自郑州市区的41例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女性治疗前X线头颅定位片.用Winceph 8.0头影测量分析软件选用Steiner分析法对其有关角度、线距进行测量,并分别与正常(牙合)值进行比较.结果:患者SNA、SNB、SND和SL较正常值小,U1-NA(mm)、U1-NA、GoGn-SN、OP-SN和SE较正常值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州市区恒牙期安氏Ⅰ类错(牙合)女性颅颌面骨骼深度增加;为垂直向生长型,下颌顺时针旋转,呈Ⅱ类侧貌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汉族成人正常(牙合)Ricketts分析法头影测量值范围,并分析其颅颌硬组织形态特征。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地区81例汉族成年人恒牙期正常骀拍摄头颅定位侧貌X光数字式图像,采用Ricketls分析法选取面轴角、面角、下颌平面角、颏角、下面高角、下颌弓角、Y轴角、A点突度、切牙倾斜度、切牙突距、颌面高度比等16项测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颅颌前部较平直;前、后颅底较长;纵深较窄;牙弓突度相对后缩;面后份高度增大,面前份高度较短;颏突较小。男女性别问上颌突度、下颌支倾斜度、面高比及而型生长趋势存在差异。结论: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牙颌、颅颌硬组织形态具有本地区特征:直面型,鼻根点较为前挺,上颌突度缩小,额部较前突。女性颅颌纵向、横向深度均小于男性,女性具有突颌趋势,下颌倾斜度女性大于男性,下颌生长趋势女性为平均生长型,中间面型,男性为水平生长型,短面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小颌畸形典型声像图表现,提高小下颌畸形产前检出率.方法对在我院做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检查时候,对胎儿进行颜面部冠状、横切及矢状切面扫查,对怀疑小下颌畸形的胎儿再重点测量下颌骨长度、宽度及下面部角度.结果小下颌畸形都有典型超声表现:下颌短小后缩、口唇不闭合、下唇靠后、下颌骨长度明显小于双顶径1/2下面部角小于50度及下颌骨宽度与上颌骨宽度比值小于0.80.9例小下颌畸形均引产证实.结论小下颌畸形有其典型声像图表现,超声当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本畸形常合并染色体异常因此诊断小下颌畸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颅面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几何形态测量学引入口腔正畸领域来探讨颅底、下颌形态在骨性Ⅲ类错(牙合)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恒牙初期骨性Ⅲ类与Ⅰ类错(牙合)患者头颅侧位片各30张,描记颅底的9个标志点及下颌的15个标志点,数字化后采用Procrustes重叠法、薄板曲线法、欧式距离矩阵法和常规头影测量法,对骨性Ⅲ类与Ⅰ类错(牙合)患者的颅底形态及下颌形态进行比较.结果 Ⅲ类错(牙合)组后颅底变化显著,水平向向前缩窄,垂直向向下延长,前颅底长度变小,S-Se段上扬,颅底角无变化,髁状突长度、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增加,颞颌关节、颏部都靠前,下切牙代偿性的倾斜来掩饰骨骼畸形.结论 Ⅲ类错(牙合)的颅底、下颌形态各有特点,并影响Ⅲ类错(牙合)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可行的治疗偏颌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下颌升支发育过长 ,上颌骨体及升支均发育过长、或者合并下颌前突的病人 36例 (将原有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之升支舌侧水平截骨线改成与牙合平面夹 30°~ 45°角的不同方向的斜行截骨线 )。劈开后旋转下颌骨达到左右对称。结果 :36例均为健侧正常 ,患侧发育过长或合并下颌前突的病例 ,施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术后无并发症 ,X光片检查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术后面形及颏的形态均令人满意。结论 :改进后的口内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矫治偏颌畸形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替牙期儿童上气道和舌骨位置的差异,探讨颅面形态与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关系.方法 选取7~11岁的替牙期儿童60例,垂直向骨面型皆为均角型,矢状向骨面型按照ANB角的大小及磨牙关系分为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两组.对两组儿童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进行上气道矢状径及舌骨位置的测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Ⅱ类骨面型组下颌突度、上下颌相对突度、下颌体长度、下颌总度、下颌升支高度、舌骨点到下颌平面的垂直距离、舌骨点到眶耳平面的垂直距离、舌骨点到颈椎前平面的垂直距离、舌骨点和蝶鞍点在眶耳平面投影间距离、软腭尖后气道间隙、舌根后气道间隙与Ⅰ类骨面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5~6.53,P<0.05).结论Ⅰ类与Ⅱ类矢状骨面型替牙期儿童的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存在一定差异,颅面结构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气道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牵引钉在上颌骨矢状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牵引钉行颌内、颌间弹性牵引并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治疗15例上颌骨矢状骨折患者,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回访3~6个月,15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伤口Ⅰ期愈合.结论 牵引钉的颌内、颌间牵引是恢复上颌骨牙弓宽度并增加其稳定性的有效手段,能减少手术创伤,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是治疗上颌骨矢状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牙颌颅面硬组织的形态特点进行系统评价,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X线头影测量对44例OSAS患者的颅面结构进行测量,并与100例无鼾症正常牙合人相应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OSAS患者牙颌颅面结构特点为(1)颅底短,前颅底呈轻度逆时针旋转;(2)上颌后缩,长度正常;(3)下颌短,下颌与颏部明显后缩;(4)下颌后缩率为70.5%;(5)前后面高比、下颌平面角较大;(6)上切牙突矩与倾斜较小,下切牙突矩及倾斜度较大,前牙覆牙合覆盖较大。结论:OSAS患者颅面形态倾向于安氏Ⅱ类高角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McNamara分析法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进行头影测量,探讨其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0例,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McNamara分析,得到7项相关指标。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男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上颌突距大于男性正常胎(P〈0.05);②女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效上颌长度、下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均大于女性正常骀(P〈O.05)。③男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上切牙突距及下切牙突距明显大于男性非拔牙患者(P〈0.05)。④女性拔牙患者上颌突距明显大于女性非拔牙患者(P〈0.05)。结论McNamara分析法的部分数据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诊断及矫治设计有参考价值;男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17.10%同时上下切牙突距分别大于正常值的54.03%和60.61%时可考虑拔牙。女性患者上颌突距大于正常值的36.71%时可考虑拔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采用上颌单颌拔牙正畸治疗前后牙颌面硬软组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正畸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16~28岁,平均18.08岁,上颌拔除第一前磨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和上颌强支抗进行矫治,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矫治前后硬软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25例AngleⅡ类1分类错成人患者,治疗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磨牙为远中尖窝锁结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上切牙明显内收,下切牙位置基本不变或轻微唇倾,上下唇突度明显减小,鼻唇角增大。结论:成人AngleⅡ类1分类错患者经过单颌拔牙掩饰性治疗,面型明显改善,取得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少年期上?下中切牙的冠根角度,并探讨与其相关的硬组织测量指标?方法:对4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畸形患者的锥体束CT(CBCT)进行评估,应用MIMICS 10.0软件使用2种方法测量168颗中切牙的冠根角度,并对42例患者进行CBCT三维和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两种方法定义的上?下中切牙的冠根角度与8项常用的硬组织测量指标进行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少年期,上中切牙crm角与8项硬组织测量项目间无显著相关性;上中切牙cr角与上中切牙唇倾度呈正相关,与SNA角呈负相关;下中切牙crm角和cr角均与ANB角和下中切牙唇倾度呈正相关?结论:头影测量中部分硬组织测量指标与少年期上下中切牙冠根角度有相关性,对临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weed-Merrifield技术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太和医院口腔正畸科2009年以来诊治的5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检查、模型分析、头影测量分析、Tweed分析之后拔除上颌两个第一前磨牙、下颌两个第二前磨牙,采用Tweed-Merrifield固定矫治技术,观察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及侧貌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48例患者双侧上下牙列排列整齐,覆覆盖正常,双侧磨牙关系中性,侧貌改善,患者本人及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结论:方丝弓是一种有效的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固定矫治器,在治疗中应用Tweed技术时应掌握好力的使用及支抗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影响成人安氏Ⅱ2错拔牙矫治的因素,及矫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方法:本研究收集24例安氏Ⅱ2病例,分为拔牙10例,非拔牙14例两组,对两组治疗前的临床检查、模型测量、X线头影测量项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拔牙组的上颌拥挤量明显大于非拔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下颌牙列拥挤量、Spee曲线深度、覆等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牙弓的拥挤量是决定上牙列拔牙的主要因素,但还要参考面型的丰满度、上前牙的唇齿关系,而下牙列在决定是否拔牙时要十分慎重,综合考虑下颌牙列拥挤量、Spee曲线深度、覆等因素,尽可能不拔牙,若须拔牙,尽可能拔第二双尖牙或第三磨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FRⅡ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的效果。方法:选取21名经FRⅡ型矫治器矫治的替牙期安氏Ⅱ类错满意病例,以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结果:FRⅡ型矫治器可促进下颌生长,同时引起上切牙舌倾,下切牙唇倾。结论:FRⅡ型矫治器可产生明显的生长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蒋旭梅  徐宝华 《广西医学》1999,21(3):383-385
通过对20名恒牙初期安氏I类错He畸形并伴有明显口呼吸症状的患者软组织侧貌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发现此类患者的软组织侧貌与正常He人的软组织侧貌比较,额部、鼻部、唇部的位置基本一致,颏部略后缩,上下唇倾斜度增大,突度增大,表现为上下唇外翻,双唇增厚。患者的磨牙关系虽为安氏I类,但软组织侧貌还是有安氏Ⅱ类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何科  任嫒姝  戴红卫 《重庆医学》2012,41(14):1361-1363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垂直面型AngleⅡ1错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正畸科收治的恒牙初期AngleⅡ1错患者121例,测量比较不同垂直面型组治疗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包括线距、角度、面积、比值等。结果 (1)线距: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与基骨厚、颌骨高度低,中切牙根尖点到唇舌(腭)侧骨皮质板的距离较远;高角则相反。(2)角度:上颌相对于前颅底平面及腭平面、下颌相对于下颌平面,低角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比高角者更唇倾。(3)面积:不同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比值:某一垂直面型上下颌切牙区颌骨高度的代偿方向一致,但代偿量不同,上颌大于下颌。结论不同垂直面型颌骨形态结构不同,治疗方法、预后及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非拔牙矫正AngleⅡ类错的疗效。方法选取AngleⅡ类患者16例,在不拔牙的情况下使用Twin Block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对其矫治,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18±2.0)个月完成主动矫正治疗,治疗后下颌前移、建立了Ⅰ类磨牙尖牙关系,覆合覆盖正常,下颌后缩患者矫治效果明显,容貌得到改善。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SNB平均增大3.25°,SNA基本不变,ANB平均减小6.50°,IMPA平均减小6.95°,FMIA平均增大3.61°,FMA平均增大2.53°,Po-Co平均增大5.12 mm,Vits平均减小1.29 mm(P〈0.05)。结论 Twin Block功能性矫治器联合直丝弓矫治器矫正早期AngleⅡ类错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rankel功能矫治器(FR-Ⅲ)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唇部与硬组织变化及垂直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例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FRⅢ进行矫治,对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NB、L1/MP减小(P<0.05),ANB、A PTV、Go Me、U1E PTV增加(P<0.05或P<0.01).下唇厚度增加,LL EP减小(P<0.05).上唇厚度的变化与倾斜角、上切牙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的牙槽高度呈负相关(r=0.645,P<0.05;r=0.662,P<0.05;r=0.875,P<0.01),下唇厚度的变化与倾斜角、上切牙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的牙槽高度呈正相关(r=0.755,P<0.05;r=0.651,P<0.05;r=0.945,P<0.01);上唇倾角的变化与上颌第一磨牙牙槽高度呈正相关(r=0.721,P<0.05).结论:唇部形态随着硬组织的变化而趋于协调,唇部厚度与牙齿位置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