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颈动脉内膜的斑块,根据斑块大小、性质分为:中大斑块组、小斑块组、无斑块组。检测各组血压、BMI、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 HbAlc)、血脂、CRP及25-( OH) D3等指标,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探讨25-( OH) D3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颈动脉中大斑块组患者年龄大于小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血清CRP水平(4.21±1.61)mg/L,高于小斑块组的(3.41±1.92)mg/L和无斑块组的(2.52±1.18)mg/L(t=1.96、3.14,均P<0.05);血清25-(OH)D3水平(15.28±5.86)nmol/L,显著低于小斑块组的(24.30±7.60)nmol/L和无斑块组的(32.74±8.13)nmol/L(t=4.67、3.41,均P<0.01)。小斑块组血清25-(OH)D3浓度低于无斑块组(t =2.51,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年龄、BMI、HbAlc、CRP、LDL-C呈正相关( r=0.45、0.38、0.53、0.47,均P<0.05),与25-(OH)D3浓度呈负相关(r=-0.62,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水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为年龄、BMI、HbAlc、CRP、LDL-C及25-( OH) D3,血清25-( OH) D3浓度可能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82例患者为脑梗死组及74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脑梗死组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8mm(42.68%)与对照组(27.0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软斑50.00%,及溃疡斑17.11%)检出率67.11%,稳定性斑块检出率32.89%;对照组中不稳定斑块(软斑21.05%,及溃疡斑5.26%)检出率26.31%,稳定性斑块检出率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膨大处、颈内动脉起始处及颈总动脉主干。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积极采取措施,增强斑块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可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李芳  黄德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88-1089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2例,斑块检出率为72.9%,对照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24.0%。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数为95处,对照组中斑块检出数为20处,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组织学特征、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4.
梁萍  胡长林  冉海涛  张茂惠 《重庆医药》2009,38(16):2027-2028,203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212例患者(包括脑梗死患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高危人群)及6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探查,测量颈总动脉后壁的内膜中层厚度(IMT),了解有无斑块形成,进行斑块质地判断。结果病变组IM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组以软斑及溃疡斑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硬斑为主,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的好发部位以颈动脉窦部(BIF)处最为常见。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不稳定的软斑及溃疡斑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52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TIA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口服辛伐他汀和阿司匹林6个月,对照组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检测血脂水平,比较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他汀组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颈动脉IMT变薄及斑块面积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他汀组脑脑血管时间的发生率为9.7%,对照组为20.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不仅有调整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脂质氧化、保护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TIA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及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并按颈动脉彩超提示斑块情况分4组,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结果组间性别、年龄、血脂、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血清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重要作用,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以期达到早期防治,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提高全民生活质量。方法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60例,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1周内进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定颈动脉硬化斑数量及回声特征。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不稳定性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同时检测各组TpP、D-D和Fg。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TpP、D-D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Fg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脑梗死组TpP、D-D和Fg高于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01),颈动脉狭窄组中TpP、D-D和Fg水平为重度高于中轻度(P〈0.01),中度与轻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TpP、D-D和取水平变化对预防急性期脑梗死及在预后判定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并与88例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作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斑块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且以软斑和混合斑为主,而对照组以硬斑为主;脑梗死组hs—CRP水平为(9.86±2.27)m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6±1.25)mg/L(P〈0.01);软斑、混合斑、硬斑、正常颈动脉、内膜毛糙组hsCRP分别为(9.81±2.42)mg/L、(10.05±2.55)mg/L、(9.45±2.53)mg/L、(6.16±1.7)mg/L及(6.40±1.95)mg/L。前两组与后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明显增多,hs-CRP水平明显升高。hs-CRP水平可以反映颈动脉斑块的性质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粥样斑块面积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并有粥样斑块形成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氟伐他汀治疗组46例,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血脂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板块面积的变化。结果: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颈动脉IMT、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氟伐他汀可以明显减轻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从而缩小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查颈动脉B超有粥样硬化斑块(IMT≥1.2mm)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照组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及其他调脂治疗,并在患者出院后6,12个月复查颈动脉B超及血脂指标。结果干预组颈动脉动脉斑块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纽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纽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稳定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预防脑卒中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2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结果分成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和/或有颈动脉斑块)92例和无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且无颈动脉斑块)70例,同时测定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两组间血清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血糖、血脂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负相关,而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及斑块形态。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29例,发生率为76.3%,对照组20例中有3例(15.0%)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IMT(1.12±0.29)mm,对照组IMT(0.76±0.16)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以脂质型为主,且表面多呈不规则型。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简捷的方法,对临床预防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9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是否存在斑块,并观察不同类型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达7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扁平斑13例(18.31%),软斑24例(33.80%),硬斑12例(16.90%),混合斑22例(30.99%);对照组中扁平斑8例(50.00%),软斑2(12.50%),硬斑4例(25.00%),混合斑2例(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软斑、混合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硬斑和扁平斑(P〈0.05)。结论对于可能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及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了解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性质,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何荣芬  仇君 《中国药业》2012,(20):25-26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维生素E、维生素C等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斑块积分分别为(3.78±0.68)分和(4.52±0.75)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7.90±21.74)分和(51.54±12.44)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及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70例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测。结果142例患者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与高血压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斑块以低回声软斑为主,其不稳定斑块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脑梗死组的复发构成比较高血压非糖尿病组为高,P〈0.01。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同时存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更大危害。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的有效方法,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常规定期监测,发现不稳定斑块(软斑和混合斑)积极治疗,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探讨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OCSP分型,并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了解颈动脉病变特点,分析OCSP分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69.1%,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为12.5%。部分及完全前循环梗死(PACI、TACI)组(A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7.6%、不稳定斑块检出率为59.1%,高于后循环梗死(POCI)组(B组)和腔隙性脑梗死(LACI)组(C组),P〈0.05。B组和C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更为密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与PACI和TACI的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影响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常见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并检测过颈动脉彩色超声的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70例,并选取同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斑块形成组78例,筛选两组患者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因素。结果两高血压发病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中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及血尿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高血压、纤维蛋白原及hs-CRP浓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三酰甘油及总胆固醇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发病率、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及hs.CRP浓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能更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程度与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确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结果分成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和/或有颈动脉斑块)63例和无斑块组(颈动脉IMT〈1.2mm且无颈动脉斑块)22例,然后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分为4组,同时测定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斑块组、无斑块组及不同程度斑块组间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结果组间性别、年龄、血脂、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组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斑块程度的增加,血清纤维蛋白原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血清纤维蛋白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琚双五  韩诚 《安徽医药》2008,12(10):941-94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测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同期检查10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IMT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斑块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P〈0.05),但左右两侧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彩超技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