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灌肠的方法。方法将56例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病例分为对照组28例,按传统方法灌洗;观察组28例,应用改进的方法灌洗。对比两组患儿平均灌肠时间、灌肠天数、肠道清洁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灌肠时间短于对照组(t=10.69,P<0.0l)、灌肠天数少于对照组(t=13.42,P<0.0l);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χ2=4.91,P<0.05)。结论采用改进灌肠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减轻护理工作量、省时省力、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的方法。方法将80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例分为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灌洗;实验组40例,应用改进的方法灌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平均灌肠时间、灌肠天数、肠道清洁度。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1,灌肠时间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1,灌肠天数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1;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结论改进灌肠法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术后肠炎发生率,省时省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日、减轻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传统一次性肛管和一次性50ml注射器进行灌肠,观察组采取一次性单腔无囊导尿管并将该管道改为多孔,和一次性流汁喂灌器进行灌肠,判定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舒适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肠道清洁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灌肠时间、灌肠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回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干预对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腹胀的影响,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方法:将56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的回流灌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予腹部按摩、变换体位、轻轻摇晃腹部。观察两组患儿腹胀情况,对比两组患儿腹胀症状改善、平均灌肠时间、灌肠天数、肠道清洁度。结果:实验组患儿腹胀症状改善、平均灌肠时间(<20min)、灌肠天数(<14d)、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的回流灌肠加腹部按摩、变换体位、轻轻摇晃震荡腹部,有利于促进患儿腹胀的消退,提高灌肠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费用。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勇 《黑龙江医学》2004,28(8):633-63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灌肠方法。方法 对 1 996~ 2 0 0 3年先天性巨结肠患儿 6 7例以新法灌肠。结果 手术治疗 1 7例 ,术中发现 1 6例肠道准备好 ,肠腔内无食物残渣 ,肠道清洁 ,占 94 % ;1例超长型灌肠效果不满意 ;非手术治疗 5 0例 ,4 5例患儿腹胀缓解 ,占 92 % ;5例放弃治疗。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溶液的选择、体位、插管方法、深度及灌洗方法和遇到排出不畅的处理等 ,区别于正常成人清洁灌肠的特点 ,对患儿肠道清洁和手术肠道准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先天性巨结肠改良Duhamel术式术后远期排粪功能障碍的原因。方法:对42例先天性巨结核术后5年以上患者儿进行排粪功能临床评价及直肠肛管测压、X线钡灌肠检查。结果 大部分患儿排粪功能良好。排粪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污粪和失禁。排粪功能评分优组28例(66.7%),良组10例(23.8%),劣组4例(9.5%)。静息压差、肛管高压区长度及钡灌肠肛管长度明显下降(P<0.05),自主收缩压优、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损伤造成的肛门内括约肌功能不全是污粪和粪失禁的主要原因,但术后外括约肌功能可供偿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并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术前快速肠道准备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我科实行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41例,为缩短术前肠准备时间,我们改变了过去常规的肠道准备方法,更改洗肠肛管,准确插管,增加洗肠次数和灌洗液量,洗肠时不断更换体位,重视快速肠道准备的辅助方法,并从每个灌肠的细节下功夫,认真观察洗肠效果,达到手术要求。结果:41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准备成功率达100%,术后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的快速肠道准备方法.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使以往肠道准备时间由2~3周缩短为5~7d,减轻了患儿痛苦,缩短了住院日程,减低患儿住院费用。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周丽霞 《重庆医学》2014,(27):3573-3574
目的:研究改良Soave术借助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分为两组,试验组(34例)住院后经系统检查后行腹腔镜下改良Soave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比较,试验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禁食时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需进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能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及家属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陈苍松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43-143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0月经手术证实、病理诊断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中腹部平片示结肠瘀张9例(36.0%),结肠梗阻13例(52.0%);钡剂灌肠检查短段型1例(4.0%),常见型17例(68.0%),长段型2例(8.0%),全结肠型3例(12.0%),阳性符合率92.0%(23/25)。24小时随访钡剂潴留有24例(96.0%),扩张段肠黏膜出现大锯齿状改变1例。结论:规范运用钡剂灌肠、腹部平片等方法可以为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提供很有价值的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与传统剖腹手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创伤程度的差别。方法.30例患儿随机分为经肛门组及剖腹手术组各15例。每例患儿于术前24h、术后24h、72h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量血清中IL-6的浓度,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量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均较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经肛门组IL-6、C反应蛋白浓度在术后24h及72h均较剖腹组要低(P〈0.05)。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较传统剖腹手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所造成的手术创伤程度要小。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辅助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SCR)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HSCR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t=1.02,P〉0.65;t=1.21,P〉0.05;t=0.65.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开腹组(t=2.53,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差异。结论:综合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腹腔镜辅助治疗HSCR有一定优势,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性结肠灌洗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与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结肠灌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自然排便方法,结肠灌洗组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连续灌洗30d,分别于灌洗前和灌洗30d后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和造口适应量表(OAS),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OAS评分,比较两组灌洗效果。结果灌洗组灌洗后自我效能和OAS评分均较灌洗前显著增加(P〈0.01),灌洗组自我效能和OA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灌洗组灌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c=3.058,P=0.000)。结论连续结肠灌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朱峰 《中外医疗》2013,32(1):7-8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肠切除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7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开腹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后禁食、发热时间短,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开腹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者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清洁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为患儿的手术准备提供良好的条件。方法: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均采用39—41度的温生理盐水清洁回流灌肠,每日一次,灌肠治疗期约7—14天,在操作中,应耐心细致,动作轻柔,根据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溶液,体位及插管方法。注意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及正确判断洗肠不畅的原因并处理,提醒家长注意灌肠治疗期间的合理饮食。结果:患儿经过术前清洁回流灌肠,术中肠道清洁,减少了手术并发症,术后获得了预期的效果。结论:清洁回流灌肠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护理操作,保证良好的洗肠效果,对患儿手术肠道准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肛门直肠测压法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测压法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H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4例经组织学确诊为HD的患儿,同时作肛门直肠测压(PC Polygraf HR型胃肠动力监测仪)及钡灌肠检查。结果:肛门直肠测压地对HD的确诊率为91.7(22/24),钡灌肠则为79.2%(19/24),两方法的差异无显著性(P=0.5212)。结论:肛门直肠测压是一种安全、简便、无损伤性的肛门直肠功能检查方法,可首选用于小儿HD的筛选。对于测压阴性而临床又高度可疑HD者,可进一步做钡灌肠检查。  相似文献   

17.
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6例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补充足够营养,术前采用等渗盐水行巨结肠灌肠,做好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做好护理。结果: 所有患儿均痊愈。结论: 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细致观察、精心护理是治愈该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根治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道微生态及便控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将9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肠道菌群数量、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B/E)、便控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禁食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双歧杆菌、粪肠球菌、B/E以及便控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接受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水平,术后便控功能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呋喃西林溶液,赛肤润及3M无痛保护膜3种肛门护理方法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肛门护理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02例行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的患儿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34例,患儿术后拔除肛管后分别用呋喃西林溶液,赛肤润及3M无痛保护膜喷涂肛门皮肤,并进行暴露。结果:使用3M无痛保护膜在皮肤潮红方面与另外2组比较有较好的作用( P<0.05),还提高了患儿的舒适度,减轻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负担,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主观感受均优于另外2组(P<0.05)。结论:在不考虑价格时,首选3M无痛保护膜,若有价格顾虑时,呋喃西林溶液与赛肤润都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钡透检查可见到典型的痉挛肠段和扩张肠段,排钡功能差,是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手段,而钡透前灌肠是否彻底直接影响钡透检查的准确性,2000.01—2007.03本科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5例,将其钡透检查前灌肠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