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尿症是指5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6个月以上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后并不觉醒,醒后方觉。轻者数夜一次,重者一夜数次,睡眠较深,不易叫醒[1]。《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大小便诸证》云:“……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这句话对遗尿与尿床作了简单的区分,但两者的病因病机相同,故现在多将二者统称为遗尿。遗尿在小儿多见,据国外报道[2],遗尿症中原发性遗尿为69%,继发性遗尿为31%,其发病率15%~20%为5岁儿童、10%为10岁儿童、2%为12~14岁儿童,即使到青春后期甚至成人期仍有1%~2%的发病率[2]。笔者用菟丝子散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遗尿又称遗弱、尿床,是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一般小儿多见,因婴幼儿时期,由于生理上经脉未盛,气血未充,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白日游戏过度,睡前多饮等原因,亦可偶然发生遗尿,这都不属于病态。而5岁以上的幼童,不能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1次,重者l夜数次,则为病态。  相似文献   

3.
正遗尿又称"尿床",是指年满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偶因疲劳或睡前多饮而遗尿者,不作病态。主症为:睡中尿床,醒后方觉,数夜或每夜1次,甚至一夜数次。遗尿是儿童常见病,长期遗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可使患儿产生忧郁自卑、孤僻内向的性格,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的精神与生活负担。随着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视、健康教育的深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小儿遗尿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医学界的关注。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遗尿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上已得  相似文献   

4.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除外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于睡梦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少则数夜一次,多则一夜数次,具有睡眠深沉、不易唤醒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刘友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50-150
遗尿是一种夜间无意识的排尿现象,俗称尿床。小儿在3岁以内由于脑功能发育不全,对排尿的自控能力较差,学龄儿童也常因紧张疲劳等因素,偶尔遗尿,均不属于病态。孩子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经常尿床,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数次,这就可能是疾病状态的遗尿,父母则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缩泉丸合桑螵蛸散加减治疗小儿遗尿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尿又称遗溺、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本病好发于3~12岁的儿童,少数可到性成熟时才消失.有的到了成年亦不消失。常在睡梦中遗尿,数日或每夜遗尿,甚则一夜数次。本病在临床上没有排尿困难或剩余尿,小便检查正常。本病如果长期不愈,致使儿童遭受精神上的伤害.缺乏自信心而产生自卑感,影响情绪、性格和学习,且对小儿的智力、体格发育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遗尿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偶见延长至成年不愈者。可分为器质性遗尿和功能性遗尿。多数的遗尿是功能性的,只有少数遗尿是由器质性病变造成的。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功能性遗尿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遗尿是指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为儿童常见病.凡3周岁以上睡眠中尚不能控制排尿,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兹将1986年至1992年用针刺治疗遗尿症4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病例均系哈尔滨市散居病人,经检查排除了其它器质性疾病.确诊为功能性遗尿者4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就诊者最大年龄14岁,最小5岁,学龄儿童占  相似文献   

9.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疾病,又称尿床。临床一般无特殊表现,只夜间不自知的尿床。患儿多数均睡眠过沉,不易唤醒,遗尿次数有几天1次,有每夜必尿,甚至1夜几次,往往在梦中排尿而遗出。遗尿可以是一时性的,也可以继续数月,有时消失,有时再现,也有持续多年到性成熟前自然消失,但也有直到成年而未愈。小便化验多数无异常,严重者影响其发育和智力。  相似文献   

10.
小儿遗尿症指5岁以下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地排尿,轻者数夜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笔者自2002年5月以来采用经皮刺激配合中药的方法治疗小儿遗尿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遗尿是儿科较常见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小儿遗尿症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得一种病症,多见于10周岁以下的儿童,其临床表现为:遗尿常发生在晚上相对固定的时间.一般以上半夜较多,严重者每晚必遗,甚则每晚遗尿2~3次,遗尿后常继续熟睡,虽经频频呼叫而不易醒来.在多饮、疲劳、或者有其他疾病时可加重.也有轻者每周遗尿1~2次,尿后即醒来.排除泌尿系感染、畸形、寄生虫病等.1998~2005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小儿遗尿症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经常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古代医籍对本病的记载颇多,如<灵枢·九针论>说:"膀胱不约为遗溺"说明了遗尿是因为不能固摄所致.<诸病源候论·遗尿候>指出:"遗尿者以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后世医家对小儿遗尿大多认为是肾与膀胱虚冷所致.刘老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先天秉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宜,或暴受惊恐,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寒,温化闭藏功能失职,而夜主阴,夜卧则阳气内收,下元虚甚,故而睡中小便自遗或湿热蕴于肝经,湿热下注,膀胱失约,亦可分为遗尿.临床尤以暴受惊恐,胃气不足,下元虚寒最为多见,且较难治.现将刘老所治的32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肺、脾、肾、膀优的功能失调有关,故临床分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膀优湿热三型。1辨证论治1·1肺脾气虚型1.1.1症状睡中遗尿,醒后方觉,一周二三次,每于劳累及饮水过多时,遗尿多发。平日患儿尿频,但尿量不多,并伴有面色萎黄、倦怠、自汗、乏力、纳呆、便据,舌淡苔薄、脉弱。1·1·2治则健脾益气止遗。1.1.3方药炙黄芪15g、太子参10g、云茯苓12g、白术6g、山药IOg、陈皮6g、英实6g、鸡内金IOg、益智仁IOg、甘草6g。加减:大便据薄者,加生…  相似文献   

14.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是指5周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常每夜或隔夜尿床一次,严重者一夜数次,白天也会遗尿。一般小儿遗尿的病程较长,有的常反复发作,造成患儿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性格孤僻。影响力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笔者自2006年开始与同事从多方面研究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赵晓飞 《中外医疗》2009,28(19):56-56
遗尿是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常见于儿童,成年人较少。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数次。如久治不风可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消瘦、萎黄,乏力等症状。笔者运用针刺结合灸法治疗遗尿症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约占儿童的6%~15%,以往中西药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是儿科常见的疑难症之一。笔者汲取前人经验,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自拟“遗尿散”治疗该症7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自拟升阳健脾汤治疗青少年遗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经各方面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均可排除脊柱裂、尿道感染、蛲虫感染、癫痫及大脑发育不全等所导致的遗尿。本组病例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为15~25岁。病程漫长,幼时遗尿未愈延续至今者56例;病后失调遣尿者44例。遗尿次数轻者数夜1次,重者可1夜数次。100例患者均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2治疗方法 自拟升阳健脾汤:防风8g、荷叶6g、党参15g、白术10g、炙甘草3g、炮姜3g、山药20g、莲子…  相似文献   

18.
1.小儿为什么会发生遗尿?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三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经常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小儿为什么会发生遗尿呢?中医认为发生遗尿的病因病机主要是: 先天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下元虚寒,不能温养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不能制约水道而遗尿。夜属阴,卧则阳气内收,阴寒更甚,故常发于夜卧之后。  相似文献   

19.
凡3岁后经常发生或5岁以后有时在睡梦中不自主地排尿者,称为遗尿症或夜尿症。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熟睡时经常遗尿,轻者数夜1次,重者可1夜数次为临床主要特征。先天不足,元气未充,肾气失摄[1];屡患咳喘、泻痢,或大病之后,肺脾俱虚,无权约束水道;湿热内盛,热郁化火,迫注膀胱,约束失司,而发遗尿。  相似文献   

20.
小儿遗尿,为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在熟睡中遗尿,醒后方知,轻者几天1次,重者每夜数次,常伴有多梦、厌食、精神不振,如长期不愈,则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近年来,笔者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本病,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