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34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的近期疗效,总结手术方法,为临床手术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个月,最大60岁,平均(31.7 ± 18.3)岁?根据Carpentier分型,A型20例?B型4例?C型8例?D型2例;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6例?Ⅲ级14例?Ⅳ级4例?心脏超声示三尖瓣重度反流14例,中度反流14例,轻度反流6例?手术方式包括:三尖瓣置换术5例(其中1例为三尖瓣Danielson成形后再行生物瓣置换术);其余均行三尖瓣成形术,11例采用Carpentier法,17例采用Danielson法,1例行一个半心室矫治术?术中同期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合并房颤的2例患者? 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病死率为2.94%),Danielson成形术后24 h心包纵隔引流血性液体830 mL,再次紧急行换瓣术治疗,术后第8天呼吸暂停?术后随访29例,平均随访时间(41.6 ± 22.1)个月?随访期间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21例?Ⅱ级5例?Ⅲ级3例;三尖瓣中度反流3例,轻度反流19例,无反流7例;中度肺动脉高压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4例三尖瓣置换患者的人工瓣功能正常,无需再次手术治疗?术中行射频消融的2例房颤患者,术后随访恢复至窦性心律? 结论:根据Ebstein 畸形三尖瓣下移程度?瓣膜解剖变异以及合并畸形,选择适当的术式做到个体化,可以得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Ebstein畸形外科治疗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bstein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总结30例手术治疗Ebstein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0例;年龄3~48岁,平均(17±11)岁;术前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14例,Ⅲ~Ⅳ级6例。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重度反流16例,中度反流9例,轻度反流5例。全组2例行三尖瓣置换术,其余均行三尖瓣成形术;3例采用Danielson法,25例采用Carpentier法,其中6例行一个半心室矫治术。合并畸形同期矫治。结果无早期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复查仍有轻度三尖瓣反流16例。随访1个月~14年,除2例三尖瓣反流加重并心功能进行性下降行三尖瓣置换术外,其余三尖瓣反流减轻。结论采用Carpentier法施行三尖瓣成形可明显减轻三尖瓣反流,保护右心功能。对三尖瓣和右心室发育不良者施行一个半心室矫治术有利于右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3.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的体会。方法:4例患者Ebstein畸形三尖瓣隔瓣、后瓣下移,下移的瓣叶根部距离三尖瓣瓣环3.5~4cm,三尖瓣均为重度返流,房化右心室形成,右心房8~15cm,平均12.5cm,均采用Danielson法进行Ebstein畸形的矫治。结果:4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严重的低心排,3例恢复良好,术后中心静脉压为3~6kPa,血压正常,杂音消失,心功能改善到NYHAⅠ级。结论:Ebstein畸形可以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进行矫治,改善和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4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 2003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4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其中行三尖瓣成形术34例(包括6例加双腔腔肺分流术),三尖瓣置换术8例;矫治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30例,室间隔缺损4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无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B超复查提示34例成形术患者有6例存在轻-中度返流。1例患者2年后因三尖瓣重度返流行换瓣术。术后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应根据三尖瓣病变情况选用最佳的矫治方法,并同期矫治合并心内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4例成人Ebstein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常规体外循环下Danielson方法行房化心室折叠加三尖瓣环环缩9例;三尖瓣置换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右房减容成形术14例. 结果牛心包瓣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长期存活13例.随访9~109月,无晚期死亡,无严重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和心内膜炎.成形术组心功能Ⅰ级5例,Ⅱ级4例,5例术后有轻-中度三尖瓣返流;瓣膜置换术组无瓣周漏,心功能Ⅰ级3例,Ⅱ级1例. 结论成形术适用于三尖瓣前瓣叶可形成单叶瓣的病人,但术后返流率较高;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即消失;右房减容成形术可消除巨大右房引起的房扑或房颤及减少血栓形式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一种利用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治疗 Ebstein 畸形的新方法和临床经验。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手术治疗8 例Ebstein畸形患者,根据 Carpentier病理分型,B型1例,C型6例,D型1例。术中在Carpentier术式的基础上,应用戊二醛处理过的自体心包片重建前瓣、后瓣,增加瓣叶对合面积。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三尖瓣成形术后超声心动图示三尖瓣反流明显减轻。随访3~48个月,超声心动图表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 利用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治疗Ebstein畸形拓宽了瓣膜成形的适应证,能够更好地恢复三尖瓣的解剖形态及功能。  相似文献   

7.
Ebstein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Ebstein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1992年7月至2006年4月手术治疗12例Eb-stein畸形的患儿,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3个月~10岁,平均(70±32)月;体重:8.5~27kg,平均(16.8±6.4)kg;术前SPO285%~98%,平均(92±4)%,2例心功能Ⅰ级,7例心功能Ⅱ级,3例心功能Ⅲ级,心超均示三尖瓣重度反流;全组行三尖瓣整形术,房化右心室折叠,同时关闭房间隔缺损,其中2例行一室半手术。结果术后无死亡,复查心超示三尖瓣反流改善,胸片示心脏缩小。术后随访1个月~7年,平均(38±20)月,2例三尖瓣反流加重,心功能不全,均再次手术,1例于术后3年行三尖瓣置换术,1例于术后7年行一室半术,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Ebstein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成形术能明显改善三尖瓣反流,保护右心功能,同时可根据三尖瓣和右心室发育情况决定是否行一室半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效果.方法 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52例,行三尖瓣置换手术6例,行三尖瓣成形术46例,其中水平房化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术22例(加行DeVegar法成形术6例,Kay法成形术7例);行垂直房化心室折叠三尖瓣成形术24例(加行DeVegar法成形术13和Kay法成形术5例);应用Carpentier环成形6例;有8例患者加行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双向分流术.对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52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亡2例(3.8%).46例行三尖瓣成形术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轻度反流27例,中度反流3例,无反流16例.6例三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生物瓣膜开闭均良好.随访时间12 ~81个月.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0%、88.0%、82.0%.结论 根据术中探查发现畸形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对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4例成人Ebstein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 常规体外循环下Danielson方法行房化心室折叠加三尖瓣环环缩9例;三尖瓣置换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12例;右房减容成形术14例。结果 牛心包瓣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长期存活13例。随访9—109月,无晚期死亡,无严重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和心内膜炎/成形术组心功能I级5例,Ⅱ级4例,5例术后有轻—中度三尖瓣返流;瓣膜置换术组无瓣周漏,心功能I级3例,Ⅱ级1例。结论 成形术适用于三尖瓣前瓣叶可形成单叶瓣的病人,但术后返流率较高;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返流即消失;右房减容成形术可消除巨大右房引起的房扑或房颤及减少血栓形式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三尖瓣下移畸形外科治疗1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分析1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1988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1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其中114例行房化心室折叠术,同期47例行单纯三尖瓣成形术,12例行三尖瓣成形加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双向分流(双向Glenn)术,31例行三尖瓣置换术,房缺修补术54例,卵圆孔未闭修补术15例,室缺修补术7例,可调试房间隔造口术8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例,二尖瓣成形5例,肺动脉瓣狭窄矫治4例,预激旁路切断术6例.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3例,死亡率为2.56%,死亡原因:1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Ⅲ°房室传导阻滞,缺氧性脑病并心脏骤停;1例为呼吸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其余118例病人康复出院,心功能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等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三尖瓣下移畸形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只要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和心脏进行性扩大及严重心律失常者均应尽早手术.手术方法有房化右室折叠,在此基础上,可选择:单纯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加双向Glenn术、可调试房间隔造121术、Fantan术等,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恢复三尖瓣的位置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刚  刘胜中  丛伟  甘崇志  陈凡  曾富春 《四川医学》2010,31(9):1256-1258
目的探讨三尖瓣关闭不全(TI)外科治疗的手术特点、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TI患者262例,其中器质性TI 16例,功能性TI 246例,手术采用三尖瓣成形术(TVP)257例,三尖瓣置换术(TVR)5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0例,手术病死率为3.82%。术后随访116例,平均随访时间(31.5±11.1)个月。远期死亡3例,余113例远期存活者心功能Ⅰ级者23例,Ⅱ级者71例,Ⅲ级者15例,Ⅳ级者4例。结论无论是器质性或功能性TI,多数可以行TVP,对无法行成形术的患者应行TVR。右心衰竭与心律失常是三尖瓣手术早期和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围手术期应加强右心功能的维护和心律失常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自体心包片在三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新鲜自体心包片修复三尖瓣前瓣及腱索转移技术,同时准确测量三尖瓣隔瓣环长度(SL),按照1.75倍SL修剪经0.2%戊二醛处理的自体心包片用于精确环缩三尖瓣前瓣环及后瓣环,治疗2例Ebstein's畸形,同期行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例,"缘对缘"三尖瓣成形手术1例;采用病变瓣叶切除,新鲜自体心包片修复瓣叶及人工腱索技术,手术治疗2例三尖瓣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变,同期行"缘对缘"三尖瓣成形术1例.结果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出院前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三尖瓣启闭良好,无反流或残留微量反流.随访4~24个月,微~少量反流3例,少~中量反流1例,无中~大量反流.心包片替代的三尖瓣前叶活动尚好,无增厚,无钙化.结论三尖瓣器质性病变应用自体心包片行瓣环成形术、瓣叶成形术可以取得优良的早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凌庆  陈华蓉  汪涛  赵萍  温定国 《河北医学》2010,16(7):793-795
目的:总结5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院收治的5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行心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8.5岁,术前血培养58例,阳性27例(44.1%),其中链球菌15例,葡萄球菌7例,其它细菌5例.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内膜赘生物或瓣膜穿孔48例,其中累及二尖瓣17例,主动脉瓣11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同时受累11例,三尖瓣7例,肺动脉瓣2例。合并原发心脏疾病40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2例,瓣膜病28例。对58例患者全程采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治疗。择期手术44例,急症手术14例。手术中清除所有感染灶,同期矫治心内畸形18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31例,三尖瓣成形术10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随访48例(89%,48/58),随访4-80个月,无心内膜炎复发,心功能恢复至Ⅰ级40例,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早期诊断,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果断采取急诊或亚急诊手术,联合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我院1981年10月以来,采用自制猪主动脉瓣,对2例Ebstem畸形的患者,施行三尖瓣替换术。术后恢复顺利,紫绀、心脏杂音完全消失。迄今已分别随访3年4个月和3年10个月,心脏功能均达到1级,能参加一般农业劳动。  相似文献   

15.
30对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1例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机理及外科治疗选择及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4年10月,对11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病人行外科治疗,曾行二尖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主动脉及二尖瓣置换术6例.其中7例病人第1次手术时曾行三尖瓣成形术.术后1~20年发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肝大、腹水、右心衰竭,心功能Ⅳ级.11例病人均再次手术,8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例行三尖瓣置换术.结果手术死亡1例,成活10例.术后随访1~4年,2例三尖瓣置换病人恢复良好;5例三尖瓣成形术心功能恢复良好,只有极轻度或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出现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出现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结论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包括部分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病人,远期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风湿性病变持续发展;(2)左心瓣膜病变未纠正;(3)原三尖瓣成形术失败;(4)持续性肺动脉高压;(5)心房纤颤等因素.对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发生右心功能衰竭者,应再次外科手术治疗.首选三尖瓣成形术,只有瓣膜严重破坏,成形术无法恢复瓣膜功能时,才考虑作三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29例三尖瓣病变施行瓣膜替换术,应用牛心包瓣膜16只,猪瓣膜13只。病因有21例为三尖瓣下移畸形,7例为先天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为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手术早期死亡5例(17%),晚期死亡2例。本文重点讨论三尖瓣病理改变、手术方法和人工瓣膜选择。  相似文献   

17.

Despite considerable published papers regarding Ebstein’s anomaly (EA) patients receiving open-heart tricuspid valve replacement, non-cardiac emergency surgeries were rarely reported. We report a case of emergency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in a patient with EA. Anesthesiologists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omplications and anesthetic management during the non-cardiac surgeries performed in EA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国外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瓣膜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其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检索1979年~2004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2004年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1966年~2004年Pubmed数据库中有关SLE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文献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国内数据库中未检索到相关文献,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文献57篇,共计81例。资料显示瓣膜病变累及二尖瓣58例,累及主动脉瓣32例,同时累及到上述两个瓣膜共11例,单纯累及三尖瓣1例。大多数病例术前使用过类固醇治疗,术前心功能为3或4级。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机械瓣膜置换术(29例)、生物瓣膜置换术(19例)、瓣膜成形术(10例)、同种组织瓣膜置换术(2例)。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发生瓣膜穿孔2例、瓣周漏2例;瓣膜成形术后再手术5例。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30 d死亡率9.9%。结论SLE病变瓣膜主要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多表现为单一瓣膜,类固醇治疗可能引起SLE心脏瓣膜损害。因瓣膜损害而使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变时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较为安全,术后效果良好。手术方式主要为瓣膜置换和成形术。瓣膜成形术后易再发瓣膜炎,生物瓣膜置换术后可再发瓣膜炎致瓣膜穿孔、瓣周漏而需要再次手术。机械瓣膜置换术对于SLE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Ebstein's anomaly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congenital anomaly involving the tricuspid valve. This lesion may present in a simple form or may be complicated by other lesions. Patients with this anomaly may vary from mildly symptomatic to severely debilitated. The role of surgical treatment is not uniformly agreed upon, and the optimal procedure for correction or palliation is not clearly defined. Because of the wide spectrum of morphologic abnormalities which may be present in Ebstein's anomaly, no one particular operation may always be satisfactory. We and other groups continue to search for optimal procedures and feel strongly that individualiz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result in each patient. We encountered a patient with Ebstein's anomaly in an almost atretic tricuspid valve. In addition, there was severe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 and pulmonary valve stenosis. In this patient the "Fontan Principle"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his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