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谭勇 《药物与人》2014,(9):84-85
目的观察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并进行生化检查的240例患者,对其进行采血并进行生化检验,观察采血的时机,采血的部位,标本的溶血情况及送检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得到采血的时机,采血的部位,标本的溶血情况及送检的时间对生化检验的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结论在临床的血液采集的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集后及时送检,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探讨影响血液标本免疫学检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并在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取采血标本质量管理,探究分析采血标本质量管理在免疫学检验分析前的临床应用.血液标本免疫学检验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患者饮食状态问题、采血时间、采血操作以及送检时间等问题是影响血液标本免疫学检验的主要因素,临床检验中应加强采血标本的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免疫学检验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临床尿液检验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情况进行总结性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资料768例,对其中检验结果误差较大者进行筛选,并总结导致尿检结果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结果:导致临床尿液检验出现严重误差的因素主要包括实验室因素、临床用药因素、采集尿液因素、标本保存因素、标本送检因素。结论:在临床尿液检验过程中,应该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使尿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血常规结果误差案例100例,分析其产生结果误差的原因与比例,研究对应的应对措施.结果:100例患者中,生理因素中8%,仪器因素4%,试剂因素4%,人为因素84%;其中人为因素中,标本采集部位不当为22%,采血量不规范为18%,保存不规范为18%,送检不及时为36%.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需要从血液采集、保存、送检到检验各环节做严格管理,才能有效的保证检验结果的标准性,需要针对影响因素做对应的细节管理.  相似文献   

5.
颜小萍 《现代养生》2014,(16):289-289
目的: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对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关对策措施的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1月免疫学检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标本采集、保存等过程中容易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相应分析后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假阳性的检出率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中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每一步操作时都要按章进行,尽量减少失误情况,使检验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液标本的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患者,每名患者各采集一份溶血、非溶血血液标本,并按照不同时间送检,观察并分析标本溶血、血液采集部位以及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的不同影响。结果:采血部位、是否溶血和送检时间对生化检验结果均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结论:规范采血过程有利于保证血液标本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临床免疫检验,分析与研究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分别论述了影响免疫检验如标本采集、仪器设备使用及试剂选择、人员操作等相关因素进行的质量控制过程。结果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都可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直接产生影响。因此,对临床免疫检验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有助于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临床上血常规实际操作病例的分析,探究在临床工作中能够对血常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总结采用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接受血常规检测的患者50例,进行采血并给与不同的干扰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正常与干扰的进行对比,发现很多因素均对检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为了优化我院的检验部门的工作,提高血常规检验的精确成堆,我们可以有效的规避这些因素,给患者和医生最准确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9.
由于免疫检验项目使得免疫检测结果误差较大,使得免疫检验过程变得十分复杂。大多数人认为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要素为免疫分析药盒的质量和免疫检验过程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但免疫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免疫检验的结果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免疫检验分析前的标本采集、运输、接收等方面均容易造成免疫检验结果的不准确。本文通过阐述免疫学检验分析前采血标本质量控制及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免疫室应当有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给免疫分析中和免疫分析后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免疫室的免疫检验全过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准出现误差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策略,保证血液检验的质量。方法选取在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3月期间进行血液检查的100份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对这些标本进行分析,找出检验结果存在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从而提高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在所有检验血液标本时引起误差的原因之中,有15%是患者自身的原因,共15例;标本送检的原因占15%,共15例;标本检验的原因占30%,共30例;标本采集的原因占40%,共40例。结论在进行血液检验的过程中,很多原因会影响到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因此在进行血液检验工作时必须要规范各项工作,加强送检工作,确保临床检验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站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策略,以确保血液检验标本质量可靠。方法对我站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间出现的70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予以回顾性分析,探究形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以最大限度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结果造成我站70例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血液样本采集原因,由于血站工作人员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的责任意识不强,严重忽视检验报告的重要性,主要包括抗凝管使用方法有误、血液检验标本用量标准不明确等;②献血者自身因素,献血者个体间存在差异及献血者未将采血前的相关活动及饮食情况告知采血工作人员、资料填报有误;③标本送检原因,标本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标本在运送过程中遭受大幅度震动,造成血细胞破裂;④标本检验原因,标本处理不当和检测不及时。结论在血液检验过程中除献血者自身因素外,由于血站工作人员样本采集不当、标本送检及标本检验过程的不合理操作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注重规范血液检验中各项操作,加强送检工作,才能提高血站血液检验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650份2014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检验科存在质量问题的临床免疫检验报告,对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随机选取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策组各45例,对常规免疫检验方法和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阶段应用检验质量控制对策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检验环境湿度及温度、检验环境洁净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人员的素质、样品的质量、清洗液更换情况均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就检验结果准确率,对策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中很多因素影响着其质量,因此需要从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阶段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检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3.
姜燕 《现代保健》2014,(36):122-124
目的:探讨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有影响的因素及与其相关的控制措施。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免疫检验的样本15 600份,从样本的采集到保存,均有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对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关的控制措施。结果:实验室的湿度、温度、实验员操作水平、洗液更换情况、标本质量、试剂平衡试剂均会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可从内源性以及外源性干扰因素着手,采取针对性质量控制措施,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质量控制效果提供方法,更好的指导检验的实际工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12月血液细胞检验标本进行研究分析,总共选取600份标本,分析放置时间,放置温度,采血部位对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并对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得知,在检验过程中,样本放置时间,放置温度,采血部位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结论:开展临床医学检验中,放置时间,放置温度,采血部位都会影响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因此,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彭金玲 《医疗装备》2013,26(4):17-18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正确收集采血标本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因而我们采集标本必须要做到操作规范、完善制度、加强责任心、了解采集标本方式到血样运输、贮存等多种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提高标本质量,使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因素及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份-2016年7月份收治的80例临床血液检验结果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血液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进而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结果:在2015年12月份---2016年7月份临床血液检验结果中共有80倒患者的血液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9% (80/900),其中血液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因素包撬标本采集不合理(27.5%,22/80);样本检验受到影响(23.75%,18/80);标本送检不科学(31.25%,25/80);患者自身原因(21.25%,17/80).结论:影响血压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因素比较多,检验人员需从全局出发,提高检验水平,做好检验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从根本上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影响原因和解决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临床的生化检验实验前与实验后出现的误差现象实施复检,分析整理复检的结果,并将影响误差的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主要的解决对策。结果:复检之后发现,引起误差出现的关键因素包括患者有严重的溶血与血液的采集方法不当、实验室对标本的处理不正确等,并随机抽取受到这三个方面因素影响的各4组,并分别采用①、②、③、④四组进行分析,对比其复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环境、饮食、药物与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及检验室的环境、仪器因素等。积极找出影响的因素,提出解决的措施,对加强生化检验的质量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把检验质量提高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500例血液样本资料,分析误差率、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500例血液样本资料中有35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占7%;漏诊率为4.4%,误诊率为2.6%;导致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不合理,其次分别为送检不及时、溶血、试管选择不当、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其他原因。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每一环节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均会导致误差。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培养和监督并且加强对受检人员的宣教工作,从而把检验质量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主要研究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方法,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2015年间接受生化检验的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方法,在总结质量控制方法后将其应用到当前临床工作中,评价相关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影响生化检验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标本因素、仪器因素三方面,在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后,我院生化检验水平明显提高,与质量控制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采取针对性地处理措施后,能够进一步提高生化检验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资料,所以应该得到相关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常见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采血位置、血清分离时间、标本状态等,对分析前因素对生化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采血位置不同、血清分离时间不同、血液标本状态不同(是否发生溶血),患者主要生化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自身状态与标本采集的等分析前环节均对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的准确性等有影响,要严格把握这些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分析前各个环节对检测的干扰,做好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