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评价离体牛肝组织内射频消融灶的可行性。方法取新鲜牛肝1只,切为6块作为形成射频消融灶的材料。采用RITA1500型射频治疗仪分别对6块牛肝组织行射频消融24次,按消融灶深度将实验分成3组:深1cm、3cm、5cm组,每组8个消融灶。消融结束后分别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及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测量消融灶最大上下径、前后径及左右径,按椭球体公式计算消融灶体积,并与大体标本测量的体积进行比较。结果消融后实时超声弹性图像能显示16个消融灶呈均匀蓝色,与周边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深1cm组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和大体标本测量的消融灶平均体积分别为(514.8±63.4)mm^3,(748.1±98.1)mm^3,(766.3±43.2)mm^3。深3cm组3种方法测量的消融灶平均体积分别为(498.1±154.9)mm^3,(694.4±48.1)mm^3,(707.5±25.0)mm^3。深1cm与深3cm组二维超声、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无法准确估计消融灶的真实大小;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能很好地反应深1cm和深3cm组消融灶的真实大小,其与大体标本测量体积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6064,P〈0.05)。随着消融灶深度的增加,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获取消融灶图像的难度增大,当消融灶深度达到5cm时,该技术难以获取消融灶的弹性图像。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有望成为评价肝组织内射频消融灶形态及大小的有效方法,但应用时对消融灶深度有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初始功率、射频时间、射频针等因素对消融效果的影响,评价超声判断消融区的价值。方法超声全程监控下对新鲜离体牛肝进行冷循环射频消融,单电极针作用下观察不同初始功率(80W、120W)和不同射频时间(5min、8min、10min)消融灶的实时演变过程,此外进行5min射频时间下不同初始功率(80W、120W)的集束针实验。实验结束后纵剖开标本,肉眼观察消融灶形态,并测量其大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消融灶病理学变化。结果肉眼测量消融灶显示:初始功率80W组消融灶随时间延长而增大,但扩展速度呈减缓趋势,初始功率120W组消融灶随时间扩大不明显;在射频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初始功率120W组消融灶大于初始功率80W组,时间延长后两者差别缩小,射频时间达10min后两者形成大小相似的消融灶。集束针所形成消融灶的纵横比小于单电极针,剖面更接近圆形。超声显示强回声区范围与实际消融区有一定误差,纵径多大于实际,横径受声影遮盖难以测定,在大消融灶中往往小于实际。光学显微镜下消融区细胞形态、结构无明显变化。结论不同的射频时间和初始功率对冷循环射频消融能力有一定影响,高初始功率在增加产热的同时也降低热能传导,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考虑。与单电极针相比,集束针形成的消融灶更接近实体肝肿瘤形态,对2cm左右的小肝癌疗效更可靠。超声可用于引导射频定位,但不能准确判定消融区边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法下集束型cool-tip水冷射频针在离体牛肝上的消融范围,为临床制定消融方案和改善局部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美国cool-tip射频治疗仪和集束型中空冷循环消融电极,对离体牛肝进行消融。实验分为3组,Ⅰ组:射频消融组(对照组);Ⅱ组:联合无水乙醇注射组;Ⅲ组:延长消融时间组。消融结束后沿针道切开牛肝,观测组织凝固性坏死形态和范围。结果:牛肝上射频消融后的凝固性坏死灶多呈类圆形;Ⅱ组和Ⅲ组形成的消融体积较其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和适当延长射频消融时间可以增大射频消融的坏死范围。  相似文献   

4.
多电极射频体外肝消融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组织多电极射频的消融范围和热场分布情况.方法使用国产WE-7568射频消融仪和14G多电极射频针,对16块体外新鲜猪肝和牛肝组织消融,设置中心温度70°~80℃,持续10分钟,消融中测量电极针两旁4cm范围内的温度变化,随后观测肝组织凝固形态和范围.结果以电极针母针为中心6cm×6cm类圆形范围内平均温度可达50℃以上,4cm×3cm类圆形范围内可超过70℃,最高温度区在针尖前1cm,平均温度达99℃.消融凝固区为横椭圆形,猪肝凝固范围的平均大小5.1cm×3.9cm,牛肝的平均大小6.6cm×4.6cm,凝固体的中心位于针尖前0.5~1.0cm处.消融中升温速度快者凝固范围小,反之则大.结论使用本装置在体外肝可获得较大的组织凝固范围,最高温度区和凝固体中心点在针尖前方,消融中升温速度与凝固范围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5.
多电极射频治疗肿瘤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射频消融灶的大小与功率及时间的关系。超声与肉眼病理测值的关系。消融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法 新鲜离体牛肝5只,电极置于距肝表面1cm,4cm处,用不同功率和时间实验,牛肾2只,将肾放在肝上,电极置于距肾表面1cm深处,观察肾和肝脏表面的变化。结果 消融灶超声表现为强回声,肉眼病理为椭圆灰白色区,时间相同,功率不同或时间不同,功率相同时,消融灶的肉眼解剖测值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与超声测值相比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距肝表面1cm消融时可见肝表面局部呈灰白色,4cm消融肝表面局部无变化,肝肾重叠放置时,可见肾脏前后两表面,与肾脏接触的肝表面呈灰白色改变。结论 射频消融灶大小不随时间和功率的增加而增加,超声化肉眼解剖测值大,近表面处的消融灶可伤及表面结构及临近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犬前列腺射频消融过程中犬尿道内灌注冷却盐水对尿道的保护作用及其最佳条件的确定.方法 9条犬分为3组对其前列腺双侧行射频消融术(一侧消融温度为80℃,另一侧为100℃),射频针布针于距离尿道6 mm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冷却盐水保护,其余两组分别给予10℃、37℃冷却盐水保护,流速均为100 ml/min.射频消融术后即刻行对比增强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消融灶及其与尿道之间的关系.处死动物后观察尿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显示,消融温度分别为80℃、100℃时,空白对照组消融灶与尿道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11 cm、0.08 cm,10℃、37℃冷却盐水保护组分别为0.27 cm、0.24 cm和0.23 cm、0.25 cm.空白对照组与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的尿道受到热损伤,其余两组尿道未见损伤.结论 犬前列腺射频消融过程中尿道灌注10℃、37℃冷却盐水均可以保护尿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射频(LARF)治疗小肝癌(直径≤3.0cm)的优点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腹腔镜超声结合腹壁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小肝癌。2例患者均为男性,合并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年龄43、66岁,Child-pugh评分A级,肿瘤毗邻肝内较大管道系统和/或肝脏周围脏器,直径1.7~2.3cm,超声准确定位后腹腔镜辅助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2周复查超声造影及甲胎蛋白(AFP),以判断射频消融疗效。结果2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或死亡,消融范围超出原肿瘤0.5~2.2cm,AFP逐渐下降。结论腹腔镜下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小肝癌有诸多优点,对于不可切除小肝癌、肿瘤毗邻肝内较大管道系统和/或肝脏周围脏器的小肝癌,特别是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者,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值得推广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对离体牛肝的作用效果。方法实验分为射频组与微波组,分别使用Cool-tip射频针与冷循环微波刀,均采用单针单次方式消融离体牛肝,比较两组间相同消融时间消融灶纵径、横径及体积。结果消融4、6、8 min,微波组消融灶纵径及体积均大于对应时间射频组消融灶纵径及体积(P<0.05),消融10 min,两组消融灶纵径及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4 min,微波消融灶横径大于对应时间射频消融灶横径(P<0.05),消融6、8、10 min,两组消融灶横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射频相比较,微波的热效率更高,消融速度更快,但随着消融时间延长,最终两者可取得相近的消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离体猪肝的实验研究为超声引导扇形立体定位单极冷循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单极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仪,取新鲜离体猪肝20个,分成2组,每组10个,应用单点和多点2种方法 进行实验.单点每次消融时间分别设定为6、8、10、12 min;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按设计为1针2点、2针4点、3针6点、4针8点法,每次消融时间设定为6 min.电极间的间距为2 cm,发射功率分别设置为50、70、90、120 W,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新鲜猪肝进行射频消融.超声实时观察猪肝声像图变化.切开猪肝观察及测量凝固范围,计算消融凝固面积,并将两组消融的面积进行比较;同时行病理检查.结果 声像图显示强回声气化区域逐渐扩大,离体猪肝凝固性坏死面积随时间及功率的增加逐渐扩大,扩大到一定范围后不再扩大.切开猪肝观察,单点消融区域的形态呈椭球形;多点扇形立体定位离体猪肝消融区域的形态呈类圆形,消融范围明显大于单点消融.镜下:RFA治疗区周围1 cm肝细胞正常,作用区细胞脱落、松解、变性,大片坏死区,失去小叶结构.结论 多点扇形立体定位消融范围明显大于单点消融,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估计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的声触诊组织定性成像(VTI)和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VTQ)评价离体牛肝组织内射频消融灶的可行性。方法应用VTQ检测射频消融前、中、后正常牛肝组织、消融灶中心及消融灶外周的组织硬度。消融后分别采用灰阶超声及VTI测量计算消融灶体积,并与大体标本比较。结果灰阶超声、VTI和大体标本测量消融灶平均体积分别为(13143.29±452.79)mm3、(17258.42±428.47)mm3、(17540.69±310.52)mm3。灰阶超声与VTI、大体标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TI与大体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21,P<0.05)。VTQ检测牛肝组织消融前、中、后的横向剪切波速度(SWV)平均值分别为(1.72±0.17)m/s、(4.96±0.40)m/s、(9.00±0.00)m/s,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消融后消融灶外周的SWV平均值为(2.76±0.65)m/s,与消融灶中心及正常牛肝组织的SWV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RFI的VTI定性及VTQ定量技术有望成为评价肝组织内射频消融灶形态及大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