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完成热爱医疗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临床医师培养目标,本项目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设计一套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与实施"的培养模式,釆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三种质与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结果显示培养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医学案例分析题库、系统性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对比传统的培养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提高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提升了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2.
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个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办法和质量检验尚未形成综合性评价标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1)学生自身动力不足;(2)导师培养制度的不完善;(3)研究生培养模式老化,制度不健全。因此,应采取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做切合实际的规划,多开展创新实践比赛,合理安排个性化学习课程,组建“多导师模式”下的导师团队并设立监督职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患矛盾等措施以加强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既丰富了医学高等教育内涵,又拓展了继续医学教育外延。课程思政融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探究,其必要性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医者仁爱精神素养的培育,在医学教育改革和新医科学科发展建设背景下具有可行性。审视课程思政融入临床专硕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有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相融性”有缺失,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融入“契合度”存困境,研究生导师负责制的课程思政“能动性”未凸显。文章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通过对专业课程、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的课程思政功能三重建构,探究课程思政融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十四亿人民的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医学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医学类研究生年龄和价值观相对成熟、培养模式分散等特点,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打造新媒体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措施,构建了研究生“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和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目前开展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得到加强,但是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减弱,人文精神和医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多年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科室在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在人文和道德培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研究生的培养又能促进科室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加强、创新和发展在现阶段来看,其对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重庆市研究生优质课程《口腔医学专业外语》为依托,旨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研究生专业课融合思政教育的优化模式,发掘研究生课程的思政理论教育资源,重塑思政融入专业课的全面课堂设计,培养专业课师资的思政意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建立链接专业但具有特色的思政案例库。依托新媒体发展,将涉及思想政治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改良优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使思政教育真正与专业课融合。最终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思维方法,促进研究生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7.
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关系到研究生是否能顺利毕业。目前在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在面临长时间的临床工作情形下,他们的学位论文科研时间非常有限。为保证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提高临床、科研等综合素质,基于多年的临床积累及教学探索,我们强调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注重既要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需要、导师研究方向、个人研究兴趣及科室专业特色,还应着力于创新能力、科学思维和表达水平,以此培养具备综合科学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和“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相融合,课程建设是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医学科研导论》是一门介绍医学科学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的课程,旨在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念形成,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通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使得思政学习与专业知识以“同向同行”传授给学生,达到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完善研究生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药理学进展》课程是面向医学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为广大医学研究生介绍药理学前沿知识以及药理学实验技术,为研究生开拓科研思路以及提高实验技能,然而目前课程教学面临着思政元素不足等困境。文章以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药理学进展》为例,介绍课程根据研究生人才培养特点,从医学伦理教育、时代使命感、辩证思维、人文关怀等多角度充分挖掘德育元素,力求和专业前沿知识传授同向而行、不断创新课程思政模式,进而助力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0.
鉴于当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医疗环境,加强临床医学人文教育尤为重要,而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医学生从学生成长为医生的一个桥梁。针对目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医学培养体系缺乏人文教育、师资匮乏、医学生不重视人文教育等不足,本文探讨如何在医学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各个环节中融入临床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完善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学习环境,加强医学人文素质的实践,旨在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大健康”背景下,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岗位胜任力,滨州医学院紧紧围绕“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两个“经度”入手,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4个“纬度”,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度,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分类遴选考核体系,构建“四位一体” +“思政贯通”的导师培训体系,开展“医学+X”交叉融合工程,组建国际化导师队伍,全面提高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在研究生培养经度,构建科学学位科研素养全周期覆盖、专业学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医学+X”医学研究生交叉培养体系和“S-P-R-I国际化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学科交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自新模式实施以来,切实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岗位胜任力显著提高,深受就业单位欢迎,就业率近100%,均从事医学科研或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医学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与卫生和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管理的时间差,成为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关系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工作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进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有效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衔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难题。本研究以滨州医学院为例,研究解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衔接,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课程教学是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以数字化课程体系构建为主要手段,加强课程管理,改革课程内容,创新课程形式,切实提高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课程质量,解决在职临床医师申请学位过程中的课程教学问题,对提高临床医学在职研究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业务素质、科研能力,保障学位授予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在医教协同背景下,构建我国新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做好原有7年制医学教育与“5+3”临床医学教育体系的有效衔接,构建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考虑社会和广大医学生的需求,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在医学教育领域积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使得医学教育系统机制更加高效,加快合格医学人才的成材率并迅速提升紧缺人才的培养速度,奋力推动建设健康中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文章通过讨论与积极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对该培养体系进行初步思考、展望并不断优化,以期提高医学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在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背景下,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探索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的经验和体会,旨在寻求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又有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最佳培养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学院中,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实施导师责任制,可充分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对今后正式投入医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导师责任制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知识量大且抽象的特点。该课程主要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除了正常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外,更需要强化临床检验课程思政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医学检验教育的深入研究,深度挖掘提炼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以“三导向”人才培养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从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培养和身心素质养成为等层面实施课程思政,切实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相统一,以期培养符合新时代医学检验教育目标要求、德才兼备、专业化医学检验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策略及价值。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0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观念指导,实验组融入新理念导师指导。比较两组科研思维、科研实践、科研理论等考核评分情况,以及研究生对培养模式的满意度。结果指导干预前,两组科研思维、科研实践、科研理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干预后,两组科研思维、科研实践、科研理论评分均较指导干预前上升,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研究生的满意度为73.33%(22/30),实验组研究生的满意度为93.33%(28/3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导师融入新理念进行培养效果明显,可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是我国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临床技能对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至关重要,临床技能教学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环节。目前临床技能训练课程存在设置分散、教学模式单一、学员动手机会减少等缺陷,严重地限制了临床技能教学的效果。近年来,在多年医学临床技能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以医学专业临床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地改进外科专业研究生的技能教学,通过优化教学环境、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等途径以提高临床技能的教育水平,并开设了基于临床情景模拟的外科技能教学课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组学、二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开启了精准医学的领域。与传统医学模式相比,精准医学具有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等优势,然而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这对医学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探索精准医疗模式下,如何培养研究生处理临床诊疗相关大数据的能力,进而建立研究生的精准医疗意识和思维方式,提高精准医疗的诊疗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