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指因保暖过度、捂闷造成缺氧、高热及抽搐为主的征候群 ,严重者或治疗不及时均可导致死亡或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我院 1 997年 2月至 2 0 0 1年 4月收治的 2 6例患儿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中 ,男 1 8例 ,女8例 ;年龄 2 0d至 5个月 ,其中 <1个月 4例 ,~ 3个月 1 6例 ,~ 4个月 5例 ,~ 5个月 1例。发病季节 :春季 6例 ,秋季7例 ,冬季 1 3例 ,夏季无。城镇患儿 4例 ,乡村患儿 2 2例。原发病 :1 9例发病前身体健康 ,6例病前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 ,1例有营养不良。诊断标准 :全部…  相似文献   

2.
小婴儿室间隔缺损的早期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 6个月以内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1994年 6月至 2 0 0 3年12月手术治疗 69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婴儿 ,其中男 3 7例 ,女 3 2例 ;年龄 45d~ 6月 ,平均 ( 5 .2 9±1.2 2 )月 ;体重 3~ 8kg ,平均 ( 6.5± 1.3 6)kg。室间隔缺损均为单发 ,膜周缺损 3 2例 ,嵴下膜周融合型 2 3例 ,干下缺损 14例 ,其中 2 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1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PDA)。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Ⅰ期根治术。结果 术后早期 ( 3 0d)死亡 2例 (病死率 2 .90 % )。发生并发症 2 1例 ,肺不张 9例 ,心律失常 6例 ,肺部感染 5例 ,二次开胸止血 1例 ,低心排 2例 ,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巨大室间隔缺损、反复肺炎、顽固心衰和肺动脉高压婴儿应尽早手术根治。术前注意纠正免疫球蛋白及心肌酶异常 ,增加心脏储备 ,术后注意呼吸道管理、出入量控制、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婴儿痉挛症是婴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癫痫 ,多数在 1岁以内发病 ,个别的可在出生后数日内发病。婴儿痉挛症发作的形式很特殊 ,表现为全身突然快速地抽动 ,智能大多落后。本人从 1995~ 2 0 0 1年共诊治婴儿痉挛症 6 8例。现重点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中男 5 1例 ,女 17例 ,发病年龄3个月以内者 6例 ,<6个月 2 6例 ,<9个月 13例 ,<12个月 16例 ,<18个月 4例 ,18个月以后 3例 ,其中以 3~ 9个月婴儿占多数 ,4~ 6月婴儿为高峰。故 1岁内发病率最高 ,占 89.7%。1.2 病因分析 原发性 6例 ,占 8.82 %…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的药物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2016 年收治的接受抗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109 例房性心动过速患儿临床资料,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及无器质性心 脏病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疾病组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和随访情况。结果:109 例患儿中男62 例,女47 例,发病年龄0-13.4 岁。 心肌炎组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总有效率最高,无器质性心脏病组以洋地黄治疗的总有效率最高。先天性心脏病组、心肌 病组的各药物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儿47 例,随访时间10-73(32.4±15.3)个月,心肌 炎组、无器质性心脏病组的总有效率较高,<3 岁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逸3 岁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例药物疗 效欠佳的房性心动过速患儿行射频消融术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房性心动过速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应用洋地黄的疗效较好, 心肌炎患儿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较好;绝大部分房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最终预后良好,其中以心肌炎、无器质性心脏病 及小年龄组患儿更佳;药物疗效不佳者建议行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介入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总结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的规律,分析高危心律失常易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500例,观察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同时症状体征、既往病史,心功能分级,心电图相关指标超声心动图及心律失常情况,必要时可行Holter检查。术后3 d、3个月、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结果术前心律失常发生率7%,术后27.6%,术后3个月为4.8%,术后随访至6个月,所有新发心律失常均恢复,总恢复率为100%。出院前房性心律失常组与未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年龄、心律失常史、左房舒张末期内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和胸片心胸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渐近方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可能导致治疗后房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心律失常史(OR值=1.340,3.030, P <0.01)。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不需体外循环及输血,优于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组患者出院前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年龄偏大、术前合并心律失常史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后房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且术前合并心律失常史危险度高于年龄。  相似文献   

6.
孙小花 《淮海医药》2005,23(3):225-225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冬春季好发 ,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主。多见于 2岁以内 ,尤以 2~ 6个月婴儿多见 ,起病急 ,病情进展迅速。 2 0 0 3年 12月~ 2 0 0 4年 3月我科收治 7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通过护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78例 ,男 4 8例 ,女 30例 ,男女之比为 1.6∶ 1。年龄 <6个月者 5 1例 ,6个月~ 2岁 2 7例。78例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抗炎 ,平喘、镇静、补液、抗病毒。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 ,7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病程 5~ 15 d,平均 10 d。2 护…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出现反复或持续吼喘的病因非常复杂,先天性气道或肺发育异常是导致小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婴儿持续吼喘的原因之一,常被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近期1例无名动脉压迫综合征患儿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5个月6天,因"不明原因反复吼喘5个月"入院。生后数天即出现反复吼喘,尤以活动及哭吵后  相似文献   

8.
徐敏娟 《安徽医药》2005,9(12):946-946
心律失常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将影响患儿的预后.本院自1999年1月~2004年12月行小儿心内直视手术18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55例.通过密切监护及治疗,预后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咳嗽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小婴儿形体未充 ,脏腑娇嫩 ,发病迅速 ,易于传变。故应在发病初期及时对症治疗。我院门诊于 1998年 11月~ 1999年 10月间 ,应用贝得宁儿童咳液治疗小婴儿咳嗽 ,取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 0例患儿均为 2~ 6个月小婴儿 ,其中男6 4例 ,女 5 6例。1 2 临床症状 咳嗽持续时间 :2~ 6天 6 8例 ,7~ 14天 2 9例 ,14天以上 2 3例。引起患儿咳嗽的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5 6例 ,支气管炎 5 1例 ,肺炎 13例。主要临床表现 :阵咳 ,有痰 ,其中伴喘息 14例 ,伴发热 72例。肺部体征 :未闻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的诊断为心律失常的患儿50例,对患儿的临床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心律失常患儿中包括11例窦性心律失常,39例异位心律失常,病因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29例病毒性心肌炎及9例重症感染患者。结论小儿心律失常具有较为复杂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在治疗时需要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小儿高热惊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规范治疗研究预后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因、发热程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6个月~5岁,男多于女,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全组高热惊厥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5~15d。又复发史者28例,占42.65%。长期随访19例复发或严重病例,2例转化为癫痫。结论小儿在高热时(39℃以上),易引起抽搐。有发热的患儿应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避免发生惊厥。小儿高热患者要及早预防惊厥的发生,一旦发生惊厥,则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照料者实施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取儿外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某院择期进行先心病治疗的患儿家属6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2例行常规家属管理,观察组32例对家庭照料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主要照料者出现心理应激表现6例(18.8%),未出现需要治疗干预的对象,低于对照组46.9%(15/32)、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的感受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先心病家庭照料者的心理负担,降低心理应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婴儿外部性脑积水(EH)的病因。方法 对110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患儿满3个月时复查头颅CT,其中58例确诊为婴儿EH的患儿满3周岁时再次复查头颅CT。结果 110例患儿中有90例CT确诊为婴儿EH,4例脑萎缩,5例硬膜下积液,11例正常。结论 新生儿HIE是婴儿EH的主要病因,其发病机制是围生期脑缺氧后局部脑组织发育的不平衡性引起。  相似文献   

14.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 6个月至 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及时的观察与护理能有效提高治愈率。近年来 ,小婴儿麻疹有日益增多趋势 ,2 0 0 0年 1月至 4月我院儿科收治 8个月以内麻疹患儿 2 5例 ,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例中 ,男 14例 ,女 11例 ,其中年龄 <3个月 4例 ,3~ 6个月 9例 ,6~ 8个月 12例 ,最小年龄为 2 2d。 2 5例患儿均有发热 ,病程早期均出现典型麻疹粘膜斑及咳嗽、畏光、眼结膜充血和眼分泌物增多等卡他症状 ,并发肺炎者 12例 ,其中 1例肺炎合并心衰 ,并发喉炎者 5例 ,并发脑…  相似文献   

15.
婴儿期特别是 6个月内发生硬肿症在儿科临床上并不多见 ,有关资料的报道尚少。我院自 1997年 11月~ 2 0 0 1年 11月共收治婴儿硬肿症 16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 9例 ,女 7例 ;科春季发病者 14例 ,夏秋季发病者 2例 ;发病年龄 2 9天~ 2个月者 11例 ,2个月~ 3个月者 4例 ,3个月~ 5个月者 1例 ;16例患者中有 6例为早产婴儿。所有患儿都合并了 1种以上基础病 ,其中肺炎 10例 ,败血症 4例 ,肠炎 2例 ,营养不良 5例 ,肝炎综合征 2例 ,晚发性维性素K缺乏颅内出血及腹壁感染者各 1例 ,鹅口疮 4例。1.2 病例…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血管发育畸形引起的常见心脏病之一,约占存活婴儿的07%~08%,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是挽救患儿生命,改善患儿发育的有效途径。我院小儿心外科自1997年11月~1998年8月共实施先天性心脏病手术120例,其中婴幼儿52例占43%,成功率在95%以上,无1例因术前准备不足而致严重并发症及致死病例。现将术前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男72例,女48例。7个月~1岁者8例,~2岁者15例,~3岁者29例,~7岁者68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8例占15%,室间隔缺损48例占40%,法洛氏四联症30例占25%,动脉导管未闭12例占10%,…  相似文献   

17.
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以射频消融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术(RFCA)根治10例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其中6例预激伴房颤,4例持续性交界性反复性心动过速(PJRT),对术前及术后6~12个月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胸比率、心脏的实测与预测面积比值、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心脏形态和功能进行对比研究,并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临床表现显示RFCA术后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占40%,部分消失者占50%;心功能完全恢复者占50%。术后1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占80%,心功能恢复正常者占70%。②心胸比率及心脏实测与预测面积的比值显示,RFCA术后6个月扩大的心脏部分回缩,12个月时扩大的心脏完全恢复正常(P<0.01)。③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结果显示,RFCA术后6个月时心脏各值变化不明显,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EF、CO、CI)变化明显,而舒张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术后12个月心腔测量各数值明显缩小,心脏舒缩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心肌病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功能不全具有可逆性,认识和根治这一类型心脏病的诱因-心律失常,对该类心肌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Dulmonary venous drainage,TAPVD)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3.0%。心律失常是TAPVD矫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手术的早期疗效和远期生活质量。1996—05-2004-03我院手术治疗TAPVD17例,7例术后早期发生心律失常,经治疗出院时心律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消化不良是婴儿的多发病,对新生儿及小婴儿健康威胁很大,其病因、发病后体液电解质病理生理的改变以及临床特点与较大婴儿患者不尽相同,在治疗上更须严密观察,细致处理。现将我院1963年1至10月底10个月中所收治的65例2个月以下的婴儿消化不良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供同道参考。临床分析一、一般资料1.年龄及体重:65例中年龄在1个月以下者37例,占总数之55%,1—2个月者28例,占总数之45%。62例患儿体重在1.4—4公斤,占总数之95.5%,3例体重在4—4.8公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方法对14129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一般资料分析:313例患儿肝功能异常(2.22%),男孩150例,女孩163例,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年龄分为1~6个月小婴儿组,6个月~1岁大婴儿组,1~3岁幼儿组,3~16岁大年龄组。小婴儿组肝功能异常率(3.78%)高于大婴儿组(2.47%)、幼儿组(1.97%)和3~16岁大年龄组(0.55%);婴儿组以轻度异常多见(91.67%)。②发病率分析:主要疾病以肺炎所致(186例,59.42%),其他疾病有腹泻病、药物性肝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征及窒息等。各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无明显临床表现患儿257例(82%),黄疸50例(0.35%),肝脏增大6例(0.04%)合并有心肌损伤16例(0.11%)。结论婴幼儿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有感染、药(毒)物损害、窒息缺氧等,应重视肝功能检查,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