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不同患者中SEN病毒的感染情况,探讨SEN病毒感染与肝炎发病的关系和SEN病毒的传染途径.方法 设计合成SEN病毒D型和H型的型特异性引物,对重症乙型肝炎58例、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39例、非甲-戊型肝炎57例、HIV/AIDS患者43例、静脉吸毒者51例和健康献血者60例的血清进行套式PCR扩增,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甲-戊型肝炎SEN病毒阳性率(66.7%)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26.7%)(P<0.01).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与重症乙型肝炎患者(56.9%)和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61.5%)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HIV/AIDS患者(46.5%)和静脉吸毒者(45.1%)(P<0.05).重症乙型肝炎和重症乙型肝炎人工肝治疗后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IV/AIDS患者和静脉吸毒者SEN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献血者(P<0.05).HIV/AIDS患者和静脉吸毒者SEN病毒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EN病毒感染与非甲-戊型肝炎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大量血浆置换不会增加SEN病毒感染,不洁注射是SEN病毒的重要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2.
首次有记载的戊型肝炎(戊肝)流行发生于1955—1956年的新德里。近来我国已有6个自治区报告有本病的流行。而南京地区戊肝流行情况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南京地区365例成人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及巨细胞病毒、EB病毒标志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部分人群SEN病毒(SENV)感染状况.方法:以SENV读码框架1区(ORF1)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方法,采用多重nPCR对295份来自4种不同人群血标本进行SENV-DNA(D和H亚型)分析.结果:SENV的感染率为40%,4种人群中SENV感染率的高低依次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51.3%)、HCV阳性者(36 .8%)、健康献血人群(35.7%)、单纯ALT升高者(14.8%).结论:新疆地区不同人群中存在较高的SENV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SEN病毒研究     
帅金志  白旭华 《医学综述》2007,13(15):1143-1144
SEN病毒是从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患者血清中分离出的一种无包膜、单链、环状DNA病毒,属圆环病毒科,基因组全长约为3900个核苷酸,共有SENVA~H8种亚型,至少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研究显示该病毒与输血相关性非甲~非戊型肝炎有强相关性,该病毒可单独感染,也可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细胞癌等混合感染。目前,SEN病毒作为不明原因肝炎的致病因子尚缺乏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肝炎病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均可用相应的病原学方法检出,但仍有10%~20%的急性肝炎、24%~47%的爆发性肝炎、5%的慢性肝炎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将其统称为非甲-非戊型肝炎。因此推测,除上述五型肝炎病毒外,可能存在人们尚未发现的新型肝炎病毒。1995年美国学者发现了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1997年日本学者又报道与输血有关的输血传播病毒,但这两种病毒的致病性还缺乏直接证据。1999年意大利学者从一例艾滋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到1株新的DNA病毒,  相似文献   

6.
唐蔚  彭晓谋 《医学综述》2003,9(10):598-601
在美国 ,约有 10 %的输血相关肝炎和 2 0 %的社区获得性肝炎没有明确的病因 ,还有接近 30 %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以及大部分暴发性肝衰竭找不到病原体 ,提示存在着不明致病微生物[1 ] 。因此 ,许多学者开始了肝炎相关新病毒的发掘。HGV GBV C[2 ] 首先被用来解释这些所谓的非甲  相似文献   

7.
8.
广州市生育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和SEN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广州市生育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和SEN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对2006年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年龄介于18~47岁的3208名生育期妇女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两对半,并随机抽取其中200份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SEN病毒D和H亚型。结果HBsAg阳性率为14.3%(459/3208),其中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占3.2%(103/3208),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占8.4%(269/3208),未检出SENV-D和H。结论广州市生育期妇女乙肝病毒携带率高,必须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确保新生儿及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杜绝乙肝病毒经血传播。SEN病毒感染状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了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以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抗HGV阳性血清HGVRNA。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及血清标本来源:25例急性非甲戊型肝炎患者均为199...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患者SEN病毒(SENV)的感染情况,了解重叠感染SENV对乙肝后肝硬化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对1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SENV—D/H亚型的检测,并对部分阳性血清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SENV—H在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检出率(为37.8%)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26.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ENV—D的检出率分别为34.5%和30.4%,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康体检者血清中,SENV—H和D的检出率分别为13.8%和16.3%,与上述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在77例有输血史患者和190例无输血史患者血清中,SENV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3.2%和55.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叠SENV—H感染可能对乙肝后肝硬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SENV的主要传播方式除输血外可能还存在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急性戊肝与慢性乙肝重叠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散发性戊肝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减少重叠感染重型肝炎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诊断为急性戊肝患者115例,将慢性乙肝重叠HEV感染(简称戊乙肝)与单纯HEV感染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15例戊型肝炎均为急性起病,平均年龄(42±15)岁,其中戊乙肝44例,单纯戊肝71例;男女比例2.83:1。戊乙肝组入院时重度黄疸(总胆红素〉200μmol/L)、重度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活动度〈40%)、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戊肝组(P〈0.05);戊乙肝组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5.90%,明显高于单纯戊肝组(P〈0.05);戊乙肝组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8.64%,病死率为35.29%,明显高于单纯戊肝组(P〈0.05);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内科综合治疗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P〈0.05)。结论海鲜食用史是戊肝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慢性乙肝重叠HEV急性感染易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易发生重型肝炎,病死率高;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使用ALSS可明显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西安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TTV D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调查西安地区不同类型肝炎患者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病毒ORF1区设计内/外两对引物,采取nested-PCR方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147例和非病毒性肝炎患者128全血清中TTV DNA。结果 在肝炎组中,TTV基因检测阳性率分别淡非甲非戊型肝炎60.0%(9/15),庚型肝炎50.0%(6/12),乙型肝炎26.2%(21/80),丙型肝炎11.1%(3/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sensitiveandspecificimmunoassayandmolecularbiologicaltechniquesforthedetectionofthehepatitisA--Evirusesareavailable,theetiologyofasubstantialfractionofpost--transfusionandcommunity--acquiredhepatitiscasesremainsundefined[1],suggestingtheexistenceofadditionalcausativeagents.Anewhumanhepatitisviruswasisolatedbytwoindependentgroups.ThenewvirusisprovisionallydesignatedashepatitisGvirus(HGV)[ZJorGBvirusC(GBV~C)[3'4),whichwasthoughttobetheagentofpartofthenon--A--Ehepatitispatients.Fro…  相似文献   

15.
卢芩  韩利岩 《现代医学》2006,34(5):313-315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型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体内辅助性T细胞(help T cells,Th)功能差别。方法 检测29例不同基因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h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表达,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IL-2、IFN—γ、IL-4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基因型C型组与D型组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IL-2、IFN—γ、Th1/Th2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4明显降低(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Th分化的不平衡,C型慢性乙肝患者体内Th1优势应答,肝脏炎症较重,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不明原因肝炎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峰 《四川医学》2010,31(1):95-97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肝炎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隐匿性感染的机制。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03例不明原因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检测出的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7.5%。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隐匿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未检出有3例,在0.05~0.1ng/ml有8例,0.1~0.5ng/ml有6例,3.5ng/ml有1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水平为10^3~10^6copies/ml。结论隐匿性HBV感染是不明原因肝炎的病因之一。隐匿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阴性的机制主要是HB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严重抑制,以及HBV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17.
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并探讨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关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2例肝癌患者、80例肿瘤对照组和10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7例HCV RAN阳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对其HCV Core区(C区)和NS5B区基因序列进行RT-nPCR扩增,两区扩增成功的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测序结果分别与相应的参照株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两区基因分型结果一致者确定HCV基因亚型。结果 185例HCV C区和NS5B区都扩增成功,其中179例两区基因分型结果一致。共检出1、2、3、6型4种基因型和8种基因亚型,其中1b型占40.78%(73/179),6a型占27.37%(49/179),3b型占11.73%(21/179),3a型占8.94%(16/179),2a型占6.15%(11/179),1a型占3.91%(7/179),2b型占0.56%(1/179),6n型占0.56%(1/179)。1b株可分为A、B、C三大簇,A簇与中国广泛流行1b株接近、B簇与中国中部及南部地区流行1b株接近,6a株分为Ⅰ、Ⅱ两大簇,与献血人群及静脉吸毒人群中6a型株接近。结论广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以1b、6a、3型为主,存在多种亚型;1b型株包含中国大部分地区的1b型株,6a、3型已取代2a型分别成为第二、三主要流行基因型;未发现6型变异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