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重危病人的营养状况影响抢救的效果,营养不足或过剩对病人都不利。近年来,临床上已应用间接热量计监测重危病人的营养状况。该器材已制成轻便可携式,价格也不昂贵.本文介绍了间接热量计的使用,可供护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急诊科医护人员及急诊病人家属对急诊侵入性操作和心肺复苏时家属在场(FP)的认可度.方法 对深圳市3所医院41名急诊科医生、73名急诊科护士及57名急诊病人家属进行FP认可度调查.结果 86%病人家属对于FP持积极态度,而医生与护士的认可度较低,只有24%和22%,三者的认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护人员均认为实施FP会干扰操作和抢救;而病人家属则认为便于了解病人的信息,增加病人的舒适感和安全感.结论 对急诊侵入性操作和心肺复苏时病人家属在场观点的认可上医患双方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在现行体制上FP是否适合在我国开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论证.  相似文献   

5.
病人呼吁在行侵入性操作和心肺复苏术时允许家属在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侵入性操作(IPs)和心肺复苏(CPR)时允许家属在场(Family Presence,FP)是近年来相对比较新的做法,也受到医务工作者和媒体的关注。作者曾经调查了有FP经历的家属和医务人员的看法,在893名被调查者中59%表示肯定。为了进一步了解经历过FP的病人的感受,作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对象及方法1996年12月至1998年4月,美国西南部地区的一级创伤医院的急诊室允许病人家属在IPs和CPR时在场,过程采用ENA(美国急诊护士协会)的FP常规。调查对象为会说英语,至少有一名家属陪同进行I…  相似文献   

6.
7.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 (invasiveprocedure,IP)或心肺复苏(CPR)时 ,允许家庭成员留在病人床旁 (familypresence ,FP)是一种新观点。近年来在国外 ,媒体对FP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 ,美国急诊护士协会 (ENA)支持FP ,并于 1995年制定了有关常规[2 ] ;2 0 0 0年美国心血管协会首次制定原则[3 ] 规定医务人员应该询问病人家属是否愿意在心肺复苏和其他急性心脏病发病期陪同在病人身边。目前国内文献中尚未有类似的研究 ,现将国外FP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FP的有关规则1 1 FP中的术语1.1.1 侵入性…  相似文献   

8.
重危病人胃粘膜pH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雷柏平  黄庆秋 《中国急救医学》1993,13(1):F002-F002,1,2,3
本文对19例外科 ICU 病人进行了胃粘膜 PH(PHi)的测定,结果发现:重危病人外科手术后早期 PHi 降低;病情恶化时 PHi 显著降低,病情改善后 PHi 增加;持续 PHi 降低者预后不良:PHi 越低,胃粘膜出血越严重。表明监测胃粘膜 PH 对及时了解重危病人的病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危病人的最大问题是并发应激反应,了解应激反应(一般称为全身适应综合症)的有关之体征和症状是估计重危病人的应激水平和作出正确处理所必需的条件。护理时,常常关心应激的心理学因素,同时准备给予病人以精神支持来减轻其症状,但是往往忽略应激的生理作用。应激原可以是任何的刺激,内在的或外在的均能干扰病人的生理稳定,应激能影响全身的各个系统,包括敏感的化学平衡。应激的原因可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ICU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家属需求分为认知、情感、社会和工具四类。信息是共性的需求。情感需求中感到有希望、病情保证和待在患者身边极为重要。家属将患者放在首位,因而极少关注自己。医护人员常低估了家属的需求。结论ICU患者家属的需求满足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准确评估家属的需求,提供确切易懂的信息,给予个性化的探视时间,有利于家属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ICU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 家属需求分为认知、情感、社会和工具四类.信息是共性的需求.情感需求中感到有希望、病情保证和待在患者身边极为重要.家属将患者放在首位,因而极少关注自己.医护人员常低估了家属的需求.结论 ICU患者家属的需求满足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准确评估家属的需求,提供确切易懂的信息,给予个性化的探视时间,有利于家属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医学模式下,实施心肺复苏时通常要求患者家属在抢救现场外守候。然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实施心肺复苏时家属是否可以在场已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国内外对这一问题命名为患者家属在场(FP)。纵观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报道,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对于这一问题持有不同的态度和意见,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医疗体制与其他国家不同,国内鲜有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报道。本文在国外研究文  相似文献   

13.
邹爱丽  蒋冬梅 《现代护理》2007,13(8):2107-2109
目的了解ICU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家属需求分为认知、情感、社会和工具四类。信息是共性的需求。情感需求中感到有希望、病情保证和待在患者身边极为重要。家属将患者放在首位,因而极少关注自己。医护人员常低估了家属的需求。结论ICU患者家属的需求满足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准确评估家属的需求,提供确切易懂的信息,给予个性化的探视时间,有利于家属需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4.
营养在医疗中的重要性,早就受到中外古今医学家的重视。人们认识到,增强病人的营养,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改善病人预后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对营养的重要性早已有了认识,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措施,对于那些不能经胃肠摄入饮食的患者,长期以来未能真正解决其营养问题,致使许多重危病人,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生、老、病、死是人生一大规律,大部分病人得病后经过诊治可以治愈,但不论医学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有一小部分病人因医治无效而面临死亡。不管死亡是突然发生或久病造成的,一般说护理重危病人和安慰这一阶段病人的家属,是护理上最难处理的情况。临终病人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可分为五个阶段,现将我的一点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CU患者的病情不可预知,医疗费用昂贵,患者家属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4]。了解重危患者家属的需求,并给予适当支持,可以提高其危机应对能力[5],也间接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6]。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可以帮助护士准确了解重危患者家属需求[1~3]。为更好地掌握护士对家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危患者家属需求与护士对家属需求认知的差异及其关系。方法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测量重危患者家属需求和ICU护士对患者家属需求的认知。结果45条需求中有26条需求家属与护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19条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的家属对于获取信息、被接纳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不同教育程度和有无ICU经历的家属对病情保证需求的强烈程度上存在差异(P〈0.01)。其他因素各需求因子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ICU护士教育层次越高,对家属的需求越敏感。但年龄、工作经历、职称等因素与其认知家属需求的能力之间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对患者家属需求大部分能给予满足,但仍有家属急待解决的需求被护士忽视。建议在护理课程中设置对家属需求认知和满足的相关内容,以达到更好满足患者家属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延芳  李红  刘乃红 《护理研究》2012,26(32):2981-2983
介绍了家属在场(FP)定义及背景,综述了不同角色对在心肺复苏及侵入性操作时家属是否在场的看法,以及家属在场的优点、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现阶段情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患者及其家属在重危患者救治期间处于一种危机状况.重危患者往往面临死亡的恐惧,而其家属则经历可能失去亲人的悲伤.患者不可预测的病情变化对家属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但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同时往往忽视家属的不适应状态,疏忽对其家属的照护.  相似文献   

20.
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中文修订版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辉  王丽姿 《护理学报》2006,13(4):84-86
目的形成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的中文修订版。方法通过对CCFNI翻译、回译、内在一致性和等同性检验等过程形成中文修订版,进行信效度检验后微调、定版;并应用于小样本人群检验中文修订版信效度及稳定性。结果本量表信度分析显示:支持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最高为0.81,获取信息因子最低,为0.65,说明量表有较好的信度;5个因子的标准关联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70以上,说明中英版本CCFNI之间相关性较好;区分效度除支持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患者家属和护士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文版CCFNI可以区分不同人群。结论中文版CCFNI可以在国内ICU等领域应用,但还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解决跨文化等问题,使之更符合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