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37Csγ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137Csγ射线辐照对悬浮红细胞中淋巴细胞的灭活作用,以及辐照后悬浮红细胞保存期间的质量变化,明确悬浮红细胞辐照处理技术的可行性。方法:悬浮红细胞制备后,分别用20 Gy、25 Gy、30Gy的137Csγ射线照射,照射后检测淋巴细胞反应抑制率,并分别于储存的第0 d、7 d、14 d、21 d、28 d、35 d检测悬浮红细胞的pH、电解质浓度、红细胞渗透脆性、游离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诸参数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辐照后立即检测,悬浮红细胞的生化指标及红细胞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照射组的Na+、K+、红细胞渗透脆性、游离血红蛋白、HCT、MCV、MCHC发生了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25Gy可有效杀灭淋巴细胞,虽然辐照对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但悬浮红细胞在保存期内仍符合其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137Csγ射线辐照全血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0~35Gry)照射ACD-B配方保存的新鲜全血,观察照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 (总T)、CD4 (辅助性T)、CD8 (抑制性T)]的变化。方法将10份每份容量为200ml的ACD-B配方保存的新鲜全血(保质期21d)分为4组,分为用15Gry、25Gry、35Gry不同剂量г-射线照射的实验组及未照射的对照组,于采血后立即进行照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前后及不同照射剂量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照射新鲜全血,照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CD3 、CD4 、CD8 )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5~35Gry的~(137)Csγ-射线照对新鲜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百分比数量无改变,CD4 /CD8 比值无改变。 相似文献
3.
137Csγ射线辐照对红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ACD-全血中红细胞在不同保存期的功能变化。方法将ACD-全血(保质期21d)200m1分为4组,于采血后当天进行0、15、25、35Gyγ射线辐照。所有样品于4℃保存,在辐照后第d0、d7、d14、d21分别测定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过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2,3-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结果在各保存期,各辐照剂量组的红细胞ATP酶活性、SOD活性、2,3-D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各组2,3-DPG含量在d7开始下降,d21时已下降为0。结论15—35Gyγ射线辐照对ACD全血的保质期内的红细胞活性(ATP酶)、SOD活性和红细胞携氧能力(2,3-DPG)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用于全血γ射线的辐照效果。方法分别用15、25、35Gy射线剂量的137Cs辐照血液,注入含有PHA的RPIM1640培养基的小瓶中培养(37℃,72h),收集淋巴细胞,制片,观察和计算微核细胞率;另分离淋巴细胞,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微核细胞率显著升高(P<0.01),而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P<0.01)。微核细胞率与淋巴细胞增值率之间有高度相关性,曲线拟合方程为:^Y=1021.246613-43.872036X 0.825340X2-0.004886X3,R2=0.999999,P<0.01。结论微核试验用于评价γ射线灭活淋巴细胞的效果有一定的应用前景,35Gy剂量的137Csγ射线对淋巴细胞的灭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γ射线辐照对红细胞生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γ 射线辐照对红细胞 (RBC)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 2 7Gy的γ射线对RBC进行辐照并于标准条件下保存 ,对辐照前后RBC进行细胞计数 ,Hct,MCV ,MPV及血浆K+ ,血糖及游离Hb ,2 ,3 DPG ,ATP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辐照前后标本RBC计数、Hct,MCV ,MPV和血糖浓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是辐照组在贮存 7d后游离Hb及血钾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mg·L-1 :0 .35± 0 .70vs 0 .2 5±0 .0 7;mmol·L-1 :4 0 .7± 5 .3vs 1 9.4± 2 .7,P <0 .0 5 ) .结论 :γ射线 2 7Gy照射后 ,RBC的生化性质无显著改变 ,但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血钾及血浆游离Hb浓度有明显改变 ,提示γ射线照射的RBC ,不宜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辐照时机对红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确定最佳辐照时机和辐照后的保存时间。方法将10份采集的400ml全血制备成红细胞悬液后分成6个组,分别在采血后保存0,7,14,21,28d进行25Gyγ射线辐照(对照组除外);在辐照后0,7,14,21,28,35d分别取样检测2,3-DPG、ATP、游离血红蛋白、K+和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结果各辐照组2,3-D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十一天辐照组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在辐照后的AT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红细胞最小抵抗力分别自辐照后28,14,7,7d起低于对照组(P<0.05),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红细胞最大抵抗力分别自辐照后21,7,7d起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十一天辐照组和第二十八天辐照组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辐照组在辐照后7d起的K+含量迅速上升,且在辐照后所有保存时段内的K+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红细胞辐照时机直接影响辐照后保存的血液质量及保存时间,建议将红细胞辐照最佳时机定为血液采集后14d内,辐照后的血液可继续保存14~21d。 相似文献
7.
γ射线对不同保养液中的红细胞质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用灭活淋巴细胞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ACD—B方及CPD方全血的保存时间。方法 将ACD—B方及CPD方全血分为用γ—射线照射的实验组及未照射的对照组,测定两组标本在0、7、14、21、28d红细胞渗透脆性、血浆游离Hb,用血球计数仪作RBC计数、Hct、MCV检测,用K^ 、Na^ 、Cl^—分析仪检测血浆的K^ 、Na^ 、Cl^—浓度的变化。结果 辐照后ACD—B方的血液保存0天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差别;7d时试验组K^ 浓度比对照组升高快,其它指标均无变化;14dK^ 仍未超过《血站基本标准》对普通全血保存期末K^ 的要求,CPD方的血液保存0d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无差别;7d时试验组K^ 浓度比对照组升高快,其它指标均无变化;21dK^ 仍未超过《血站基本标准》对普通全血保存期末K^ 的要求,其它指标均无显变化;28dK^ 浓度略高于此要求,而其它指标均无显变化。结论 ACD—B方全血γ—射线辐照后可保存2周.CPD方全血γ—射线辐照后可保存3周。 相似文献
8.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9)
目的探讨~(60)Co γ射线辐照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随机分为辐照组(n=15)和对照组(n=15),辐照组血袋经~(60)Co γ射线辐照,对照组血袋未经~(60)Co γ射线辐照,辐照后分别检测2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的细胞外K+、Na+、游离血红蛋白(FHb)、三磷腺苷(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和p H值。结果辐照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袋中的K+、Na+、FHb、ATP、2,3-DPG含量和p H值分别为(5.20±0.37)mmol·L~(-1)、(140.22±0.05)mmol·L~(-1)、(0.44±0.04)mg·L~(-1)、(5.18±0.13)μmol·L~(-1)、(3.34±0.30)mmol·L~(-1)和6.85±0.02,对照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袋中的K+、Na+、FHb、ATP、2,3-DPG含量和p H值分别为(5.00±0.40)mmol·L~(-1)、(140.47±0.83)mmol·L~(-1)、(0.42±0.08)mg·L~(-1)、(5.22±0.06)μmol·L~(-1)、(3.56±0.52)mmol·L~(-1)和6.84±0.0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3、-1.67、-1.64、-2.02、1.77、1.82,P>0.05)。结论~(60)Co γ射线辐照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γ射线辐照对淋巴细胞杀伤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对淋巴细胞的杀伤效果,确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最佳剂量。方法:分别用15 Gy、25 Gy、35 Gy的137Csγ射线对血液进行辐照处理,并进行PHA刺激试验,测定3H掺入量。结果: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5 Gy、25 Gy、35 Gy的辐照剂量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抑止率分别为(82.4±4.5)%、(96.3±1.4)%、(98.7±1.1)%。结论:25 Gy是一个比较适合的辐照剂量,可起到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5 Gy 137 Cs辐照红细胞功能以及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进行监测与分析,并对辐照红细胞预防TA-GVH(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价。方法红细胞悬液使用25 Gy 137 Cs进行辐照,对辐照RBCs(红细胞悬液)的临床使用进行统计,并对风险较高患者发生TA-GVHD的概率进行观察;对于辐照前标本与辐照后标本进行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培养。对FHb(游离血红蛋白)、TNFa、K+(细胞外钾离子)、IFN-γ、IL-2、以及AT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辐照以后,IFN-γ、FHb、IL-2、ATP以及TNFa的含量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细胞之外的K+有升高的趋势;2-DPG与3-DPG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红细胞应用25 Gy 137 Cs辐照以后,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概率为(96.14±1.90)%;没有出现TA-GVHD的情况。结论应用25 Gy 137 Cs对红细胞进行辐照,能对淋巴细胞活化增殖进行有效的控制,也不会损伤细胞的成分,对风险较高的TA-GVHD患者来说,能对发生TA-GVHD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用γ射线辐照马铃薯喂饲体重0.15kg左右的大白鼠,分四组共计80只。通过对大白鼠孕期体重的增长以及仔鼠的成活率,体重、体长、尾长、骨骼、内脏等指标的观察,结果表明:0.5K GY以下剂量的γ射线辐照马铃薯对大白鼠无明显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γ射线对红细胞制品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红细胞制剂中IL-6、IL-8及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以得出最佳的γ射线辐照量.方法 以15、20、25、30、35 Gy 5个不同梯度辐照量照射保存前的红细胞制剂,并分别于0、1、2、3、4周后检测制剂中细胞因子含量.结果 对照组和照射组的细胞因子含量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但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增加更为明显;而在同一保存时间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高于照射组(P<0.05),但25、30、35 Gy 3个照射组细胞因子含量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 辐照血最佳γ射线辐照量为25 G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γ射线照射对添加剂红细胞保存过程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方法 :6例健康无偿献血者全血离心制备添加剂红细胞 ,以剂量为 2 5Gy的γ射线照射后 4℃保存5wk ,分别于 1,3,5wk取样用ELISA法测定IL 1β,IL 6 ,IL 8和TNF α的含量 (ng·L-1) ,并设自身对照 .结果 :对照组和照射组的细胞因子含量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 ,对照组中IL 1β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 0 .4 7± 0 .0 7增加至18.85± 0 .79,IL 6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 0 .0 7± 0 .0 2增加至 0 .5 6± 0 .0 4 ,IL 8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 16 .4 6±0 .4 2增加至 2 90 .0 7± 2 .4 4 ,TNF α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0 .18± 0 .0 1增加至 4 .4 3± 0 .33,照射组中IL 1β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 0 .4 5± 0 .0 6增加至 0 .6 9± 0 .0 4 ,IL 6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 0 .0 6± 0 .0 1增加至 0 .31± 0 .0 3,IL 8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 16 .4 0± 0 .5 4增加至 2 3.4 5± 1.85 ,TNF α含量在保存后由保存前的 0 .17± 0 .0 1增加至 1.2 5±0 .0 7,但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增加更为明显 ;而在同一保存时间对照组中细胞因子含量高于照射组 .结论 :γ射线照射添加剂红细胞可抑制保存过程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增加 ,可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与相 相似文献
14.
γ-射线辐照对壳聚糖薄膜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神经受损之后难以自发成功再生,经常导致永久性机体功能丧失。所以对损伤神经进行修复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的修复方法之一是用生物可降解的人工神经导管,用这种神经修复导管提供神经再生所需的“微环境”以诱导神经再生^[1,3]。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氨基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因此可用壳聚糖作为人工神经导管材料。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用壳聚糖做的神经导管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材料机械性能较差,特别是韧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γ—射线辐照对壳聚糖进行了改性研究,以期获得有利于其韧性提高的措施。结果发现辐射剂量在一定范围,经γ—射线辐照的壳聚糖薄膜的机械性能得到了明显地提高,并且在此辐照范围内.材料表面细胞培养实验表明辐照改性的壳聚糖薄膜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γ射线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HeLa细胞后 2 4、72、12 0h ,用TRAP ELISA法检测端粒酶的活性。结果 γ射线照射后细胞能增加端粒酶的活性。较低剂量(0 .5~ 1.5Gy)γ射线照射后 2 4h ,端粒酶的活性呈剂量依赖式增加 ;2~ 3Gy时增加的幅度减低 ;而较高剂量 (4 12Gy)γ射线照射时 ,又呈剂量依赖式增加。与照射后 2 4h相比 ,在较高剂量 (4 12Gy)照射后 72及 12 0h ,酶的活性呈剂量依赖式减少。结论 HeLa细胞受γ射线照射后 ,端粒酶活性增加 ;不同剂量范围 ,增加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采用 HPL C法研究了胡椒中主要成分胡椒碱经 6 0钴 - γ射线辐照后 ,对胡椒碱的含量无明显影响 ,胡椒碱的光谱图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出口玉米中放射性~(90)Sr、~(137)Cs和减钾总β放射性,其值分别是0.06±0.04、0.12±0.08和1.30±1.65Bq·kg~(-1)。为我省粮食出口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3.0Mrad ^60Co-γ射线辐照和高压(121℃,20min)灭菌SPF鸡饲料,并对处理后饲料营养成分子试验后7d进行分析。辐照后7d,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Cu、Fe、Mn、Zn、Se的损失率(%)依次为1.1、4.4、2.3、5.3、5、0、6.7、10、0、0、0、0、0。(P<0.05)。辐照后VB6、VB1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高压灭菌后,相应营养成分的损失率(%)依次为9.7、11.5、15.3、26.7、20、10、13.3、20、0、0、0、0、0、。(P<0.05)。高压灭菌后粗蛋白、VA、VD3、VE、VB1、VB2、VB6、VB1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压灭菌组粗蛋白、VD3、VE、VB1、VB2的损失率极显著地大于辐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铯137(137 Cs)辐照对库存红细胞表面分子红细胞1型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 or CD35)及 CD47分子的影响。方法采集60例健康献血者静脉血,制备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并将其分为2组各30例,未辐照组常规4℃保存,辐照组采用25Gy 137 Cs辐照后4℃保存。分别于第0、7、14、28、35天收集2mL 样本。采用直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分子 CD35、CD47。结果辐照组和未辐照组红细胞 CD35、CD47的表达均随着4℃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2组的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5Gy 137 Csγ射线辐照对保存期内红细胞 CD35、CD47表面分子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