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不同时代社会、文化对中医药学的影响,探讨进入新的历史纪元,中医药学要发展就应该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地借用现代先进科学手段与方法。通过引用全新的医学方法学-循证医学的工作原则,系统、科学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时代接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从中医药学的历史看中医药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文贤 《山西中医》2003,19(6):41-43
分析了中医药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各个时期共存的发展模式: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临床实践中研究、深化、发展中医药学基础理论;以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临床,从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创新思路、建立新学说;引进其他国家、民族医药学治疗方法,补充归化为中医药学理论内涵;引进各种有疗效的药物,补充、增加为中药的新品种。论述了现代中医药学研究和发展应遵循的方向: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是中医药学发展方向的指导思想;中医药学现代研究的误区在于脱离中医药学理论指导,脱离临床实际;中医药现代研究必须引进现代一切有关生命科学的新进展、新认识、新方法、新技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的科研设计和科学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用中医药学(中医学古籍)的传统理论,从传统中医护理学在历史与发展、理论背景、护理程序和思维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便更深刻地理解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中医药学起源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医药学成才的历史人文回顾、中医药学教学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加强传统人丈修养与培养现代中医人才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学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中医文化现象,是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名医大家的产生。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趋于淡化,发展日渐衰退。中医药文化对整个中医药产业链具有带动作用,称为"以文引医"发展模式,其在中医学术传承创新方面效果明显。文章就中医学术传承创新需首先做好"以文引医"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学在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中医文化现象,是中医学术理论和临床诊疗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名医大家的产生。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医学术流派的特色趋于淡化,发展日渐衰退。中医药文化对整个中医药产业链具有带动作用,称为"以文引医"发展模式,其在中医学术传承创新方面效果明显。本文就中医学术传承创新需首先做好"以文引医"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1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科学,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迄今仍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日愈被全球所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具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临床疗效。确切的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中医药学科学的历史见证和中医药学自身价值的真实体现。它关系到中医药学能否继续为人类健康提供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能否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成败兴衰。2全面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当务之急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医药学的研究已开始了自己悠久历史中又一次真正的复兴.研究者通过回顾和分析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认为中医药学每一次重大成就的获得,往往是以“治法”研究为主线,或对固有治法的发挥,或创立新的治法,从而引起了整个中医学术理论及医疗实践的突破或发展.因此,大胆设想和开展对中医治法的研究,可谓科研选题的一个思路.从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看,历代名医都是致力于临床医疗的探索研究.如我国中医药学临床学的奠基人和鼻祖张仲景,其主要医学成就在于他在继承发扬《内经》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针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I0001-I0001
从疗效入手,发挥中西医优势,为临床医疗服务。95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讲:中国医学要超越世界,关键在西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弘扬中医,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创造中国新医学。西医学习中医,其学术内涵关键是中医药学与新技术革命相结合,从而在理论层面和临床层面为中医现代化服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医药学发展历史,以及中西医学模式与优势互补的简要回顾和分析,强调中西医结合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发展中医药学;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重点是一定要把中医学好.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多读书,多临床,并通过与最新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与自然辩证法相结合,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使中医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第一部英汉对照、反映中医药学精髓的大型临床工具书——《英汉实用中医药大全》,将于今年九月起,陆续向国内外发行。该书共21个分册,约600万字。书中介绍了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中医临床各科基本知识以及诊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该书的出版,有利于促进国内中医英语教育的发展、中医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和中医药学的对外传播。该书由山东中医学院徐象才主编。第一分册(《中医学基础》)由湖北中医学院方续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学是世界上惟一有5000年持续发展历史的医学。社会科学家田森教授认为中医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15世纪以后中医仍未中断其发展,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向世界,2003年SARS之灾,使世界卫生组织另眼看中医。虽然近一百多年来,中医药学受尽了打击与摧残,但奇怪的是怎么也打不倒,说明中医药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13.
正新华社郑州12月30日电河南省日前出台文件,计划遴选和培养造就一批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中医药学科拔尖人才、中医药学科青苗人才。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日前印发《河南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仲景工程)实施方案》,计划首批遴选60位中医药学科拔尖人才,利用3年时间,通过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等方式,培养一批在本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性与中药方剂的标准化是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已逐步认识到中药治病的本质是中药的药性及方剂准确是直接影响中医药对患者医疗作用的因素。中药化学、药理和临床之间的关联影响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方剂理论的继承及发展,其在中医标准化与中药标准化起到桥梁作用。模糊逻辑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是中医药学规范化的基础。因此中药药性、中药方剂标准化的研究与规范将为中医药整体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学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学更形成厂独特药物应用理论和丰富的临床防病治病经验.蕴藏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无穷的隐秘。  相似文献   

16.
中医外用美容方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美容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相当多的典籍中记载了大量用于美容疾病治疗和驻颜的外用方药,这些方药近年来被医学界和美容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面部祛斑、养颜护肤及化妆品的开发研制中被试验应用。本文根据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外科皮肤病病理特点和辨证用药组方规律,对经典外用美容方药及功效、剂型应用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理论,浓缩了整个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科研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中医药学有悠久的历史,内含丰富的临床经验,博大精深的理论。其理论和经验大多来源于临床实践、想象、顿悟等形象思维,其中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是其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是说明生命和疾病的最高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医药学博大精深的内涵,而且有利于培养中医学生的思维能力、临床能力。现将天地人一体形象思维刍议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是中医临床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当前,强调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发挥中医药学优势与特点,提高中医药学的竞争力与适应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临床医师,要从以下五个关键环节来抓:  相似文献   

20.
远红外烤箱在蜜炙中药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中药炮制是祖国中医药学的宝贵遗产,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为中医防病治病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并有其丰富的内涵,为中医临床理论的提高提供了帮助。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完善中药炮制理论,使中药炮制得以不断发展和创新。我院自1992年引进远红外烤箱(YXD36型)炮制中药饮片.经10余年的使用总结,已逐步形成一整套应用远红外烤箱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