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对比观察异丙酚、咪达唑仑和硫喷妥钠对大鼠缺氧复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A组:对照组;B~E组:缺氧复氧组,其中C、D、E组:分别给予异丙酚、咪达唑仑和硫喷妥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表明,缺氧复氧后,B、C、D、E各组脑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NOS活力和NO含量则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组和D组的脑组织8-iso-PGF2α含量较B组明显降低(P<0.05),但仍然高于A组(P<0.05),NOS活力和NO含量较B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然低于A组(P<0.05);D、E组的脑组织8-iso-PGF2α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5),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D组与E组比较,E组的脑组织8-iso-PGF2α含量明显高于D组(P<0.05),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低于D组(P<0.05),但与B组相比无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和咪达唑仑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脑组织的8-iso-PGF2α水平,提高内源性NO生成,提示对大鼠缺氧复氧脑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强于咪达唑仑,而硫喷妥钠的脑保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及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及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3组:对照组(A组),缺氧及复氧组(B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肾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缺氧及复氧后。B组肾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NOS活力和NO含量则明显降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相比,8-iso-PGF2α水平明显下降,而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上升,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结论:异丙酚能明显降低缺氧及复氧后肾组织的8-iso-PGF2α水平,提高内源性NO生成,提示对大鼠肾脏缺氧及复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将Wistar 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缺氧复氧组(B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肝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表明,缺氧复氧后,B组肝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NOS活力和NO含量则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C组与B组相比,肝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下降,而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上升,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8-iso-PGF2α水平,提高内源性NO生成,提示对大鼠肝脏缺氧复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抗癫痫药物唑尼沙胺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戊四氮致痫大鼠随机抽取8只为正常对照组,余42只造模成功后,随机抽取24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唑尼沙胺组、苯巴比妥组和癫痫模型组,每组8只。监测4组大鼠唑脑组织NO、MDA含量及NOS、SOD的活性变化并观察大鼠海马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癫痫组大鼠脑组织NO、MDA含量及NOS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 P <0殮.05),SOD活性明显降低( P <0.05);唑尼沙胺组及苯巴比妥组大鼠脑组织的NO、MDA含量及NOS活性与癫痫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05),SOD活性明显升高( P <0.05);唑尼沙胺能够改善癫痫大鼠海马组织的结构。结论唑尼沙胺通过降低脑组织NO含量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观察咪达唑仑(midazolam)对离体猪冠状动脉环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测定实验方法,记录咪达唑仑对KCl(30 mmol·L~(-1))预收缩猪冠状动脉环张力的变化及不同工具药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组咪达唑仑(3×10~(-6)~1×10~(-4)mol·L~(-1))对预收缩猪冠脉环产生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内皮完整组舒张作用强于去内皮组(P<0.05);在KCl预收缩基础上,加入NOS抑制剂L-NAME、L-NAME+L-Arg后,咪达唑仑舒血管作用明显减弱(P<0.05),而加入外源性的NO合成底物L-Arg、i NOS抑制剂1400W、环氧合酶抑制剂Indo均不能抑制咪达唑仑的舒血管作用;Na~+/Ca~(2+)交换体特异性阻断剂KBR7943亦不能抑制咪达唑仑的舒血管作用;钾通道阻断剂K_(ATP)阻断剂Gli可以抑制咪达唑仑的舒张冠脉作用(P<0.05),BKCa阻断剂TEA、Kir阻断剂Ba Cl2、KV阻断剂4-AP则不能改变咪达唑仑的舒张冠脉作用。结论咪达唑仑可浓度和内皮依赖性地舒张KCl预收缩的猪冠脉环,内皮分泌的NO参与了其舒血管作用,外源性NO、i NOS以及PGI2的合成与其舒血管作用无关,咪达唑仑对猪冠脉的舒张可能与K_(ATP)通道有关,与Na~+/Ca~(2+)交换体、K_V通道、BK_(Ca)通道、K_(ir)通道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硒和/或维生素E(VE)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心、肝、肾、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喂以高脂饲料致实验性高脂血症 ,然后分别分组给予硒和/或VE ,4wk后取血及心、肝、肾组织匀浆 ,采用硝酸还原酶等方法测定上述组织的NO和NOS含量。结果 :高脂饲料可致血清、心、肝、肾组织中NO含量及NOS活性降低 ;硒和/或VE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这些组织中NO含量及心、肝、肾中的NOS活性 (P<0 05或P<0 01) ,且两者合用比单用作用更明显。结论 :硒和/或VE可致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心、肝、肾及血清中的NO和NOS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周锦  张铁铮  金强  张毅男  王凤学 《沈阳部队医药》2006,19(4):221-223,F0004
为观察重组缺陷性腺病毒介导的人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AdCMVceNOS)对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组)、单纯慢性低氧组(H组)、慢性低氧加AdCMVceNOS转染组(T组),每组10只。采用呼吸道转染途径,将3×109空斑形成单位(pfu)的AdCMVceNOS转入大鼠肺脏。3天后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重量及血浆NO含量,并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分析eNOS的表达活性。结果表明,H组及T组mPAP均较C组明显增加(P<0·05),T组与H组比较mPAP降低(P<0·05),H组及T组右心室/(左心室 室间隔)重量比[(RV/(LV S)]较C组增加(P<0·05)。H组及T组与C组相比,其NO含量明显降低(P<0·05),T组较H组显著增加(P<0·05)。H组及T组eNOS阳性表达强度(A值)较C组明显增加(P<0·05),而T组与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印迹检测H组及T组肺组织eNOS含量(分别为0·62±0·08和0·92±0·17)明显高于C组(0·30±0·05)。结论:外源性eNOS基因转染对大鼠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具有治疗作用,该作用与其使eNOS活性增强及NO生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对双氯氛酸钠(Dcf)肝损伤大鼠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cf组及Dex组。Dcf组给予Dcf 100 mg/kg腹腔注射,Dex组在Dcf注射前1 h予10 mg/kg腹腔注射,24 h后测血清ALT、AST、TBil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化学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内皮型NOS(eNOS)和诱导型NOS(iNOS)的表达。结果 Dcf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病理积分大幅度增高,血清和肝组织NO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肝组织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1),eNOS表达减弱。Dex可明显改善升高的转氨酶及病理积分(P<0.05),并降低肝组织iNOS表达及NO含量(P<0.05)。结论 iNOS和NO在Dcf肝损伤中起促进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抑制体内iNOS表达,减少NO合成起到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对大鼠全胃肠外营养肝脂肪变性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0)在全胃肠外营养(TPN)引起的肝脂肪变性中的作用.方法:30只正常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自由进食和水;B组,TPN;C组,TPN 精氨酸;D组,TPN N~G-硝基-L-精氨酸甲酯(N~G-nitri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E组,TPN 精氨酸 L-NAME.实验7天后测肝功能、肝内脂肪、肝脏NO含量及NOS活性并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B组肝内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mmol·g~(-1))](39.3±2.4和 13.1±1.1)较A组(6.9±0.8和5.6±0.6)明显增加(P<0.05),D组肝内脂肪(50±6和14.1±1.7)较B组增加更显著(P<0.05),C组肝内脂肪(18±4和 7±3)较B组明显减少(P<0.05),肝内NOS活性及分布与肝内脂肪含量及分布相平行.结论:一氧化氮在TPN引起的肝脂肪变性中起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大鼠心肌缺氧复氧损伤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心肌缺氧复氧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维拉帕米组,小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连续纪录各组ECG、HR、LVDP、±dp/dtmax。各组于复氧结束后测定心肌组织中内洋地黄素水平、线粒体内Ca2+含量和冠脉流出液中NO含量。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及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组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升高,线粒体内Ca2+含量升高,NO含量降低,心肌线粒体及内皮细胞明显损伤,心功能明显受抑制。中、高剂量地高辛抗血清能降低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和线粒体内Ca2+含量,升高NO含量,减轻缺氧复氧所致的心肌线粒体及内皮细胞的损伤,改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结论地高辛抗血清抑制心肌缺氧复氧损伤所致的心功能减弱,其机制可能与拮抗内洋地黄素,减轻线粒体内Ca2+超载,升高NO浓度,保护了线粒体及内皮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异丙酚抑制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所致惊厥的作用。方法: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4组内再分为实验(EG)和异丙酚处理(PG)2个亚组(n=8)。L组、R组和B组分别经尾静脉泵入0.75%相应局麻药,速度均为2mg·kg-1·min-1,PG各亚组在出现惊厥反应后静脉注射2mg/kg异丙酚。C(EG)组泵入生理盐水,C(PG)组泵入生理盐水后静脉注射异丙酚。惊厥2h后,测定海马CA1区c-fos阳性细胞数、NO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表达。结果:除C组外各组均有惊厥发生。异丙酚处理组在给予异丙酚后很快抑制惊厥。与C(EG)组比较,L(EG)、R(EG)及B(EG)组海马CA1区c-fos阳性细胞数、NO含量以及NOS活性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L(PG)、R(PG)和B(PG)组海马CA1区c-fos阳性细胞数、NO含量以及NOS活性表达较对应的L(EG)、R(EG)及B(EG)组均明显减少(P<0.01)。L组与R组较B组c-fos阳性细胞数、NO水平和NOS活性表达的K值明显减小(P<0.01)。结论:异丙酚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引起的惊厥,且对布比卡因致惊厥的抑制作用强于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12.
张维  陈隆典 《江苏医药》2004,30(1):44-45
目的 观察大鼠肝肺综合征 (HPS)动物模型丹参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雄性成熟SD大鼠 2 7只 ,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9只。慢性胆总管结扎制成大鼠HPS动物模型。丹参实验组术后第 4周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给药。三组SD大鼠饲养 5周后处死 ,肝、肺组织送病理学检查。血清做肝功能检测。血清、肝、肺组织检测NO、NOS含量。结果 空白组SD大鼠肝、肺组织无明显异常改变。慢性胆总管结扎 (CCBDL)组和丹参实验组SD大鼠肝脏组织见胆汁性肝纤维化表现 ,肺组织可见病理肺毛细血管扩张 ,形成胆汁性肝纤维化和HPS动物模型。CCBDL组血清、肝、肺组织中NO含量增高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丹参实验组肝组织中NO含量增高 ,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丹参实验组血清、肺组织中NO含量均显著低于CCBDL组。CCBDL组肝、肺组织中NOS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组 ;丹参实验组肝组织中NOS含量明显低于CCBDL组。结论 丹参治疗HPS动物模型 ,抑制SD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 ,并减轻SD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减少外周血内皮素增加 ,肺脏NO、NOS含量并没有同步增加 ,HPS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A组,I-R模型对照;B组,I-R加生理盐水2ml · kg-1·h-1处理;C组,I-R加依托咪酯0.3 mg·kg-1·h-1处理;D组,假手术对照.于再灌注后30 min(T1)和60 min(T2)测定肝组织和血浆中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血清ALT和AST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T1、T2时,A、B、C三组肝组织和血浆中ET-1均高于D组(P<0.01),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同时,肝组织和血清中NO低于D组(P<0.01),但C组高于A、B两组(P<0.05).T1、T2时,A、B、C三组血清ALT和AST均高于D组,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或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改变,C组的肝脏淤血较A、B两组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结论依托咪酯通过降低ETA-1水平,提高NO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肝脏I-R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含量,并应用于佐米曲坦对大鼠肝细胞中 CYP3A 的诱导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柱为 Diamonsil~(TM)(钻石)C_(18)(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5.0)(58:4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咪达唑仑(10 mg·kg~(-1))作为经典 CYP3A 探针底物对3组不同诱导后的大鼠(佐米曲坦样品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或空白对照组)静注给药,测定咪达唑仑的清除率等参数来研究CYP3A 活性的变化。结果:咪达唑仑在0.3~375 μmol·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n=5),检测限为0.0018 μmol·L~(-1),平均回收率为97.9%。经佐米曲坦诱导的雄性大鼠组中咪达唑仑 AUC_(0-t)和 T_(1/2)与雄性空白大鼠组中咪达唑仑 AUC_(0-t)和 T_(1/2)比,显著降低,清除率增加,与地塞米松组中咪达唑仑的动力学参数相近;而经佐米曲坦诱导的雌性大鼠的动力学参数与空白雌性组比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本文建立的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测定方法稳定、准确、简便,能使咪达唑仑作为探针药物很好地运用于佐米曲坦对大鼠肝中 CYP3A 诱导作用研究中。另外佐米曲坦对大鼠肝中 CYP3A 具有性别差异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异丙酚对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称先心病)小儿体外循环(CPB)手术颈内静脉球血8-异前列腺素-F_(2α)(8-iso-PGF_(2α))及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选择择期先心病小儿30例,年龄4~10岁,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P组麻醉诱导用舒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5mg/kg,C组用咪达唑仑0.2mg/kg,两组均用哌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后P组静脉泵注1%异丙酚6 mg·kg~(-1).h~(-1),C组静脉泵注0.05%咪达唑仑0.2m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CPB前(T_0)、CPB开始后30min(T_1)、停CPB(T_2)、停CPB后30min(T_3)、手术结束(T_4)、停CPB后24h(T_5)采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浆8-iso-PGF_(2α)及S-100β蛋白水平。结果表明,与C组比较,P组在T_1~T_5时点血浆(8-iso-PGF_(2α))及S-100β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各自T_0时点比较,S-100β蛋白在T_2时点达峰值(P<0.05),8-iso-PGF_(2α)在T_3时点...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参与预处理心肌细胞早期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明确一氧化氮 (NO)是否诱导预处理心肌细胞早期保护作用。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 ,分为如下各组 :①阴性对照组 (Normal组 ) ;②SNAP(5 0 0 μmol·L-1)预处理组 (NO组 ) ;③缺氧预处理组 (HP组 ) ;④NO合成抑制剂L NAME作用细胞后再行缺氧预处理组 (L NAME +HP组 ) ;⑤L 精氨酸 (L Arg)预处理心肌细胞组(L Arg组 ) ;⑥L NAME与L Arg共同作用于心肌细胞组(L NAME +L Arg组 ) ;⑦缺氧复氧损伤组 (H/R组 )。②~⑥组细胞在给予干预因素后使细胞经历 6h缺氧及 3h复氧 ,阳性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直接使其缺氧 6h复氧 3h。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及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 ,以判定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NO预处理心肌细胞后使其缺氧复氧损伤减轻 ,表现为与单纯缺氧复氧组细胞比较其培养上清LDH活性降低 ,细胞存活率提高 (P <0 0 1) ;缺氧预处理和L Arg预处理细胞均可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P<0 0 1) ,但此作用可被NOS抑制剂L NAME所拮抗。结论 内源性及外源性NO均可诱导心肌细胞预处理早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潘坚伟  史建青 《淮海医药》2004,22(5):360-361
目的 探讨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生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 3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进行了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检测 ,并与 35名正常新生儿作比较。结果 血清患儿组血清 NO水平低于正常人组 (P<0 .0 1 ) ,而 NOS和 TNF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 .0 1 )。结论 测定血清 NO/ NOS和 TNF含量与患儿的危重程度发生发展、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蛋氨酸和维生素C联合拮抗铅对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水平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SD乳鼠(85.4±9.1 g)2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10只,对照组12只.各组SD大鼠饮用染铅水(硝酸铅和去离子水按1.3 g/L配成),同时实验组大鼠用蛋氨酸加维生素C每周5次,共8周,对照组仅用去离子水灌胃.测定大鼠血铅值、海马组织NOS活力和NO水平,并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结果 给予蛋氨酸和维生素C组大鼠的血铅值(0.482 ±0.057 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铅值:3.44 ±0.031μmol/L),而海马组织NOS活力(41.91 ±7.77μmoL/L)和NO水平(25.30±14.20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NOS 6.61 ±3.01,NO 11.80 ±8.95μmol/L),t检验均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海马组织的NOS活力、NO水平与血铅值成负相关性(r=-0.955,P<0.01;-0.490,P<0.05),Morris水迷宫第四天成绩与血铅值成呈正相关(R=O.497,P<0.05),而且实验组潜伏期短于对照组(t:-2.180,P<0.05).结论 蛋氨酸、维生素C可通过降低血铅水平,提高铅染毒大鼠海马组织的NOS活力及NO水平,而改善染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fluzine,D 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对照组、D ip(0.5、1.0、和2.0 mg.kg-1)治疗组、氟桂利嗪(F lunarizine,F lu)1.0 mg.kg-1阳性对照组。采用改良的Pu 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15m in再灌注24 h模型,并于再灌注开始时尾静脉注射给药。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以及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可见:假手术组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胞核大而圆,透明,核仁清晰可见,缺血再灌组和溶剂对照组细胞排列松散,胞体缩小,核不规则。双苯氟嗪和氟桂利嗪均可明显改善这种损伤性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剂对照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明显升高;与溶剂对照组相比,D ip 1.0 mg.kg-1组、D ip 2.0 mg.kg-1组及F lu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的含量、iNOS活力、以及脑组织中NOS活力均明显降低。结论双苯氟嗪可降低NOS、iNOS活性,减少NO含量,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陈芳  刘斌  张静  王薇  孙素真  王丽辉 《天津医药》2015,43(5):474-476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抗癫痫药物唑尼沙胺对癫痫大鼠血清及脑组织 NO 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 活性的影响。方法 50 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中随机抽取 8 只为正常对照组, 剩余 42 只全部腹腔注射戊四氮制成癫痫模型, 从中随机抽取 24 只, 以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癫痫模型组、 唑尼沙胺组及苯巴比妥组, 监测各组大鼠经药物干预后血清及脑组织 NO、 丙二醛(MDA)含量及 NOS、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结果 35 只(83%)大鼠模型制备成功; 戊四氮致痫大鼠的脑电图中均可见阵发性癫痫波;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癫痫模型组和唑尼沙胺组大鼠的血清和脑组织的 NO、 MDA 含量及 NOS 活性明显升高, SOD 活性下降; 苯巴比妥组脑组织 NO、 MDA 含量升高, SOD 活性下降, 血清 MDA 含量升高。与癫痫模型组比较, 唑尼沙胺组和苯巴比妥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 NO、 MDA 含量及 NOS 活性明显降低, SOD 活性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唑尼沙胺通过降低脑组织 NO 含量而发挥其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