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学研究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对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病例进行动态分析观察,探讨该病各阶段的证候特点,揭示其证候演变规律。以期为正确认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丰富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内容,  相似文献   

2.
证候要素(证素)以病机为基础,是辨证的最小单元,动态观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可为把握病机规律和临床辨证提供依据。近年来针对中医证素演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仍存在诊断标准不一、临床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分析方法较为单一、多数研究缺乏深入分析与挖掘等问题,难以有效、客观地获得疾病证素演变规律。本文从既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论述了证素演变规律研究设计及方法,同时对证素演变研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阐释,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及相关疾病证素演变规律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急性期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应用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733例经CT或MRT确诊的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1)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2)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的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病因病机,判断病势转归,指导辨证治疗,防止向恶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8):1646-1647
目的:初步研究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候要素规律。方法:对20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收集,确定病性、病位类证素,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病性类证素:气虚、血瘀构成频率大于70%,以二病性证素和三病性证素组合形式最为集中;病位类证素:脾、肾、肝三脏构成频率>50%,脾脏涉及为最多。结论:气虚、血瘀是导致桥本甲状腺炎的主要病理因素,气虚、血瘀、痰湿三个环节单独或相互作用是病机关键,涉及的主要脏腑为脾、肾、肝三脏,其中脾脏最为重要。此结论为提高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诊疗准确率和规范化水平、建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归纳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为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辨证施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观察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68例,对其症状体征进行聚类分析,归纳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结果 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治疗前的主要证型为湿热蕴结、热毒炽盛、肝郁脾虚、脾胃积热及肝脾血瘀证,随着病情的发展,“湿”证、“热”证渐退,本虚突显,主要证型演变为肝肾阴虚、气血瘀阻及肝郁脾虚证.结论 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查阅有关老年性痴呆的古代中医文献与现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文献研究,将老年性痴呆和常见的伴随症状、体征组成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结果:调查显示临床症状出现率最高的是健忘、神情呆滞、头懵头晕,其次视物模糊、腰酸膝软、行为古怪等,出现频率低的临床症状有肢体浮肿、小腹坠痛、肌肤甲错、两颧潮红等。舌象是以舌淡红、薄白苔为主,舌体及舌质多正常。脉象共有20种,单一的脉象有8种,两种组合的脉象有10种,3种组合的脉象有2种,弦脉和细脉在单相脉中最常见,弦细脉和细涩脉在复合脉象中出现率较高,还有一种沉细弱脉3者组合的脉象所占比例也较高。结论:此次分析归纳老年性痴呆的证候要素及分布规律将为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老年性痴呆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黑龙江地区小儿手足口病各证型演变规律,提出治疗方案。方法:通过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入院当天(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天的临床表现,确定各观察点中医分型,统计不同观察点各证型演变规律。应用证候演变概率法对患儿各证候在不同观察点的证候演变规律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疗方案。结果:从基线点当天的发病数量来看,邪犯肺卫证和肺胃热炽证的发病人数居多,从基线点到第3天,以证候的持续存在概率较为突出,其中,湿热交阻证持续存在概率为89. 17%,心脾积热证持续存在概率为84. 41%。第3~5天,邪犯肺卫证及肺胃热炽证发病人数仍较多,且以邪犯肺卫证的持续存在概率较为明显。第5~7天,各证候的持续存在概率大幅度下降的同时,转愈及向肺胃阴伤证的概率增大。第7~10天,剩余患儿仍存在向肺胃阴伤证及其他证型转变的情况。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在各观察点存在不同的演变规律,证实了本病符合温病转归的同时,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研究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冠心病合并中风分为三期6个证型,并根据证候构成比及概率转移矩阵结果总结了证候演变规律。急性期以标实(风邪、热邪)为主、本虚(脾气虚、肾阴虚)为次;恢复期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特征,"脾气虚+痰饮"最为突出;后遗症期以本虚(脾气虚、肾阴虚、肝血虚、肾阳虚)为主、标实(痰饮、风邪、血瘀、寒凝)为次;各阶段证候均可演变为下一阶段所有证候,体现了本病由急至缓、由重至轻的演变过程。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医师直观地认识冠心病合并中风的本质,确定理法方药,从而提高临床辨治水平及证候的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李婵  富琦  赵文硕  杨中  张青 《北京中医药》2012,31(4):259-262
目的探讨中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方法基于胰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10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不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支持治疗、介入治疗、化学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海扶治疗前后实证和虚证的分布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7)。结论化学治疗可能更易阻碍气机。海扶之作用似乎与中医之祛邪法作用相仿,海扶治疗后应以扶正固本为主要的治则。  相似文献   

11.
郜峦  王键  胡建鹏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7):1103-1104,1137
本文分析中风病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现状,从中西医学的交汇中寻找研究切人点,并从研究方法 、中医治法以及治疗时间窗的角度加以分析,提出脑缺血急性期证候属性及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特点,并分析缓解期与发作期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哮喘证候开展前瞻性调查研究,按照现有哮喘证候诊断标准,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应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哮喘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二次录入核对,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哮喘发作期证候类型以热哮、风哮为主,病位主要涉及肺、脾、肝,病性以气郁、痰阻多见;哮喘缓解期脾气亏虚最多,且往往兼夹两种甚至多种脏腑亏虚症状,并与发作期证候有一定关系;哮喘患者随年龄增长,病性表现从风哮、热哮到冷哮、虚哮和病位从肺及脾至肾的由轻到重的演变规律。结论了解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哮喘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证候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临床期患者,开展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证候演变研究。方法:收集早期DN及临床期DN的证候学资料,进行辨证及证素的提炼,对证候及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病情由早期演变到临床期,体现阴虚内热,热伤气阴病机的症状逐渐减少,阳虚的症状、证素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临床期DN湿浊证素较早期DN逐渐增多。结论:DN病机从早期到临床期呈现气阴两虚发展向阴阳两虚的趋势,血瘀等邪实的证候贯穿早期和临床期,并有加重的趋势,其中湿浊证素较早期DN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不同分期证候要素(证素)动态演变规律。方法:制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候要素演变规律临床调查表》,动态采集2019年06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3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危险窗期、稳定期中医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证候要素演变规律临床调查研究数据库,以证素为节点,以不同分期的证素与证素间的复杂关系为边,借助PyCharm(JetBrains PyCharm Edition 2018.2.3)开发工具采用Python编程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行复杂网络建模,构建COPD不同分期复杂网络,分析不同分期证素演变规律。结果:共纳入303例COPD患者,完成303例;急性加重期提取病性证素11个,危险窗期提取病性证素10个,稳定期提取病性证素8个;根据病性证素复杂网络中心性、边权重,发现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病性证素网络核心节点分别为痰、热、气虚;气虚、痰、湿;气虚、阴虚,血瘀。结论:从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病性证素由实到虚,痰热逐渐转变为痰湿并逐渐减弱或消失;气虚贯穿于始终,转变为气阴两虚,兼夹血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方法 收集2016年6月-2019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太原市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脑出血患者494例,研究证候要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 494例脑出血患者中,最为常见的证候要素为痰,其次为血瘀、风、火,气滞出现最少;两个证候要素组合最多...  相似文献   

16.
黄彬森 《河南中医》2013,33(6):888-889
目的:探讨慢性脑缺血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有关眩晕的古代中医文献调研与现代治疗眩晕的文献研究,将眩晕和常见的伴随症状、体征组成中医证候要素调查表.结果:调查显示临床症状出现率最高的是头重,其次头痛、胸闷作恶、视力减退等,出现率低的临床症状有纳少神疲、口唇紫暗、唇甲淡白等.舌象是以舌淡暗、薄白苔为主,舌体及舌质多正常.脉象共有20种,单一脉象5种,两种组合有12种,三种组合为3种,细脉、弦脉、沉脉在复合脉象中出现率和此三者的组合脉象比例较高.结论:此次分析归纳“眩晕”的证候要素规律为中医研究“慢性脑缺血”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历来被称为中医内科四大顽症(风、痨、臌、膈)之首.喻嘉言<医门法律>日:"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1],言其预后凶险,攸关生命.中风病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的特点,尤其在急性期,临床征象纷繁多样,病理转变错综复杂,证候形式更是繁杂多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并分析头颅影像学特征与证候演变的相关性。方法:从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库中,选取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发病24 h以内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例,通过ASPECTS评分方法对头颅磁共振图像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基于ASPECTS影像学特征与证候要素演变的相关性。结果:脑缺血损伤主要累及ASPECTS区域中的额顶叶皮层M5(55.0%),内囊(40.9%)和豆状核(30.8%);与发病7 d内证候演变有显著相关性的部位包括尾状核、内囊,以及岛叶、M1、M5、M6等皮层结构(P0.05)。结论:基于ASPECTS的影像特征是影响中风病证候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傅凯丽  霍磊 《湖南中医杂志》2021,37(7):110-113,121
目的:研究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后循环梗死中医证候学调查问卷对388例后循环梗死患者进行发病初期(3 d之内)、14 d、28 d、90 d 4个时间点的证候学调查,收集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证候要素、证候类型等,以得出其4个时间点的证候演变规律.结果:各阶段证候要素及主要证候的构成比较高的是:0 d,风痰瘀阻证;14 d,风痰瘀阻证、气虚血瘀证;28 d,痰浊内阻证、气虚血瘀证;90 d,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转移概率矩阵得出的证候演变规律为:0~14 d,风痰瘀阻证可转变为风痰瘀阻、痰浊内阻证;14~28 d,风痰瘀阻证可转变为痰浊内阻、气虚血瘀等证,气虚血瘀证可转变为气虚血瘀、肾精不足等证;28~90d,痰浊内阻证可转变为气血亏虚、痰浊内阻等证,气虚血瘀证可转变为肾精不足、气虚血瘀等证.结论:风痰瘀阻证为发病初期常见证候类型,气虚血瘀证自发病中期起为常见证候类型.即发病时实证多见,随着病情恢复虚实夹杂证、虚证多见.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证候要素文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俊清  张军平 《中医杂志》2011,52(13):1141-114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常见证候要素、证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方法对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1978年1月~2010年1月的全部期刊进行高级检索,从符合研究标准的30篇文献中提取证候要素,对证候要素进行归类合并,总结证候类型。结果 143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共有证候要素9个,主要为气虚659例(45.80%),阴虚652例(45.31%),热(火)毒邪403例(28.01%);共有证候类型28种,主要为气阴两虚453例(31.48%)和邪毒侵心195例(13.55%)。全部病例中虚证774例(53.79%),虚实夹杂证170例(11.81%),实证495例(34.40%)。气虚、阴虚是主要的虚性证候要素;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主要的实性证候要素。结论气虚、阴虚、热(火)毒邪、瘀血、痰(湿)浊是病毒性心肌炎中较为重要的证候要素。邪(风、热)毒侵心、挟瘀挟痰伴气阴亏虚和气阴两虚、挟瘀挟痰伴阳亏血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两大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