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帝内经》的临床医学理论非常丰富,它包括临床指导思想、病因病机理论、临床诊察理论、临床辨证理论、临床论治理论等,其临床指导思想包括以人为本思想、以防为主思想、以和为贵思想;其临床论治理论包括治病求本理论、阴阳求衡理论、气血求和理论、正邪求谐理论、时势求顺理论、五行制胜理论、以此治彼理论、各有所宜理论等。《黄帝内经》的这些理论及其方法,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详细阐述了中医病因层次理论的发展,分析了阴阳病因理论、三因理论、内外病因理论、天地人病因理论和原发继发病因理论等主要中医病因层次理论的概念、局限性以及存在的必然性,提出从确定性病因理论、补充性病因理论和发展性病因理论来探究中医病因分层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孙勇  郝军 《中医正骨》2016,(4):72-74
经筋理论源于经络学的十二经筋,从概念上讲经筋理论是筋病理论的一部分;从病证上看,经筋理论是筋病理论在四肢的具体表现;从治疗方面分析,经筋理论长期强调针灸、针刀等治疗方法,而筋病理论不再局限于针灸、针刀等疗法,而是融合了功能锻炼、药物、针灸、推拿等疗法,更加强调预防和力学的平衡。本文从概念、病证、辨证和治疗几个方面对筋病理论和经筋理论的异同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明代医家注重针灸理论研究,无论是研究方法、思路,还是对于相关的理论阐述,都值得当今借鉴。高武对针灸理论的研究,以《内经》《难经》为准绳,对针灸经典理论进行立题分类和全面系统的分析,突出经络、腧穴、刺灸等理论的渊源和要点,尤其是理论专题研究、医家学术整理等方面,图文并用、理论联系临床,都值得当代针灸理论研究界的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年莉  于铁城 《吉林中医药》2008,28(11):831-833
方剂经过先秦两汉时期的广泛实践应用,理论内容逐步产生形成.秦汉时期<内经>、<神农本草经>、<汉书>等著作对方剂理论进行了总结探讨,该时期产生的方剂理论主要包括:治法理论、方剂结构理论、配伍理论和剂型理论.秦汉时期的方剂理论并不完备,但它是后世方剂学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运用中气理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试从中气理论的概念、中气理论的中医发展脉络、中气理论的成熟、黄元御中气理论的主要内容、中气理论认识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中气理论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取穴、操作、方义和运用体会等多方面阐述。中气理论指导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特色、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7.
阿是穴理论是以阿是穴为核心的中医经典理论,临床上重视阿是穴的应用却常忽视其理论内涵。通过梳理古代文献及现代理论,总结阿是穴理论作为腧穴定位方法及针灸治疗选穴原则的内涵。比较阿是穴理论与激痛点理论、浮针医学理论、针刀医学理论,发现这些理论与阿是穴理论本同末异,是对阿是穴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认为阿是穴是阿是穴理论的核心,阿是穴具有动态取治的性质,并提出阿是穴治未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中医传统经络理论、阴阳理论、五行理论以及《内经》相关理论,提出一种新的针灸理论"五膜理论",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针灸方法"经穴五膜针法",运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4):831-834
文章梳理了针刀代表性文献及著作,对针刀医学现有理论进行了回顾。目前的针刀医学理论既包含现代医学理论,又吸纳传统医学理论,主要以朱氏四大基础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同时,作者在针刀医学理论视角下从针具、刺法、经筋三方面,分析整理了《内经》中与针刀相关的理论,发现针刀理论与《内经》针灸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可互相诠释。针刀理论是源于传统针灸理论的,两者并非泾渭分明,在新的视角下解读传统针灸理论,可以丰富传统针灸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0.
新专栏征稿     
《江西中医药》2012,(1):13-13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理论研究对中医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论述。讨论专题有:中医水理论研究、火理论研究、体质学说研究、梦理论研究、病证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近十年来针刺治疗失眠的辨治理论进行归纳整理,主要有五腧穴理论、疏肝调神理论、镇静安神理论、交通阴阳理论等,以及配合针刺的其他疗法,如音乐疗法、耳穴疗法、推拿疗法等整体疗法,参考文献36篇。  相似文献   

12.
新专栏征稿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理论研究对中医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论述。讨论专题有:中医水理论研究、火理论研究、体质学说研究、梦理论研究、病证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藏药药性理论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藏药具有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基于五源学说的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等理论较系统,富于宏观辩证,独具藏特色,部分理论极具科学性,具备了形成藏药药性理论的基本核心要素。然而藏医药典籍及文献中,尚未独见有藏药药性理论的系统论述,从而限制了藏药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该论文以藏药理论的三大基本核心——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产生、衍生、相互作用关系为出发点,系统介绍了基于五源学说的藏药药性理论的形成,梳理了五源学说与六味、八性、十七功效的相互关系,揭示了六味、八性、十七功效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了藏药性理论与中药药性理论的联系和类似之处,提炼了藏药药性理论的特色及科学性,以期为藏药理论的系统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颊针疗法是王永洲教授创立的一种无痛针灸新疗法,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心身理论为其三大理论,具有取穴标准、靶点明确、操作简单等特点。运用全息理论,以面颊部精确全息定位取穴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四肢及躯干不适;大三焦理论调理三焦气机使五脏协调,阴阳相交而寐;心身理论强调形神统一,对三焦穴采用一体化治疗,对躯体及精神同步干预,使中风后失眠患者情志畅达,安然入睡。基于颊针疗法三大理论(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心身理论),探讨颊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思路,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在过去50年间海外研究针灸作用机理的不同的理论和假说。包括局部机械传导理论、闸门控制理论、神经体液理论、形态奇异性理论和神经节段理论。对每一种理论的合理性和缺陷进行了讨论与比较,从而得出结论认为,针灸的作用机制最有可能是多种生理过程的综合。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医针灸学所面临的"内忧外患"需要从理论角度予以深刻反思,通过分析当下针灸理论困境形成原因,梳理针灸理论在认识、理解、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包含四方面:加强针灸理论自身建设、加强针灸理论教育与传承、加强相关政策机制保障、强化针灸理论思维,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最基础的、最迫切的工作就是在针灸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更加注重针灸理论建设工作。只有不断强化理论支撑,守正创新,才能促进针灸医学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动态角度出发,对脏腑特性、气化功能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进行高度概括。《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学术思想,不仅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万事万物均存在气机升降运动,也确立了人体气机升降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表现在:确立阴阳升降道路,运用升降理论阐明人体气、血、津液的生成、转化、代谢的生理过程,运用升降理论阐述脏腑生理特点,运用升降理论阐明疾病的病理变化,运用升降理论制定治则治法,运用升降理论解释药物升降浮沉属性等6个方面,这些升降基本理论为后世医家阐述和发挥升降学说提供理论基础,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专栏征稿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已全面改版,以下重点栏目面向全国征稿:●理论研究对中医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专题论述。讨论专题有:中医水理论研究、火理论研究、体质学说研究、梦理论研究、病证理论研究。●百家争鸣旨在打破中医学术界的沉闷局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展开讨论争鸣。争  相似文献   

19.
赵俊先 《陕西中医》2008,29(5):578-580
目的:探讨中医学理论与免疫学理论认识观。方法:根据中医学相关理论,结合当代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现代免疫学理论和古老中医学理论在认识观上存在惊人的相通之处。它们用整体的观点、平衡的观点、预防的观点、网络的观点去解释医学理论问题,应用这些观点去解决人体在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三大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医药理论,提出中医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三大体会:第一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大法为主的扶正理论,第二是内外同法、外用为主理论,第三是中西结合、不断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