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术流派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其传承研究对于弘扬发展中医学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历史背景,论述了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对现代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当前社会大环境及中医学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医学术流派传承与发展的几点对策,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生存壮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术流派与传承问题,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创新发展尤其是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及其传承人认定的要素,认为创新而独特的学术思想、稳定的传承模式和人才梯队是中医学术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名老中医为核心的学习团队成为现代学术继承的特点之一,但名老中医不等于流派;现代传承形式众多,应区别对待学术传承人和继承者,但学生不代表继承人,只有继承和传扬了流派的学术思想才能认定为传承人。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医正骨理筋学术流派是中医药发展传承至今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宫正骨流派是中医骨伤学派的经典流派之一。于清代中后期逐渐兴盛,推动了近现代中医骨伤科事业的成型与发展。清宫正骨流派传承脉络清晰,学术特点鲜明,对于骨伤科常见疾病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和特色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介绍清宫正骨流派传承历史渊源及学术思想理论,描述常见的清宫正骨理筋特色手法操作方式及治疗原理,结合当下清宫正骨手法的创新研究及应用现状,为现代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地启发中医骨伤科临床及科研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医学术界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们曾经拥有的许多宝贵经验却正在逐步丢失.但无论如何今天重视对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研究,对弘扬发展中医学是一件大好的事情. 中医学术流派究竟应该传承什么?怎样传承?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着重传承中医流派独特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除此以外,笔者以为,对形成学术流派起重要作用的文化传承是不可忽视的.历史告诉我们,各种不同文化是形成各地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根基.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术流派在历史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文章首次提出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对于如何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医学术流派等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重大的、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共性的传承传播规律中寻找适合流派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空间,立足于"继承",着眼于"创新",充分挖掘流派文化的价值内涵,增强流派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注重中医学术流派之间相互沟通、融合借鉴、科学整合,在彰显中医学术流派特色的基础上提高临床疗效、扩大影响、吸纳参与者,发展壮大流派,是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中值得深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海派中医流派"是发展、形成于上海地区的,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独到的临床技艺和诊疗特色、较为清晰的学术源流、传承脉络以及一定的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中医学术派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作为"海派中医流 派"传承研究基地,承担多项中医流派的传承及特色技术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方案》,于2016年9~12月对已建设期满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组织开展验收工作,通过全面掌握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和成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进而推动中医学术流派持续发展。本次验收工作由实地验收、集中答辩两部分组成。验收结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验收主要包括流派形成渊源与发展历史、流派历代代表人物传记及代表性著作、流派文献、实物等文史资料  相似文献   

8.
调查走访上海市嘉定区部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代表性中医师、中医流派继承人,了解嘉定区目前中医学术传承情况,为制定中医学术传承政策提供参考。通过调查,整理出郑氏妇科、陈氏儿科、政氏外科、黄墙朱氏世医、王氏世医等的传承脉络、学术特色、技术专长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上海市嘉定区近现代名医辈出,但部分学术流派或世医缺乏良好传承,需采取措施,进一步总结、传承和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9.
海派中医流派是上海中医界的宝贵财富,其近年来的传承与发展备受关注。对近20年海派中医流派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可视化分析研究,可以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海派中医流派近期的发展状况。通过对可视化结果分析发现,海派中医流派在近年来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政府支持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中的主要外在驱动力,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是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已构建了多个较为稳定的学术型研究团队及科研机构,为“十四五”期间海派中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和阵地基础。  相似文献   

10.
范凯  王凯  宋敏  彭斯伟  李金益 《光明中医》2022,(17):3110-3112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新时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医学术流派作为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医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当下正处学术流派弘扬发展的好时机,如何进一步把握“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对于推进学术流派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学术流派与传承创新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度探讨,辨证地分析了传承与创新的协同关系,以期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兴盛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理念与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中医学 术流派是中医学术发展与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是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当前中医学术流派数据 具有异构性、广分布、多样性、海量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影响,提出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期望能为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大数据环境提供一个坚实的支撑平台,推动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介绍为切入点,全面阐述中医推拿从起源到发展形成独立学科,并形成学术流派的过程,阐明了推拿学术流派应包含的四要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推拿教育是带有抢救性的学校教育和传统师带徒传承模式相结合的,学校教育(推拿学校)使得传统中医推拿在全国范围内奠定了广泛的基础,而师徒结对的传承又使得许多推拿学术流派得以薪火相传.现阶段推拿学术流派的传承可采取临床师资直接面向在校学生传授和中青年骨干医师临床传承两线并进的形式.根据推拿学术流派传承的特点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在传承的基础上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医疗环境,使得推拿学术流派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医药报》消息: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此举以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和医疗实践中具体技术方法与方药运用为重点,充分体现中医药发展以继承为基础,探索建立中医流派学术传承、临床运用、推广转化的新模式。目标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学术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传承梯队完备、辐射功能较强、资源横向整合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群体。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课题组就当代中医学术流派评价形成了几点认识:著名医家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核心人物;当代中医学术流派必须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并非其唯一的学术主张;稳定的传承体系是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确立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化意识形态对中医学术流派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颖  Wang Zhenguo 《河南中医》2009,29(6):528-529
中医学术流派是指中医学同一个学科内,因不同的师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研究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学术派别。中医学在不同学术流派的争鸣中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流派的形成与传承成为中医学术思想发展的主线,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古代的文化意识形态启迪和推动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对学术流派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9月30日讯: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方案》,于2016年9~12月对已建设期满的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组织开展验收工作,通过全面掌握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情况和成效,总结经验、查找问题,进而推动中医学术流派持续发展。本次验收工作由实地验收、集中答辩两部分组成。验收结果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验收主要包括流派形成渊源与发  相似文献   

17.
火神派研究的现代意义(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史上众多的学术流派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医的重要内容.它们既是学术发展的动力,更是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医学得以延续至今,学术流派的传承和发展,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古为今用,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原则,我们研究和传承火神派,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总结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及其特点,提出"重经典,跟名师,勤临证"为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内涵,并对创建中医学术传承流动站、中医学术流派工作站、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非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等现代多元化师承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术的发展、学术流派的特点及传承进行了概略而系统的讨论.认为明清时期三大流派代表了中医外科全盛时期的主要成就,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对后世中医外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历代名医辈出,名家荟萃,孕育出吴门医派、孟河医派、龙砂医派、澄江针灸学派等众多著名的中医学术流派。吴门医派、孟河医派等中医学术流派鼎盛于明清,名震海内外,并不断开枝散叶,培育出海派中医、金陵医派等近现代著名学术流派,学术传人中名医荟萃。江苏地区中医流派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其丰厚的学术资源值得我们去继承、发扬、推广。江苏省中医流派研究院的成立,必将有力推动江苏地区中医流派的传承创新发展。我就其建设方案略提几点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