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明  何兰英 《四川医学》2013,(8):1141-1143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BP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高血压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6月~2012年6月住院的合并TIA发作的高血压病患者84例为研究组,以同期住院的非合并脑卒中的高血压病患者84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做24h动态血压检查,计算24h平均收缩压(ASBP)、平均舒张压(ADBP)、收缩压变异性(SBPV)及舒张压变异性(DBPV),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IMT。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ASBP、A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SBPV、DBPV和IM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压变异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管腔狭窄组,同时检测三组患者的踝臂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严重,踝臂指数越低,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踝臂指数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率血压乘积(R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0—2011年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医院对开滦集团职工进行健康查体数据5 187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依据体检时RPP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RPP<7 700,7 700≤RPP<8 961,8 961≤RPP<10 400,RPP≥10400等4组,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R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1)5 187例研究对象中男3 121例,女2 066例,年龄40~94岁;(2)随着RPP的增加CIMT逐渐增厚,4组CIMT的厚度分别为(0.80±0. 17)mm、(0.83±0. 19)mm、(0.86±0.19) mm、(0.89±0.20)mm;(3)将CIMT作为因变量,RPP作为自变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显示:通过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结果发现RPP与CIMT呈正相关,随着RPP的增高,CIMT逐渐增厚。结论 R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病血压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和老年健康查体者75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IMT。结果 老年高血压病组随血压增高,IMT逐渐增厚,56例患者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情况,可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监测高血压病的进展、预后,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监测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Lep)水平及其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66例,设为高血压组;另于同期选取老年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等一般指标、血脂生化及血清Lep,超声检测IMT.结果 两组BMI、WHR及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高血压组血清Lep及IM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组血清Lep水平高于非AS组水平(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与患者年龄、WHR、Lep呈正相关(均P< 0.01).结论 Lep可能参与了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为阐明及干预高血压病患者AS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同时检测血脂状况。结果:血脂异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超过正常,高TC、高LDL-C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贝尼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将未治疗或者未经正规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贝尼地平组和培哚普利组各4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颈动脉IMT、ABI、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IMT均有所下降(P〈0.01)、ABI有所上升(P〈0.01)。治疗后血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贝尼地平组IMT低于培哚普利组(P〈0.05),ABI高于培哚普利组(P〈0.05)。结论贝尼地平与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两者的降压效果无差异。对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贝尼地平较培哚普利能更好地逆转大动脉结构异常,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更好地预防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钩藤碱对高血压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疗程为6个月。治疗组在服用非洛地平2.5mg,1次/d的基础上,加用钩藤碱胶囊,每次25mg,2次d。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5mg,1次/d。比较治疗前后血压、颈动脉IMT、血脂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在血压方面,治疗组疗效等同于对照组;在颈动脉IMT、血脂等指标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藤碱在延缓高血压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高血压患者血Hcy、Cystatin C与动态血压各参数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I)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单纯高血压(B)、单纯脑梗死(C)及高血压脑梗死患者(D)与正常老年人(A)血Hcy、Cystatin C、IMI及动态血压值,比较组间差异,分析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Hcy较无脑梗死者升高。高血压患者Cystatin C较血压正常者高,单纯脑梗死患者较正常老年人及高血压患者Cystatin C降低。单纯脑梗死和高血压患者IMI较正常老年人增厚,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增厚更明显。单纯脑梗死患者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分别低于和高于正常老年人;高血压脑梗死患者SBP、DBP及PP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脑梗死组Hcy和Cystatin C与SBP正相关。结论高Hcy血症及IMI增厚是脑梗死危险因素;低Cystatin C血症,低SBP,高DBP是血压正常脑梗死危险因素;高SBP、DBP及PP是高血压脑梗死危险因素,其Hcy和Cystatin C与SBP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杨靖  夏阳 《广西医学》2012,34(10):1360-1361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P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计算其脉压,根据脉压大小分为3组:A组38例,脉压<50 mmHg;B组42例,脉压50~70 mmHg;C组40例,脉压>70 mmHg.用多普勒超声检测3组患者IMT和IMT/内径比值,分析脉压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1)A组高血压患者IMT、IMT/内径比率分别为(0.82±0.18)mm、(12.36±2.00)%,B组分别为(0.96±0.23)mm、(13.84±2.20)%,C组分别为(1.09±0.25)mm、(15.39±2.90)%,IMT和IMT/内径比值均C组>B组>A组(P<0.01).(2)脉压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r=0.624,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随脉压增大而增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量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CHD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颈动脉IMT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比较2组患者各部位骨密度(BMD),并分析IMT与BMD的相关性。同时根据BMD分为正常骨量亚组、低骨量亚组及骨质疏松症(0P)亚组,随访1年,分析各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增厚组腰椎(L2~4)、股骨颈、Ward's三角及Troch的BMD值均显著下降(t=3.40、3.93、5.22、5.03,P<0.01),OP的发生率显著升高(x~2=4.36,P<0.05)。与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血钙明显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ALP)、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CTX-β)明显升高(t=8.32、5.21、2.08、3.02、4.85,P<0.05)。老年CHD患者颈动脉IMT值与L2~4、股骨颈、Ward's三角、Troch的BMD值均呈显著负相关(r=-0.53、-0.58、-0.41、-0.47,P<0.05)。低骨量亚组、OP亚组MACEs发生率分别为32.1%、46.2%,明显高于正常骨量亚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55,P<0.05);低骨量亚组与OP亚组MACE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D患者普遍存在骨量水平偏低,对有颈动脉IMT增厚者加强BMD检测有助于改善老年CH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5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源 《重庆医学》2008,37(13):1473-1474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测定5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较非糖尿病患者增高〔TC(4.82±1.14)mmol/L与(4.37±0.93)mmol/L,TG(1.90±1.08)mmol/L与(1.50±1.03)mmol/L,P<0.05〕;合并高血压率为69.1%,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的IMT(1.24±0.35)mm较非糖尿病患者(1.06±0.19)mm显著性升高(P<0.05)。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的IMT(1.33±0.34)mm较无高血压者(1.03±0.28)mm明显增高,随年龄增加糖尿病患者的IMT逐步增加(P<0.05);HbA1c≤6.5%组的IMT较HbA1c>6.5%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高的特点。这些因素、年龄和血糖控制差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积极地纠正血脂和血压的异常及高血糖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按血压特征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n=78)患者及双期高血压(DH,n=86)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分析系统分析HRV指数,采用颈动脉多谱勒超声检查IMT。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IMT与HRV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ISH组年龄、收缩压、脉压显著高于DH组而舒张压显著低于DH组(P<0.05),ISH组患者IMT显著高于DH组(P<0.05),HRV时域参数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内5 min节段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内5 min节段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显著低于DH组(P<0.05)。在ISH组患者中,校正年龄、脉压等影响后,IMT与SDNN(r=-0.29,P<0.01)、SDANN(r=-0.27,P<0.01)、SDNNindex(r=-0.32,P<0.01)、RMSSD(r=-0.35,P<0.01)呈负相关。在DH组患者中,IMI厚度与HRV各指标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SH患者具有IMT显著增高以及HRV显著降低的特点,且IMT与HRV密切相关。IMT与HRV可作为评价ISH患者心血管危险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HT组)、23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T+DM组)和250名健康体检者(NC组)的动态血压、血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重指数(BMI),并运用高分辨率B型超声仪检测受试者的颈动脉IMT。结果3组BMI、血压(包括SBP、DBP)、血脂(包括TG、IC、HD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FBG、FINS、IMT均显著高于NC组(P〈0.05或001),而IAI显著低于NC组(P〈001);HT+DM组FBG、FINS、IMT均显著高于HT组及NC组(P〈0.05或0.01),而IAI显著低于HT组及NC组(P〈0.05或0.01)。IMT与BMI、FBG呈显著正相关,与IAI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高于正常人,而且与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压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新发高血压患者80例(1级27例,2级28例,3级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测定其血清脂联素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应用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IMT。应用SPSS 11.5软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血压的升高,对照组、1级高血压组、2级高血压组及3级高血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IMT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IMT均呈负相关(r=-0.670、-0.561、-0.302、-0.460、-0.53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IMT是脂联素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随血压升高而降低,颈动脉IMT与脂联素关系密切,二者均可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拉西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对13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拉西地平治疗.同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137例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IMT及诊室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 动态血压(清晨、白天、夜间, SBP、DBP)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137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IMT为(0.80±0.04)mm,治疗前为(1.12±0.06)m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诊室血压分别为SBP(148±10)mm Hg、DBP(100±9)mm Hg,SBP(118±12)mm Hg、DBP(80±6)mm Hg,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24 h动态血压清晨、白天、夜间分别为SBP(134±9)mm Hg、DBP(90±8)mm Hg,SBP(144±16)mm Hg、DBP(94±8)mm Hg,SBP(116±16)mm Hg、DBP(76±11)mm Hg和SBP(126±14)mm Hg、DBP(84±12)mm Hg,SBP(130±12)mm Hg、 DBP(84±11)mm Hg, SBP(108±11)mm Hg、 DBP(70±9)mm Hg,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应用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仅可以有效地降压,而且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thickening of the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120例高血压病患者行超声测量IMT,分为正常组和增厚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血尿酸(uric acid,UA)、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等。以有无IMT增厚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增厚组患者FBG、TC、LDL-C、RBP4、Cys C明显高于正常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RBP4、Cys C是IMT增厚的危险因素(OR=1.322,1.402,1.309,均P<0.05)。结论:血清LDL-C、RBP4及Cys C水平升高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随机选取60例2013-03/2014-03月期间在作者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试验组,根据IMT试验组分为IMT增厚组(27例)和IMT正常组(33例),记录研究对象的IMT、FFA及相关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 blood sugar,2hB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在TC、TG、HDL-C、LDL-C、2hBS、FPG、IMT、FFA等指标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MT增厚组的TC、TG、HDL-C、LDL-C、2hBS、FPG、IMT、FFA等指标均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和血糖均为紊乱状态,且IMT增厚组较IMT正常组更为严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FFA的检测对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意义显著,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216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及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血压晨峰及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IMT增厚组中血浆hs-CRP及血压晨峰均显著高于IMT正常组(P<0.05);血压晨峰组中血浆hs-CRP、IMT均显著高于非血压晨峰组(P<0.05)。结论:血压晨峰和血浆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娟  周星佑  蒋敏海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5):152-154,173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性别差异,为脑梗死患者诊断和防治的性别差异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3例,依据性别将19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男性急性脑梗死组94例,女性急性脑梗死组99例。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受试者颈动脉IMT,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分析颈动脉IMT性别差异性原因。结果 男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颈动脉IMT较女性急性脑梗死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LDL-C水平及吸烟率均高于女性急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急性脑梗死组HDL-C水平高于男性急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血浆高Hcy、LDL-C水平,高吸烟率以及低血浆HDL-C与男性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男性、年龄、Hcy、吸烟与颈动脉IMT独立相关。结论 男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组颈动脉IMT较女性急性脑梗死组厚,这可能与血浆Hcy水平、吸烟不良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