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杨  高颖  马斌  张华  王琪 《天津中医药》2012,29(2):124-127
[目的]通过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探讨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频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发病72h内患者605例,动态采集患者发病1-14 d及发病28、90 d时《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气虚证出现的时点频率将患者分为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298例),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307例)。比较气虚证出现频率不同分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结果]各时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组内各时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时间的延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逐渐降低。两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证出现时点≤8个组发病14 d与入组当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值大。[结论]缺血性中风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更重,且气虚证出现时点多的患者发病14 d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无气虚证出现时点少的患者明显,积极扶助正气治疗对改善中风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野菊花对家兔模型SIL—2R,IL—6,TNF—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野菊花对家兔Ⅲ型变态反应模型制模前,后及制模过程中对SIL-2R,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正常马血清的方法,建立Ⅱ型变态反应模型。分别于制模后过程中连续胃管灌药,并间断取血测定SIL-2R,IL-6,TNF-α。结果:制模后给药组SIL-2R下降,IL-6下降,TNF-α下降,边制模边给药用3种因子的下降,但较制模后药组下降数值大。  相似文献   

3.
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脑梗死,ACI)始发状态风证与免疫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专家经验辩证量表对151例ACI患者的始发状态进行证候评分,同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IL-6、TNF-α含量,再按证候评分将患者分成风证组与非风证组,对比两组患者IL-6、TNF-α的变化水平,并与健康人组(60例)作对照。结果:风证组的IL-6、TNF-α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非风证组(P<0.001);风证组及非风证组的IL-6、TNF-α含量与正常健康人组比较也呈上述变化(P<0.001)。结论:IL-6、TNF-α高升水平可作为判定急性脑梗死始发状态风证与非风证的微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缺血性中风60例随机分为益肾调督取穴组和普通取穴组各30例,治疗35d。观察针刺前后生存质量测定积分,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针法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别有显著性,两组针法治疗中风均有效。两组针法间比较,益肾调督取穴组优于普通取穴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 (CGN)血、尿中化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血、尿中IL - 6、IL - 8、TNF浓度。结果显示 :血IL - 6、TNF和尿IL - 8浓度在CGN四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IL - 6、TNF、尿IL - 8,可作为CGN中医证型区分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与气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缺血性中风的病机较复杂,有风、火、痰、瘀、虚之分。笔者立足临床,通过对缺血性中风古今文献的整理,认为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的相关因素、先兆症、临床表现、现代病理机制密切相关,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 1 缺血性中风相关因素与气虚血瘀的关系 1.1 年龄大小 缺血性中风多发生在40岁以上,尤以50~70岁为多[1]。《风劳臌膈四大证治》说:“每见中风之人,必中年以后。”为什么步入中年以后缺血性中风发病率增高呢?因为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由强到弱不断衰减,影响气血运行。如《杂病源流犀烛》云:“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入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检测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研究证候要素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出现频数最高的为风91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最少13次,占7.9%;火、痰、血瘀、气虚四种证素出现次数分别为73次、86次、83次、48次,分别占44.2%、52.1%、50.3%、29.1%。急性期、恢复期不同证素间血糖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风、火、痰、血瘀、气虚血糖降低程度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阴虚阳亢血糖水平较前升高。急性期不同证素积分与NIHSS分值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证素血糖水平与NIHSS分值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不同证素均可促进机体血糖升高,对血糖水平程度影响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IL—6、IL—8、TNF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血、尿中化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血、尿中IL-6、IL-8、TNF浓度。结果显示:血IL-6、TNF和尿IL-8浓度在CGN四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IL-6、TNF、尿IL-8,可作为CGN中医证型区分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加味参芪地黄汤对大鼠系膜细胞分泌IL—1、IL—6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分泌IL-1、IL-6的影响,并用雷公藤多甙作为对照。结果:加味参芪地黄汤能显著抑制经LPS刺激的大鼠系膜细胞对IL-1和IL-6的分泌,而雷公藤多甙仅对IL-1的分泌有抑制。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能干预活化的系膜细胞分泌炎病介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气虚证的影响因素,构建AIS患者气虚证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42例AIS患者,依据证候要素判断标准分为气虚组(47例)和非气虚组(95例),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方法筛选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与大动脉病变(LVD)、小动脉病变(SVD)的相关性。方法将207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分为LVD组87例、SVD组1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病史、并发症、血常规、颅内外血管超声学检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一步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痰证单项条目评分、阴虚阳亢证发生率、房颤、冠心病、心脏病史、心律失常并发症、淋巴细胞百分比(LYM%)、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TCD血管高流速、NIHSS、MRS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上述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出,冠心病史、LDL、TCD血管高流速、MRS量表评分与LVD相关(P0.05),LDL与SVD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大小动脉病变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吕霞  郭蕾  马作平  陈加良  刘强  林浩  邓先琴 《新中医》2021,53(15):32-3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40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7个证型;所有病例均行Siemens双源头颈CT检查,计算颈内动脉Agatston钙化积分,并根据积分划分为0分、1~1...  相似文献   

13.
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IL-6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IL 6 )与中风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检测急性期中风患者及健康人的外周血清IL 6浓度。结果 :中经络、中脏腑患者IL 6血清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中脏腑患者血清IL 6浓度高于中经络患者 (P <0 0 1) ,中经络组中气虚血瘀、阴虚风动、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组血清IL 6浓度高于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 (P <0 0 1) ,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脑梗塞、脑出血组患者血清IL 6浓度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TIA)组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血清IL 6水平升高可能与中风的发生有关 ,中风中医辨证分型与IL 6存在一定关系。补气活血化瘀药对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调节细胞因子含量可能会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刘明怀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02-503,52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气虚、心阳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关系。方法选择CHF心气虚、心阳虚证住院患者62例,分别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并行心脏多普勒、血清TNF-α、IL-6和IL-10等检查。结果心气虚证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以舒张功能不全和心功能Ⅰ级、Ⅱ级为多,心阳虚证组患者以心功能Ⅲ级、Ⅳ级为多;心气虚证患者E/A值、EF值高于心阳虚证;心阳虚证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高于心气虚证;心阳虚证患者血清IL-10水平低于心气虚证。结论TNF-α、IL-6与IL-10可能在CHF心气虚证向心阳虚证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微观辨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通络愈瘫胶囊、消栓通络胶囊。评定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用药前后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NF-α、IL-6检测:治疗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中IL-6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络愈瘫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TNF-α、IL-6在血清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浊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124例,辨证为湿热蕴脾证64例,脾胃气虚证60例,两证型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服中药组,另设健康对照组30名,分别在治疗前后空腹抽取肘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TNF-α,IL-6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证型治疗后TNF-α,IL-6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湿热蕴脾证加服中药组TNF-α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脾胃气虚证加服中药组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较脾胃气虚证病情严重;慢性乙型肝炎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改善TNF-α,IL-6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一般指发病2周以内,病因不外乎“风、火、痰、瘀、虚”五端,而认为缺血性中风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遇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烟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形成脑脉痹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提高实验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从四诊诊断、理化微观指标、影像学特点、动物模型等面,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今后应需要同步的、系统的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结论:根据损伤级联反应的不同阶段。把握各个时间窗的症状和体征,把气虚血瘀证和其他证型结合起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鲁锐  杨平 《中医药研究》2013,(11):1399-1400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HIHSS)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 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和ICAM-1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将60例发病12h内的缺血性中风入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加用丹黄解毒清脑免煎颗粒),疗程14天,分别在治疗第1、3、7、15天测定血清中TNF-α、hs-CRP、IL-6和ICAM-1含量。结果:中风早期TNF-α和ICAM-1即开始表达,IL-6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早期hs-CRP升高,并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1周)。结论:急性脑缺血后的炎症级联反应可能是由TNF-α诱发、以ICAM-1为桥梁介导的。炎症损伤和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