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甘秀天 《华夏医学》2000,13(3):341-342
我科自1996~1999年,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四肢外伤性和肿瘤切除后腔性骨缺损共11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5~47岁,平均26.5岁。修复部位:肱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1例,股骨中上段纤维异样增殖症2例,切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6~18cm。慢性骨髓炎引起骨缺损3例,(胫骨2例,肱骨1例),切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7~13cm。开放性骨折骨缺损4例(胫骨3例,股骨1例),清除病变组织后骨缺损6~14cm。1.2 手术方法 按Taylor方法切取腓骨,肱骨缺损受区血管选用肱动脉分支(肱深…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已成为修复长段骨缺损的良好方法,我院自1998-2007年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8 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对22例四肢骨肿瘤截除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其中吻合血管腓骨移植15例,带血管蒂腓骨移位移植7例,手术效果满意。本术式的适应症为:长管骨良笥或低度恶性肿瘤,肿瘤较局限,全身情况较好者,骨肿瘤截除后缺损在7cm以上者。同时讨论了该术式在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的骨缺损、慢性骨髓炎病灶清除后的骨缺损、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共25例,其中肱骨5例,桡骨4例,胫骨13例,股骨颈3例。结果 25例患者术后6—14个月均获得骨愈合。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尤其是大块骨缺损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强  李会晓  张亚斌 《当代医学》2011,17(32):111-112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2月~2011年2月,共收治5例四肢不同程度骨缺损患者,其中股骨1例,胫骨3例,肱骨j例。缺损长度6~12cm,移植长度7~14cm。利用吻合腓血管的腓骨移植加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四肢骨缺损。结果本组5例全部成活,病例经过6~24个月随访,平均15月,全部切口I期愈合,移植腓骨1例发生骨折,因对位对线良好,给予石膏托固定2月后愈合,X线提示移植腓骨愈合时间为5~8月。参照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75%以上。移植腓骨的增粗胫骨化速度与年龄成反比。结论对不同程度受伤后的四肢长骨缺损采用吻合腓血管的腓骨移植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保证了移植腓骨的血供,配合植骨缩短了移植骨愈合时间,对于四肢骨缺损的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吻合血管游离骨移植治疗骨缺损的体会:附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雄虎  邓莲芳 《铁道医学》1995,23(5):288-289
采用自体骨带血管蒂吻合血管游离骨移植的方法对3例骨粗隆骨囊肿,2例股髁巨细胞瘤3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病灶清除后遗留的巨大骨缺损进行修复,经3~10年平均7年的随访观察,7例病人功能恢复良好,移植骨同新鲜骨折一样按期骨性愈合,行血管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1例病人因骨巨细胞瘤复发后失随访,认为此术具有骨块血运丰富,愈合快塑形好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缩短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8例须手术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进行常规切开复位骨折内固定.治疗组72例,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时,于骨折处用锐利的骨刀凿取带骨膜薄层皮质骨植于骨折处.结果治疗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12.7±2.41)周,对照组平均(20.3±4.61)周,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带骨膜的薄层皮质骨移植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可以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胸脐组织瓣移植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5年7月以来,应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组织瓣移植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32例,急症手术5例,择期手术27例.组织瓣切取面积最大28cm×16cm,最小12cm×8cm.结果术后32例移植的组织瓣全部成活,2例术后出现动脉危象,经探查为动脉血栓形成,重新吻合动脉后,组织瓣血循环恢复.术后随访4个月~2年,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胸脐组织瓣移植是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和影响移植骨愈合的因素。方法:对33例因外伤、骨肿瘤、骨不连、慢性骨髓炎等引起的四肢大段骨缺损,分为两组,实验组13例,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方法来修复,腓骨血管与受区血管作端端吻合或端侧吻合。对照组20例,使用传统髂骨骨块直接植骨方法。术后复查及随访6个月~4年6个月。结果:实验组13例中,除1例因慢性骨髓炎术后感染而失败外,其余12例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12例,占92%。X线照片显示移植骨增粗变大,病人恢复行走和日常生活劳动功能。对照组20例中,10例于术后3~6个月骨性愈合,占5%;6~12个月又有7例愈合,该组总愈合率为85%;失败3例。结论:对于5cm以上的骨质缺损,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是理想的修复方法,良好的内固定和合适的外固定,在两骨端植入松质骨,防止感染等都有利于移植骨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把骨形成蛋白和异种煅烧骨复合材料应用于14例颌骨缺损的病人,其中随机任选2例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术前、术后X线片对照以及术后连续X线片跟踪观察其骨缺损修复情况。术后六个月,植入复合材料组骨缺损完全修复,而空白对照组仅在骨缺损边缘有少量新生骨形成。并且对骨形成蛋白和异种煅烧骨复合的生物学基础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了讨论。证明了此复合材料是目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之一,能缩短临床上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诊应用游离第二足趾(或)带足背皮瓣移植。一期修复拇指和手指缺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组67例共83指不同程度拇指、示指和中指的缺损,急诊游离第二足趾(或)带足背皮瓣移植,通过不同的动脉和静脉吻合方式,重建血液循环,改进骨的内固定方法和肌腱吻夸方法,再造拇指和手指。结果所有再造指均全部成活,无一例患者出现肌腱断裂和骨不连。走部分病例获得随访6个月~5年,再造指外形皿功能良好,末梢感觉二点分辩率为5~12mm。供区所植的皮片均成活,感觉和外观令人满意。供足术后2~3个月可恢复正常的行走、负重功能。结论急诊游离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具成活率高的优点,是值得广泛开展的修复手指缺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 72例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的经验 ,为提高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的效果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对 1 997年 3月— 2 0 0 2年 1 0月使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72例下肢长管状骨折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随访 63例 ,随访时间 4~ 1 8个月 ,平均 1 0 .8个月。获骨性愈合 58例 ,延迟愈合 4例 ,未愈合 1例 ,平均愈合时间 6 .4个月 ,治疗总有效率 98.4%。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折具有创伤小、抗扭转能力强、无短缩、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56例,随访8~26个月,观察治疗结果。③结果 56例病人术后对位、对线均满意,股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9周,胫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7.7周,2例延迟愈合。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发生。④结论 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疗效.方法对76例四肢血管损伤者采用动脉、静脉修补;动脉、静脉直接吻合;动脉、静脉缺损静脉移植的方法治疗.结果76例病人修复血管后,74例再通,1例因诊断治疗不及时肢体严重肿胀坏死而截肢,1例肱血管损伤吻合血管后肢体远端无动脉搏动.结论四肢血管损伤诊断治疗要及时,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人造骨修复骨缺损的过程。方法选择健康中国家兔45只,将其左桡骨制成20 mm的骨缺损模型,在左侧桡骨骨缺损处用人造骨移植、钢板螺丝钉固定,右侧做为对照。于术后2、4、6、8、12、16、24周行X线拍片,并取骨缺损处标本切片,观察在骨缺损修复后各个时期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过程。术后24周测量抗弯强度。结果人造骨植入后2周骨骼残端有少量骨痂形成,与植入材料之间有纤维组织存在,并有少量新骨形成;术后4周骨骼残端与人造骨之间有连续骨痂形成,骨残端成骨活跃,有部分的编织骨出现,植入材料内部有散在的新生骨出现;16周时人造骨与骨残端之间有模糊的密度过渡区,在骨缺损区出现条带状的新生骨;24周骨缺损区有大量的新生骨形成,骨连接基本形成。24周后实验组桡骨带钢板测量平均抗弯强度为(89.98±18.21)N,对照组平均抗弯强度为(88.26±17.54)N,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去除钢板后测量平均抗弯强度为(45.73±9.62)N,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羟基磷灰石人造骨植入骨缺损后其愈合过程与正常骨愈合类似,但其替代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用羟基磷灰石人造骨修复骨缺损时一定要有可靠的固定材料,以弥补羟基磷灰石人造强度较差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克服异种骨髓移植间强烈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方法。方法 :实验分两步 :第一步 ,SD大鼠亚致死剂量 5 .5Gy全身照射后 ,4h内经尾静脉输入正常BALB/c小鼠骨髓细胞 8× 10 7。 2d后予腹腔注射Cy15 0mg/kg。诱导形成嵌合体大鼠 ,使其对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第二步 ,BALB/c小鼠接受致死剂量 9.0Gy全身照射 ,随机三分组。照射后 4h内经尾静脉注射骨髓进行移植。A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 4× 10 7;B组输注正常SD大鼠的骨髓细胞 4× 10 7和脾细胞 2× 10 7;C组输注嵌合体SD大鼠的骨髓细胞 4× 10 7和脾细胞 2× 10 7;比较GVHD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有 2只小鼠死于感染和放射损伤 ,所有对象均未观察到明显GVHD表现。B组平均存活时间为 (9.0± 1.3)d ,且死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典型GVHD表现 ,如皮毛脏乱、消瘦、弓背体位、腹泻 ,甚至血便等 ;肝实质内有灶性淋巴细胞及多形细胞浸润 ,并可见局灶性坏死 ;肠绒毛部分或大部分脱落 ,粘膜坏死、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符合GVHD病理改变。而C组除 2只小鼠分别于 18d、31d死亡外 ,余均存活超过 6 0d ,与B组有显著差异 ,且死亡率最低。结论 :有受者嵌合体的供者 ,在进行异种骨髓移植后有助于克服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