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经抗炎治疗7~30d后复查彩超,并将治疗前后的图像特点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95例患儿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皆为多发,以右中下腹、脐周为最多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星点状、棒状及树枝状血流信号.治疗后复查,19例患儿淋巴结消失,76例患儿显示淋巴结长径、短径均明显缩小(P<0.01),彩色血流亦减少.结论 高频彩超能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随访观察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频彩超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5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依次扫查中上腹、脐周、左右下腹等肠系膜分布区,重点检查脐周和右下腹,观察并记录淋巴结数量、形态、大小、边缘及内部回声,测量淋巴结的长径、短径,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内部血供情况,经抗炎治疗后进行复查,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内部血流的变化。结果: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血流信号显示丰富,经抗炎治疗后淋巴结明显减少和缩小,其内血流信号也明显减少。结论:高频彩超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院对临床确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24名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的结果.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淋巴结的肿大情况及其分布位置.结果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100%),其中以右下腹多见(92.3%),单纯脐周淋巴结肿大(55.6%).结论 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7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并分析其相关问题。方法:对472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结果:本组472例患儿均以急性腹痛或反复腹痛就诊,有上呼吸道症状者占74.58%,伴有恶心呕吐者占45.55%,27例右下腹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超声检查472例均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结节。所有病例均给予抗炎,抗病毒治疗,5~10d症状消失。随访425例,随访6d至6月,腹部B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均明显缩小,纵横径比值(L/S)小于2。结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高频彩超是首选检查方法。抗炎、抗病毒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范慧芳 《安徽医学》2013,34(9):1378-138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抽选5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炎症组)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对其超声图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抽选57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57例患儿腹腔内高频彩超检测均可见淋巴结肿大,并且多位于脐周或者是中下腹,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信号增多;炎症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L)、短径(S)以及内部回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快速判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临床首先诊断方法,同时可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估等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高频彩超对65例1~14岁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右侧腹及脐周可见一至多个不同程度肿大的淋巴结,彩色多普勒显示丰富血流信号,经治疗后复查肿大淋巴结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彩超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0例腹痛患儿及82例正常儿童进行高频探头彩超检查,比较两者肠系膜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及CDFI血液分布特征。结果:90例腹痛患儿中有79例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长径为1.76±0.30cm,短径为0.73±0.13cm,正常儿童肠系膜淋巴结长径为0.93±0.11cm,短径为0.44±0.05cm,两组淋巴结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彩超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结果:统计发现在所有病例中,有90%(83/92)显示肿大淋巴结,以右侧腹为多见(77%,64/83),其次分别为左侧腹(16%,13/83)和脐周(7%,6/83),皆为多发,未见单发。结论: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颈部不同病因所致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检测 5 2例不同病因所致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回声图像及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良性淋巴结肿大 L/S>2 ,恶性淋巴结肿大 L/S<2 ( L/S是淋巴结长径与短径之比 )。回声强度为慢性淋巴结炎 >淋巴瘤 >淋巴结转移癌 >淋巴结结核 >急性淋巴结炎。恶性淋巴结血流信号丰富 ,周边血流型或中心血流型 ,或两者兼有 ;良性肿大淋巴结多无血流信号 ,或散在小点状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显像对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急性腹痛患儿(观察组)和37例正常儿童(对照组)采用彩色多谱勒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记录淋巴结分布密度、部位、形态回声、测量长短径比(L/S)。结果:腹痛组58例(92.1%)显示淋巴结肿大,为密集型或串珠状分布,右侧腹部淋巴结肿大的程度比脐上部和左侧腹部明显。腹痛组淋巴结长、短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谱勒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为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AML)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5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有无淋巴结肿大,并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血流及纵横比值.结果 显示的肠系膜淋巴结均为多发,单纯回盲部83例.单纯脐周36例,混合出现者15例,其他部位31例.高频彩色多普勒(CDFI)于肿大淋巴结内探及血流信号增多,阻力指数(RI)>0.6.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和30例正常健康儿童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在脐周和(或)右下腹可探及椭圆形肿大淋巴结,且在肿大淋巴结内均有血流信号.结论: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性较高,并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方法: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50例,使用百盛CLASS C和飞利浦HD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4~13MHz,常规全腹进行筛查式扫查,后采用高频线阵探头观察淋巴结分布部位、大小、数目等二维图像,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淋巴结内部及周围的血流情况。结果:肠系膜淋巴结都有不同程度肿大,位于右下腹80例、右中上腹50例、左上腹15例、左下腹5例。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呈椭圆形,长径/短径值均≥2,其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质均匀性增厚,呈低回声,包绕高回声髓质,皮髓质分界清晰。肿大淋巴结未见融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多数肿大淋巴结皮髓质内血流增多。结论:高频彩超可清晰地显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分布情况,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儿科急腹症经超声显像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门诊及住院患儿和30例正常健康儿童行高频超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及右下腹,而且淋巴结最大长轴直径大于1.0 cm,最大短轴直径大于0.5 cm,纵横比又称圆形指数大于2,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淋巴结内见血流信号增多,呈点、条状沿淋巴门分布.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可作为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将肠系膜淋巴结L〉1.0 cm、R〉0.5 cm、L/R〉2,CDFI显示淋巴门样血流信号,作为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彩超对高原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9例肠系膜淋巴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声像图表现,对肠系膜淋巴结患儿治疗后的进行随访。结果:55例表现为单纯性肠系膜淋巴结,有4例同时合并急性阑尾炎。超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以脐周为主,其中11例同时在右下腹、7例同时在左下腹有淋巴结肿大。23例合并腹腔积液。CDFI观察淋巴门血流信号丰富。抗炎治疗后复查,肿大淋巴结体积缩小或消失,缩小的淋巴结内几乎未见血流信号。结论:在诊断小儿淋巴结炎中彩超能够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对于临床明确诊断及动态观察治疗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并且超声检查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无痛苦,儿童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6.
马秀文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237-123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腹痛小儿肠系膜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长短轴比值(L/S)及彩色血流参数值。结果所有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淋巴结形态规整,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L/S〉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流信号增多,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经临床治疗后复查疗效显著。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时为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7例以腹痛或反复腹痛就诊或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用高频探头扫查腹腔,观察右下腹、脐周、右中上腹及左侧腹腔.扫查时尉绕脐周,在全腹部有序地来回滑动式扫查,重点探查腹痛部位,仔细扫查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等大血管旁.对较肥胖患儿必要时探头可适当加压,以增加探查深度,可提高对肿大淋巴结的检出率.对探查到的肿大淋巴结进行重点观察,并做对比分析.结果:其中102例探查到肿大淋巴结,5例未探查到肿大淋巴结,检出率95.3%.结论:高频彩超对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高,能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诊断依据,而且此检查方法直观、安全、方便、无痛苦、无创伤、可重复性好.因此,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重要检查之一.  相似文献   

18.
梁香红 《中外医疗》2011,30(1):169-169
目的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探头对136例腹痛患儿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 87%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有不同程度增大,肿大的淋巴结髓质增宽,回声增强,皮质回声减弱。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增多,呈低速低阻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在影像检查中实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高频探头,探头频率7~12 MHz观察5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腹腔淋巴结肿大及分布情况,并对部分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结果腹腔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标准,长径>5 mm为肿大。50例患儿均在右下腹腔内查出数个至数十个肿大的淋巴结,其中5例合并左侧腹腔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超诊断及鉴别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朱宏玲 《当代医学》2014,(30):152-153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准确性,总结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频超声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5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进行诊断。结果本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3%,漏诊率为5.7%;所有患儿均为回盲部和(或)脐周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多呈散在、串珠状分布,边缘光滑完整,结构似肾形,中心髓质呈高回声,周围皮质为均匀的低回声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结论高频超声用于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准确率高,漏诊率较低,超声图像特征明显,易于辨别。可见,高频超声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