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颤证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病变。既往医家多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阳化风等角度认识此病,忽视阳气、痰浊、气血等因素与颤证的发生、发展、治疗关系。本文从温阳利水、清热化痰熄风、补益肺肾、活血化瘀角度来阐释颤证的治疗,以期指导临床对颤证的预防、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2.
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张秋娟治疗血瘀证、颤证等神经内科疑难杂病的临证经验,以资同道交流。  相似文献   

3.
方桂梅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学术造诣,对老年颤证有其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师从方桂梅主任侍诊左右,得受教诲。现将方师对老年颤证的认识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汗证在临床上又分自汗与盗汗。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 ,盗汗属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曰 :“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也。”[1 ]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 ,既可单独出现 ,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因此我们在临床治疗汗证时 ,一定要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由于《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药方大多药味较少 ,组方严谨。笔者常用这些方加减治疗汗证 ,每获良效。现择病例几则介绍如下。例 1 ,王氏 ,女 ,72岁。 2 0 0 3年 5月 6日就诊。患者自诉近…  相似文献   

5.
尊师颜乾麟教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秉承家训,潜心岐黄,造诣颇深,近年致力于中医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多有卓见。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并侍诊于侧,现就尊师对中风半身不遂治疗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7.
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颤证的发生与肾阳密切相关,阳虚生风,根在肾阳;诸邪阻络,痰瘀为甚,加重病情发展.治以温阳息风,并活血化瘀、益气化痰,且不忘调养预后、顾护脾胃.临床常用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甘温助少火,黄芪、党参、白术、葛根、丹参益气活血,鸡内金健脾护胃.  相似文献   

8.
开展临证思维研究对于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颜乾麟教授辨治糖尿病的临证思维特点在于打破视糖尿病为"虚症",以补肾为主的治疗路线,强调"脾统四脏"之说,早期以清热燥湿为主,中期注重健脾益气,后期辅以温阳活血。  相似文献   

9.
10.
11.
孟春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杭州市名中医。擅长手法整复、杉树皮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以及对各类骨伤疾病的中医治疗。本文将其临证经验总结如下:一、孟师重视骨伤疾病的内治,强调治疗损伤,必须从机体的整体观念出发。二、孟师认为在骨科疾病引起脏腑不和,多以健脾胃来调整它脏,只有脾胃健运化谷有序,才能为气血的生成和运化提供足够的养料;三、孟师善用自制的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胸痹病中医阴虚血瘀证型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30例给予阴虚血瘀汤,对照组给予口服丹参滴丸规范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0.95.对照组总有效率0.67,其他情况基本相同.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血瘀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血瘀证类型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阳虚血瘀证等3种类型,每组30例患者,比较3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化血红蛋白、C 反应蛋白等指标。结果: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高于气虚血瘀组、阳虚血瘀组(P <0.05)。3组患者发病的 BMI、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虚血瘀证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较高,其他指标在不同血瘀证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原发性及继发性震颤麻痹。临床表现以震颤、肢体僵直、举止迟钝、特别是面部表情淡漠而呈“面具脸”、手指呈“搓丸状”颤动,行走呈“慌张步态”为症状特征。活血止颤口服液具有活血化瘀、益气消痰、调补肝肾、通利气机等功效。主要组成药物有丹参、黄芪、川芎、钩藤、地龙等,经临床应用后效果良好。对此,我们对本方从血流变学、多巴胺递质含量改变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颤证的病机、症见与治法.重点介绍了风、火、痰、瘀、虚五种病机以及相应的临床见症,并重点讨论了其临床的治疗,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颤证的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颤证的病位在脑,其病因病机与风、火、痰、瘀关系密切,它们可单独为害,可相兼为因,但随病情的发展,与痰瘀关系尤深。  相似文献   

18.
中医颤证是指以肢体震颤或头摇、四肢拘痉、项背僵直、活动减少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多发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慢性起病,渐进性加重,致残率高,预后较差,治疗很困难。笔者自1996~2000年,应用中药颤振平胶囊为主治疗颤证58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8例患者中男32例,女26例;40~49岁17表1 58例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舌、脉象症状、体征、舌脉象例数%肢体震颤4882.75肢体拘痉4068.96项背僵直3255.17表情呆板3560.34言语蹇涩1525.86口角流涎1017.24多汗2543.10气短乏力3560.34腰酸腿软4272.41智能障碍1118.96精神障…  相似文献   

19.
五脏阴虚血瘀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脏阴虚血瘀证,是临床疑难病证中常见证型之一。我们使用滋补五脏之阴、活血行瘀法治疗本证屡奏良效。现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教学体会探析如下。1五脏阴虚血瘀证11心阴虚血瘀证心主血脉,又主神明,所以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  相似文献   

20.
颤证源流考     
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颤证病名首见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唐宋以前,有关颤证症状、病机的论述散见于各医家著作之中,并未归纳为一种疾病。唐宋时期,治疗颤证的方药较为丰富,为后世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医家对颤证进行系统整理,从而形成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