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光器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 mg/kg、利多卡因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 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 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 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P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喉镜法与引光器气管插管时对心血管应激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部及脑肿瘤手术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喉镜插管(对照组)32例;引光器气管插管(观察组)32例。两组麻醉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1mg/kg、利多卡因1.5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及丙泊酚1mg/kg。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插管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肌缺血阈值(RP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后SBP、DBP、RPP均下降(P<0.01),而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即刻较诱导后,对照组SBP、DBP、RP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也增快(P<0.05),观察组SBP、DBP、HR、RPP无明显变化(P>0.05);插管后5min,对照组SBP下降明显(P<0.05),DBP、HR、RPP下降幅度大(P<0.01),而观察组除HR下降明显(P<0.05)外,SBP、DB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光器气管插管对心血管刺激较小,尤其对血压影响小,降低RPP,插管期间心血管功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新式组采用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传统组使用麻醉喉镜行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术。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的时间、首次操作成功率、黏膜损伤程度及相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插入气管导管,与传统组比较,新式组气管插管时间缩短(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后即刻相比,两组气管插管后即刻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均升高,新式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DBP低于诱导前即刻,传统组气管插管后即刻SBP、DBP高于诱导前即刻(P〈0.05)。两组均无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新式徒手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操作上无需传统麻醉喉镜及特殊器械,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心血管反应小,为人工气道的建立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减轻全麻气管插管及术中心血管反应和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于服药前、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3min、术中探查、关腹时记录上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抽取相应时段的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Cor),放射免疫法测定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试验组与服药前比较,各时点SBP、DBP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术中探查时的SBP较基础值升高(P〈0.05),DBP在插管后、探查时明显升高(P〈0.05或〈0.01)。试验组麻醉诱导前SBP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插管后、探查、关腹时Co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探查时AL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厄贝沙坦可明显减轻全麻气管插管及术中的心血管反应,部分减弱气管插管和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插管期间听觉诱发电位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的副反应,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30例ASAI-Ⅱ级患者分成二组,麻醉诱导前4min,观察组(Ⅰ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后,以美国百特BaxterAS40A型微量泵持续静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诱导时,瑞芬太尼改为0.05μg/(kg·min)。对照组(Ⅱ组)以持续静注艾司洛尔300μg/(kg·min),诱导时改为200μg/(kg·min)。后静注麻醉诱导剂,待肌肉完全松弛时行气管内插管,至插管后10min停药。比较两组治疗期间AAI、ECG、HR、SBP、RPP,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AAI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ISBP、HR、RPP在气管插管后的全过程变化小。结论 瑞芬太尼静注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黄获  冯继峰  赵兵 《现代保健》2013,(13):21-2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时视可尼喉镜(shikaniopticalstylet,SOS屿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非心肺疾病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I级,年龄20~40岁,体重40~60kg,随机分为视可尼喉镜组(S)组和直接喉镜组(H)组,每组30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1min(T2)、插管后2min(T3)及插管后3min(T4)的SBP、DBP、HR变化,记录插管试插例次,气管插管时间。术后随访气管插管的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S组平均插管时间为(36±12)s,H组平均插管时间为(20±8)s,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0相比,两组T1SDB、DBP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HR无明显减慢(P〉0.05);与T1相比,T2时两组SDB、DBP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HR无明显增快(P〉0.05);与基础值T0相比,S组T2时SDB降低(P〈0.05),S组T2、T3、T4时HR增快(P〈0.05)。组间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有1例患者拔管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自诉咽喉疼痛,H组有2例患者诉咽喉疼痛,3例咽喉不适。结论: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时,与直接喉镜相比,视可尼喉镜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作为临床气管插管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预输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影响。方法胸外科择期手术需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90例,年龄18—61岁,体质量45—71kg,ASAⅠ~Ⅱ级。分为三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右旋美托咪定0.25μg/kg组(B组)和右旋美托咪定0.5μg/kg组(C组)。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03—0.05mg/kg、舒芬太尼0.25μg/kg、依托咪酯0.2mg/kg、罗库溴铵0.8mg/kg。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12)、插管后1min(T3)、3min(T4)、10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在插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更平稳,但C组在插管前后的显著心率过缓发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诱导前15min静脉注射DEX0.25μg/kg能安全有效的控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8.
杜文军 《现代保健》2009,(10):56-5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变化。方法将58例择期气管插管患者按有无心脏病史分为两组,Ⅰ组(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30例,Ⅱ组(对照组)28例。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和东莨菪碱。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15—0.3mg/kg,芬太尼3—5μg/kg,维库溴铵0.05—0.08mg/kg,丙泊酚1.5—2mg/ks,快速气管内插管。用1%普鲁卡因静脉复合液(每250ml内含芬太尼0.2mg、琥珀胆碱200mg)。在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min和5min时,分别测量患者血压、心率,并连续监测ECG。结果Ⅱ组患者插管后血压的恢复较Ⅰ组快,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即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龄或伴有心血管病的患者诱导时应监测ECG,室性心律失常如超过3min不恢复时最好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年龄65—75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25例。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MAP和HR。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T1时MAP明显下降,HR明显减慢(P〈0.05),T2、T3时F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T2、T3时R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F组(P〈0.05);T4、T5时R组MAP明显高于F组(P〈0.05)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麻醉诱导,能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硝酸异山梨醇酯对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生理盐水0.2 ml/kg,观察组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70μg/kg。均采用直接喉镜经鼻明视气管插管。记录入室后5 min(基础值),注药后1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基础值比较,麻醉诱导后两组SBP、DBP、RPP降低(P0.05),气管插管时对照组SBP、DBP、RPP升高(P0.05),观察组SBP、DBP、RPP升高(P0.05),两组HR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DBP、RPP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麻醉诱导时复合应用硝酸异山梨醇酯70μg/kg可预防直接喉镜经鼻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预防颈丛阻滞后心血管副作用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甲状腺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在颈丛阻滞完成后立即给予药物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mg/kg(A组),艾司洛尔1mg/kg(B组),生理盐水2ml(C组)。分别记录颈丛阻滞前、阻滞后即时、5、10、20、30min的SBP,DBP,HR,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观察麻醉效果。结果:3组麻醉效果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颈丛阻滞后5、10min的SBP,DBPA组较C组明显下降(P〈0.05);HRB组较A、C组明显下降(P〈0.05);RPPA、B两组较C组明显下降(P〈0.051。结论:预防性使用艾司洛尔,可以有效的治疗由于颈丛阻滞所导致的心血管副作用.其中1mg/kg其效果优于0.5m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及插管后血浆组胺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40名病人随机分为2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及插管后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HC)、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值。结果两组诱导后及插管后血浆组胺浓度有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2组间的MAP及HR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PP值有差异(P〈0.05)。气管插管后2组间的HR值有差异,且组间的MAP及RPP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瑞芬太尼组麻醉诱导及插管引起的组胺释放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并且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于缓解患者应激反应、喉部疼痛、鼻腔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实施经鼻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27例以石蜡油实施诱导,对两组患者的DBP(收缩压)、SBP(舒张压)、HR(心率)的变化以及术后鼻腔疼、咽喉痛的情况加以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拔管后的DBP、SBP及HR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咽喉痛、鼻腔通发生率为3.70%(1/27)。对照组为37.04%(10/27),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作为麻醉诱导药物,可以保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减少患者在术后发生咽喉痛与鼻腔痛的几率,具有较高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用于开胸手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胸科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盐酸戊乙奎醚组,n=40)和Ⅱ组(阿托品组,n=40),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或阿托品0.01mg/kg,记录SBP、DBP、HR、SpO2、口干程度及腺体分泌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注药前SBP、DBP、HR、Sp02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注药后第10min和15min SBP略下降,与注药前基础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于注药后1min、5min、10min、15min HR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HR、SBP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VAS评分在注药后15min、30min时高于注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各时点、拔管及拔管后1h腺体分泌量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及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作为胸科术前用药效果满意,抑制腺体分泌作用效果确切,维持心血管功能稳定,是胸科患者理想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美托洛尔对全麻插管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本院收治的ASA分级为I、Ⅱ级的全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及插管后1、3、5rain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HR、MAP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后1、3、5min患者的HR、MAP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美托洛尔组气管插管后1、3、5min患者的HR、MAP虽然较插管前略有升高,但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全麻插管过程中CVP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术前口服美托洛尔能有效抑制喉镜及气管插管对HR、MAP等血流动力学的不良影响,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心脏手术患者应用艾司洛尔预防气管插管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合理剂量水平。方法3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T0组为对照组(11例),T1组为0.5mg/kg艾司洛尔组(11例),T2组为1mg/kg艾司洛尔组(11例)。静注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气管内捅管。监测捅管后1min、3min、5min及10min收缩胝、舒张压和心率(HR);并抽取不同时间血标本用高压液相包谱仪测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浓度。结果与基础值比,T0组插管后1min时血压和心率显著升高(P〈0.05或P〈0.01)。T1组插管后3min、5min及10min时血压和心牢显著降低(P〈0.01或P〈0.05);3min及5min时去甲肾上腺以及。肾上腺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T2组心率、血压、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T1组比较,捅管后1min和3min时肾上腺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1.0mg/kg艾司洛尔复合异丙酚可缓解插管时循环反应及儿茶酚胺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诱导气管插管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术前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择期开胸肺部手术患者,按诱导期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0.05 mg/kg,Ⅱ组0.1 mg/kg。诱导使用芬太尼2 ug/kg,异丙酚2 mg/kg和维库溴铵0.10 m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1 min(T3)、5 min(T4)、10 min(T5)记录HR、SBP、DBP和MAP。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SBP、DBP均下降(p<0.05),而Ⅱ组下降更明显(p<0.01)。T2、T3时Ⅰ组SBP明显增高(p<0.01),DBP增高,HR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Ⅱ组SBP、DBP增高,HR增快,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安定0.1 mg/kg联合异丙酚、芬太尼能较好地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内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新生儿全麻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P组)。s组吸入七氟烷诱导,sP组吸入七氟烷同时静注丙泊酚2.5mg/kg联合诱导。记录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3、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1K),以及插管时呛咳、体动反应。结果:SP组所有患儿及s组17例患儿均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sp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30/30),显著高于s组的56.7%(17/30,P〈0.01);S组有6例、sp组1例发生呛咳或有体动反应;SP组气管插管前即刻及插管后1、3min三个时间点MAP、HR均显著低于诱导前(P≮0.叭);S组插管后lminMAP、HR显著高于诱导前及插管前即刻(P〈O.01)。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新生儿全麻诱导,可减少气管插管时的不良反应,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诱导的最佳药物配伍。方法拟施行胸外科择期手术需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80例,ASAⅠ-Ⅱ,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静脉诱导插管;B组以舒芬太尼替代芬太尼,其余同A组。分别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n)、注药后插管前即刻(T1)、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和5min(T5)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结果两组患者Tn时SBP、DBP、HR[(124.9±16.0)mmHgvs(125.8±6.4)mmHg、(73.1±9.9)mmHgVS(74.3±10.4)mmHg、(81.8±6.6)次/minvs(82.4±8.1)次/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T1两组[(94.8±10.03)mmHgvs(96.9±10.1)mmHg、(57.3±7.66)mmHgvs(55.4±7.03)mmHg、(69.6±7.43)次/minvs(66.3±7.03)次/min]患者与T0比较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T2-T4各时点A组各指标[SBP:(146.3±14.2)mmHg、(141.2±10.63)mmHg、(137.2±13.23)、(122.9±11.6)mmHg;DBP:(94.9±10.6)mmHg、(84±9.63)mmHg、(79.9±9)mmHg、(75.8±8.3)mmHg;HR:(102±10.63)次/min、(97.6±9.23)次/min、(87.7±8.2)次/min、(82.1±7.32)次/min]与基础值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B组[SBP:(130±11.6)mmHg、(125.6±10.43)mmHg、(120.1±12.3)mmHg、(116.8±11.4)mmHg;DBP:(75.6±9.12)mmHg、(76.2±9.8)mmHg、(73.1±9.2)mmHg、(71.6±8.46)mmHg;HR:(88±9.12)次/min、(82.9±7.5)次/min、(81.9±8.2)次/min、(79.9±7.8)次/min]虽也升高但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2~T4点的A组SBP、DBP、HR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诱导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抑制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作用强于芬太尼,期间血流动力更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全麻术后应用瑞芬太尼对病人气管拔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寻找瑞芬太尼预防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全麻的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等分为5组,即对照组(A)和4个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组(B、C、D、E),对照组在气管拔管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瑞芬太尼组分别在拔管前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5、0.50、0.75、1.00)μg/kg,观察拔管用药前(T1),用药后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min(T3)、3min(T4)、5min(T5)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与拔管前比较,A组拔管后BP升高、HR增加(P〈0.01),B组在T2、T1时点B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增加(P〈0.05);C组在各时点BP下降(P〈0.05)、HR平稳;D、E组BP、HR均下降(P〈0.05)。B组在各时点BP、HR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拔管后BP、HR均低于A组(P〈0.05);SpO2在各组间及各组内不同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呛咳发生率高于瑞芬太尼各组(P〈0.05),随着瑞芬太尼的用量加大,恶心呕吐、嗜睡、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的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拔管前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可预防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气管拔管前用0.5μg/kg瑞芬太尼可能是最恰当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