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彭达池 《中医研究》2009,22(11):3-5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曰:“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其中“按蹻”一词,历代医家的注释与经典本旨不合符节,矛盾悖理者颇多,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素问》的"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等句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季节气候变化与发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十分强调“天人相应”的自然生物统一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不仅依赖于天之五气,地之五味以生存,而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也密切影响着人体,同时,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季节、气候变化等过程具有周期性相适应的变化。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曰:“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经文从四时多发病的角度,说明五脏之气的强…  相似文献   

4.
[精者身之本]1.精的作用: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精气是生命的根本,具有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2.保养精气、预防疾病:冬不按跻(指劳力过度),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冬主封藏。若劳力过度,则耗伤精气,抗病能力下降,且因汗出,易感外邪,而致四时之病)。  相似文献   

5.
六淫气象因素与疾病发病相关性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贾新华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10):446-447
《内经》中首次明确提出“六气太过”的说法 ,而明确提出六淫概念的则是宋代陈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三因极》,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谓六淫 ,为六气太过 ,淫胜之意。《内经》对六淫的认识一开始就是从对患者症状、体征、体质等情况的考虑 ,结合了气象、环境、地理等因素而形成了“六气太过”的说法。《素问·全匮真言论》说 :“春善病鼽衄 ,仲夏善病胸胁 ,长夏善病洞泻寒中 ,秋善病风疟 ,冬善病痹厥。”其中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与发病的关系以及天气与六淫的相关性。下面就近年来气象因素与发病关系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内经》提出养生要义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即顺应自然,提出人应当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而修身养性,体现了中医学无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句正是对这一养生观的高度概括。人生活在自然界,必当调整机体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在调适自然的感悟过程中,先人们逐渐得出一些理性认识,如《素问·厥论》“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盛而阳气衰”,说明人的生理原是随四季寒暑往来而发生变化的;《索问·金匾真言论》“春夏善病见担,仲夏善病胸胁,长百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说明疾病与季节有…  相似文献   

7.
吴文斌  钟彩玲  张北平 《新中医》2018,50(10):232-234
中医学对夏季腹泻具有自身独特的认识。《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长夏善病洞泄寒中",而长夏,应指农历六月,位于夏秋之交;长夏洞池当属夏季急性腹泻,其好发于脾虚、阳虚之人,以湿为关键,兼有寒中、风邪,可以此为指导防治。  相似文献   

8.
李云英  吴艳华 《新中医》1996,28(9):58-59
中医古籍论鼻衄证治李云英,吴艳华,陈海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本文就有关中医古籍对本症的认识作一论述。1病名证候中医古籍对鼻翩之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春善病鼽衄。”《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  相似文献   

9.
<正>血瘀出血兼证在传统中医文献中尚未见到此名。但其证候在临床疾病中是常见证、多发证,其相关内容在诸多中医临床著作中每有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即有"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之记载。文中描述了寒气所致的血液改变,既可发为"痈疡"、"厥心痛"等寒凝血瘀的病证,也可有"呕血血泄鼽衄"的出血改变,甚至出现瘀血攻心之"善悲、时眩仆"。"血变"一词,首次概括了"血瘀  相似文献   

10.
(答案下期刊出)1选择题选择1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1.14外感风邪,临床可见()1.1初病鼻翼煽动的机理是()A.发热无汗B.恶风自汗C.恶寒无汗D.但寒A.燥邪犯肺B.风寒闭肺C.邪热塞肺D.肺气不热E.但热不寒亏虚E.肺气将绝1.15病人头痛绵绵,过劳则甚者多属于()1.2痰清稀而多泡沫,其病多属()A.血虚证B.气虚证C.阴虚证D.脾虚证E.A.风痰B.湿痰C.寒痰D.热痰E.燥痰精虚证1.3淡白舌黑燥苔的主病是()1.16癖血证病人,口渴的特点是()A.血虚有热B.血虚夹痰浊C.气虚热甚D.阳A.口干但不欲饮B.口渴饮水不多C.口渴喜热虚寒甚E.中毒饮饮量不多D.…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多选题 1、B 2、D 3、E 4、E 5、C 6、D 7、B 8、C 9、D 10、B 11、C 12、C 13、B 14、D 15、C 16、E 17、D 18、E 19、C 20、D 21、C 22、A 23、B 24、E 25、B 26、C 27、A 28、C 29、A 30、B 31、C 32、D 33、B 34、A 35、B 36、A 37、A 38、E 39、C 40、E 二、填空题 1、《黄帝内经》的成书问世 2、《神农本草经》 3、《伤寒论》 4、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5、宣发肃降 6、主升清 7、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 8、手指末端 9、六淫疠气 10、《素问·遗篇·刺法论》三、名词术语解释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以代表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藏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张景岳:“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3、天癸:是肾精充盛到一定程度时所化生的促进和人体维持生殖机能的一种精微物质。  相似文献   

1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将序号字母填入括号内)1.‘彩图辨舌指南》的作者是( ) A.刘恒瑞B.申斗垣C.曹炳章D.杨云峰E.张诞先2.饮食量多,形体反瘦多为( ) A.肝火偏旺B.心火独亢C.中焦有火D.下焦有热E.上焦心肺热盛3.呕吐黄绿苦水,主病为( ) A.肝气犯胃B.胃寒实证c.脾气虚弱D.郁热之证E.食积胃府4.脘腹痞满,大便涌泄,腹中肠鸣响如雷者病机多 为( ) A.风寒湿邪偏盛B.痰饮停滞胃肠C.中虚失运D.肝寒犯胃E.大肠湿热5.病人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为( ) A.痰湿头痛B.风湿头痛C.风热头痛D.风寒头痛E.署热头痛6.瘀…  相似文献   

13.
一、单选题1.气血病变与外科疾病发病机理密切相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外科疾病的发生与否与气血盛衰密切相关B、气血盛衰与外科病的预后密切相关C、局部气血凝滞是外科疾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之一D、气血虚外疡易起发、破溃E、气血充足外疡易生肌长肉,迅速愈合2.下列哪项外,均正确反映了经络与外科疾病的关系()A、经络局部虚弱成为外科疾病发病条件B、局部经络阻塞是外科疾病发病机理之一C、有头疽生于项两侧者难以起发D、臁疮生于内臁者较生于外臁者易于收口E、经络是传导毒邪的通路3.夏季生疮疡其成因多为()A、风邪B、寒邪C、暑湿D…  相似文献   

14.
魄门的启闭,依赖肺气的宣降 魄门的启闭,依赖肾气的固摄 DE 一、选择题(共65分,每题1分) A型题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飨泄”的含义 A、腹泻如水B、肠鸣泄泻 C、暴泻如注D、下利不爽 E、下利完谷不化 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揍理,浊阴走五 脏”的“浊阴”是指 A、粪便和尿液B、水道中的阴液 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 E、痰饮等病理产物 7、《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是指: A、五色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 B、五色含蓄不露,五脏精气充盛 C、五色变化精细微妙,反映疾病变化多端 D、五色鲜明暴…  相似文献   

15.
(以下为A型题)下述判断正确者为:A.湿无内湿。B.火无内火。C.燥无内燥。D.暑无内暑。E.寒无内寒。“邪气”是指:A.六淫。B.七悄。C.劳倦。D.疲血。E.各种致病因素。发病与否的关键在于:A.邪气的侵袭。B.精神状态。C.身体素质。D‘邪正斗争的胜负。E.正气的强弱。具有严格季节性的六淫是:A.湿。B.寒。C.暑。D.热。E.以上均非。易犯肺的六淫为:A.湿。B.寒。C.燥。D.热。E.以上均非。可以导致气滞者为:A.情志内郁。B.痰饮。C.疲血。D.食积。E.气虚。68.津液失调可以导致: A.气阻。B.血燥。C.血疲。D.气脱: E.出血。69.壮火是指:…  相似文献   

16.
IA型题l(1一50题) 1.感冒的治疗原则是: A、发汗解表B、疏风清肺C、宜肺解表D、清热解毒E、辛凉解表 2。失血之人,其脉象出现下列哪项为易治: A、涩而无力B、浮大中空C、弦细而数D、细弱和缓E、数大弦急 8.呢逆的治疗方法,除针对其病因之外,均需加入平呢之品。所谓平呢是指: A、和降胃气B、疏解肝气C、宜降肺气D、调理肝脾之气E、疏通隔间之气 4。霍乱病在短时间内出现目陷、转筋、肢厥的常见原因是. A、阳气外脱B、津液丧失C、痰浊内闭D、热毒炽盛E、气阴两伤 5.哮证发作的关键在于: A、诸气上逆于肺B、肺脏功能失调C、内伏之痰…  相似文献   

17.
(答案下期刊出)!单项选择题(选出1个正确答案,并将号码填在括1一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壮火”是指()号内,每小题l分,共30分)八.夏日之阳B.人体龙盛之阳C药食气味纯阳l,1最早注释《内经》的作者是()D.阳热盛极八.杨上善B.皇甫谧C.王冰D.全元起1 .17《素问·生气通一尺论》中“洞泄”的原因是不‘.)1.艺肝的阴阳属性是()A.春伤于风B.饮食伤脾c.秋伤于湿D.夏伤于八.阳中之少阳B阴中之少阳C,阴中之少阴暑I川泪中之少阴1.18“好趋”的年龄是()1.3病因与汗出无关的病证是()A.l()岁B.20岁C.30岁D.10岁八.玺专玛.偏枯c,痊D大丁l.1()煎…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请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入()内。(10分) 1.第二个提出五脏证治法则,明确区分惊与病,并首创急慢惊风的不同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的著名儿科医家是()。 A.董汲;B.陈中文:C.钱乙: D.吴鞠通;E.万全。 2.辨别小儿风寒和风热两类感冒主要依据,有哪一项是错误的?() A.发热恶寒孰轻孰重;B.口渴与不口渴; C.咽喉红肿疼痛与否;D.舌苔白与黄; E.脉象的浮与不浮。 3.下列除哪项之外均属腹痛的证型?() A.寒实型;B.脾肾阳虚型;C.食积型; D.淤血型:E.虚寒型。 4;慢惊风的发生主要哪三脏受累?() A.肝心肾;B.脾肾肝;C.肝脾心; D.心脾…  相似文献   

19.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1):74-76
一、医学基础理论题 (30分 )(一 )A型题 (请在下列每题 5个备选答案中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将代码填入题干后括号内。每题 0 .5分 ,共 10分 )1.“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指的是 (   )A .阴阳对立制约   B .阴阳互根互用C .阴阳协调平衡D .阴阳相互转化E .阴阳互为消长2 .肾水泛溢导致脾土虚弱的病变属于 (   )A .子病及母B .母病及子C .制己所胜D .侮己所不胜E .己所不胜乘之3.“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属于 (   )A .未病先防B .既病防变C .治病求本D .因人制宜E .扶正祛邪4 .“寒因寒用 ,热因热用”属于 (   )A .…  相似文献   

20.
A1型题 (答案见 65页 )15 0 .用治湿热泻痢、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症 ,首选用哪组药A、葛根 ,金银花 ,连翘 B、蒲公英 ,败酱草 ,秦皮  C、马齿苋 ,白头翁 ,秦皮  D、黄柏 ,车前子 ,泽泻  E、红藤 ,黄连 ,紫花地丁15 1.为治痢要药的药物是A、苦参  B、白头翁  C、秦皮  D、败酱草  E、鱼腥草15 2 .既能治痢 ,又可截疟的药物是 A、青蒿  B、白头翁  C、鸦胆子  D、马齿苋 E、黄连15 3 .白头翁长于治疗的病证是A、虚寒脘腹痛  B、血虚腹痛  C、肝胃不和的脘腹痛  D、肠痈腹痛  E、泻痢腹痛15 4.既能截疟 ,又可退虚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