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例 1,女 ,30岁。反复以肝硬化、腹水在他院诊治五年。现以肝硬化、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申请B超检查。超声所见 :肝大 ,肝缘变钝 ,表面欠光滑 ,实质回声粗糙。肝静脉走向僵直 ,行径迂曲 ,左肝静脉管径正常 ,中肝静脉内径 0 .9cm,右肝静脉 1.4 cm,于其距下腔静脉 4 .3cm处可见三个较大分支。肝段下腔静脉内径 1.8cm。门静脉系统增宽 ,脾大 ,长轴 16.0cm,厚 4 .7cm,无腹水。诊断 :1.肝大 ,淤血性肝硬化 ,门脉高压 ,脾大 ;2 .肝静脉分布失常 ,中肝静脉狭窄 (柏 -查综合征 )。经静脉造影证实为中肝静脉膜型狭窄 ,行介入治疗 ,现肝脾大小恢复…  相似文献   

2.
Budd- Chiari综合征 (以下简称 B- CS)是各种原因引起肝静脉 (HV)和肝段下腔静脉 (ZVC)部分或完全梗阻 ,血液回流障碍而致的门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症候群 ,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腹水、下肢水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 ,极易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相混 ,现将误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 B- CS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31~ 78岁 ,平均 43岁。误诊时间最长 1 5a,最短 1 a,临床以肝脾肿大 ,顽固性腹水 ,腹壁及下肢静脉曲张为主要特征。 8例均经过彩色超声和下腔静脉造影检查证实典型病例例 1 男 ,65岁。因反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各种门脉高压相关超声征象的出现率及程度.方法对12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B超检查;测量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宽度,观察胆囊壁双边影,脐静脉重开,脾脏肿大,腹水等征象.结果门静脉主干扩张占52.70%;脾静脉扩张33.33%;脐静脉重开为34.89%;脾肿大为82.95%;腹水为75.20%.胆囊双边影征占39.50%,其中在门静脉主干非扩张组出现率为34.42%,占总胆囊双边影的41.12%;在无腹水征组中出现率为34.38%;占总的双边影征的21.15%.门静脉主干平均宽度为1.27±0.171cm;脾静脉扩张;肝侧宽1.27±0.22cm,脾侧宽为1.27±0.24cm;脾肿大脾厚5.00±0.77cm,肋缘下脾脏长度为3.20±2.58cm.结论脾肿大,腹水,门静脉主干扩张这三种征象出现率最高,是超声诊断门脉高压的最重要征象,胆囊双边影征对诊断门脉高压也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 ,80岁。 17年前B超检查发现脾门囊肿 ,大小为3.0cm× 3.3cm× 1.9cm。 4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呕血、腹水 ,曾多次接受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门静脉内径1.5~ 1.7cm ;脾厚径为 4 .5~ 5 .7cm ,脾静脉扭曲、扩张 ,宽径0 .9~ 3.6cm ;少量~中量腹水。超声提示为脾大、门静脉系统增宽、脾静脉曲张。临床诊断为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考虑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所致。两次行食道静脉结扎术 ,治疗后呕血停止 ,腹水逐渐消失。此次因腹胀复查超声 ,超声显示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实质回声稍强 ,门静脉增宽 ,以左支为…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27岁.足月剖宫产后,肝功能失代偿.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肝脏重度增大,脾脏中度增大.双下肢不水肿,未见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乙肝标志物阴性;白蛋白30 g/L,球蛋白 51 g/L;大便隐血阳性.经皮肝静脉造影:(1)下腔静脉肝段狭窄60%;(2)肝静脉未显影.CT:(1)考虑布-加综合征; (2)肝内外胆管扩张.声像图表现:肝脏增大,实质回声增粗;门静脉主干内径1.7 cm,血流双向,以向肝血流为主,最高流速20 cm/s,血流频谱随呼吸波动减弱;门静脉属支扩张.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 8岁。主因心慌、气短数月,加重2周就诊。胸片示:右下肺感染,右膈肌抬高。CT示:肝硬化、脾大,肝右叶病变,下腔静脉及右房内瘤栓?既往于7年前因肝癌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肿瘤切除术,肿瘤位于右后叶。超声显示:肝左叶增大,前后径9.0cm ,右叶缩小,前后径9.5cm ,角度变钝,表面不平整,血管走行未见异常,门静脉内径1.7cm ,流速14 .4cm /s ,肝内回声不均,结节感不明显,于右后叶近膈面,肝右静脉旁可测及3 .8cm×2 .5cm稍强回声,无包膜,外形不规则,与周围分界欠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实性占位周边及内部血供不丰富。下腔静脉内可测及5 .0cm…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例1:男,38岁.因反复心悸1年半,黄疸,腹胀8个月入院.1年半前出现劳累后心悸,休息后好转,8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黄疸、腹胀、下肢水肿,当地医院按心衰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查体:T36.8℃,R24次/分,BP18.1/12kPa,腹壁静脉显露,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无病理性杂音.肝肋缘下未扪及,剑突下6cm,表面光滑,质中等,脾肋下及边,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正常.肝功能:白蛋白40g/L,球蛋白24g/L,其余正常.食道吞钡检查未发现食管静脉曲张,腹部B型超声显示肝脏肿大,形态失常,尤以肝左叶明显,剑突下8.1cm.左叶厚10cm,在肝段下腔静脉第二肝门下2cm处可见一弱光团回声向腔内突出.此处下腔静脉内径0.9cm,肝左静脉明显扩张、扭曲.连接下腔静脉开口处内径0.5cm,肝右静脉轻度扩张.脾脏轻度肿大.肝γ静态显相示肝左叶肿大,肝硬化,肝癌待排除.下腔静脉造  相似文献   

8.
病例女,72岁。3年前出现双下肢红色斑疹伴疼痛,症状时轻时重,继而解黑色稀糊状大便2次,量约100~200ml@次,感头晕、乏力,全身不适。否认有肝炎病史,4年前超声诊断为肝硬化,胃镜提示食管静脉曲张(中度);主因“黑便伴头晕、乏力5小时”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9kPa,轻度贫血貌。双下肢可见暗红色斑疹,直径约1.0~2.5cm,并可触及皮下有直径约1.5cm结节,有压痛。肝肋缘下未触及,脾肋缘下4cm,质硬,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症。超声检查:肝脏包膜欠光滑,肝光点增粗、增强,回声分布欠均匀,门静脉内径12mm。胆囊囊壁厚,不光滑。脾厚58mm,肋下34mm,脾静脉内径11mm,流速17.6cm@s。于脾肾间隙可见迂曲扩张的管状回声,最宽处管径45mm。CDFI:管腔内血流充盈好,可录得静脉血流频谱,流速15.8cm@s。动态扫查管状回声起源于左肾,连续追踪见与下腔静脉相连,最窄处管径7mm。腹腔未探及明显液性暗区。提示:肝弥漫性病变,肝硬化;肝病胆囊;脾肿大;脾肾间隙声像图所见,多考虑左...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高压附脐静脉开放和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进行研究,确定门脉高压分型。方法超声检查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13例布加综合征及6例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血栓3组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吻合情况及血流方向。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组腹壁静脉曲张在脐以上血流流向头端,而脐以下血流流向腹端。布加综合征合并下腔静脉阻塞组,血流均流向上胸端。门静脉主干、脾静脉血栓未见脐静脉开放及腹壁静脉曲张。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附脐静脉开放和腹壁静脉曲张门腔之间侧支循环的情况,可明确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为肝前、肝内及肝后门静脉高压分型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对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胆、脾超声检查指标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构建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CHBC)B型超声诊断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39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患者的B型超声检查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诊断模型.结果 肝左叶厚径、右叶斜径、胆囊长径、横径及胆囊指数、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存在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实质回声、血管走行、胆囊壁状态、脾大程度等半定量指标平均秩次及年龄、胆囊指数等计量指标均数均高于非肝硬化患者;超声半定量指标评分、胆囊指数及年龄影响对肝硬化的诊断,诊断ROC曲线下面积0.846;超声模型指数-2.143诊断灵敏度90.30%,阴性预测值94.60%;指数0诊断特异度95.70%,阳性预测值75.00%.结论 B型超声肝实质回声、血管走行、胆囊壁、脾大等半定量指标联合胆囊指数、患者年龄构成的超声指数可预测CHBC.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3岁.因体检发现肝脾肿大,当地医院B超疑为布加氏综合征,来诊.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未及干湿罗音;上腹饱满,肝于右肋下2 cm可及,质韧,光滑,无触痛;脾大,1线4 cm,2线7 cm,3线1.5 cm,质地稍硬,光滑,无触痛.余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片:双肺纹理增多,紊乱,模糊,右上肺条索影.胃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超声检查:肝脏外形增大,肝左叶上下径12 cm,右叶斜径15.3 cm,包膜不光滑,边缘尚锐利,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门静脉内径约2.0 cm.脾厚5.9 cm,左侧肋缘下长约8.4 cm,包膜完整,回声均匀.左侧颈部可见多个结构清晰的淋巴结图像,最大约1.1 cm×0.4 cm.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43岁。因右上腹隐痛、头昏、乏力、消瘦二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巩膜无黄染,颈静脉不怒张,心脏听诊三尖瓣区可闻及Ⅱ/6DM,双肺呼吸音清晰,腹壁静脉无怒张,无明显水肿。 B超所见:肝右叶斜径13.8cm,左叶上下径8.6cm,前后径6.9cm,肝实质回声增多,未见占位,右肝静脉内径1.2cm,肝段下腔静脉管腔内可见8.1×2.1cm长条形增强回声充填,上至右房入口  相似文献   

13.
1.门静脉高压:门脉高压常是肝硬化后期的继发征象,以前临床上常以腹水、脾大、腹壁静脉曲张等晚期表现来判断门静脉有无高压形成。而超声的应用为临床较早期诊断提供了帮助。单纯的二维超声可通过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脐静脉开放及侧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1岁.因经血过多,经期延长2年至妇科就诊.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子宫附件区:双附件区周围可见蜂窝样无回声区(图1),CDFI示无回声区内充满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频谱均为静脉样波形.超声探头向上探查见腹腔内多处静脉扩张迂曲,肝脾增大,肝尾状叶增大明显,肝门静脉扩张1.3 cm,下腔静脉肝静脉开口处闭锁,肝中静脉扩张,内径1.2 cm,肝后下腔静脉闭锁,闭锁长度为3.5 cm,见图2.下腔静脉闭锁处下方彩色血流色彩暗淡,方向仍为自下向上,肝门静脉左支矢状部扩张,末见腹水.腹壁有多条纵行排列的扩张浅表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下向上.超声提示:布查氏综合征(下腔静脉肝后段闭锁).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27岁。因腹胀1个月,曾经外院腹部超声见肝、脾肿大,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扩张,诊断为布-加氏综合征后来我院就诊。腹部超声:肝脏增大,右叶最大斜径16cm,肝内回声均匀,三支肝静脉均扩张,最宽处1.5cm.下腔静脉扩张,内径3.0cm,全程均未见狭窄及阻塞现象,脾大,厚径4.8cm,初步诊断:淤血肝(考虑心源性)。排除布-加氏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⒙15岁⒙体重7kg⒚其母发现患儿体重不增⒙腹部逐渐膨隆⒙可触及一包块就诊⒚查体⑶腹壁静脉曲张⒙自脐部向四周放射⒛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80cm⒛脾超过腹正中线20cm⒙脾尖进入盆腔⒙质硬⒚B超显示肝左叶55cm×62cm⒙右斜径达13cm⒙肝内回声细密⒙略增强⒙分布均匀⒚肝内管道系统走行正常⒙门静脉内径11cm⒙三支肝静脉纤细⒙肝中静脉内径仅03cm⒉图1⒕⒚脾厚42cm⒙脾门静脉内径08cm⒚B超提示⑶肝脏弥漫性增大⒙门静脉增宽⒙肝静脉偏细⒛脾肿大⒙脾门静脉增宽⒚询问病史…  相似文献   

17.
布-加氏综合征治疗护理新进展张晋平渠源江(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00)布-加氏综合征[1]是因下腔静脉肝段或/和肝静脉的狭窄或阻塞,造成肝-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的肝脾肿大、腹水、躯干浅静脉曲张,有时伴有黄疸,或由于门静脉高压而引起上消化道出...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失代偿期超声征象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超声征象的出现率.方法对123例患者测量门静脉主干入肝处的宽度,肝侧脾静脉(胰后段)及脾门区脾静脉的宽度,脾厚度及平卧位吸气时肋缘下脾长度,探测腹水,观察肝圆韧带内脐静脉是否重开,肋间探测有无胆囊双边影征;将出现以上征象中一种征象的患者设定为Ⅰ组,出现两种征象的患者设定为Ⅱ组,同理出现六种征象的患者设定为Ⅵ组.结果门静脉主干扩张、脾肿大、腹水、胆囊双边影征、脾静脉扩张、脐静脉重开的出现率分别为56.91%、85.36%、78.86%、52.85%、30.08%、39.02%;Ⅰ、Ⅱ、Ⅲ、Ⅳ、Ⅴ、Ⅵ组出现率分别为14.63%、26.83%、13.82%、12.16%、11.38%、21.14%;以上各组的门静脉主干内径分别为(1.061±0.070)cm、(1.161±0.124)cm、(1.327±0.065)cm、(1.373±0.228)cm、(1.394±0.183)cm、(1.432±0.208)cm;将以上各组的门静脉主干内径进行q检验发现::Ⅲ、Ⅳ、Ⅴ、Ⅵ均>Ⅱ>Ⅰ(P<0.01),Ⅳ、Ⅴ、Ⅵ各组之间均P>0.05,Ⅵ>Ⅲ(P<0.01),Ⅴ>Ⅲ(P<0.05),Ⅲ、Ⅳ间P>0.05,在Ⅲ、Ⅳ、Ⅴ、Ⅵ各组中门静脉主干扩张的患者占87.5%(63/72).在Ⅰ、Ⅱ组中门静脉主干扩张的患者占13.72%(7/51).结论 1、脾肿大与腹水是最常见的门脉高压超声征象.2、三种以上门脉高压超声征象的出现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情进一步加剧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4岁。主因妊娠4个月腹痛13小时于2001年7月24日入院。查体:双肺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11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采用Sequd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2.5~5.0MHz,常规探查腹部,肝脾(一)。于下腔静脉内探及43mm×16mm低回声团,下腔静脉局部增宽,门静脉局部增宽17mm,其内见24mm×10mm低回声团。CDFI:下腔静脉、门静脉内均见低回声团周边细窄条状血流信号(彩图24、25见ⅥI页)。肠系膜上静脉扩张,其内  相似文献   

20.
门腔静脉分流已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方法 ,但肝包虫病并发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能否应用尚值得商榷。本文2例采用TIPSS治疗 ,兹报告如下。例 1,男 ,2 4岁 ,新疆莎车县人 ,1994年 5月 2 7日因乏力、纳差、腹胀 1年半经临床、超声、MR及化验检查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包虫间接血球凝集试验阳性 ,既往曾有“乙肝”病史。入院后B超检查 :肝外形明显缩小 ,肝内管腔结构不清 ,内部回声较密 ,右后叶见 38mm× 35mm中低回声灶 ,其周边回声较低、中央部较强 ,无明显边壁 ,门静脉 16mm ,脾肋间 5 0mm ,脾静脉 8mm ,诊断肝硬化、脾大、腹水、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