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用环孢素治疗36例难治性ITP患者,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骨髓细胞学检查和网织血小板指标,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环孢素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AIG和RP%显著降低,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多,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无效组血小板计数、PAIG、RP%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数无明显变化,前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饱素A是可以作为难治性ITP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血小板抗体、网织血小板、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数可以作为ITP患者判断疗效以及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骨髓巨核细胞的关系及其治疗时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就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退化变性、颗粒、细胞胞浆量与36例健康者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 ITP患者巨核细胞数明显增加,颗粒减少伴成熟障碍,胞浆量增多,退化变性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前血小板数与疗效无明显关系(P>0.05),但治疗前巨核细胞数增加或正常者效果明显优于巨核细胞数减少者(P均<0.05)。结论骨髓巨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对诊断ITP有重要意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与巨核细胞数相关,巨核细胞数增加或正常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后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的变化。方法对60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对照者的骨髓巨核细胞(MK)的数量、细胞胞浆量、颗粒、退行性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ITP组巨核细胞数,原幼MK及颗粒型MK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0.01);ITP组的产板型MK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裸核型MK 2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ITP组MK胞浆积分、颗粒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退行性变积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ITP组总MK数、颗粒型MK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而产板型MK百分比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裸核型MK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MK胞浆积分、颗粒积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退行性变积分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形态学的改变可作为ITP诊断、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方法运用COULTER-GENS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31例AMI患者抗凝全血的血小板参数,同时以50名体检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MI组MPV、PDW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Plt计数比对照组偏低。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并观察其变化对于AMI的发生、发展与早期病情的了解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6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成人ITP患者,男女比例为1:3.6,84.5%为慢性型,仅15.5%发病前有诱因,成人ITP,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减少者(p〈0.05),ITP组PDW增高(16.95±1.08)f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ITP组的MPV增高(9.88±1.36)fl,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1);并且随着病情的进展,MPV逐渐增高,PDW减低。结论:成人ITP起病隐袭,多呈慢性经过,发病的免疫机制比较复杂。ITP患者治疗前骨髓巨核细胞数增高者比正常或减少者疗效好,检查骨髓巨核细胞数有助于临床判断疗效,同时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对其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血二号"对ITP治疗前后的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血小板减少小鼠共30只,雌雄兼用,分为中药组及激素组,治疗15天后,查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结果:经小鼠实验表明:中药组和激素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和激素组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激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二号"能促进巨核细胞向成熟分化,促进血小板生成,说明中药在治疗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较激素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了解肝癌患者有关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贝克曼库尔特HM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02例肝癌患者的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压积(PCT),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肝癌患者Plt、MPV、PCT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PDW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对评估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计数(BPC)、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学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血小板计数直接用德国Bayer ADIVA—12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骨髓穿刺抽取适量骨髓液,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学分类用瑞氏染液染色后,使用奥林帕斯CX200光学显微镜观察计数并分类,测定了ITP患者12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BPC)、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学分类,分析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BPC)、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学分类在ITP患者血热妄行、气虚不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四种证型及正常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血小板计数(BPC)和巨核细胞角度证实ITP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血液二号"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疗效。方法:将68例C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不同方案,2组治疗每隔3个月作一次对照比较,观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小板数和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比较A组无明显优势,但在治疗6个月时2组比较,A组疗效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药物副反应A级明显低于B组。结论:"血液二号"治疗CITP能促进巨核细胞向成熟分化,促进血小板的生成,疗效好于单用西药醋酸泼尼松。  相似文献   

10.
祛风凉血补肾法治疗难治性ITP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其进  于天启 《河南中医》2010,30(6):580-582
目的:观察祛风凉血补肾法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患者予中药祛风凉血补肾中药为主,每日2剂。结果:治疗前后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数等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祛风凉血补肾法是治疗难治性ITP的有效方法,它不但降低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水平,升高血小板,而且能促进骨髓巨核细胞的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养血活血方联合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及对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长春地辛治疗,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外周血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及骨髓巨核细胞水平,统计2组近期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及面色苍白或萎黄积分,MPV、PDW、PAIgG、PAIgA、PAIgM及颗粒巨核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Plt,PCT,原、幼巨核细胞,产板巨核细胞及裸核巨核细胞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个月和3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养血活血方联合长春地辛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可有效减轻相关症状体征,改善外周血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及骨髓象水平,且有助于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茜胶囊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及外周血细胞因子IL-4的影响,进而探讨紫茜肢囊治疗ITP的作用机理。方法:将CITP患者分为紫茜胶囊治疗组和升血小板胶囊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骨髓巨核细胞及IL-4变化情况。结果:CITP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高,骨髓原、幼巨核和颗粒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明显增多,IL-4水平下降。结论:紫茜胶囊具有促进巨核细胞成熟,提高血小板计数,调节IL-4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益气通阳汤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分类、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设计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造成ITP小鼠模型,分别给益气通阳汤(150,75,37.5 g.kg-1.d-1)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显微镜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分类、塑料包埋法计数小鼠股骨巨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其中原幼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外周血CD3+CD4+T细胞减低,CD3+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明显降低。给予益气通阳汤治疗小鼠的PLT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3+CD4+T细胞增高,CD3+CD8+T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升高。结论:益气通阳汤能提升ITP模型小鼠PLT数,提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改善T淋巴细胞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凝血四项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0例妊高征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探讨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变化在妊高征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轻、中、重度妊高征患者PT、APTT、TT依次缩短,Fib含量逐渐升高,Plt、PCT明显减小,MPV、PDW增高。且与病情的轻重相平衡,提示妊高征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检测妊高征患者体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并进行定期监测,对指导治疗及预防病情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对阴虚火旺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ity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患者血小板参数影响。方法:收集整理了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确诊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并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型31例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分析激素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血小板参数在阴虚火旺型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随着激素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的上升,患者的血小板压积上升,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而血小板平均体积在减小。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阴虚火旺型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的有效指标观察疗效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之中药方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增加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数、减少毒副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治疗前、中、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47例ITP小儿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前、用药后3 d(治疗中)、用药后1周(治疗后)的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比较其治疗前、中、后的差异。结果Plt、PDW、P-LCR治疗前、中、后相互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MPV治疗前与治疗中、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治疗中与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TP使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血小板的上述参数可以作为ITP治疗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以现代医学研究来证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中医分型及中药疗效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中西医结合治疗ITP的重要进步。本文对目前ITP的中医辨证及方药的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 1.1 巨核细胞数量、形态分类及DNA含量与ITP中医分型 辛氏等[1]观察ITP病中医证型与巨核细胞(MR)的数量,形态分类及DN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血热妄行型各指标均增高,差异显著(P<0.01);气不摄血型 MR的数量及DNA值最低,有显著差异(P<0.01);阴虚火旺型产板MR最低(P<0.001)。可见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正是体内正邪交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探讨熊胆及熊去氧胆酸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为熊胆治疗ITP的替代品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免疫法建立ITP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熊胆组和熊去氧胆酸组,治疗10 d后,测定各组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T细胞亚群,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结果治疗后,熊胆和熊去氧胆酸组均能升高ITP小鼠血小板和产板型巨核细胞计数,升高CD4+/CD8+百分表达比值,降低血清IFN-γ/IL-4比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胆及熊去氧胆酸均能减少血小板及成熟骨髓巨核细胞的免疫性破坏,该作用可能与调节T细胞功能有关;熊去氧胆酸可代替熊胆作为治疗IT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1血小板及其参数 血小板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的巨核细胞,是血液循环中最小的无核细胞成分,检测血小板参数可反映血小板功能情况。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比积(PCT)。体内血小板数量的多少直接反应骨髓造血情况,血小板的大小和体积,既反映骨髓内巨核细胞的增生、代谢及血小板生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