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以“娃娃家”游戏为载体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娃娃家”游戏情境展开的,通过选择适宜的游戏内容,创设与目标相关的游戏情境,提供适宜的现场指导,它可以让幼儿在自主自发的主题游戏中,获得相关知识经验的提升和能力的发展,将枯燥、说教的幼儿园集体教学课堂转变为轻松快乐的游戏场所,让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真正为儿童提供快乐的童年生活。  相似文献   

2.
设计意图: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老狼老狼几点了”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中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感兴趣。为了满足幼儿获取更多知识的欲望,让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本节健康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数学”教学;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数的概念;通过游戏活动不仅能巩固孩子对1~12以内数的认识,又能老课新上,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从而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喜爱游戏,不仅是幼儿身心特点的反映,更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我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区域活动“纸箱探秘”游戏设计了此活动。在活动开始,让幼儿自己尝试、探索“钻山洞”的各种玩法。接着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掌握了侧身钻的动作要领,为下面的过“单人山洞”、“双人山洞”做好了铺垫。然后,要求幼儿在掌握了侧身钻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能侧身钻过纸箱做的各种“单人山洞”和“双人山洞”,感受游戏的快乐。活动由易到难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的身体日益强壮,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充沛,他们已具备灵活的动作能力,而且提升也非常的快。“炸碉堡”是根据孩子好游戏而且善于挑战设计的大班体育活动。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将自主探索玩法和集体性游戏串联,强调幼儿运动过程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听指令游戏”能让幼儿在玩“炸碉堡”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倾听能力,提高运动能力。“竞赛游戏”则能在幼儿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同时我们还尝试着融入逆向思维、倾听、合作挑战性等体育技能的教育元素,力争使整个活动有完美的质感。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贯彻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调动孩子的绘画兴趣。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各种各样的动手动脑游戏活动充满了兴趣,玩得乐此不疲。一次,一个孩子在玩颜色时,我问:“你在做什么呀?”他自豪的告诉我:“我在和颜色做游戏呀!”旁边的孩子听后随声附和的说:“我们也和颜色做游戏!”。是呀,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感知颜色,感知快乐,也正是体现幼儿教育的精髓,于是和“颜色娃娃做游戏”之美术活动《水彩渲染画》就产生了。通过活动使孩子们操作感受和游戏感知颜色混合渗透渲染所发生的色彩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李茸 《儿童与健康》2013,(10):37-38
设计意图: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猫提老鼠”这个游戏,这节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就是根据孩子们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提炼出来的角色设置的。我为活动节选了一段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组曲”。全曲只有一个旋律素材,但通过力度、音区和节奏、音色的变化,表现效果极其生动。用这个音乐配合这个传统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既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开心,又达到了听懂音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杨洁 《儿童与健康》2014,(10):53-55
设计意图:《纲要》中提到:“教育活动内容应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与生育、游戏之中。”围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但是要让孩子们有兴趣的、有效的学习确实比较难的。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结合“死活基本形”和“点杀”两个知识点来设计,而整个过程主要以蝴蝶和花的游戏情境贯穿,用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习围棋本领。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跳竹竿”是大班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项民间游戏活动,但形式过于单一。如何利用“竹竿”这种简单并且有趣的教具来进行多领域教学呢?大班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中安排了“远足”这个活动,我就想到了能否联系“旅途”这个话题,利用竹竿的不同摆放来达到锻炼幼儿身体的目的呢?于是我设计了这节课。之所以叫“齐心协力”,是因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都是以组为单位来利用竹竿进行运动的。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我问小朋友周末都玩什么有趣的游戏啦,有一位小朋友说到开碰碰车的话题,一下子引起了全班小朋友的兴趣。“老师,我昨天去公园开碰碰车了,可好玩了”,“老师,老师,我也特别喜欢开碰碰车”……看着孩子们说到开碰碰车脸上洋溢的快乐的表情和激动的心情,我便萌发了设计一节音乐游戏开碰碰车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设计意图:“小豆豆”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又喜欢的角色,“炒豆豆游戏”也是平时幼儿喜欢的民间传统游戏之一。在一次与幼儿一起练习双脚向上跳的活动中,为了增加幼儿练习的兴趣,我想到了炒豆豆游戏,并将它贯穿在整个活动中,使原本枯燥的动作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具有游戏色彩,幼儿变成了一颗颗的小豆豆,他们兴致极高,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增强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此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真实、快乐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闫佳 《儿童与健康》2014,(10):51-53
设计意图: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对于“数”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要理解抽象的、数的多一少一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就要以有趣的情景游戏等方式设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相等、形象的量来代替抽象的数。“纲要”中指出: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所以“找朋友”这个活动是在情景中开始,结束于情景。体现了“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园课程应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家”给了每一个孩子安全和温暖,而且,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家”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相对具体的经验,他们喜欢在建构游戏中搭建“家”的模型,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各类“小大人”。在一次玩具分享活动中,琪琪小朋友带来的“小熊之家”玩具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小家工坊”在孩子们的童心世界里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3.
程韵新 《长寿》2007,(5):62-62
小时侯我们都玩儿过“跳房子”的游戏。“跳房子”在有些地方也叫做“踢田”,它可以算是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子儿就可以搞定。跳房子这种老游戏是需要几个人一起玩的,您和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但活动了身体,还体会了怎样合作.这比书本上的“集体精神”来得更鲜活。  相似文献   

14.
设计意图:冬季正是糖葫芦上市的季节,每次离园时,幼儿总会被路边的叫卖声吸引缠着家长买上一串……现在的冰糖葫芦一改过去传统的造型,真是五花八门,难怪孩子们喜欢。由此我想到,小班正在进行泥工操作,既然孩子们对糖葫芦这么感兴趣,何不尝试一下用橡皮泥来做冰糖葫芦呢?  相似文献   

15.
张夕 《儿童与健康》2014,(11):50-51
设计意图:《爸爸去哪儿》这个电视节目吸引了我和孩子们的眼球,成为孩子在休息之余谈论的话题,孩子们真希望自己也能参加。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体验一次拿到邀请函,为“爸爸去哪儿”做准备的游戏,我结合他们的兴趣设计了“勇夺邀请函”的活动。活动中我利用废旧材料纸板制作成了彩色圆盘,一面是绿色,一面是红色,红色一面贴有单个脚印,绿色的一面贴有双脚印,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两人、三人、四人合作拼摆,练习单脚、双脚跳的动作,从而完成夺“邀请函”的本领练习。接下来我又设计了游戏“过河拿邀请函”的活动,这是整个活动的高潮,也是体现幼儿合作水平的环节,大大提高了幼儿“夺”的积极性,使幼儿的兴趣也一步步升级。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幼儿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课题快三年了,孩子们对于体育游戏甚是喜欢,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端午节的时候,我们欣赏了《赛龙舟》的录像,孩子们一下子就被里面热火朝天的比赛现场震撼了,他们边看边模仿着选手的动作。“赛龙舟”的游戏需要幼儿有很强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而大班的孩子具备了这些元素,我也就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每天幼儿们最期待的就是游戏时刻,《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是开放的、自主的、全身心放松的,减少了教师的束缚和左右,减少了课堂中的专注与倾听,老师变成了玩伴,课堂化身了游戏,幼儿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大班幼儿愿意与同伴合作、交往,因为情不自禁地合作与交往,能够使他们的游戏情节更加生动和丰富,正是他们心理活动的表象,满足了他们生长和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幼儿也愿意尝试拓展游戏的经验,使得游戏逐步变得深入。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不仅体验了合作与创造游戏的快乐,而且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对幼儿长远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本次自主游戏活动。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专门作为幼儿教育的一条指导原则,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蕴涵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如果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中,孩子们必定会非常喜欢这种美术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王琳 《儿童与健康》2014,(10):11-13
一、聚焦“现状”——解“退位”之由 “游戏”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常在游戏中看到这样的情境: 镜头1:小迪和朋友在建构区用雪花片搭起了“小汽车”,一边搭一边不时与身边的同伴相互看看、问问。不一会,老师过来:“小迪,你在搭什么啊?”  相似文献   

20.
阿俊 《家庭育儿》2010,(2):60-61
“地球摇篮班” 像很多同龄孩子一样.儿子乔伊对3D游戏和机器人玩具十分痴迷,这让父亲艾迪十分担忧,暑假时他花钱给儿子报名参加由伦敦三家电台联合举办的“地球摇篮”野营活动。野营地在泰晤士河下游南岸地区的一个和大城市完全不同的世外桃源。野营团的孩子全都是和乔伊一样只喜欢沉浸在电子游戏中的“电玩小孩”或“半脑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