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针技术"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有很好的效果 ,甚至能在针刺的即刻 ,使患者本已运动受限的肩关节活动幅度有较大的改善 ,我们称治疗炎肩周炎取穴少而精 ,效果奇特的针灸术为“一针技术”。“一针技术”的取穴有多种 ,笔者仅采用“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肩周炎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自 1 995年3月~ 1 999年 1月 ,笔者通过 1 43例临床治疗观察 ,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43例门诊病例中 ,其中年龄在40~ 65岁之间 ;其中男 42例 ,女 1 0 1例 ;年龄40~ 45岁 2 1例 ,45~ 5 5岁 1 1 3例 ,5 5~ 65岁 9例 ;单肩关节 1 2 2例 ,双侧 2 1例 ;…  相似文献   

2.
针罐疗法治疗肩周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肩部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病变 ,又称“漏肩风”、“肩凝症”、“五十肩”等。临床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特征 ,常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 ,笔者采用针罐疗法治疗肩周炎 6 5例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5例中 ,男 2 7例 ,女 38例 ;年龄 32岁~ 4 4岁者 6例 ,4 5岁~ 5 5岁者 4 0例 ,5 6岁~ 72岁者 19例 ;左肩患病 2 4例 ,右肩患病 38例 ,双肩患病 3例 ;病程 1~ 3个月 10例 ,3个月~ 1年 34例 ,1年以上者 2 1例。以上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肩周炎。2 治疗方法2 .1 取穴主…  相似文献   

3.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由于肩关节的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退行性改变或因风寒湿邪的侵袭,累及肩关节囊及其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腱鞘、滑膜囊等组织而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中医学又称“漏肩风”、“肩痹”、“肩凝症”等,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质量。笔者于1995~1999采用自制的肩周膏外敷治疗肩周炎患者30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肩周炎患者均为本院骨外科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300例,其中单侧266例,双侧34例,合并软组织挫伤56例,关节扭伤52例。男179例,女121例;年龄38~78岁,平均59.45岁±6.8岁,病程1.5月~20年,平均4.6±3.71岁。对照组120例,其中单侧97例,双侧23例,合并软组织挫伤16例,关节扭伤14例,男76例,女44例;年龄35~72岁,平  相似文献   

4.
沿皮刺太阳穴为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肩周炎 ,中医称之为“漏肩风”或“肩凝症” ,年龄多在 5 0岁左右 ,故又称“五十肩”。 1年多来 ,我们运用沿皮刺太阳穴为主治疗肩周炎 37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7例肩周炎患者中 ,男性 1 6例 ,女性 2 1例 ;左肩 2 3例 ,右肩 1 4例 ;年龄在 45岁~ 65岁之间 ;病程最短 1 3天 ,最长 3年左右。2 治疗方法  患者坐位 ,医生取 2寸 2 8号毫针 ,取穴 :患侧太阳穴及肩关节周围的肩贞、肩前、肩骨禺等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 ,沿皮刺太阳穴 ,直刺其它局部穴位 ,进针约 1 .5寸得气 ,留针 2 0分钟后 ,将局部穴位的针取出 ,…  相似文献   

5.
耳穴肩三点治疗肩周炎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本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往往使肩关节发生粘连 ,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在临床中 ,采用耳穴肩三点 (锁骨、肩、肩关节 )为主治疗肩周炎 6 7例 ,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所治 6 7例病例 ,全部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 ,均经X光片排除肩关节本身的病变。 6 7例中 ,男性 4 1例 ,女性 2 6例 ;最小者 2 1岁 ,年龄最大者 6 6岁 ,30岁以下 6例 ,30~ 4 0岁 12例 ,4 0~ 5 0岁 17例 ,5 0~ 6 0岁 2 9例 ,6 0岁以上 3例 ,病程最短 11d ,最长 1a。2 治…  相似文献   

6.
肩周炎是 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常见病 ,古称“肩凝”、“五十肩”、“漏肩风”等 ,其以肩关节疼痛、夜间为甚、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 ,本人以细辛灯盏花注射液穴位注射为主治疗肩周炎 ,临床疗效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我科门诊的周炎患者 34例 ,男性 1 6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39~ 71岁 ,平均年龄52岁 ,病程 2天~ 6月 ;左肩 1 2例 ,右肩2 2例。根据 1 995年实施的中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之《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 ,选择有明显肩关节疼痛 ,甚者夜不能寐、放射肘腕 ,伴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病例进行观察。1 2 方法主要穴位有肩 、肩…  相似文献   

7.
肩关节周围炎是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疾病 ,以 40~ 60岁的年龄发病较多 ,故有“五十肩”之称。本病属中医学“漏肩风”和“肩凝症”的范畴 ,多因气血不能荣筋 ,复感风寒湿邪 ,凝滞经络或因过力劳伤 ,血瘀气滞所致。现将采用电针加拔罐治疗肩周炎 62例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女 34例 ,男 2 8例 ;最大年龄为 68岁 ,最小年龄为 30岁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1 0余年 ;右肩 35例 ,左肩 2 7例 ;根据疼痛部位分阳明经 2 8例 ,少阳经 1 5例 ,太阳经 1 1例 ,混合经 8例 ;治疗次数最少 3次 ,最多 1 5次。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8.
针灸配合中药独活寄生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 ,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 ,因其好发年龄在 5 0岁左右 ,故又称“五十肩”、“漏肩风” ,由于患此病时 ,往往有肩关节运动困难 ,故又称为“肩凝症”。本病治疗方法虽多 ,但疗效却不甚理想。笔者在总结他人治疗肩周炎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多年来总结的临床实践经验 ,对治疗肩周炎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独活寄生汤 ,疗效颇佳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0例 ,男 5例 ,女 2 5例 ;5 0岁以上占 90 % ;临床体征 :患肢多为上臂不能抬举 ,上肢外展或环转动作受限 ,患侧手不能提裤、插口袋、穿衣、脱衣、梳头 ,反手后背…  相似文献   

9.
运用巨刺法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肩周炎临床常见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近5年根据《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变。”巨刺是古代九针之一,以左右交叉经脉取穴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兹简述于下。1一般资料80例均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3例,女性47例,患者年龄39~74岁,尤以50岁以上为多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病位于左侧者27例,右侧者53例。2治疗方法取穴:健侧肩、肩前、肩、曲池、条口。操作:常规消毒,以28号毫针针刺,得气后,嘱患者活动患侧肩关节,做上举外展内收等,使气血通畅。然后将“G6805”型电针治疗仪两根电极分别通于肩、肩前、肩、曲池…  相似文献   

10.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以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俗称“五十肩”。其特点是遇寒肩痛为甚,夜间加重,故中医亦称“冷凝肩”。笔者采用中药辨证论治方法,对各型肩周炎进行治疗观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62例患者,女124例,男13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5岁,平均50岁;左肩137例,右肩115例,双肩患病10例;病程最短5日,最长8个月,平均1个月。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标准[1]诊断为肩周炎。2 治疗方法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分型治疗。2.1 风寒湿邪型 症见肩关节酸痛,或痛…  相似文献   

11.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结和粘连性肩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2010年我院伤科门诊采用伤科手法配合刮痧疗法治疗肩周炎,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31例门诊患者均为中老年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者66岁,最小者45岁;病史最长者  相似文献   

12.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主要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的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因该病多发生于 50 岁以上患者,故又称“五十肩”。肩周炎是骨科的常见病,我科于 1999 年 1 月~2002 年月应用手法松解术加熏洗法治疗粘连性肩周炎9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96例,男44例,女52例;年龄 45 岁~68岁,平均年龄56.5岁;病程最长 3 a,最短 2 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最长为2 a,最短3个月,平均13个月。1.2 诊断标准 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慢性起病或明显外伤…  相似文献   

13.
番淀叶治疗习惯性便秘64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部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肩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的肩关节疾病。多数病例由于风、寒、湿邪侵入所致 ,亦有外伤引起。祖国医学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等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笔者自 1994年以来用中草药液加电离子导入法治疗肩周炎 60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中 ,男 33例 ,女 2 7例 ,年龄 4 1~ 71岁 ,平均年龄 56岁。部位 :左肩 2 5例、右肩 31例、双肩 4例。病程 :短的 2 1天 ,长的 6年。病因 :多因感受风寒、劳损和外伤等所致。 6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14.
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中医临床常见病 ,其病名较多 ,如 :“肩凝风”、“露肩风”、“五十肩”等。西医则称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炎” ,是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组织损伤变性引起的无菌性炎症 ,其病程缠绵难愈。我科运用维生素B12 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后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40例患者中 ,男 10例 ,女 30例 ;年龄最大者 75岁 ,最小者 31岁 ,以 40~ 5 0岁多见 ;在接受此法治疗前 ,发病时间最短 1周 ,最长者 3年余 ;治疗最短者 10天 ,最长者 30天 ,治疗以 10~ 15天为多见。2 治疗方法取患者患侧肩骨禺、肩贞、肩井、肩 为主穴 ,配合曲池、合谷、…  相似文献   

15.
辨证分型与循经取穴治疗肩周炎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笔者在临床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5 2例患者中 ,男 1 5例 ,女 3 7例 ,年龄最大 86岁 ,最小 3 8岁。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2 0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不利 ,上肢不能全举 ,肩关节周围组织酸、麻、胀、痛感 ,X线摄片均无异常。2 辨证分型  祖国医学称肩周炎为“肩痹” ,属于痹证范畴。根据不同症状 ,临床上分为寒痹、热痹两种症型。凡症见肩关节肌肉疼痛 ,痛势较剧 ,痛处有冷感 …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临床上 ,根据肩周炎主要症状的不同 ,将其分为痹证型 (肩关节疼痛为主 )和冻结型 (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 ) 2型 ,以愈肩膏外敷为主 ,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2 9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 ,均已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炎 ,X摄片排除肩关节骨性关节疾病 ,并经血检排除风湿、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年龄最小 37岁 ,最大 71岁 ,平均 48.2 3±5.41岁。病程最长 2年 ,最短 1 0天 ,平均 31 .0 0± 5.0 0天。其中痹证型 78例 ,占 6 0 .47% ,冻结型 51例 ,占 39.53%。2 治疗方法自拟愈肩膏外敷 :选用制川乌、制草…  相似文献   

17.
关节松动技术治疗肩周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肩周炎 ,又称五十肩 ,冻结肩 ,漏肩风。好发于5 0岁左右的女性 ,以长期肩痛 ,肩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 ,影响日常生活自理。临床上常用局封、推拿、外敷、针灸等方法 ,疗程较长 ,治疗不彻底 ,复发率高。基于上述原因 ,笔者两年来使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顽固的反复发作的肩周炎 ,取得良好效果。此方法简单易行 ,疗程短 ,见效快 ,无副作用 ,病人易于接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共 76例 ,79个肩关节 ,其中女 69例 ,男 7例 ,右肩 5 7个 ,左肩 2 2个 ,年龄最大者 68岁 ,最小者 3 5岁。1 .2 治疗方法 患者…  相似文献   

18.
肩周炎是50岁左右人的常见病,故名“五十肩”,也称“漏肩风”、“冻结肩”。国内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甚多。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运用针刺足三阳经治疗方去,发现此法在改善肩关节活动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局部针灸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均有肩部疼痛和明显的活动功能障得;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0~49岁9例,50~59岁9例,60岁以上者12例;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4年;患肩上举、外展功能受限最重者为45度,最轻者130度。主要肩痛部位在肩峰正中者13例,在肩峰后侧者10例,在肩峰内侧者7例。2 治疗方法2.1 患者体位:耳站立位,两腿分开与肩同  相似文献   

19.
徐金素 《陕西中医》1989,10(3):133-133
<正>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症”等,好发于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故又有“五十肩”之称。多以单侧肩关节酸重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肩周炎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尚不理想,笔者随师学习期间,主要用皮三针加火罐治疗肩周炎21例,在近期内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21例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者44岁,最大者63岁;右肩14例,左肩7例;病程最短的5个月,最长的16年。  相似文献   

20.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 ,又称“漏肩风”“肩凝症” ,多以轻度扭挫伤、过劳、风寒侵袭为其诱因。以 50岁上下为多见。本病早期单侧肩部酸痛 ,偶见两侧同时受累 ,其痛可向上肢放射或呈弥漫性疼痛 ,静止痛为本病的特征。后期病变组织产生粘连 ,功能障碍加重。  肩周炎发病率很高 ,患者痛苦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 ,以中平穴治疗肩周炎 ,效果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中男性 2 3例 ,女性 2 7例 ;病程最长者 5年 ,最短者 1月 ;外伤型 5例 ,风寒型 2 8例 ,劳损型 1 3例 ,不明原因 4例。2 治疗方法  采用缪刺法 ,选用健侧中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