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双茎类型西洋参在植物形态,电镜扫描,组织形诚观察及化学成分方面的特点,方法:利用常规方法规则定氨基酸,微量元素、总皂甙,对组织形态进行显微摄影。结果:双茎参根中总皂甙的含量为7.90%、总氨基酸的含量为8.32%,均高于单茎西洋参。结论:形态区别明显,总皂甙,总氨基酸的含量以及茎为高。 相似文献
2.
3.
4.
5.
西洋参茎叶总皂苷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茎叶总皂甙(PNS)小鼠iv LD50为352.5±17.5mg/kg;一日内ig的最大耐受量≥30g/kg。以1.5、0.75g/kg剂量给大鼠ig60天,对动物 生长、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主要脏 器无明显影响;以2.0、1.0g/kg剂量给犬口服60天,心电图、血液学、 血液生化学及主要脏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西洋参中西洋参总皂甙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浓硫酸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75nm波长处测定西洋参总皂甙含量。结果表明,本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在所试浓度(5-25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5),加样回收率为101.0%,RSD=2.2%(n=6)。 相似文献
7.
西洋参茎叶中西洋参皂甙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比较了西洋参茎叶、主根中的皂甙成分,并应用柱色谱--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了西洋参茎叶、主根中皂甙的含量。结果表明西洋参茎叶中所含皂甙成分与主根相似,而其中皂甙的含量茎和叶差异较大。茎中皂甙含量为主根的1/3~1/2,而叶中皂甙的含量为主根的1.5倍~4倍。 相似文献
8.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提取溶剂、药液浓缩比重、醇沉浓度及水溶液中生药含量等因素对考察指标西洋参水溶液的澄明度、西洋参总皂甙比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用50%的乙醇为溶剂提取西洋参,将提取液浓缩到比重为1.09,以70%的乙醇沉淀提取液,配成含生药量0.2g/50ml的水溶液为西洋参水溶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另外指出溶液pH值也是影响西洋参水溶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西洋参口服液用木糖醇代蔗糖后的对照分析,说明该产品质量稳定、澄明度好,西洋参总皂甙含量平均提高9.27%。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西洋参,其导入方法和导入时间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类似于西洋参花器官较小的药用植,采用花粉管通道的方法直接导入较好。在本试验的范围内,最佳导入时间应用选择在上午10:00-11:00较适宜,其结实率为13.21%。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西洋参和西洋红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西洋参和西洋红参中拟人参皂苷和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色谱条件:迪马公司D iamonsilTM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71∶29);流速为0.95 m l/m 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40℃;氮气压力:2.8 Bar。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检测法符合精密度、准确度、线性(r>0.999)的基本要求。3个浓度水平的回收率测定值在97.0%~104.9%之间,RSD在1.47%~2.89%之间。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西洋参和西洋红参单体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生物合成熊果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悬浮培养转基因西洋参冠瘿组织生物合成熊果苷。方法向预培养20 d的西洋参冠瘿组织培养物中加入60 m g/mL对苯二酚溶液,共培养60 h后终止转化;通过TLC和HPLC方法检测产物,使用柱色谱法分离纯化产物,利用光谱数据对其结构进行鉴定。HPLC定量分析熊果苷产生的动力学变化曲线。结果产物同时在冠瘿组织培养物和培养基存在,并经过提取、分离得到其纯品,经理化性质和谱学方法将其鉴定为4-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熊果苷)。摩尔转化率在共培养60 h后达到最高(88.4%),同时,培养物和培养基中产物的量(63.69 m g/瓶,1.86 m g/瓶)以及产物的分泌百分率都达到最高(2.92%)。结论在国内外首次将转基因冠瘿组织用于生物转化系统并成功地得到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熊果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