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HUVEC)增殖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HUVEC增殖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细胞中HIF-1α表达的影响。结果在缺氧状态下,HUVEC增殖明显且细胞中HIF-1α表达增高(P〈0.01),密蒙花方能有效的抑制细胞增殖及HIF-1α表达,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密蒙花方可能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从而对新生血管的形成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夏枯草(Spica Prunellae)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方面研究其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UVEC为材料.取生长良好的HUVEC用于实验,利用100umol/L二氯化钴(CoCl2)诱导HUVEC增殖,同时分别将10mg/ml、20mg/ml、40mg/ml的夏枯草作用于增殖状态下的HUVEC24小时,进行以下的研究:①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夏枯草对HUVEC增殖的抑制程度;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夏枯草对HUVEC核内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夏枯草明显抑制CoCl2诱导的HUVEC增殖,并且有剂量依赖关系。②夏枯草能够显著降低HUVEC核内PCNA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夏枯草能够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ascular endothelialcell,HUVEC)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采用二氯化钴(CoCl2)建立细胞化学缺氧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M)检测不同浓度密蒙花方水提液(10、20、40 mg/ml)对缺氧状态下HUVE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①缺氧组较正常组G0/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各密蒙花方组均较缺氧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组间具有浓度依赖关系(P<0.01);③密蒙花方组在G0/G1期前还出现了指示细胞凋亡的亚G1期凋亡峰,表明密蒙花方对缺氧状态下的HUVEC具有促凋亡作用。结论密蒙花方抑制HUVEC增殖的作用与阻滞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阐明康莱特注射液的抑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0只C57小鼠复制Lewis肺癌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4d后处死,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癌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结果CTX组、康莱特低剂量组、康莱特中剂量组、康莱特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60.71%,45.24%,47.02%,55.36%;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8±5.51)%,(53.63±3.56)%,(72.87±4.12)%,(67.61±3.23)%,(53.51±3.20)%。结论抑制PCNA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可能是康莱特注射液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玄口康对槟榔提取液(Areca Nut Extract,AYE)诱导的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的增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Y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口腔黏膜FB,100μg/mL ANE为诱导剂,10%大鼠丹玄口康药物血清为干预物;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速度,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MTT显示,丹玄口康组的0D值低于AYE刺激组(P〈0.01或P〈0.05),丹玄口康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相对灰度值均低于AYE刺激组(P〈0.01或P〈0.05)。结论丹玄口康能够抑制ANE刺激下的人口腔黏膜FB的增殖,下调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粉防己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PC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新生血管形成的药物效应。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10-3、10-4、10-5、10-6M)Tet对HUVEC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et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et对PCNA的影响。结果:Tet能抑制HUVEC增殖且具有量效依赖关系;流式细胞仪显示HUVEC经10-5MTet处理后,G1期细胞增加19.69%,S期细胞减少12.31%,G2期细胞减少7.38%;PCNA在1640对照组、Tet实验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842±0.079)、(0.519±0.052)。结论:Tet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是一种潜在的新生血管抑制剂。  相似文献   

8.
孟炜  赵伟红 《中医药学刊》2008,26(2):238-240
目的:研究具有益气化瘀功效的中药复方化瘤方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CNA)、凋亡相关蛋白(Bcl-2、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化瘤方、宫瘤宁、米非司酮药物血清,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Fas及其配体Fas—L变化。结果:3种药物血清均能明显下调PCNA、Bcl-2、Fas及其配体Fas—L蛋白在肌瘤细胞中的表达(P〈0.001)。结论:中药复方化瘤方通过降低PCNA蛋白表达,直接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调节Bcl-2、Fas—L蛋白表达诱导子宫肌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整合素胞浆结构域关联蛋白-1(ICAP-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P13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以进-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构建PCDNA3.1-ICAP-1质粒并转染HUVEC,采用MTT法测定HUVEC增殖化,WesternBlot检测ICAP-1及P13K表达。结果PCDNA3.1-IcAP-1转染组IcAP—1和P13K表达明显增加,PCDNA3.1-ICAP-1转染组与正常对照组、PCDNA3.1-GFP转染组比较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ICAP-1转染组较PCDNA3.1-GFP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P-1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ICAP-1可能通过上调P13K表达,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达到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黄[庶虫]虫丸拆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家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性内皮损伤合并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家兔AS模型,通过SP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VSMC中的表达,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VSMC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黄[庶虫]虫丸拆方各功效组分均可使AS模型家兔胸主动脉VSMC中PCNA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1),而凋亡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各功效组分通过抑制VSMC增殖、诱导其凋亡,从而调节VSMC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平衡,发挥抗AS作用,其中拆方1号是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离体细胞研究层面,研究中药密蒙花方对高糖状态下视网膜Mfiller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采用大鼠视网膜Mfiller细胞在30mmol/L高糖下进行体外培养,模拟高糖环境,再分别给予20%含密蒙花方血清(以下均称合药血清)干预12h,24h、36h,观察密蒙花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视网膜Mtiller细胞增殖的影响。(2)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色染色法观察密蒙花方对高糖状态下视网膜Mtiller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高糖组较正常组吸光度(OD)值增高;含药血清组与高糖组相比,0D值明显降低,各合药血清组间比较,随着时间的延长,OD值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糖组较正常组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减少,活细胞比例增高,各含药血清组与高糖组相比,细胞早期凋亡比例增高,活细胞比例减少(P〈0.05)。密蒙花方通过诱导早期高糖状态下视网膜Mtiller细胞的早期凋亡,抑制细胞反应性增生,从而起到防护高糖状态下视网膜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结论密蒙花方可以抑制早期高糖状态下视网膜Mfiller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密蒙花方对链脲佐菌素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选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作为动物模型,以羟苯磺酸钙胶囊(昊畅)作为阳性对照药。密蒙花方煎剂分为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糖尿病大鼠成模后分别以前述不同药物灌胃4个月。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STZ性DM大鼠一般状况观察:饮食、尿量、体质量变化等。②HE染色观察STZ性DM大鼠视网膜病理形态学变化。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TZ性DM大鼠视网膜ICAM-1、E-selec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①一般状况:STZ诱导的DM大鼠高血糖状态持久稳定,表现为明显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密蒙花方中剂量组体质量高于DM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M模型组视网膜各层出现典型的病理学改变,密蒙花方中剂量组视网膜病理学改变较DM模型组减轻。③DM模型组大鼠视网膜ICAM-1、E-selectin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昊畅组及各密蒙花方组ICAM-1、E-selectin表达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昊畅组比较,密蒙花方中剂量组ICAM-1、E-selectin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Z诱导的DM大鼠是一种相对简单易行、可靠的模型制备方法。密蒙花方中剂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STZ性DM大鼠视网膜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理改变。密蒙花方改善大鼠视网膜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理改变的作用与减少视网膜ICAM-1、E-selec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草降压汤(SCD)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活性及NO分泌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降压作用的有效组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技术制备SCD的4种组分(SCD-DW、SCD-10ET、SCD-50ET、SCD-95ET),分别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SHR大鼠含药血清,以5%、10%、15%的血清浓度作用于HUVEC,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NO含量。同时观察eNOS抑制剂L-NAME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SHR空白血清可显著抑制HUVEC活性(P〈0.05),降低NO含量(P〈0.01)。SCD-DW、SCD-10ET含药血清可增强被SHR空白血清抑制的HUVEC的活性(P〈0.05,P〈0.01),SCD-10ET可以提高HUVEC的NO分泌水平(P〈0.05),此效应在15%血清浓度下可被L-NAME明显抑制(P〈0.01)。结论:SCD-10ET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NO分泌,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eNOS-NO途径可能是该组分降低血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云辉  于慧卿  刘真  李武卫 《河北中医》2010,32(7):1065-1067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镇肝熄风汤对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将24只14周龄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镇肝熄风汤组、依那普利组,每组各8只,同时以同源雄性京都威斯特大鼠(WKY)8只作为对照组,镇肝熄风汤组灌服镇肝熄风汤15g/(kg.d),依那普利组灌服依那普利0.01g/(kg.d),SHR组及WKY组每日灌服等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灌胃2次。灌胃给药8周后,采用苏木色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胸主动脉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组胸主动脉中膜增厚,PCNA表达增强,镇肝熄风汤组和依那普利组可有效抑制PCNA表达增强,改善动脉中膜厚度。结论镇肝熄风汤可能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改善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丹参饮预处理诱导大鼠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的表达。方法将培养72小时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6组,空白组正常培养;血清对照组加50%大鼠血清培养;含药血清组加50%含加味丹参饮的药物血清培养;缺氧/复氧组予缺氧再给氧。缺氧预处理组、加味丹参饮预处理组先给予缺氧预处理和加味丹参饮预处理,24小时后再予缺氧再给氧。结果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和缺氧预处理24小时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缺氧/复氧组(P〈0.01),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显著低于缺氧/复氧组(P〈0.01),HSP70 mRNA表达显著高于缺氧/复氧组(P〈0.01)。结论加味丹参饮预处理具有延迟保护作用,其机理与诱导细胞内HSP70 mR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锯叶棕提取物与AG490合并应用后对MM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U266和PRM182:26细胞与0—2uL/mL的不同浓度锯叶棕提取物共孵育,应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同时应用台盼蓝不相容实验检测锯叶棕提取物与AG490单独使用或合并使用时的细胞成活率。结果:锯叶棕提取物抑制U266与RPM18226细胞的增殖,其抑制生长50%(ED50S)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2和0.7灿L/mL;U266细胞用锯叶棕提取物(0.5uL/mL)或AG490(20nM)预处理,其细胞成活率分别为(79.7±1.1)%和(67.2±6.1)%,两者联合应用细胞成活率为(42.9±12.0)%(P〈0.001);RP—M18226细胞用锯叶棕提取物(0.5ul/mL)或AG490(20nM)预处理,其细胞成活率分别为(74.7±2.1)%和(37.2±5.1)%,两者联合应用细胞成活率为(42.9±4.1)%(P〈0.001)。结论:锯叶棕提取物与AG490合并应用抑制MM细胞的增殖作用较单独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