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乳腺癌外科治疗后的护理概况附院外科邓秋菊乳腺癌(MamaryCarcinomn)是危害广大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8%,已超过宫颈癌 ̄[1]。由于各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食物构成等因素不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也有较大差...  相似文献   

2.
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收治的11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治疗方法,并对可能影响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79.4%,其发生与脊髓损伤程度、损伤平面、是否有并发症等有关。结论 在治疗脊髓损伤同时,应注意低钠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根据不同低钠血症原因,采取不同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肝癌患者异常心理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00 例肝癌病人,其异常心理分为孤独、怀疑、恐惧、悲观及绝望五种类型。结果:异常心理的发生率依次为悲观心理78 % 、孤独心理65 % 、怀疑心理54 % 、绝望心理49 % 、恐惧心理46 % ,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女性恐惧感发生率高于男性,非手术治疗的怀疑感和悲观感发生率高于手术治疗者,其余则无差别。认为:肝癌患者异常心理的发生率很高,有些异常心理的发生与性别和治疗方式有关,在治疗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异常心理和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易发于不同年龄段的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交通事故,建筑工地事故是其常见治伤因素,损伤机制复杂,分型复杂,是创伤骨科的治疗重点。我科从2005-2009年共收治并应用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5例,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5.
梁萍  唐丹 《四川医学》2010,31(1):45-47
目的提高对瑞氏综合征的临床认识,降低其误诊率及病死率。方法对55例瑞氏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及与诊断相关的因素。结果瑞氏综合征发病与年龄(〈1岁占75%)、生活环境(农村占81%)、季节(冬季占55%)密切相关,感染是重要的前驱表现,临床主要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频繁惊厥、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增高、脑水肿等,经治疗,痊愈9例,好转42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1例。结论瑞氏综合征临床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离休、干保住院老人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进行调查,从中得出抑郁/焦虑情绪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0张HAD表中无抑郁/焦虑的28张,占56%,余22张中轻度焦虑的7张,占总数14%,轻度抑郁的4张,占总数8%,中度抑郁的1张,占总数2%,并且性别和文化程度不同其发生率也不同。结论护理工作不仅需关注离休、干保老人生理方面,更应该综合考虑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应多沟通,缓解其异常心理情绪,才能取得治疗护理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输注,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可降低放疗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的病死率。因此,其治疗效果倍受关注。对输注血小板后其增加值明显低于预期值的状态,人们称之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或“血小板无效性输注”,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为30%-70%,原因分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两类。非免疫因素包括脾肿大、感染、出血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相似文献   

8.
屈光不正和弱视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光不正和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其流行病学集中在患病率、分型和危险因素的研究上。文献报道屈光不正近视的平均患病率3~6岁为1%~3%、7~12岁为20%。弱视的患病率在O.14%~4.32%,主要危险因素有屈光参差、斜视、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弱视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终身视觉损害,因此早期对弱视及其危险因素的筛查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UD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20例NUD病人按国际分型标准分型,了解其发病诱因、内镜检查和HP感染情况。并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30例,中药组45例,中西药结合治疗组45例,分别采用西药、中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 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引起NUD发作或加重;内镜检查NUD患者92.5%有慢性胃炎,45.8%有十二指肠炎;HP检出率为75.8%。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NUD临床症状消失率分别达93.3%和88.9%。结论 NUD以运动障碍样型最多,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饮食、精神、HP有密切关系,治疗以中药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用三氯醋酸、新洁尔灭及5-氟尿嘧啶治疗127例尖锐湿疣,以观察分析其不同疗效。结果三氯醋酸组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新洁尔灭组(55.00%)和5-氟尿嘧啶组(47.06%)(P均<0.01),并探讨了该病的病因、治疗、影响疗效的因素及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影响因素、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43例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了解患者疾病的影响因素,同时调查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年龄因素、抗生素联用、疗程、住院时间、免疫制剂应用、气管插管、切开、创伤性诊疗均是影响患者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单因素比较 P <0.05。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念珠菌,其次为曲霉菌、毛霉菌属、隐球菌,所有患者均根据不同的致病菌选择不同方案进行治疗,43例患者治疗后痊愈的29例,占比例的67.4%,治疗后有效的10例,占比例的23.3%,治疗无效的4例,占比例的9.3%。结论:影响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疾病发生的因素非常多,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并要积极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2.
癫痫仍旧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问题,它大约影响着世界人口的1%~2%。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癫痫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显著不同于成人的特点。癫痫治疗的关键是明确哪种发作类型,然后按不同的发作类型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92年9月~200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52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肝癌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1)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明显,其1年、2年、3年、4年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6.8%、55%、25.78%、10.5%及8.14%。(2)肿瘤大小、数量与门脉癌栓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的临床分期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肿瘤直径大于5cm,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增加,且肿瘤多发者其门脉癌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单发,肿瘤多发者的疗效明显低于单发者。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病期的肝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配合其他疗法能使疗效得以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影响结核性脑膜炎用PCR法检测脑脊液结核菌DNA结果的各种因素。方法:对95例结核性脑膜炎,用PCR法检测脑脊液结核菌DNA,对其病型、病期、化疗时间等因素与阳性率的关系作以分析。结果:发现检测前的化疗时间长短是影响PCR阳性率的主要因素,未治疗者阳性率为88.9%,治疗6个月内、1个月以上、2个月以上、3个月以上者分别为79.3%、66.7%、44.4%和27.8%。结脑病型、病期的不同对PCR阳性率未见有明显影响。结论:影响PCR阳性率的主要因素是化疗时间,阳性率可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UD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NUD病人按国际分型标准分型,了解其发病诱因、内镜检查和HP感染情况;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西药、中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引起NUD发作或加重;内镜检查NUD患92.5%有慢性胃炎,45.8%有十二指肠炎;HP检出率为75.8%。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NUD临床症状消失率分别达93.3%和88.9%。结论:NUD以运动障碍样型最多,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饮食、精神、HP有密切关系,治疗以中药及中西药结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着床发育,其发病率占妊娠总数的0.5%~1%,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易感因素为不同程度的输卵管功能影响,与宫腔操作、盆腔炎、输卵管手术、宫内节育器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有密切关系。近年来随着妊娠者的年轻化,异位妊娠的数量激增,尽管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其并发症及病死率却明显下降,这显然与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新版中国高血压指南要点介绍与高血压的联合治疗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心脑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最大杀手,而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收缩压每升高1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相对危险升高40%。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下降2mmHg,脑卒中危险下降7%,冠心病危险下降3%。由此可见,有效防治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根本所在。为此,我国于2004重新修订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南对高血压概念进行了明确规定,强调高血压的危害性不仅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同时也取决于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情况,并制定了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标准,强调按照高血压危险分层进行分层治疗。确立了不同的治疗目标值,强调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结合使血压达标,并强调其他危险因素和疾病的干预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危险。本文摘其要点简述如下,并重点介绍高血压的药物联合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异时性胃癌肝转移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1996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632例胃癌患者,其中共有40例诊断为异时性肝转移。40例中有8例放弃治疗(来治组),16例接受全身化疗(化疗组),16例接受综合治疗(综合组)。结果来治组、化疗组和综合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0%,19.9%,43.8%;2年生存率分别为0%,6%,18.8%,差异有显著性(p=0.002)。结论 异时性胃癌肝转移患者经早期治疗、积极治疗、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发育、精神和心理行为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和/或活动过度,伴有社交困难、学习困难、认知功能障碍和品行障碍。以美国精神障碍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Ⅳ)为诊断标准, ADHD分为三型:Ⅰ型为注意缺陷型,Ⅱ型为多动/冲动型,Ⅲ型为注意缺陷伴多动冲动型。ADHD的发病率随着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域而不同,美国学龄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3%~5%,我国为3%~10%,;男童的患病率高于女童,美国男童是女童的4~9倍,我国男童是女童的3倍。ADHD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其病因包括遗传和非遗传因素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大约占60%~80%,而环境因素在ADHD的易感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遗传因素有先天体质缺陷和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疾病等;环境因素包括产前和围产期危险因素、环境毒物、营养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本研究主要对ADHD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影响突聋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聋的发病时间、年龄及眩晕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听力损失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同、发病年龄不同及伴随有无眩晕的突聋患者150例,采用以前列腺素E1为主药,以扩血管、神经营养药为辅助治疗,观察上述因素与疗效关系,治疗前后行听力学检查对照。结果:病程小于2周内就治的轻中重度耳聋患者其有效率达97.22%;起病大于3个月就治者,其有效率为58.33%。从年龄看45岁之内者有效率为91.91%;46~60岁者有效率为85.36%;大于60岁以上者有效率75.00%。伴随症状看,伴有眩晕者有效率60.86%;不伴眩晕者有效率94.48%。结论:突聋的疗效与治疗时间成正比应越早疗效越好、反之越差;以中青年发病者治疗效果佳,伴眩晕的疗效差,不伴眩晕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