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性 ,6 1岁 ,无痛性肉眼血尿 1周 ,经抗炎治疗无效 ,来我院就诊。膀胱B超检查 :膀胱右侧壁见 - 1cm× 3cm低回声团块与膀胱壁相连 ,基底宽。膀胱镜检查 :膀胱右侧壁见一乳头状新生物 ,直径约 3cm ,其周围见 3个直径约0 5cm大的肿物 ,色淡。IVU示双肾及输尿管显影正常 ,膀胱右下侧壁充盈缺损。入院后 ,行膀胱探查术。术中见肿物未侵出膀胱壁 ,将 4个肿物行电刀切除 ,术后肿物送病理检查。术中探查腹腔、盆腔其他脏器未见异常发现。术后抗炎对症治疗、免疫治疗、化疗一个疗程。术后 9个月患者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 ,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转移性CCRCC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2例转移性CCRCC中,男性35例,女性7例;转移部位依次为肺19例,骨8例,淋巴结及软组织各3例,肾上腺、皮肤及脑各2例,肝、小肠及鼻腔各1例。42例转移性CCRCC中,31例于肾原发灶手术切除后3周~11年出现转移,4例原发灶与转移灶同时发现;28例转移灶为单发,14例为多发性。34例转移性CCRCC仍具有原发性CCRCC的组织学形态,4例出现多灶状坏死,6例呈肉瘤样分化。Fuhrman细胞核分级:Ⅰ级4例、Ⅱ级13例、Ⅲ级18例、Ⅳ级7例。17例间质小血管呈簇状增生。免疫组化标记42例转移性CCRCC中CD10、vimentin、CAⅨ、PAX8、RCC和EMA阳性例数分别为39例(92.9%)、40例(95.2%)、38例(90.5%)、38例(90.5%)、31例(73.8%)和38例(90.5%)。结论转移性CCRC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合临床病史及肿瘤组织形态学特点,联合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EMA、CD10、CAⅨ、PAX8等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肾透明细胞癌眼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pan、EMA、CAⅨ、vimentin、CD10、CK7、CEA、HMB-45等抗体的表达。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2~68岁。眼眶转移4例,眼睑转移1例,左眼3例,右眼2例。眼眶转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与眼部肿胀不适,眼睑转移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睑新生物。原发肿瘤至转移癌间隔时间10~23年,平均间隔时间14.4年。眼观:灰白、灰红色结节样肿物。镜检:肿瘤细胞界限清晰,胞质透明,呈巢状分布,巢周有纤细的纤维间隔分隔,并富于薄壁血管。免疫表型:CKpan、EMA、CAIX、vimentin、CD10均阳性,CK7、CEA、HMB-45、SMA、CD117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患者随访2~6年,未见复发。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眼部转移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与眼部原发肿瘤无特殊性,确诊依赖于病理活检。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眼眶,且通常与原发癌间隔时间较长,因此有肾癌病史的眼眶肿瘤患者应考虑转移性肾癌可能性,以提高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咽部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发生于鼻咽部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女性各1例,年龄分别为39、69岁,平均54岁,1例发生于右侧口咽旁软腭后方,1例发生于鼻咽顶后壁右侧;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鼻塞、耳鸣、鼻咽部异物感,其中1例反复鼻出血。眼观:肿瘤直径2.5~4.2 cm,肿瘤组织边界均不清,呈灰白、灰黄色,质中偏软。镜检:2例肿瘤组织均呈片、巢状分布,其间有粗胶原纤维带分隔,细胞单一,多边形,胞质透亮,核圆形,偏心或位于中央,无核分裂象及坏死,无导管结构。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表达上皮标记,如CKpan、EMA、p63、CK5/6,肌上皮标记如S-100、GFAP、Calponin均不表达; 2例患者均获随防,随防10~96个月,例1于术后26个月再次复发,例2无复发和转移。结论鼻咽部的透明细胞癌临床少见,病理特征类似于涎腺的透明细胞癌,免疫组化或分子检测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青春期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16岁。因月经后阴道淋漓出血就诊。既往病史:14岁初潮,每次月经后阴道淋漓出血5~7天,于当地多家医院就诊,曾诊为青春期月经紊乱及阴道炎,因未婚,未行阴道镜检查,给于调经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来我院后B超检查示子宫内膜不规则增厚,考虑子宫内膜癌可能性大,在征得家属同意后行阴道镜检查,检查中宫腔内脱落一块烂肉样组织,较松散、易碎,送病理检查。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疾病性质待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乳腺富糖原透明细胞癌进行临床资料及光镜和免疫组化标记观察。结果 组织学特点:癌细胞为多边形或柱状,胞界清楚,胞质透明,呈实性巢状、片状排列,可有乳头形成。表现为导管内癌和浸润性癌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细胞呈上皮性免疫表型,CK(AE1)、CEA强阳性,不表达S-100蛋白、肌动蛋白。PAS染色阳性。结论 富含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上皮性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6岁,因颈前无痛性肿物1个月入院。初诊:甲状腺双侧肿瘤。患者于7年前因肾癌行右肾癌切除术。查体:一般情况好,双侧甲状腺可触及一表面光滑,随吞咽上下移动的肿物;甲状腺功能正常。X线示气管向左移位。腹部(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甲状腺右叶内探及一4·7cm×3·2cm椭圆形低回声团块,边界清,规整,内部滋养层血管增多,血流丰富;左叶内探及一3·0cm×2·0cm的低回声区,边界欠规整,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较丰富呈“花环征”。SPECT示甲状腺位置正常,两叶明显肿大,形态不完整,双侧甲状腺示踪剂分布不均匀,右叶中下部见一较大示踪剂缺…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女性,60岁,因右侧输尿管结石入院,自诉偶有右腰部酸胀感,无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查体: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未及包块,未及压痛、反跳痛,右肾区轻叩痛,左肾区无叩痛;腹部CT示右肾实质内见直径1. 6 cm等低密度结节影突出肾轮廓,增强后动脉期强化类似肾皮质,后期密度减低,呈相对略低密度,报告提示右肾占位,肾癌可能。行右肾部分切除术,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HNF-1β在卵巢不同类型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HNF-1β在卵巢透明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7例透明细胞癌、35例高级别浆液性癌、21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0例黏液性癌、2例移行细胞癌和13例转移性Krukenberg瘤中HNF-1β的表达。结果27例卵巢透明细胞癌均不同程度表达HNF-1β,阳性率为85.2%;35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HNF-1β呈核阳性者4例,阳性率为2.9%;21例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中5例HNF-1β呈阳性,阳性率为23.8%;10例卵巢黏液性癌中HNF-1β均呈核阳性,阳性率为60.0%;13例Krukenberg瘤均可见HNF-1β呈不同程度核阳性,阳性率为53.8%;2例卵巢移行细胞癌均不表达HNF-1β。与透明细胞癌相比,HNF-1β在浆液性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黏液性癌、Krukenberg瘤和透明细胞癌中HNF-1β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 HNF-1β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和76.5%。结论 HNF-1β是一种敏感性较高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标志物,HNF-1β弥漫强阳性对诊断卵巢透明细胞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囊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性肾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癌。我们报道3例囊性肾细胞癌,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复习有关文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鄞州人民医院1998年1月~2003年5月确诊的3例囊性肾细胞癌,其中1例快速冷冻时曾误诊为脉管性错构瘤。3例均为男性,年龄45~62岁,例1有上腹隐痛伴右腰部酸胀不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膀胱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CCA)与肾源性腺瘤(nephrogenic adenoma,NA)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例膀胱CCA及5例NA,进行临床、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膀胱CCA以乳头状结构多见,伴管囊状或管状结构,且乳头分支多而复杂,肿瘤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呈透明状或嗜酸性,核形状不规则,呈多形性,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Ki-67增殖指数约40%,部分p53阳性。NA多数病灶体积较小,局限于黏膜;以中肾样小管或管囊状结构更多见,乳头状结构多数只出现在黏膜表面,乳头分支少,衬覆单层细胞,胞质较少,嗜酸性胞质更常见,透明细胞少,细胞核温和,核分裂罕见,无核仁或仅偶见小核仁。Ki-67增殖指数5%,p53阴性。结论膀胱CCA和NA在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等方面有很多交叉和重叠,组织病理学特点是鉴别膀胱CCA和NA的最可靠标准,是否伴有更复杂的组织结构包括实性结构、明显的核异型及较活跃的核分裂、伴有坏死或肌层浸润是两者鉴别的重要依据,当两者鉴别困难时,免疫组化标记Ki-67增殖指数及p53可作为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7岁。因发现左大腿肿物2月余入院,体检:左大腿中段前侧触及一质硬肿物,大小约3.0cm×2.5cm×1.5cm,位于皮下,皮肤表面呈红色,可见溃疡形成。行手术切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对6例罕见的透明细胞肉瘤作了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光镜下瘤细胞呈多边形,胞界不清,胞浆丰富透明,含PAS阳性物,核大,空泡状,核仁大,瘤细胞聚集Lysozyme阳性和Fibronectin,Vimentin,Desmin,Cytokeratin,CEA阴性。我们的资料支持该瘤起源于神经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肺原发性癌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6岁。咳嗽、痰中带血伴右侧胸痛1月余。X线及CT均示右下肺块影。痰细胞学检查阴性。患者有40年吸烟史。临床诊断肺癌而行右下肺切除。患者术后6个月发现肝脏内肿瘤转移。病理检查肺一叶,切面在近肺门处见一灰褐灰白色实性肿块,5.5cm×3.5cm...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5岁.因尿急伴便秘1月于2005年4月来我院就诊,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Ⅱ度肿大,质地硬,突向后方,中央沟消失,结节感.患者自发病来无尿频、尿痛、发热症状,平时亦无明显排尿困难,尿常规未见红、粒细胞.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45 mm×44 mm×42 mm,向右后突出8 mm,提示前列腺增生.肝、胆、胰、脾、两侧肾脏、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残余尿阴性.X线检查心、两肺未见活动性病变.查血PSA为1.92 μg/L,其中复合PSA 1.45 μg/L,游离0.47 μg/L,游离/总PSA为24%.MRI显示前列腺明显增大,边缘不规则,大小为52 mm×42 mm×40 mm,其内信号不均匀.  相似文献   

18.
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透明细胞肉瘤(clear cell sarcoma.CCS)又称为软组织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of solt parts.MMSP),是一种具有色素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肉瘤,由Enzinger于1965年首次报道,CCS好发于20-40岁青年人的四肢末端,肿瘤常与腿鞘或腿膜相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QKI、HIF-1α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QKI、HIF-1α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110例肾透明细胞癌和10例正常肾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QKI、HIF-1α的表达和分布,并应用图象分析仪判定,统计学处理,对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QKI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3%,正常肾组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7%,正常肾组织为30%,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QKI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r=-0.471,P<0.001)、浸润深度(r=-0.392,P<0.001)、TNM分期(r=-0.451,P<0.001)均为线性负相关;HIF-1α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r=0.404,P<0.001)、浸润深度(r=0.324,P=0.001)、TNM分期(r=0.330,P<0.001)均为线性正相关。QKI与HIF-1α表达强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2),并呈线性负相关性(r=-0.417,P=0.002)。结论 QKI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而HIF-1α的表达与其呈正相关性,在发病机制中可能涉及到QKI、HIF-1α的异常表达。同时,作为新的分子标志物,QKI、HIF-1α可作为判定肾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进程及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对临床诊治也可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 (ECCC)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现 ,并与其它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比较 ,了解其生物学特点。方法 收集ECCC 10例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 (UPSC) 12例 ,子宫内膜样癌 (UEC) 4 4例 ,比较组织学改变 ,并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 p5 3蛋白、ER、PR的表达。 结果  10例ECCC占子宫内膜癌的 3 14 %。各组平均年龄ECCC6 3 5岁 ,UEC 5 1 7岁 ,UPSC 6 0 0岁。ECCC与UEC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ECCC与UPSC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肿瘤组织学Ⅲ级 ,ECCC占 30 % ,UEC占 17 1% ,UPSC占 10 0 %。ECCC与UEC比较 ,P >0 0 5 ,ECCC与UPSC比较 ,P <0 0 1。 10例ECCC ,5例瘤细胞成分单纯 ,其中 1例含红染的透明小体 ;其余 5例中 2例含少数瘤巨细胞 ,3例伴有UEC成分。未见肿瘤伴同UPSC或EIC(endometrialintraepithelialcarcinoma)的组织象。 3例ECCC呈p5 3蛋白表达 ,全部EC CCER染色阴性 ,仅 1例呈PR阳性。 7例随访 5年以上 ,4例生存 ,3例死亡 ,5年生存率为 6 6 6 %。结论 ECCC的临床病理学和生物学既不同于UPSC也不同于UEC ,3种内膜癌在肿瘤发生学的相互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