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淑杰 《家庭护士》2007,5(8):12-14
颈前方入路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2003年6月-2006年8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一氧化氮 (NO)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内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 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患病组 )行颈椎前路手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 ,另取 6例无颈椎病史的颈椎外伤患者 (对照组 )术中切取的颈椎间盘作为对照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测定椎间盘组织中IL 1β和TNF α的含量 ,以光密度法测定NO的含量。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内IL 1β ,TNF α及NO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颈椎间盘组织可自发产生IL 1β ,TNF α及NO ,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组织内上述物质的含量明显增高 ,它们可能在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前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前路椎间盘除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方法之一,本院2002年6月至2005年6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7例,取得良好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根和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疾病,传统的手术是采用前路减压融合固定术,但牺牲了颈椎的部分活动度,而以人工颈椎间盘替代病变的椎间盘以保留颈椎的生理活动度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虽然该手术具有保留颈椎活动性、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也存在切口血肿、窒息、硬膜外血肿导致的四肢瘫等,故围术期的护理对保障病人安全和保证治疗效果尤为重要。现在临床上有数种不同的颈椎间盘假体可应用,而 Dis-cover椎间盘是一种较新的假体,临床报道不多,关于 Discover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护理经验的报道也较少。2010年3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了12例采用 Discover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的神经根或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经过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并随访,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的手术配合53002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侯美凤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较好的方法[1]。我院自1976年12月~1995年10月用此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10例,随访结果表明,效果显著。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分析其与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评分(JOA)的相关性,探讨免疫反应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2005-11-10/2006-06-30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患者,2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脊髓型颈椎病组,另外16例无颈椎病史的颈椎外伤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经颈椎前路手术中切取的颈椎间盘组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椎间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组依据JOA评分分成重、中度组(0~12分,20例)和轻度组(13~17分,7例)。结果:43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型颈椎病组颈椎间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34.521±18.592),(15.041±6.562)ng/L;肿瘤坏死因子α:(6.071±1.912),(3.143±0.630)pmol/L;P均<0.01]。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重、中度组椎间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结论:①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增多。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与脊髓功能有相关性,提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与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梅 《护理研究》2009,(8):2132-2133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elotic myelopathe,CSM)是以颈椎间盘病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相邻椎体节段后缘骨赘形成,以此构成对脊髓和/或支配血管的压迫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风险大,有些病人难以接受。自2002年开始,我院骨科对16例拒绝开放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采用了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其主要表现有颈肩痛、上肢麻木、乏力、持物不牢、胸腹束带感和踏棉感,查体以颈髓受压为主。颈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自2002年10月~2005年12月在C型臂X线监测下开展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科2005年11月至2009年7月为1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施行全醉下颈椎前路髓核摘除、人工椎间盘置换加植骨术.术后辅以康复训练,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9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1岁,术前经X线、MRI等检查确诊.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混合型1例,所有病例均因早期就诊,可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提出新的分型方法以指导治疗。方法:对经计算机体层摄影脊髓造影述(CTM)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患进行牵引加理疗疗效分析,着重讨论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根据临床表现和CTM.MRI所示脊髓受累、受玉情况提出新分型方法。结果:牵引加理疗总有效率94.34%,显效率68.87%.新分型法χ^2=14.787.P<0.05,疗效有差异,Ⅱ型和Ⅲ型χ^2=11.73,P<0.01,有显差异。结论: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脊髓型颈椎病是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为因果关系。当临床和影像学都提示脊髓明显受损.短期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11.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的用于治疗颈椎疾病的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而言,它能够较好地解决减压与保留颈椎运动节段的矛盾,从而避免临近节段的退变加速[1].本院脊柱外科采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白细胞介素1自身及其产生的级联反应在椎问盘退变及周围组织如脊髓的功能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水平及其与颈脊髓功能的相关性,探讨白细胞介素1在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实验采用对比观察,于2008-01/11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及安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实验室完成.对象:实验组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01/10骨科住院的2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8个椎间盘组织,因颈椎刨伤的10例患者20个椎间盘组织作为对照.标本均为颈椎前路手术摘取凡患者自愿捐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量两组颈椎间盘白细胞介素1а、白细胞介素1 β的水平;采用日本骨科协会颈脊髓功能评分(JOA评分17分法)对实验组病例进行术前颈脊髓功能评分.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椎间盘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а、白细胞介素1 β水平.②实验组椎间盘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质量浓度与JOA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收集的病例全部纳入结果分析.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椎间盘组织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质量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脊髓犁颈椎病患者椎问盘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质量浓度与JOA评分间呈负相关(ra=-0.860:rb=-0.669,P<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的白细胞介素1 а、白细胞介素1 β水平明显增高,且与颈脊髓功能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颈椎前路钢板的应用,颈椎稳定性的维持有了保证,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术已广泛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感染、结核、肿瘤及外伤造成的颈椎骨折、脱位等颈椎疾病。我科从2000年7月~2006年11月开展颈椎前路开槽式减压植骨自锁钛钢板内固定术40例,配合临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应用及护理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6~73岁,平均45.5岁。病程1d~10年,平均5个月。其中颈椎骨折1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8例,颈椎节段性不稳4例,OPLL1例,脊髓型颈椎病10例(其中…  相似文献   

14.
旋牵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间盘突出症以颈脊髓与神经根受压症状为特点,多见于30~40岁左右的男性,好发于下部颈椎,尤以C5~6、C6~7为多见.由于其病史、症状体征与颈椎病的脊髓型、神经根型相似,故临床上常以颈椎病治疗.笔者采用旋牵法为主治疗37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提出新的分型方法以指导治疗。方法:对经计算机体层摄影脊髓造影述(CTM)磁共振成像(MRI)明确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106例患者进行牵引加理疗疗效分析,着重讨论颈椎间盘突出症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关系,并根据临床表现和CTM.MRI所示脊髓受累、受玉情况提出新分型方法。结果:牵引加理疗总有效率94.34%,显效率68.87%,新分型法χ2=14.787,P<0.05,疗效有差异,Ⅱ型和Ⅲ型χ2=11.73,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和脊髓型颈椎病是疾病发展的两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为因果关系。当临床和影像学都提示脊髓明显受损,短期正规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院收治10例前后侧脊髓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同期经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配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62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2001年3月~2003年10月,我科对62例颈椎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40例,女22例,19~67岁,颈椎间盘脱出14例,脊髓型颈椎病27例,颈椎骨折19例,其它颈部疾患2例.其中颈椎前路手术24例,颈椎后路手术38例,平均住院21d.  相似文献   

18.
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多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压迫颈髓神经或椎动脉引起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脊髓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以致行走困难,胸腰有束带感,严重者可致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给病人的工作、生活、心理以及社交等方面带来困扰.我科自2006年5月以来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0例,总有效率100%.现将围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脊髓型颈椎病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其主要表现有颈肩痛,上肢麻木、乏力、持物不牢,胸腹束带感和踏棉感,查体以颈髓受压为主。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1]。我科白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C型臂X线监测下,开展该项手术共19例,  相似文献   

20.
显微内镜下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内镜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应用。方法 对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显微内镜下颈椎间盘摘除,同时行椎间植骨。结果 1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改善率为86.2%,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副作用少的优点,在实施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安全可行,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