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放射性白内障B超检查的声像特点,为放射性白内障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仪检测18例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分析晶状体形态及内部回声改变。结果Ⅰ期放射性白内障晶状体平均厚度为4.4 mm,晶状体呈完整的梭形结构;Ⅱ期放射性白内障晶状体平均厚度为5.1 mm,晶状体呈球形结构;Ⅲ期放射性白内障晶状体平均厚度为3.7 mm,晶状体呈盘状结构,并且Ⅲ期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玻璃体混浊率较高,达到38.89%。结论对于晶状体混浊较严重或患有青光眼不适合散瞳患者,高频B超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晶状体及球后病变情况,为放射性白内障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致白内障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探讨TNT白内障临床特点及发病与工种和工龄的关系,并对晶状体摄影留档。[方法]对某厂452例TNT作业工人,常规外眼检查后复方托品酰胺滴眼3次至双眼瞳孔散大7-8 mm,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同时用裂隙灯显微镜对患者进行晶状体摄影。诊断及分级使用GBZ 45—2010《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结果]452名作业人员中,符合TNT白内障观察对象标准者185例;确诊TNT白内障者132例,根据TNT不同分期,壹期97例、贰期27例、叁期8例,TNT白内障总患病率为29.20%,晶状体混浊检出率为70.13%(317/452)。随着工龄的增长,TNT白内障患病率逐渐升高,工龄分布以工作25年以上者为最高,且各工龄段的白内障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0,P〈0.01)。TNT白内障的岗位分布以混药工最高,其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T白内障患病率与工种关系密切,且随工龄的增加和接触TNT时间延长而升高。晶状体摄影能够作为确诊重要证据,可更好的帮助职业病诊断工作者准确地完成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  相似文献   

3.
对18例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及球后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Ⅰ期放射性白内障晶状体平均厚度为4.4mm,Ⅱ期为5.1 mm,Ⅲ期为3.7 mm,而且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玻璃体混浊率较高,达38.89%。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厂50例三硝基甲苯(TNT)作业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的临床观察,了解其发病规律,对其住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级诊断.结果 显示,所有病例均诊断为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其中一期白内障30例,二期白内障17例,三期白内障3例,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改变不明显.提示,眼晶状体混浊是TNT作业工人最常见、出现最早的和最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职业性TNT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等进行了综述,以为现行职业性白内障国家诊断标准的修改提供参考。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所致晶状体损害的发生率、发生时间、进展率和进展程度与TNT接触的时间、浓度等密切相关。目前在TNT性白内障形成机制方面尚无肯定的结论。晶状体摄影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晶状体混浊的形态、范围、浓密程度,便于混浊范围的测量,有利于确定TNT白内障病变的分期与分级,可为职业性眼病及劳动能力的鉴定提供有力的证据。TNT白内障用药治疗难以取得明显的疗效。加强防护可以预防TNT白内障的发生。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三硝基甲苯 (TNT)对人眼晶状体的损害具有特异性。诊断 TNT中毒性白内障主要依据晶状体的混浊形态。本文对 342名从事 TNT作业工人的眼晶状体进行检查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某包装厂接触 TNT粉尘各种工种作业工人 342名 ,男 2 4 1人 ,女 10 1人。平均年龄 2 8.5(2 0~ 59)岁 ;平均工龄 12 .7(0~ 32 )年。1.2 方法 眼部检查 :测双眼视力 ,指测眼压正常者无青光眼病史者 ,用 0 .2 5%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待瞳孔扩大到直径达 7mm以上 ,在暗室里用直接检眼镜 ,裂隙灯显微镜详查晶状体。为避免人为误差 ,检查均由同一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脱离接触后对晶状体损害的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观察的方法,连续7年对接触TNT的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NT作业工人脱离接触后的4年中发现有10名晶状体正常的进展为观察对象,检出率为15.38%。3名观察对象进展为Ⅰ期,2名Ⅰ期的作业工人进展为Ⅱ期;白内障晋期检出率为7.69%。结论TNT作业工人脱离接触后晶状体损害仍可加重,提示TNT对晶状体的损害是持续性、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放射性白内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检测18例36眼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的眼晶状体,分析晶状体形态及内部回声的改变。[结果]36眼放射性白内障声像图可分为三期:初起期、成熟期和过熟期。经眼科裂隙灯和手术病理证实,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4.44%。[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以全面地了解晶状体的状况,是诊断放射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职业性三硝基甲苯(TNT)白内障的患病率,寻找预防及控制措施。对某化工厂的TNT作业现场进行监测,对300名接触TNT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着重眼晶状体检查,同时对车间相关岗位空气中TNT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职业性TNT白内障确诊55例,患病率为18%,其中Ⅰ期36例、Ⅱ期13例、Ⅲ期6例。此外,白内障患病率随工龄增长和接触浓度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接触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健康监护资料,观察TNT作业工人眼晶状体损害的动态变化.方法对某化工厂1988-2008年现场职业卫生学监测资料、健康监护筛查出的眼晶状体损害人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现场检测资料显示,生产环节TNT浓度平均值球磨最高,TNT样品数超标率1998年最高,样品数超标率和眼晶状体损害检出率各年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T眼晶状体损害总检出率42.5%,检出率依次是球磨、碾混、总装和其他工种;20年间诊断TNT白内障患者259名,脱离组有8.0%的患者诊断晋级,接触组有52.9%患者诊断晋级,5~10年间,脱离组10.3%的患者晋级,接触组52.0%的患者晋级,11~20年间,脱离组3.4%的患者晋级,接触组60.0%的患者晋级,晋级率接触组均比调离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随着现场TNT浓度的下降,眼晶状体损害检出率也呈逐年降低趋势.脱离TNT作业岗位患者的晋级率比未脱离患者明显降低,说明晶状体损害与脱离接触有关.脱离组、接触组晋级率均比文献报道低,脱离接触对晶状体的损害能持续多长时间,有待于进一步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1.
玉硝基甲苯(TNT)对人体的危害已较明确,其中以眼晶状体、肝脏及血液系统的损害较为突出,现将我院所见98例TNT接触者及中毒患者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98例接触TNT观察对象和中毒患者均来自XX化工厂,于1995年10月体检时,我们根据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其中观察对象饲例,I期TNT中毒性白内障29例,四期22例,轻度TNT中毒18例,重度中毒5例,男性96名、女性2名,年龄22~65岁,平均46二8岁、工龄1~47年,平均20.5年。工种以火工为主,占77例,其它ZI例,同时对生产车间空气中TNT浓度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工人眼晶状体的职业危害,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西某厂职业接触TNT 30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TNT对眼晶状体职业危害所致白内障的发生情况.结果 300名工人经检查白内障的患病率达18.3%,其中粉碎工与压药工的患病率达38.9%与34.1%,明显高于装药工、包装工及纸筒工的16.7%、10.3%和6.7%,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工种工人白内障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94,P<0.01).检查诊断为职业性TNT白内障的55例,其中男52例,女3例;工作环境空气中TNT浓度越高发病率也会越高.结论 预防或降低职业性TNT白内障的发生,应避免TNT的接触累积,作业工人应定期的工种调整.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降低工作环境中的TNT浓度,要加强自身防护,严禁在工作场所内饮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硝基甲苯(TNT)对眼晶状体的损害及其发病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某化工厂187名TNT作业工人眼晶状体损害进行调查。结果TNT白内障检出率为41.71%,性别、工种、年龄、工龄、接触工龄与TNT白内障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职业接触吸收主要以TNT的皮肤吸收为主。接触工龄越长,TNT白内障的检出率越高。预防控制TNT职业损害,要进行工艺改革,加强通风排毒,降低车间空气中TNT浓度,采取切实有效的皮肤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健康损害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TNT(三硝基甲苯)对作业工人的健康损害,以提出对转产后病人的妥善安置。方法查阅厂方的工时记录、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对工人进行问卷和体格检查。结果81名TNT作业工人的眼晶状体全部受到损害,其中71名诊断为职业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低下(P<0.05)。结论TNT的慢性职业危害主要是对接触工人眼晶状体的损害和影响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5.
三硝基甲苯(TNT)是兵器工业、火工行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其主要的工业毒物。TNT中毒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皮肤损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造血障碍、中毒性肝病和中毒性白内障等。以对肝脏和眼晶状体损害最常见。TNT白内障有特征性改变,而中毒性肝损害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我们想通过  相似文献   

16.
TNT所致眼晶状体损害——白内障,多数学者认为是累积不可逆转的损害,是早期TNT慢性中毒征象。生产设备和操作方式不断地改进以及个人防护的加强,生产环境TNT浓度日趋MAC,但仍有白内障检出。对此,就TNT作业工人白内障及其接触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64 469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15例,感染率为0.023%;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切口>3.2mm、手术时间>30min、前房无注入抗菌药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玻璃体手术(或张力环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等复杂的白内障手术、曾接受抗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是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方式,避免植入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手术结束时前房注入抗菌药物等相应措施,以降低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某公司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职业性白内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硝基甲苯(TNT)是制造炸药、染料、药品等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TNT为脂溶性毒物,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性肝炎、中毒性白内障、中毒性贫血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人的急性致死量为一二克。生产过程中TNT中毒多见于慢性中毒,而慢性中毒中又以对眼晶状体损害引起的中毒性白内障最常见且最早出现,并具有特异性。为了探讨TNT与作业人员晶状体损害的关系,了解某公司作业人员职业性白内障患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我们对该公司接触TNT的作业人员进行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并对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进行了检测评价。  相似文献   

19.
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标准),对三硝基甲苯(TNT)中毒的诊断和治疗,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刻了对TNT中毒性肝损害和眼晶状体损害患病规律的认识,现就“标准”中血象改变的诊断价值、TNT白内障在诊断中的地位及脾脏肿大的意义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侯爱平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23(4):361-361,363
在职业接触三硝基甲苯(TNT)中,TNT主要经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它的毒作用主要对眼晶状体、肝脏、血液和神经系统的损害。晶状体损害以中毒性白内障为主要表现,是该毒物接触者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特异性体征[1]。为探讨TNT作业工人白内障的发病情况及晋期年限,我们对曲阜市化工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