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壮医是壮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和沿用的传统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朵奇葩,壮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形成了独特的医药理论,初步构建了独特的气血理论体系框架。本文对壮医气血理论中的调气法进行探讨,对壮医"三部"调气法的内涵进行解析,并对其临床运用进行整理、归纳研究,认为壮医"三部"调气法方法独特,疗效显著,特色鲜明,应进一步发掘整理、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2.
壮医理论文献发掘整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一个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现有1500多万人口。考古及近年大量的调查业已证实,壮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不但在历史上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现在仍然是壮乡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壮医没有能够形成自己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壮医理论文献的发掘整理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它关系到壮医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二,它关系到壮医学术地位的确立及壮医的传播与推广应用。近年来,通过各方的努力,壮医理论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  相似文献   

3.
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壮医治病的特色疗法之一[1],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疗法的历史起源和发展、理论的发掘、整理和创新以及临床研究等,壮医刮痧排毒疗法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安全、可行的壮医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4.
壮医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并且至今在壮族地区,壮医药仍然发挥其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壮医药没有能够较早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来指导医疗实践.直至20世纪后期,黄汉儒主编的《壮族医学史》和《中国壮医学》等著作中最先提出了壮医独特的理论体系,确立了壮医药的学术地位[1]."三道"、"两路"学说是黄汉儒提出的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所谓的"两路"是指"龙路"、"火路",它们是壮医对人体虽未直接与大自然相通,但却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的命名.  相似文献   

5.
论壮族文化对壮医卫生保健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医卫生保健是壮族人民颇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文化中的花山文化,干栏文化,饮食文化,药市、佩药、挂药习俗文化等对壮医卫生保健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只有继承和发展壮族文化,丰富和完善壮医卫生保健内容,才能大力推进壮医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壮医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学科,探索其教学规律和完善其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培养优秀的壮医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五年制壮医本科专业进行壮医内科学教学的探讨,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采取把握壮医基本理论、尊重壮医发展历史、引入先进教学手段、加强临床见习、突显壮医特色等5个方面对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壮医药浴治疗机理、小儿治未病壮医药浴配伍原则和用药特点三个方面,挖掘研究壮医药浴在小儿治未病中的治疗优势和应用,以丰富壮医儿科防治疾病的理论与临床内容,促进壮医儿科学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8.
壮医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新兴民族特色医学,是在不断传承的中国医学瑰宝。在国家实施“壮瑶医药振兴计划”背景下,壮医人才的培养目标越来越趋向于临床实用型高层次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建立在缜密的临床思维之上的,而熟练的壮医五诊是建立临床思维的奠基石。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养成临床思维习惯,故开展壮医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改革中,通过完善壮医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壮医五诊实训模块和实训指导书、改革壮医五诊实训教学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壮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壮医临床思维,达到“实基础、高能力、多技能”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的迁徙和交流,带来了文化上的交融碰撞,促进了壮医对外来医药文化的吸收。中医学、道教医学、佛教医学与壮医文化的结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壮医本身,在壮医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壮医本科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壮医本科生独特的壮医临床思维,塑造和突显壮医药特色,培养“既掌握壮医药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壮医基本临床技能,并能将之熟练运用和指导临床实践”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壮医本科人才。为此,广西中医药大学开展了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强化壮医临床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壮医临床思维视角,以胜任能力为导向,对壮医本科教育进行研究,回顾壮医高等教育的历史,分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培养方案、专任教师、课程教材、临床基地、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壮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思路,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1.
壮医外治法是壮族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包括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热熨疗法、壮医刮痧疗法、壮医佩药疗法、壮医角吸疗法等。壮医认为,通过外治的方法,在人体龙路、火路的某些体表气聚部位(即穴位)施以调气治疗,调整和畅通人体气血,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加速邪毒化解或排出体外,使三气复归  相似文献   

12.
壮医与中医同属于传统医学,为培养面向农村基层中壮医技能人才。本研究依托中医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构建"壮医核心课程+壮医教学资源+壮医融入中医专业"培养壮医特色人才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创建"三层次一体化"实训实习基地;探索出"四阶段"教师培养与发展的成才路径;大力弘扬中医药壮医药文化,有效实现基层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访百色地区壮医医生和民间医生,了解百色地区壮医开展情况,深入调研壮医内儿科优势病种及简便廉验的民间验方。方法:实地走访名老壮医和民间医,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结果:对壮医认同率很高,壮医药在民间的使用非常普遍,并且独具特色,在治疗一些疾病的时候还有非常明显快速的疗效。结论:总体上来讲,壮医民间医药随着中西医的普及和发展,其队伍和学术,都呈现出逐渐衰落的萎靡状态,对此,本文对壮族地区壮医和民间医药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开展壮医药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传统医药重要组成部分的壮医药是广大壮族人民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壮医基础理论是阐述壮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独特思维方法的学科,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更好地掌握壮医基础理论知识,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壮医临床各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个人见解。1强调壮医思维,掌握壮医核心理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壮医基础理论,培养学生的壮医思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广西民间壮医,对壮医在民间现状进行了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民间壮医的发展空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壮医与中医同属于传统医学,为培养面向农村基层中壮医技能人才。本研究依托中医职业教育的教学资源,构建"壮医核心课程+壮医教学资源+壮医融入中医专业"培养壮医特色人才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创建"三层次一体化"实训实习基地;探索出"四阶段"教师培养与发展的成才路径;大力弘扬中医药壮医药文化,有效实现基层民族医药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壮医解毒法研究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医认为,毒和虚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1].调气、解毒、补虚是壮医的治病原则,而壮医的治病方法,以外治法为主,偏重祛毒.壮医解毒法,包括壮医内服解毒法、壮医外洗解毒法、壮医外治解毒法等,现述评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医学是中医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医学历史悠久,不但在历史上为壮族人民的健康做出了贡献,而且至今仍然是广大壮族地区群众防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壮医依据其独特的“三道两路”(谷道、气道、水道、龙路、火路)理论,在西医规范化治疗基础上采用疏通“龙路、火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取得了良好疗效。“通龙路火路”法是翟阳总结大量壮医专家临床实践加理论文献而形成的,是对千百年来壮医“三道两路”在脑病领域理论应用的发展和总结。从“脑肠轴”阐述其与“三道两路”和缺血性中风中的谷道、龙路火路不通的病机之间关系,描述了脑肠轴中肠道菌群和炎症反应在壮医理论中的病机认知。文章从现代医学“脑肠轴”理论出发,比较分析壮医“三道两路”理论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炎症反应、恢复神经功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9.
壮医发掘整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壮医药的普查整理、壮医药史研究、壮医理论体系研究、壮医诊疗方法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壮医的发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相似文献   

20.
壮医解毒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毒”是壮医治疗原则之一。它既是壮医千百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更是今后壮医临床施治的指导准则。1“解毒”治则的来源 “解毒”治则是壮医专家黄汉儒在10多年来对壮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壮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及生存条件、当地常见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方法等而率先提出。为壮医的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毒”从具体、形象的致病因素到不断完善,进而上升整理为较完整的学术理论,从始至终贯穿于壮医药从萌芽至不断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壮医的病因病机、诊断命名及治疗方法等各环节之中,而“解毒”治则则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