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义】中药治疗咳嗽气喘首选杏仁。杏仁其性温,味苦降泄,肃降并宣发肺气而能止咳平喘;苦而能燥,能化痰饮;又其质润多脂,味苦下气,故能润燥而行大便。无论寒热虚实之咳嗽气喘,杏仁皆可用之。  相似文献   

2.
<正> 五积散首见于宋《太平圣惠和剂局方·伤寒门》,本方主治气、血、痰、食、饮5种病邪的郁积,因以五积散命名,笔者于临床喜用此方,颇有体会,现将点滴体会作一介绍,以就正于同道。 1 喘症 施某,男,35岁,农民。素体健壮,因3年前秋收时,在田间作业,遭受暴风雨淋袭以后,常发喘息咳嗽,遇冷即发,时发时愈,延续2~3年,今又因骤然受寒发作,咳嗽喘促,  相似文献   

3.
阳和汤新用     
阳和汤新用陈维初1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付××,男,66岁,1989年3月3日入院。咳嗽、咯痰8年,气喘4年。入院时诊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量多,气喘,不能平卧,咳甚时常有小便自遗,形寒怕冷,四肢欠温,舌胖边有齿痕、色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此乃寒痰...  相似文献   

4.
《金匮》对咳嗽、喘证、痰饮的治疗,分别在《肺痿·论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和《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两篇中论述最详。其治疗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温化痰饮法 《金匮》对痰和饮的治疗,常用温药以振肺之阳气,通调水道,固卫气以抗邪,助脾阳以运水湿,奋肾阳以化水气,使痰和饮无留滞之弊。温化痰饮法,即《金匮》谓“温药和之”之法。具有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的作用。根据脏腑病变之异.又分温通阳气、温补肾阳、温肺复气等法,来调整脾肾肺三脏的气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仲景方辨治饮证3则江志勤(江西省贵溪市中医院贵溪335400)关键词经方临床应用饮证1小青龙汤治咳喘案黄某,男,42岁,1992年10月2日初诊。患慢性咳喘病已5a。3d前感受风寒,旧病复发。咳嗽气喘胸闷,难以平卧,痰多色白稀薄,夹有泡沫,咳之易出,...  相似文献   

6.
黄某,女,3岁。本县塑料厂黄某之女。因发热、咳嗽、气喘已5天,于1985年5月6日来院求治。入院时高热(体温40℃)、无汗、咳嗽、气喘、鼻翼煽动、口渴引饮,3日未更衣,小溲短赤,舌质嫩红、苔黄少津,脉象浮数。双肺闻及中等干湿罗音。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血  相似文献   

7.
董飞侠 《中医杂志》2006,47(6):418-418
威灵仙,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性猛善走,通行十二经脉,临床主要用于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威灵仙含白头翁素和白头翁醇、皂苷等,具有镇痛、松弛平滑肌作用。笔者临床应用威灵仙于支气管痉挛所致咳嗽、环咽肌痉挛所致梅核气、输尿管尿路结石所致疼痛,均取得较好疗效,此举病案3则,以示一斑。例1:咳嗽。王某,男,12岁,2001年11月15日初诊。因气候突变后,患者出现咳嗽吐痰稀白,胸闷气喘,口淡不渴,恶寒无汗,头颈胀痛,肢体酸楚,四末不温,纳少乏昧。体形肥胖,舌淡红、苔薄白,脉浮弦滑。此乃外寒内饮,发为咳喘之证。治宜外散风…  相似文献   

8.
黄××,男,53岁。1988年12月12日诊。患肺心病多年,平素常咳嗽气喘。近日来偶感风寒,症状加重。诊见面色(白光)白,消瘦,咳嗽气喘,动则尤甚,昼夜不能平卧,干咳无痰,心悸,口干不欲饮,手足心热,盗汗,烦躁,腰酸软,大便干,脉虚数,舌质红,苔少。X 线  相似文献   

9.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由于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甚至气喘,易于形成过敏性支气管炎而成难治性疾病。笔者自1995年4月~1996年6月运用参苏饮加味治疗此病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5例,女11例。年龄...  相似文献   

10.
肺饮 ,是水饮内停于肺的一种疾病 ,以咳唾大量涎沫为主要临床表现 ,伴见咳嗽气喘等症。1 寒饮壅肺男 ,65岁 ,1 999年 1月 2日初诊。慢支病史 6年 ,每于冬季气温骤降时感寒复发。 5日前因受寒而病作 ,症见咳嗽气喘 ,倚息不能平卧 ,短气胸满 ,咳唾大量清稀涎沫 ,发热、恶寒、无汗。经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寒热症状基本解除 ,但肺饮诸症不见缓解 ,要求用中药治疗。查 :舌淡而滑 ,脉弦滑 ,口唇紫暗 ,双肺可闻及哮鸣音 ,双肺底大量水泡音 ,双下肢轻度肿胀。此乃寒饮壅肺 ,治以温肺化饮 ,助心阳 ,利小便。方宗《金匮要略》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加干…  相似文献   

11.
肺心病辨治体会317400浙江省黄岩市中医院陶基燧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喘证、水肿、饮证、心悸等病范畴。笔者在治疗该病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正确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可以大大提高疗效。现总结如下。分型论治阳虚水泛证见:咳嗽,痰白稀,气喘,动则尤甚,心...  相似文献   

12.
小青龙汤治疗哮喘宁远县中医院(425612)张少芳喘咳属于祖国医学中寒饮的范畴,是由于痰饮兼有表证,在治疗上属于化饮解表之法。笔者近年来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哮喘颇收良效,现举2例介绍如下:例1;刘某某,男性,20岁,未婚,农民。因咳嗽、洛痰、气喘5年...  相似文献   

13.
《内经》有水饮、积饮、溢饮之名,《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载有痰饮、溢饮、支溢、悬饮主治之方,提出了广义之痰饮病当以温药和之的总的治疗法则。《金匮要略》“当以温药和之”里有药与法的关系,也有发汗利水、攻补行消等治则,但均属温药,只适宜痰饮之属于寒者,不能统治所有痰饮病,即使是狭义之痰饮,不辨寒热虚实率以温药和之也会使治疗失于偏颇。  相似文献   

14.
杏仁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杏及其变种山杏的种子,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咳平喘药,其味苦辛微甘,性温,有小毒,每多用于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等证。然笔者所见,本品还具有排石、消肿、养颜、止痒、解毒、抗癌之功效。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五积散首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中云:“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协胀痛……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本方用药十八味。药用:茯苓、白术、陈皮、半夏、苍术各12克,当归、白芍、川芎、厚朴、白芷、积壳、桔梗、干姜、香附、桂枝、麻黄、大枣、甘草各9克。综观全方,善治虚寒症中的气、血、痰、食、寒等郁积症,故命名为五积散。五积散气味辛温,既发汗又温中,开郁顺气,厥功甚伟。清·陈修园在《时方妙用》中说:“中脘作痛,手不可近,乃内外  相似文献   

16.
加味千金苇茎汤有清热排痰、化瘀消积、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瘀肺型,临床效果显著,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痰黄质稠量多,气喘,口干欲饮,食欲不振。  相似文献   

17.
苇茎五虎颗粒剂治疗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湖南中医学院(410007)熊继柏【关键词】苇茎五虎颗粒剂,病毒性肺炎,临床研究病毒性肺炎属中医风温、喘咳及“马牌风”等病证范畴,乃小儿之常见病、危急病,其病死率约达10%左右。临床以高热、气喘、咳嗽、阵发性喘憋...  相似文献   

18.
闫小萍  闫冬梅 《中医杂志》1997,38(9):523-524
悬饮病,饮结胁下,胸胁胀满、疼痛,嚏咳唾引痛,只能卧向一侧,转侧则加重,咳嗽,气短甚则气喘,口干不欲多饮,纳谷欠馨,大便或干或不爽,小便或少或正常。舌苔白黄相兼而腻,脉沉细滑或沉滑弦。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细菌性胸膜炎、风湿性胸膜炎所致的胸腔积液及乳糜性胸腔积液等。我们在临床  相似文献   

19.
杏仁性味苦、辛、温,具有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功效,主治风邪伤肺,肺失宣降、上气喘气、虚劳引起的咳嗽。临床上发现,杏仁对一些五官科疾病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仲景之小青龙汤,力专效宏,临床只要运用得当,无论常见病或疑难病,皆能获效。 陈某,男,63岁,2008年4月14日就诊。受凉咳喘3个月,在当地医院治疗不效,后转县级医院,诊断为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治疗效果不显。咳嗽痰多清稀色白,晨起吐痰盈杯盈碗,气喘胸闷,不能平卧,入夜尤甚,面色黧黑,面目及双下肢浮肿。口渴不欲饮,大便2~3日1次,小便量少,纳差神疲,舌淡苔白滑,脉弦滑。辨为寒饮内伏,上扰于肺,支饮咳喘。治以疏风宣肺散寒,温化里饮,止咳平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