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目的是估价抗真菌药氟康唑(fluconazole)对已完成有效的初期抗隐球菌脑膜炎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维持治疗的效果。对象和方法:美国三所大学附属医学中心和一个私人医学团体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实验天数13~529天,平均140天。所选病人为已证明感染HIV并在近4个月内诊断患隐球菌脑膜炎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近3周曾接受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加氟胞嘧啶系统标准疗程的治疗。对咪唑不耐受,有中度肝功能异常,血清肌肝>190μmol/L,妊娠或正在接受全身或椎管内抗真菌治疗者未包括在内。将61例病人随机分组,第一阶段病人每天服氟康唑100mg,或安慰剂共3个月,第二阶段每天服氟康唑200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石尧忠(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上海200040)关键词脑膜炎,隐球菌病;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真菌性脑膜炎临床上较为少见,但其中的隐球菌性脑膜炎仍时有报道。由于该病起病缓慢,临床上极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因此对中枢...  相似文献   

3.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尧忠 《新药与临床》1996,15(5):306-308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9例艾滋病(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9例AIDS合并CNM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9例患者临床特点主要为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实验室检查墨汁染色可见隐球菌或者脑脊液培养可见隐球菌;通过单药使用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好转出院无复发仅7例(36.8%),死亡7例(36.8%),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5例(26.3%),其中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10.5%),脑疝3例(15%)。结论:CNM好发于AIDS病人,发病隐匿,但具有一般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可通过查找或培养出隐球菌确诊,药物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6,(6):1308-1310
目的:分析两性霉素B对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护理对策,为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8例,在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期间,并给予优质护理,即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给予心理护理,并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建立静脉通路,用药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给予相应措施护理。结果:经两性霉素B和相应支持治疗和优质护理的8例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愈为4例,好转为2例,另2例(1例因抗隐球菌等疗效不佳而自动出院,1例因隐瞒隐球菌性脑膜炎病史而导致延迟治疗而效果不佳,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结论: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期间配以优质护理,能减轻艾滋病伴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疗程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临床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抗菌剂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爱滋病病者的大量涌现,真菌感染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其中隐球菌性脑膜类属危害大、病死率较高的病种之一,其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复发率也高.20世纪50年代推出的两性霉素B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毒副作用明显,病人常难以耐受,此后,5-氟胞嘧啶(5-FC)的应用,增添了一有效的药物,但细菌耐药性易于产生.20世纪80年代起,联用两性霉素B与5-FC减少了药物用量,提高了疗效,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见下降,但药物的肝、肾毒性等仍限制了临床使用.1988年进入临床应用的氟康唑(Fluconazole),它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把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引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同类品种伊康唑(Itraconazole)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慢性非化脓性脑膜炎~([1])。我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126例,其中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例10例,我  相似文献   

8.
王平艳  孙烨  林岚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85-1086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脑膜炎,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再经血液传播至脑内,偶可经皮肤或黏膜进入体内.30%~60%发生在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免疫缺陷的患者中,如艾滋病、结核病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本病治疗首选药物为两性霉素B.为了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身体更快康复,护士密切做好护理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艾滋病最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占机会性感染的5%-10%,主要侵犯脑膜和脑而引起病变.据王文琦等[1]报道,未经及时正确治疗的隐球菌感染者,均将在短期内死亡,因此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因病程长,疗效差,病死率高,给治疗和护理带来很多困难,现将本科收治的5例重症艾滋病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谢爽  孟连柱  祝素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135-3135
1 病例介绍 某男,41岁,因头疼、发热2个月,加重2周伴四肢抽动1次,于2006年9月入院.患者无诱因于2个月前出现持续性头部胀痛、发热(体温37.6℃~38.8℃),夜间多汗.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NM)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对59例AIDS合并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56例为急性及亚急性起病,3例起病匿隐。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头痛,颅高压明显,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相似;CNM误诊率高;本组患者经联合治疗疗效明显。结论:CNM是以头痛、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阳性为特点,误诊率高,反复腰穿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 100例确诊患者中,男7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9.5±10.3)岁,Charlson合并症指数为(6.1±0.7),所有患者均未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发热和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CD4细胞计数1~ 139/μl(中位数8.5).98例患者入院初次脑脊液压力升高,平均为(21.2±12.4)mmHg.脑脊液白细胞中位计数2(1 ~ 110)× 10^6/L,中位蛋白质定量为0.41 g/L(0.11 ~1.43 g/L),葡萄糖含量中位数为0.42 g/L(0.05~ 0.69g/L).88例患者脑脊液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81例患者脑脊液培养阳性,88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抗原阳性,99例患者血清隐球菌抗原阳性.中位疗程23天,各治疗组间临床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4.387,P=0.821).结论 艾滋病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机会性感染,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是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感染,临床上以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脑膜脑炎为主要表现.全球报道多见于AIDS、原发性免疫功能低下、肿瘤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  相似文献   

15.
<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al neoformansmeningitis,CNM)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系统感染性疾病。我国以新生型隐球菌脑膜炎多见,近来,随着器官移植、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导致非艾滋病患者并发CNM的比例不断上升[1],同时健康人群并发该病也常有报道[2],因此需要加强对CNM的进一步认识,使其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本研究对30例CNM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转归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韩冰  王志红  王明栋  王洪 《河北医药》2013,35(6):835-837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联合三唑类抗真菌剂治疗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疗效和2007至2012年新型隐球菌对氟康唑(FCZ)的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非AIDS相关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经AmB联合FCZ治疗(19例)和AmB联合伏立康唑(VRC)治疗(10例)的临床特点、疗效和转归。比较AmB联合FCZ治疗(19例)在2007至2009年(8例)和2010至2012年(11例)两个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特点、疗效和转归。结果 (1)AmB联合FCZ组和AmB联合VRC组治疗1周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脑脊液生化指标和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B联合FCZ组和AmB联合VRC组有效率分别为73.7%和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2007至2009年和2010至2012年两个不同时间段经过AmB联合FCZ治疗后,颅内压和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至2009年和2010至2012年两个时间段的有效率分别为75.0%和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AmB联合FCZ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评估重组干扰素(简称:rIFN)-γ1b作为辅助药物治疗艾滋病时的安全性和抗真菌活性。共有75例病人进入研究。治疗组的真菌学和临床症状均呈改善趋势(26%vs8%;P=0.78),且能更好地耐受药物,但CD4细胞计数和人免疫缺陷病毒负荷测定无大的变化,提示rINF-γ1b作为辅助药物治疗急性真菌性脑膜炎是有前途的,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罗文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85-2686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意识障碍、听力减退、视力下降、肝肾功能异常等,此病治疗周期长,易复发,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并发症,病人痛苦极大。我科在2008年共收治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隐球菌性脑膜炎在AIDS患者中是威胁生命的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在AIDS病人的所有机会性感染中占5%~10%,即使采用常规疗法治疗AIDS患者该真菌感染的复发率还是高,4个月内复发接近34%,因此大部分病人采用抑制疗法来控制感染,但是复发还会发生。三唑氟康唑(Fluconazole)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显示出前景,并且较两性霉素B呈现出较好的耐受性。氟康唑较两性霉素B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药物治疗方案及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对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对治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滴注速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等进行监护,为医师和护士提供药学意见与建议,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结果 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且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相关知识与建议,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提高了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