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TFC对STEMI急诊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研究校正的TIMI计帧法(CTFC)对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肌血流灌注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对170例STEMI行急诊PCI,选取其中达到TIMI Ⅲ级血流的病人150例,测定其CTFC;术前5min和术后30min行12~18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术前、术后ST段下降情况,28d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定其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③结果 150例TIMI Ⅲ级血流病人中,CTFC检查示正常血流灌注者仅102例,占68%,慢血流灌注者48例。正常血流灌注病人的病死率低于慢血流灌注病人(X^2=5.25,P〈0.05),ST段回落率高于慢血流灌注病人(X^2=31.34,P〈0.01),FS和EF值高于慢血流灌注病人,差异均有显著性(t=5.85、6.51,P〈0.01)。④结论 CTFC对心肌血流灌注诊断优于TIMI分级法,可以作为评价STEMI病人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KG*2〗探索TIMI心肌灌注帧数(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frame count,TMPFC)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肌微循环障碍(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 评价中的价值及其同临床预后的关系。 〖HTH〗方法〖KG*2〗选择STEMI并成功行急诊PCI的住院患者200例,支架术后依据TMPFC评分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118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PCI相关资料, PCI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发生情况。 〖HTH〗结果〖KG*2〗观察组患糖尿病发生率、血糖、肌钙蛋白I峰值、MACE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基线LVEF、6个月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长于对照组,支架后扩张、多支病变、抽吸导管使用、冠状动脉内注射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TMPFC高于对照组,TIMI 3级、TMPG 3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nI峰值和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是MVO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4,95%CI:0.951~1.082;OR=1.368,95%CI:1.149~1.627);TMPFC是STEMI患者6个月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1.040,95%CI:1.007~1.092)。 〖HTH〗结论〖KG*2〗TMPFC是接受PCI的STEMI患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为一种新的微循环定量评价指标优于以往心肌微循环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水平的关系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50例,根据入院后空腹Hcy水平的三分位数间距将患者分为A组(<17.5μmol/L)110例,B组(17.525.6μmol/L)组128例和C组(>25.6μmol/L)112例。比较三组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指标包括术后2小时ST段回落(STR),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的差异,并追踪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随Hcy水平升高,术后2小时STR良好比例及TMPG2-3级比例均降低[72.7%vs 54.7%vs 44.6%(P<0.05);76.4%vs 56.3%vs 46.4%(P<0.05)];术后CK-MB峰值升高[(172.3±83.4)mmol/l vs(201.6±78.5)mmol/l vs(245.8±79.2)mmol/L(P<0.01)]且术后725.6μmol/L)组128例和C组(>25.6μmol/L)112例。比较三组患者直接PCI后心肌灌注指标包括术后2小时ST段回落(STR),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及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的差异,并追踪观察三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随Hcy水平升高,术后2小时STR良好比例及TMPG2-3级比例均降低[72.7%vs 54.7%vs 44.6%(P<0.05);76.4%vs 56.3%vs 46.4%(P<0.05)];术后CK-MB峰值升高[(172.3±83.4)mmol/l vs(201.6±78.5)mmol/l vs(245.8±79.2)mmol/L(P<0.01)]且术后710天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52.6±7.3)%vs(50.9±5.8)%vs(48.9±5.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cy水平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MI患者出现高Hcy血症可影响直接PCI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灌注水平,Hcy水平对STEMI患者的临床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以溶栓和经皮冠脉成形术为代表的心肌再灌注疗法开创了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途径。从本质上讲,血管重建目的是改善心肌灌注。但部分患者在“罪犯血管”再开通后出现无复流现象,受损心肌组织得不到有效的再灌注,使心功能恢复受到影响。因此研究者们并没有满足于血管再通的成功.而对心肌微循环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期介绍两篇论文:分别涉及心肌微循环障碍影像学诊断和心肌无复流现象的机制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6.
CTFC对冠脉直接支架置入术后血流评价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刻心肌血流变化与PCI术后心肌缺血的关系,指导患者康复,作者回顾性分析直接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校正TIMI帧计数(CTFC)对即刻心肌血流做出定量评价,并探讨CTFC与术后心绞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莉  李猛 《中国乡村医生》2007,9(9):108-109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心肌灌注状况的价值。方法:采用99mTc-tetrofosmin(P53)SPECT心显像对54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评估心肌灌注情况,并记录6个月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SPECT显示无复流(NR)组22例,有复流组32例,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NR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非NR组有增加趋势;另外,急诊PCI组的预后明显好于择期PCI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PECT心肌灌注显像可对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治疗疗效可靠的无创性评价,NR者预示心肌微循环灌注不良,心功能差,近中期预后差;急诊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STEMI患者急诊PCI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对心肌再灌注的影响,为今后挽救STEMI患者濒死心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8月110例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及PCI-者与直接PCI者的PCI术中TIM13级血流情况、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CK—MB酶峰值时间、术后半小时ST段回落〉50%的情况及术后1月LVEF等再灌注指标。结果试验组的TIM13级血流者发生率为85.7%,对照组69.1%:试验组的无复流现象发生率为0,对照组10.3%;试验组的CK—MB酶峰值时间的均数为12.03h,对照组为13.61h;试验组术后半小时STL段回落〉50%的发生率为905%,对照组为75%;试验组的1月后EF〉50%的发生率为950%,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的STEMI患者的术中TIM13级血流情况、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酶峰值时间、术后半小时ST段回落〉50%情况及术后1月LVEF〉50%的情况优于直接PCI者。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提高STEMI患者的再灌注水平.有效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计帧法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再灌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溶栓失败后的挽救性PTCA治疗和延迟PTCA治疗 ,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再通 ,心肌梗死溶栓实验 (TIMI)血流分级 2级或 3级 ,用计帧法法测定梗死相关动脉(IRA)帧数 ,结合IRA长度测定血流速度 ,观察帧数、血流速度和心功能、近期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IRA平均长度为 (119 30± 2 5 2 6 )mm ,平均CTFC为 (37 36± 19 70 )帧 ,平均流速为 (10 0 33± 4 1 92 )mm/s ,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IRA帧数负相关 (r =- 0 6 4 ,P =0 0 1) ,LVEF和IRA血流速度正相关 (r =0 74 ,P =0 0 0 )。住院期间有心脏不良事件组和无不良事件组间血流速度有统计学差异 (16 7 2 0± 36 75vs 10 5 78± 30 85 ,P <0 0 5 ) ,CT FC >30祯和 <30帧组间射血分数、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流速度是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因素 (OR =2 4 1,95 %CI =1 95~ 2 83,P =0 0 0 )。结论 :计帧法测定IRA帧数和血流速度是一种较好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的方法 ,其结果和心功能、临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应用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ST段回落程度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血流达到TIMI3级的患者心肌水平血流再灌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甚至在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管理不断改善中也如此.STEMI在大约33%的患者中发生致命事件.STEMI是唯一的第二位最严重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后心源性猝死的形式.约29%心肌梗死的患者 经历过STEMI(1),而47%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表现出STEMI(2)症状.STEM是冠心病三要素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三者构成已知冠心病要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是急性缺血性胸痛(休息痛或劳累痛)与缺血性心电图变化(ST段抬高或压低或T反转)联系在一起.有无ST段抬高是STEMI区别于急性冠心病其他形式的特征.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以有无心肌损伤标记物的上升加以区别[3-6].纤溶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最终在STEMI再灌注治疗.这些疗法已上一线,改善梗死动脉通畅性,减少梗死面积,降低死亡率.时间敏感性STEMI要求一个或这两个疗法的快速实施[4-7].调查表明,许多西方国家STEMI病人很难接触再灌注治疗法,而选择了临床使用成熟的药物疗法,至今仍是未处理疗法.高达三分之一的STEMI患者在症状出现12小时内仍没有接受再紧急灌注治疗,尽管保健在改善[7-8],但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80.9%,在北京的STE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81%为初始PCI;19%,溶栓).同时,研究表明初始PCI是北京病人的主要再灌注疗法[9].本文旨在给出两个明确的STEMI再灌注疗法的重要细节.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给予Ⅰ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PCI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Ⅰ期心脏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应导联ST段压低(reciprocal ST-segment depression,RST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中的临床重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共318例STE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的患者。根据入院时第1份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否出现RSTD,将患者分为RSTD组和非RSTD组,评价2组患者基线情况和CAG等结果。结果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RSTD组中更常见。RSTD组较非RSTD组患者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更低、Killip分级更高、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I)的峰值更高、ST段抬高程度更高、合并心房纤颤、传导阻滞和心源性休克的概率更大、多支病变更常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使用率更高、而且院内病死率更高(P<0.05)。结论伴RSTD的STEMI患者存在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预后不佳。ECG可以较好地区分高危患者,从而指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自发再灌注的临床预测指标及其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9月30日26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初发STEMI患者。所有患者按照溶栓试验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分为自发再灌注(spontaneous reperfusion,SR)组(TIMI 3级)和无自发再灌注(nonspontaneous reperfusion,NSR)组(TIMI 0~2级)。比较2组的各项指标,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SR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术前ST段回落>50%、术前胸痛缓解>5、血红蛋白、肌酐、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OR=1.064,95%CI:1.036~1.094,P=0.000)、超敏C反应蛋白(OR=0.811,95%CI:0.713~0.923,P=0.001)和术前ST段回落>50%(OR=3.638,95%CI:1.793~7.318,P=0.000)是自发再灌注的影响因素;3者联合对自发再灌注诊断的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63.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8,其95%CI为0.72~0.85。结论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和术前ST段回落>50%对于SR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应用血栓抽吸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和STEMI伴有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CCU病房2015年7月~2015年12月之间确诊为急性STEMI且行急诊PCI术的患者200例,通过回顾性统计分析,分成非T2DM组(158例)以及T2DM组(42例),入院后即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睡前口服,1次/d,以入院第二日清晨抽取肘静脉血化验的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值为基线,分别于1个月和3个月后在本院门诊心梗随访诊室复查FPG与HbA1c,然后同住院时的基线值实行对比,评估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个月后,非T2DM组患者FPG值由(6.66±2.63)mmol/L降至(5.42±1.05)mmol/L,HbA1c由(5.56±0.37)%升至(5.61±0.40)%,服药3个月后FPG值由(5.42±1.05)mmol/L升至(5.63±1.12)mmol/L,HbA1c由(5.61±0.40)%升至(5.74±0.51)%;T2DM组患者FPG值由(10.83±4.33)mmol/L降至(8.51±1.40)mmol/L,HbA1c由(7.60±1.45)%升至(7.71±1.50)%,服药3个月后FPG值由(8.51±1.40)mmol/L升至(8.73±2.12)mmol/L,HbA1c由(7.71±1.50)%升至(7.76±1.53)%,然而上述差别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 行急诊PCI术的STEMI及STEMI伴T2DM患者,口服中等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3个月后空腹血糖与基线值比较有所下降,但与1个月时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Tp-e/QT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初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评估的关系。方法:分别测算118例首次发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前(pre-PCI)和介入治疗后(post-PCI)的心电图Tp-e和Tp-e/QT的比值。结果:介入治疗前后,患者的Tp-e/QT比值分别为0.29(95%CI 0.24-0.32)和0.23(95%CI 0.22-0.27),两者具有明显差异,P=0.0001;高pre-PCI Tp-e/QT比值与患者心梗后死亡率增高相关,其界值为0.29;介入治疗后QT和校正的QT(QTc)较介入前增大(QT:407 vs 421ms,P<0.0001)。结论:pre-PCI Tp-e/QT比值可预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PCI的全因死亡可能性,且QT在PCI后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