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3-01—2013-12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浆蛋白水平、红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并观察其与脑梗死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P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Alb水平、A/G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水平、Hct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BC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CV水平、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G下降及RDW提升为脑梗死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显著相关,RDW提升为脑梗死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水平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47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56例,不稳定斑块组91例,以及51例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测定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RDW、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组RDW、TC、LDL-C、hs-CR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与对照组相比RDW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RDW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RDW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OR=1.649,95%CI 0.997~2.727,P<0.05)。结论 RDW水平的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神经功能评分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神经内科急性发病的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均为非溶栓患者),同时把本院神经内科急性入院的眩晕症、血管性紧张性头痛等就诊的非脑梗死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 对入组患者进行常规、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同时对入组脑梗死患者的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根据NIHSS水平进行分组:轻度、中度和重度; 对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同时比较2组患者及NIHSS不同评分组的RDW值的差异,评价RDW和NIHSS评分的相关性。对入组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脑梗死发生后3个月随访,评定患者的改良Ranking量表(mRS)评分情况,对mRS评分进行分组,即预后良好组(mRS≤2)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比较2组的RDW值,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脑梗死组的RDW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 RDW的中位值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35 P=0.001); 预后不良组的RDW较预后良好组明显增高(P<0.01);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高RDW、NIHSS及2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显示RDW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最佳界值为14.2%(敏感度,72.8%; 特异性,68.6%; 准确性,71.2%)。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的RDW对评估患者的严重性及短期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表明红细胞分布宽度可能与脑卒中发病及预后相关,并且认为炎性 反应、氧化应激、动脉硬化等可能是两者相关的主要机制。红细胞分布宽度或许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 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又一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特发性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患者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静脉窦狭窄情况与视力下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8年9月连续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通过比较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48例体检健康者的血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和血清蛋白水平,探讨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RDW、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G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LB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率(A/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MPV、GLB的升高和ALB的降低与急性脑梗死独立相关。结论 RDW、MPV、GLB的升高和ALB水平的降低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对PIS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进展组(PIS组)50例、非进展组(非PIS组)5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发病24h、2d、3d、7d、14d RDW、ox-LDL与hs-CRP水平及SSS评分,并随访患者3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结果治PIS组RDW、ox-LDL与hs-CRP水平在发病24h、第2、3、7、14d明显高于非PIS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RDW与ox-LDL、hs-CRP及SSS评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RDW、ox-LDL、hs-CRP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支持因素(P0.01)。结论 RDW联合ox-LDL与hs-CRP可提高对PIS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能力,同时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8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6例TIA且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和性别相匹配。记录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结果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将病例组分为斑块不稳定组与斑块稳定组,进一步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血糖、RDW、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2)斑块不稳定组RDW明显高于斑块稳定组[(13. 21±0. 46)%vs (12. 8±0. 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RDW是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TIA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血糖、RDW、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密切相关,且RDW升高可能是TIA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RDW有望作为一个评估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廉价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9.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分布离散度的指标,其升高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的贫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着力于探究RDW与心脑血管疾病之 间的相关性,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表明,RDW与心血管疾病及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不仅可用于辅助预测AIS发病率,还可辅助评估AI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本文就RDW与AIS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362例接受CABG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8 d的神经心理学测试分为POCD组(n=98)和非POCD组(n=264).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和围手术期数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4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滤过指数(RBC-IF)。红细胞C3b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观察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变化对红细胞变形性(RCI)的影响,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RBC-IF增高,RBC-C3bRR下降,RBC-ICR上升,表明脑梗塞患者RCD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且RBC随着RCIA功能下降其变形能力也有所降低。提示脑梗塞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患侧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局部脑血容量(rCBV)明显下降9例(90%),与对侧脑组织相比分别降低64.1%和49.7%,两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MRA显示本组10例患者(100%)患侧大血管(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均闭塞,同时合并对侧大血管狭窄或闭塞7例(70%).死亡2例,重残8例.结论 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灌注明显降低,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白细胞(WBC)、血脂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8例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MRI检查,以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确定性质;检测脑梗死患者和31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排除颈动脉斑块)的WBC、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和Fib水平。结果26例(68.4%)脑梗死患者有颈动脉斑块,12例(31.6%)无斑块;其中不稳定斑块20例(52.6%),稳定斑块6例(15.8%)。脑梗死组(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Fi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不稳定斑块组的血WBC和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其他各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WBC和LDL水平可能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并发的脑梗死有关;血浆高Fib水平可促进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1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Hhcy组(42例,血Hcy≥15μmol/L)和非Hhcy(NHhcy)组(97例,血Hcy<15μmol/L)。给予入组者抗血小板治疗,以及控制已知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治疗;随访5年,观察两组脑梗死复发率及死亡率,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Hhcy组脑梗死复发率(38.1%)和死亡率(19.0%)明显高于NHhcy组(15.5%,6.1%)(P<0.05~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复发与Hhcy(OR=1.110,95%CI:1.051~1.171,P<0.01)及糖尿病(OR=4.816,95%CI:1.693~13.697,P<0.01)有关。结论 Hhcy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屏氧酶-1(PON-1)基因192位Gin—Arg(Q/R192)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37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39名健康普查者及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的PON-1 Q/R192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型分析;并对各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关系进行比较。结果 在研究的总人群中,PON-1 Q/R1923种基冈型频率分别为QQ13.6%、QR44.0%、RR42.4%;PON-1 Q/R192皋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基因型之间血脂水: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未发现PON-1 Q/R192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血糖(BG)、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91例脑梗死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和性状,同时检测血脂、BG、Fbg 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IMT明显增厚、CAS斑块检出率、软斑百分比明显增高(均P<0.05).(2)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BG及Fbg水平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0.05~0.01);脑梗死有斑块亚组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均 P<0.05~0.01).(3)脑梗死组IMT与TC、LDL、BG、Fbg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0.34、0.30、0.36,P<0.05~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IMT增厚,CAS斑块及软斑发生率高.BG、TC、LDL及Fbg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CAS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患者局部脑血流与红细胞膜微粘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了53例脑梗塞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和红细胞膜微粘度(EM-MV)。结果显示:患者组患侧半球rCBF与健康组同侧半球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组EMMV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MMV与rCBF呈反比,血液粘度越高,对血流切变应力影响越大,脑血流量越低。提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是影响脑血流的重要因素,故降低红细胞膜微粘度,对于改善脑血流量,预防和治疗脑梗塞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