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磁共振(MRI)不同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外伤史,高度怀疑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38人40例膝关节进行MRI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E—PD/I2)、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FSE—PD/T2)、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GRE)、附加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T2^*-FSPGR)、反相位T1加权脂肪抑制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结果:40例膝关节中30例做了关节镜检查,MRI诊断16例为软骨损伤,其中14例得到关节镜证实:MRI检查对关节软骨的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92%。各序列对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从FSE—T1序列、FSE—PD/T2序列和GRE序列、到FS—FSE—PD/T2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FS-3DT2^*-FSPGR顺次增高,分别为25%、50%、80%、94%、100%。结论:MRI检查的几种序列都能清楚的显示膝关节软骨并对其损伤作出准确的诊断,其中FS—FSE—PD/T2序列,FS-3DT2^*-FSPGR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较其他序列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等特点,但不适用于质子密度低、T2信号衰减迅速的组织器官,因此临床上其在肺部中的应用较为局限。随着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在肺部MRI检查中的应用,MRI对肺部疾病的评估得以拓宽。本文就UTE序列成像技术原理、分类以及其在肺部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摘要】肺磁共振成像(MRI)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为肺实质的低质子密度,空气软组织交界面的磁化率伪影以及呼吸和心跳伪影的干扰,使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序列无法对肺组织进行成像。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的运用能使短T2组织如骨皮质、半月板、肺组织等成像。本文重点陈述UTE序列在肺部的应用进展并分析其在肺部的运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4.
半月板是膝关节的重要结构,MRI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相比传统MRI序列能够直接采集短T2/T2*信号,不仅能够定量测量半月板,还能够显示半月板胶原纤维及钙化成分,区分半月板红白区,以及评估半月板pH值等。简要介绍UTE序列,并就其在半月板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肩袖撕裂及盂唇病变应用传统二维(2D)序列与各项同性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FSE)三维(3D)MR序列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机构审查委员会批准,免除病人知情同意书。49例病人直接或间接行2DT1WIFSE序列及3D各向同性T1WIFSE序列肩关节MR检查,随后行关节镜检查。每个MR序列影像由2名阅片者回顾性对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评估自由呼吸状态三维(3D)径向超短回波时间(UTE)MR成像检测肺栓塞(PE)的同时高质量评价肺实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该研究获得了动物保护委员会的许可。共12只猎兔犬在用自体血凝块诱发肺栓塞前后均进行了MRI及CT检查。在3 T MR进行了屏气3D血管成像及自由呼吸状态3D径向超短回波时间成像(1.0 mm各向同性空间分辨率;回波时间为0.08 ms)。2位放射医师采用盲法将MR血管成像及UTE成像获得的所有肺栓塞进行标记并按  相似文献   

7.
李勇刚 《放射学实践》2005,20(5):426-426
目的:比较3T和1.5T软骨成像序列显示动物软骨病变的能力。方法:首先对两名健康志愿者在3TMR扫描仪上行软骨成像,成像序列为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PD FSE)和脂肪抑制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SPGR)。10例猪膝关节用陶瓷手术刀制作29处软骨病变模型,行FSPD FSE和FSS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3D超短回波时间(UTE)舣回波脉冲序列成像的相关成像参数及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主要含短T2成分的人于燥股骨标本及一组健康志愿者的胫骨、膝关节、踝部肌腱行MR 3D UTE舣回波脉冲序列成像.通过计算、比较图像的信噪比(SNR)或对比噪声比(CNR)及对图像伪影的分析,探讨系统内部不同轨道延迟时间(-6、-3、-2、-1、0、1、2、3 s)、不同反转角(4°、8°、12°、16°、20°、24°)、不同TE1(0.08、0.16、0.24、0.35 ms)及不同后处理技术(超短回波减影差异图、容积超短回波减影差异图)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骨皮质、骨膜、半月板、肌腱、韧带等在UTE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所设的不同轨道延迟时间中,获得最佳SNR的轨道延迟时阳间为2 s.活体人UTE成像的最佳反转角为8°~12°.不同TE1时间的图像质量不同,TE1为0.08 ms时,图像的CNR最佳.随TE1时阳延长,图像伪影逐渐增多.将原始双回波图经多平面重组后再相减(容积超短回波减影差异图),图像SNR明显增加.结论 短T2成分在3D UTE双回波脉冲序列成像上表现为高信号.通过改变反转角和将2次回波图像经MPR后再相减可增加图像SNR.缩短TE1时间可增加图像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maging parameters and postprocess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MR imaging of short T2 components with 3D ultrashort TE (UTE) double echo pulse sequence. Methods 3D UTE double echo pulse sequence was performed on dry human femoral specimen and the tibial diaphyses, knee joints, and tendons of ankles of a group of healthy volunteer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jectory delays of the imaging system(-6, -3, -2, - 1,0, 1,2, 3 s), different flip angles(4°, 8°, 12°, 16°, 20°, 24°), different TEs (0. 08, 0. 16, 0. 24, 0. 35 ms)and different postprocessing methods(difference imaging of subtracted volume and non-volume UTE)on the 3D UTE MR imaging quality, the SNR and CNR we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artifacts of the images were analysed. Results The cortical bone, periosteum, tendon and meniscus showed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he images of UTE pulse sequence. The best SNR was acquired with 2 s trajectory delay. The best flip angle was 8° to 12° for the human UTE imaging in vivo. The highest CNR was obtained from the TE of 0. 08 ms. The longer the TE was, the more artifacts appeared. The SNR of difference imagewas improved when image subtraction was performed afer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 of the primary double echo images.Conclusions The short T2 components show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he MRI of 3D UTE double echo pulse sequence. The imaging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by shortening TE, using appropriate flip angle and performing subtraction for difference image after MPR of the primary double echo images.  相似文献   

9.
在人体内,一些组织T2值非常短,平均T2值在几毫秒到几十微秒,比如骨皮质、肌腱、韧带、半月板、关节软骨的深层和钙化层等,当用传统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时,短T2组织的MRI信号在激发后迅速衰减,以致在MRI系统采集信号时,短T2组织表现为无信号或极低信号,因此常规MRI图像上显示为黑色。  相似文献   

10.
超短回波时间(UTE)脉冲序列可激发短T2成分并在其衰减之前快速采集其信号,它是直接显示短T2成分的一种成像方法。综述UTE脉冲序列成像的原理及其显示组织内短T2成分的优势,并介绍该脉冲序列成像在肌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新开发的脂肪抑制中间加权(IM-w)3D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与标准2D IM-w FSE序列评价膝关节异常表现的影像质量及诊断价值。50例病人行3.0TMRI检查。影像由3名放射科医师独立评估。2DFSE序列的影像质量评定明显高于3D(P〈0.05)。3D序列对软骨病变的敏感度略高。但特异度较低。2D序列显示低对比的结构效果较好,而高对比的结构在3D序列显示更好。2D序列的可信度评分高于3D序列,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MR三维超短回波时间(UTE)的双回波脉冲序列成像在骨与关节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对7名健康志愿者和1名可疑左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撕裂志愿者的胫骨干、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及一段离体猪腓骨行MR三维UTE的双回波脉冲序列成像.将原始双回波图及多平面重组后的双回波图的前后2个回波相减获得相减后的差异图,比较2种图像处理方法的信噪比.将踝关节跟腱的UTE双回波成像的第1个回波时间(TE1)分别设置为0.08、0.16、0.24、0.35 ms,对比不同TE1时间2个原始回波相减所得的差异图的图像质量.对踝关节肌腱的TE1为0.08 ms的原始回波图相减后的差异图行最大强度投影获得肌腱的三维空间图.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资料t检验.结果 通过对原始回波图相减后的差异图行最大强度投影显示了肌腱的三维空间分布图.8名志愿者的骨皮质、骨膜、肌腱和半月板在超短TE的双回波脉冲序列成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将原始双回波图(信噪比为2.82±0.75)行多平面重组后再减影(信噪比为3.76±0.88)可增加图像信噪比(t=-4.851,P<0.01).踝关节跟腱的不同TEl成像的图像质量不同,TE1为0.08 mg的图像质量最高,在TE1分别为0.08、0.16、0.24、0.35 ms时,对比噪声比分别为1.74±0.54、1.35±0.60、1.20±0.48、0.8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1,P<0.05).随着成像时间的延长,伪影逐渐增多.结论 三维超短TE的双回波成像能显示传统的临床MR成像序列不能显示的主要含短T2成分的组织,为对这些组织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7 T MRI评估脑T_1加权的ZTE序列("Silent"zero time of echo)。方法 2名神经放射医生对该序列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评价,包括组织对比度、同质性、信噪比和噪声。与传统的T_1加权成像(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进行对比。自动分割评估与从7 T和1.5 T获得  相似文献   

14.
超短回波时间(UTE)脉冲序列可激发短T2成分并在其衰减之前快速采集其信号,它是直接显示短T2成分的一种成像方法。综述UTE脉冲序列成像的原理及其显示组织内短T2成分的优势,并介绍该脉冲序列成像在肌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三维(3D)T2加权扰相自旋回波(TSE)MR序列(VISTA;Philips Medical Systems,Best,the Netherlands)与二维(2D)T2加权TSE序列扫描子宫肿瘤的影像质  相似文献   

16.
关节软骨损伤、变性是骨关节炎(OA)的首要因素,OA早期软骨生化成分最先发生改变,软骨结构逐渐破坏。传统MRI序列的回波时间(TE)较长,采集不到短T_2/T_2~*软骨组织的信号,而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采用超短TE可实现对短T_2/T_2~*的深层软骨和软骨钙化层的直接观察及对其生化组成的定量研究,在探讨OA发生机制及早期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对UTE序列在关节软骨变性早期的定量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确定超短回波(UTE)MRI上半月板片状层厚度与压痕刚度的关系,并比较片状层厚度正常与异常两组之间的MR定量值。方法研究符合HIPAA标准,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用的9个半月板来自7例无大体病理结果的志愿者[平均年龄(57.4±14.5)岁],行UTE MR成像并获得T_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平衡全稳态快速场梯度回波(3D B FFE)序列在脑积水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对50例脑室系统积水的患者进行3D B FFE序列脑室系统成像扫描.比较该方法与常规T1WI、T2WI显示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形态的效果. 结果 50例患者3D B FFE序列图像均清晰显示脑室系统,对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的扩张、狭窄、梗阻的程度和形态与常规SE序列T1WI、T2WI显示效果相比较,3D B FFE序列有明显优越性. 结论 3D B FFE序列脑室成像扫描能清晰显示脑室积水情况,为临床确诊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作为一种MR脑室积水成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系统主要由短T_2组织构成,在常规MRI检查中常表现为低信号或无信号。超短回波时间(UTE)序列是研究短T_2组织最常用的成像技术,短T_2组织在UTE影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对UTE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并综述其在骨皮质、骨膜、肌腱和韧带、关节软骨和半月板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三维可变反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三维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Ture FISP)以及二维快速自旋回波质子像序列(2D-FSE-PD)膝关节软骨的成像质量。方法4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患者在1.5T MR 上行3D-SPACE、3D-True FISP 和2D-FSE-PD 序列成像。比较各序列软骨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损伤显示能力。结果3种序列中,3D-SPACE 序列的软骨信噪比、滑液与软骨的对比信噪比最高。3D-SPACE 比3D-True FISP 能更好地显示膝关节软骨的Ⅰ、Ⅱ级损伤,在软骨的Ⅲ、Ⅳ级损伤中,3D-SPACE 与3D-True FISP 无明显差异,对于各级软骨损伤,3D 序列均好于2D 序列。结论相比3D-True FISP、2D-FSE-PD 序列,3D-SPACE 序列能更好地显示膝关节软骨结构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