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癫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患者的脑电图(EEG)除了可以检出痫样波外,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EEG检查在原发性癫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发作间期儿童癫痫的诊疗价值。方法:对85例癫痫儿童于发作间期监测24hAEEG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EEG监测异常者74例(87.1%),其中有痫样放电者49例(57.6%);发作越频繁,AEEG痫样放电检出率越高(P〈0.01);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显著高于清醒期(P〈0.01)。治疗后复查组较新诊断组癫痫儿童痫样放电显著减少(P〈0.05)。结论:发作间期AEEG监测有助于儿童癫痫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3.
癫(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一些非癫(癎)性的发作性症状相混淆.EEG描记到(癎)性波对癫(癎)的诊断最有价值,但有部分癫(癎)病人发作不频繁,EEG描记不易捕捉到发作期,而发作间期又无异常放电,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07年1月共诊断143例发作间期EEG正常的癫(癎)病例并进行了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3例视频脑电监测到癫癎发作而发作间期正常的患儿发作期脑电图特征。方法:收集2010至2011年两年中视频脑电监测到癫癎发作而发作间期正常的患儿13例,分析脑电图特征。结果:①13例病例占同期监测总数5.7‰。②清醒期4例、睡眠期7例、清醒及睡眠期均发作2例。睡眠期占63.2%。③部分运动性发作4例、部分运动性发作继发全面发作9例,无全面性发作。④起源部位(部分存在于两电极之间)前三位分别是颞区、中央区、顶区,占72.2%。⑤发作初期多表现为低波幅棘波、尖波或快波节律,占76.9%。结论:①睡眠诱发在癫癎诊断中意义很大。②表现为部分性发作的患儿,癫癎漏诊的风险相对较大。③起源于颞区、中央区或顶区的癫癎漏诊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为儿童癫癎的128例患儿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结果:AEEG的癎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REEG)。结论: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癎中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研究表明:很多癫(癎)患者在癫(癎)发作时,其心电图(ECG)也产生某些变化,甚至出现猝死现象[1].但儿童癫(癎)发作时及发作间期,患儿的ECG是否和脑电图(EEG)一样也产生一定的变化,目前鲜有深入的研究.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收治104例癫(癎)患儿,并进行动态脑电图(AEEG)和动态心电图(AECG)同步监测,现将其记录回放观察和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期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癎)(EBCC)的临床发作形式,动态脑电图(AEEG)不同类型的改变,追踪临床、AEEG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36例不同年龄、不同发作特点、不同发作类型进行清醒、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AEEG描记.结果: 本组36例临床发作表现多为部分型,AEEG特点;其中21例(58%)局限于一侧的中央-颞区,15例(42%)呈双侧基本以一侧为主的中央-颞区为起搏点播散到额顶区,但仍以中央-颞区波幅最高.结论: 本病6~10岁为多发年龄,AEEG浅睡期阳性率最高,并以中央-颞区为主的散发、阵发单个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间断或连续为发作特点.另外药物治疗比末治疗预后要好.  相似文献   

8.
卫芬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3,20(3):150-151,155
目的: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癫癎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对252例儿童癫癎病人先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后,再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记录,分别分析癎样放电的检出率。结果:24小时动态脑电图异常率为90.47%(228/252),癎样放电率为77.77%(196/252),并多在非动眼睡眠的Ⅰ、Ⅱ期出现。常规脑电图异常率56.74%,癎性放电29.76%。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大大的提高了儿童癫癎的检出率。常规脑电图的非特异性改变检出率相对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癫癎发作时的脑电图改变过程,提高癫癎分类的准确度,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 32 例癫癎发作时的脑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发作时脑电图阳性率为 100%。结论:脑电图是癫癎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比其它任何方法都优越。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时期是癫癎发作的第一个高峰期.由于年龄特点,婴幼儿表达不清,无法了解发作前先兆或其它感觉性症状,许多病例发作时表现又常不典型,给临床诊断以及分型带来困难,如能获得发作期脑电图(EEG)的同步表现对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枕叶癫患者的临床和脑电图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33例枕叶癫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脑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枕叶癫的发作形式有视觉症状、运动症状、复杂部分性发作伴自动症等。脑电图特点:一侧或双侧枕叶或枕叶及周围脑叶出现性放电。结论:枕叶癫的临床特点包括:视觉异常发作,癫发作形式多样,枕区异常脑电等。依据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枕叶癫(癎)的临床特点、脑电图和影像学资料,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枕叶癫(癎)的临床和脑电图、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枕叶癫(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视觉症状、惊厥发作、自动症、偏头痛和发作性呕吐等.37例均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其中35例发作间期枕部有痫样放电,2例结果呈阴性者,经24 h脑电监测有枕部起源的异常放电.37例头颅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7例.32例随访6个月至5年,特发性组25例中控制有效25例,其中10例停药,症状性组7例中,控制有效6例,无效1例,无停药.结论:儿童枕叶癫(癎)以特发性多见,重视特征性临床表现形式,结合脑电图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特发性枕叶癫(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癫(癎)(EP)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对105例可疑或临床诊断的儿童EP的睡眠脑电图(EEG)进行分析及临床随访.结果:正常27例,异常78例,异常率74.3%(广泛性异常11例,局限性异常67例).讨论:睡眠EEG可提高儿童EP的阳性率,对其诊断、分型、临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癎)(BECT)的价值.方法:使用MB 8000型8道AEEG仪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监测的36例BECT患儿的AEE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作间歇期常规脑电图(REEG)与AEEG(癎)样波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16.15,P<0.001.发作间歇期AEEG睡眠期(癎)样波与清醒期(癎)样波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184,P<0.05.发作期一侧中央-颞区有(癎)样放电(尖、棘波)者26例(72.2 %),双侧中央-颞区有(癎)样放电者10例(27.8 %).结论:BECT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部分性癫(癎),是与睡眠密切相关的癫(癎),具有特殊的发作症状和EEG放电,AEEG睡眠期发作对BECT诊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癫癎性发作(NES)与癫癎性发作(ES)都是临床阵发性发作,可能是或不是癫癎发作。虽然临床上表现为反复的发作,但不伴同步的异常脑电活动,即称为NES。现将我院78例NES的临床和脑电图(EEG)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3月门诊及住院有发作性症状并经长程同步录像脑电图  相似文献   

16.
动态脑电图在癫癎发作时的临床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电图(EEG)对癫 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比任何其它方法都优越,特别是发作时的脑电图为癫 诊断必须的资料。我院采用动态脑电图(AEEG)检测的960例中,伴有临床发作者有125例(13%),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25例中,男80例,女45例。年龄2个月至62岁,其中≤1岁者15例,~5岁者30例,~10岁者45例,~14岁者15例,≥15岁者20例。临床发作频度:最多每日30余次,最少每年2次。监测前全部作过REEG检查1~5次。临床上分为癫 组和可疑癫 组。 癫 组…  相似文献   

17.
额叶癫(癎)的临床与脑电图表现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额叶癫癎的临床与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对临床确诊为额叶癫癎24例的临床表现结合发作期、发作间期的EEG进行分析。结果:最常见的因素有明确病因者18例,包括头部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等。24例额叶癫癎患者EEG23例(96%)共监测到45次发作,以睡眠中发作为多见,其特点是发作频繁,持续时间短。临床表现以局灶性运动发作和不对称强直发作为主。EEG表现为以额区为主的癎样放电,睡眠中阳性率高。发作问歇期12例见癎样放电,9例为阵发慢波,3例未见异常波。结论:额叶癫癎是一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具有特征性的癫癎综合征,正确认识临床特征和EEG特点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发作期与发作间期脑电图(癎)样放电对癫(癎)灶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9例癫(癎)患者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中的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癎)样放电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发作期脑电图(癎)样放电检出率为94%,发作间期为90%,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癎)的诊断和癫(癎)灶的定位有重要意义.发作间期脑电图(癎)样放电对癫(癎)灶的定位价值接近于发作期脑电图(癎)样放电.  相似文献   

19.
癫癎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临床上可能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相混淆。录像脑电图(V-EEG)可通过录像直接观察发作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同步EEG监测来分析临床与EEG的关系,从而成为癫癎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可靠的监测方法。非癫癎性发作(NES)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阵发性临床发作,不伴有发作期脑电图癎样放电。在国外癫癎中心的所谓癫癎患者中10%~20%被证实为NES。现将我院神经科经V-EEG监测到发作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癫(癎)外科中,所有术前评估的目的皆在于确定致(癎)区(epiletogenic zone,EZ)的位置与范围,以及其与重要皮层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EZ是指大脑皮层上引起癫(癎)发作的区域,如果手术彻底切除此区域后发作将完全消失[1].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手段可以实现在手术前EZ的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