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观察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112例患者,其中三叉神经痛78例,面肌痉挛31例,舌咽神经痛3例,并对手术入路及血管神经隔离方法进行改良。结果:手术早期的手术总有效率为98.2%,除1例听力明显下降外,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是治疗颅内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手术方法的改良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根疾病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手术方法、特点。方法分析152例颅神经疾病患者,包括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1例,面肌痉挛69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有效率为91.36%;面肌痉挛手术效率为89.86%;舌咽神经痛2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有效的,但风险大,良好的手术策略对于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血管加压并发症及处理方法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分析152例脑神经疾病患者,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1例,面肌痉挛69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手术策略及手术并发症的成因,提出预防策略。结果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有效率为91.38%;面肌痉挛手术效率为89.85%;舌咽神经痛8例,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有效的,但风险大,良好的手术策略对于提高手术疗效,预防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体会。方法采用耳后小骨窗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33例。结果三叉神经痛20例,18例术后疼痛消失,1例二次手术后疼痛消失,1例无效。面肌痉挛13例,术后抽搐立即消失10例,延迟痊愈3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痛( TN)、面肌痉挛( HFS)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其中TN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难以忍受的阵发性剧痛,历时短暂,数秒钟至2分钟;HFS是面神经支配的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向下扩大至面部表情肌及口轮匝肌。 TN和HFS虽无生命危险,但一般病程较长,使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传统的药物治疗、射频热凝治疗、纯乙醇封闭治疗、神经末支切断术等,但效果不佳,且易造成面部肌肉瘫痪等严重并发症。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进步,显微血管减压术作为治疗TN、HFS等颅神经疾病的有效手段,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1]。患者不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且较少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我院从2012年1-12月,对146例TN、HFS患者实施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远期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梁维邦  倪红斌  姚亮  徐武  韦永祥 《江苏医药》2008,34(11):1124-1125
目的 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186例行MVD面肌痉挛患者,观察术后2年有效率、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随访成功154例,其中109例(70.8%)近期疗效为优,43例(27.9%)为良,2例(1.3%)为差.对术后2年以上的长期疗效随访中143例(92.9%)为优,4例(2.6%)为良,7例(4.5%)为差,其中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5%.部分复发率为2.6%,完全复发率为3.3%.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面瘫28例(18.2%),听力下降12例(7.8%),耳鸣7例(3.9%);术后2年以上随访中,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2例听力下降患者中3例听力仍有障碍.结论 MVD是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明兴  倪红斌  金伟  徐武  梁维邦 《江苏医药》2012,38(7):798-800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责任血管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延迟治愈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责任血管的不同将获得随访2年以上的230例MVD术患者分为小血管压迫(A组,164例)和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B组,66例)两组,分析发生延迟治愈的69例随访资料。结果 230例面肌痉挛行MVD术患者中,术后延迟治愈69例(30.0%)。A组延迟治愈率26.2%(43/164),明显低于B组的39.4%(26/66)(P<0.05)。69例延迟治愈患者中,术后1、2、3、6、12个月和1年及以上症状消失病例分别为33、13、12、7、3和1例。94.8%的延迟治愈患者术后半年抽搐停止。结论面肌痉挛患者MVD术后延迟治愈以椎-基底动脉复合体压迫致病者居多;大部分延迟治愈患者痉挛症状可于术后6个月内消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对舌咽神经痛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10年9月间对15 例舌咽神经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术后疼痛缓解,2例术后3 d疼痛缓解,随访末期所有患者没有疼痛发作.结论 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手术近期有效率达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及1例面肌痉挛患者半年后症状复发.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周强  夏锡伟  张一  王强  陆军松  邵华明  唐科  周鹏  杨伊林 《江苏医药》2012,38(18):2190-219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2年2月采用MVD治疗3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的资料,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并减压。结果术中发现有血管与面神经关系密切,其中16例小脑前下动脉,7例小脑后下动脉,2例椎动脉,8例复合压迫,2例静脉,1例无名小动脉。随访2-47个月,31例(86.1%)术后症状完全消失(其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1年、2年复发),2例(5.6%)部分缓解,3例(8.3%)无效。结论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安全有效,良好的术中显露、责任血管的准确判断及有效减压、精细轻柔的操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患者61例.其中,三叉神经痛40例,舌咽神经痛3例,面肌痉挛18例.随访5-22个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为95%,舌咽神经痛手术有效率100%,面肌痉挛患者为94.5%.术后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者9例(15.5%);发生较重并发症1例(1.7%),无死亡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因血管压迫导致的相关脑神经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微血管减压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患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后治愈36例(90.0%),显效3例(7.5%),有效1例(2.5%).结论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MVD)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采用"D"字形骨窗特点及作用。方法76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MVD术中,采用"D"字形骨窗,即一端暴露出横窦与乙状窦交界处,另一端到达枕骨大孔缘上(颈静脉孔球边缘)。外侧暴露出乙状窦外缘或到乳突气房暴露,以此形成"D"字形骨窗。"D"形骨窗两端的位置最为重要,是术中有效探查桥小脑角区与后组颅神经的重要解剖标准点。以"D"两端为基准,弧形切开硬脑膜,并术后原位缝合。结果76例行MVD术中根据"D"形骨窗两端的硬脑膜切口端分别探查三叉神经、面神经"敏感区"及血管的关系,同时探查后组颅神经,锐性分离粘连在神经上的蛛网膜,72例发现并移开压迫神经的血管,在神经与血管之间置入减压材料,4例探查后组颅神经过程中发现压迫舌咽神经"敏感区"的血管,实施减压,术后镇痛。关颅后,根据"D"形骨窗外形进行颅骨修补。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MVD术式中,"D"字形骨窗,与圆形骨窗或三角形骨窗相比,更讲求对骨窗下缘的要求,更能有效的释放脑脊液。"D"字形骨窗更适合探查后组颅神经,避免因遗漏压迫舌咽神经的血管,而术后仍然疼痛者。"D"字形骨窗能更好显露术野,是成功实施MVD术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14.
高竹风  赵春生 《江苏医药》2013,39(16):1904-1906
目的探讨术中电生理监测在原发性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101例分为两组:A组45例,术中未行电生理监测;B组56例,术中行电生理监测。比较两组即刻手术效果和术后当日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当日有效55例(98.2%),发生面瘫4例(7.1%),无眩晕,听力下降2例(3.6%)。A组术后当日有效37例(82.8%),发生面瘫9例(20.0%),眩晕6例(13.3%),听力下降7例(15.6%)。B组手术效果优于A组,眩晕发生率低(P<0.05)。结论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实施电生理监测能提高面神经减压的效率,减少眩晕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和副作用,提出改良方案,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11年4月收治住院的采用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4例,对手术技术及血管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良,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的总有效率为98.6%,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听力丧失、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发现复发率1.4%。结论微血管减压术从根本上解除了三叉神经痛的常见病因,术后完全保留了三叉神经各分支的功能,是目前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中可见三叉神经入脑干处有血管压迫者17例(94.4%),其中动脉压迫14例,静脉压迫3例,另有蛛网膜粘连索带状压迫1例。术后早期疼痛完全缓解16例(88.9%),部分缓解2例,总有效率达100%,无手术死亡。随访2~5年,维持完全缓解15例(83.3%),部分缓解2例,复发1例(5.6%),持久并发症1例(5.6%)。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直接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临床疗效理想,术中创伤和神经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68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效果分为两组。其中一次治愈者130例纳入A组,需进行二次治疗者38例纳入B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以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一次成功率为77.38%。与A组对比,B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手术时间较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性别比、体重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年龄、病程、手术时间等因素可影响患者预后,患者性别、体重等因素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口角疱疹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的3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唇角疱疹,分析发病原因,并给予局部用药及静脉抗病毒用药,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疱疹萎缩、消退。无无效病例,有效率为100%。结论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出现口角疱疹,与术中骚扰三叉神经,激活神经节细胞内的疱疹病毒有关,经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预防此并发症,主要减少术中对三叉神经的骚扰及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