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体内维生素D(VitD)水平及其与肺炎的关系。方法:选取88例因肺炎于我院呼吸中心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检测其血清VitD水平,同时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及电话随访病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情况。比较肺炎患儿不同性别、年龄、病情轻重间血清VitD水平有无差异,以及病后1年内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组与未发生RRI组间血清VitD水平有无差异。结果:肺炎患儿中不同性别及年龄间血清Vit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肺炎患儿血清VitD水平低于已报道的我国西部地区儿童平均水平;重症肺炎组血清VitD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P<0.05);病后1年内发生RRI组血清VitD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RRI组(P<0.05)。结论:血清VitD水平与性别、年龄无关;肺炎患儿体内VitD水平普遍低,体内VitD水平高低与肺炎病情轻重及病后再感染风险相关,VitD水平越低,越易发展为重症肺炎,病后再感染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婴幼儿肺炎血清维生素 A和维生素 E含量 ,探讨其状况与疾病相互关系 ,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同时测定血清中维生素 A、维生素 E含量 ,对 5 0例婴幼儿肺炎住院患儿进行检测并与同期 5 0名体检健康婴幼儿对照。结果 婴幼儿肺炎组维生素 A均值明显低于健康组 (t=3.5 82 ,P<0 .0 0 1) ;亚临床维生素 A缺乏及可疑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X2 =19.0 14,P<0 .0 0 1)。婴幼儿肺炎组维生素 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不显著 (P>0 .0 5 )。结论 婴幼儿肺炎血清中维生素 A状况低于健康者 ,而亚临床缺乏的发生率高于健康婴幼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59例住院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60例健康儿童相应资料予以比较。结果急性支气管肺炎组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为(0.92±0.3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35±0.32)μmol/L,P<0.01]。急性支气管肺炎组可疑SVAD及SVAD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低龄、发热、重症及家居农村的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较低(P<0.05)。结论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低于健康儿童。患儿年龄、发热、病情程度、居住地与体内维生素A状况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维生素A(VA)的变化规律.方法:(1)比较173名2岁以下急性期肺炎患儿和182名正常同龄儿血浆VA水平;(2)随访患儿家长同意并在恢复期抽血的30名VA缺乏肺炎患儿恢复期VA水平,比较患儿急性期、恢复期VA水平.结果:(1)肺炎患儿血浆VA低于正常健康小儿[(0.99±0.60)vs(1.17±0.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期惠儿血浆VA水平较急性期明显升高[(0.77±0.33)vs(0.48±0.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低于正常健康小儿水平.结论:肺炎惠儿血浆VA水平较同龄正常健康小儿明显下降,雏生素A缺乏肺炎患儿恢复期血浆VA水平较急性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仍低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VA)、维生素D(V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治疗的256例3岁以下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检测患儿血清VA、VD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肺炎组(n=200)、重症肺炎组(n=56),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56例肺炎患儿血清VA、VD水平分别为(0.84±0.37)μmol/L、(48.11±17.55)nmol/L,其中VA缺乏(VAD)、VD缺乏的检出率分别为46.5%、58.2%;重症肺炎组VA、VD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VAD、VD缺乏检出率升高(P<0.05);不同VA水平的肺炎患儿VD缺乏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患儿VD缺乏检出率更高;VD缺乏的肺炎患儿住院时间长于VD不足组和VD正常组(P均<0.05)。结论:肺炎患儿VA、VD水平高低与肺炎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115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胸部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急、症状重,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胸部X线表现以小斑点状阴影为主,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出现晚、滴度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时间长,早期诊断困难,经合理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急性肺炎患儿血浆VA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一病房收治的722例急性肺炎患儿血浆VA水平及VAD与病情、病程、体温及病原检出等的关系.结果:722例肺炎患儿血浆VA平均为(0.87±0.32)μmol/L,184例同龄健康儿童血浆VA平均为(1.14±0.34)μmol/L,肺炎患儿血浆VA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与健康儿童VAD率分别为33.80%、11.96%,肺炎患儿VAD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6月组患儿VAD率最高,为43.71%,与其它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VAD率明显高于普通肺炎患儿(64.71% vs 30.58%,P<0.01);肺炎伴发热患儿VAD率明显高于无发热患儿(37.92% vs 29.08%,P<0.01);肺炎伴腹泻患儿VAD率明显高于无腹泻患儿(37.15% vs 31.98%,P<0.01);VAD组患儿细菌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非VAD组(59.84% vs 48.95%,P<0.01).结论:急性期肺炎患儿血浆VA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儿童,VAD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VAD与病情、体温、腹泻密切相关,VAD患儿易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PP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在肺炎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IgG、IgA、IgM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NO采用终点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患儿血清中NO水平显著升高(P<0.01),恢复期和急性期相比,患儿血清中NO含量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IgG、IgM、IgA恢复期高于急性期及对照组(P〈0.05),急性期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免疫损伤在儿童MPP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NO和Ig参与MPP的免疫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炎患儿体内血清营养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酶联免疫法等,对120例肺炎患儿(肺炎组)的血清锌、铁、镁、钙、维生素A、维生素D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期随机抽取60例健康同龄儿(对照组)作为对照.结果 肺炎组铁、锌、维生素A缺乏率及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o.05),钙、镁、维生素D缺乏率及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肺炎患儿的锌、铁、维生素A缺乏普遍存在,在调节和介导免疫发应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0例肺炎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早(2d)内,晚(2d后)治疗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显效率、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早用药组和晚用药组显效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有极具显著性差异,结论:氨溴索与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是治疗婴儿肺炎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12.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应用氨溴索的三种给药途径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240例婴幼儿肺炎随机分为三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分别予口服、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给药治疗。结果:雾化组疗效分别优于口服组和静脉注射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口服组和静注组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上应用氨溴索佐治婴幼儿肺炎,可优先考虑予雾化吸入给药。  相似文献   

13.
微生态制剂预防和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防治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36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入院后即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对照组入院后始终未用或住院时间72h后因出现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对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组186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发病率为20.97%(39/186);对照组174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的发病率40.80%(71/17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2,P<0.01),而腹泻的治疗疗效,预防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能减低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并对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防治效果。方法:2002年5月-2004年5月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428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在入院后即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用药时间均在72h以上;对照组入院后始终未用或住院时间72h后因出现继发腹泻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结果:预防组210例住院治疗期同继发腹泻病发病率为18.57%(39/210);对照组218例住院治疗期间继发腹泻病的发病率39.45%(86/21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2.55,P〈0.001)。结论: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能减低肺炎患儿继发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儿科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所出现86例不良反应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阿奇霉素所致ADR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胃肠道系统损害占55.8%,皮疹占27.9%,过敏性休克占2.3%,循环系统损害占4.7%,神经系统损害占2.3%,泌尿系统损害占7.0%;男性占47.7%,女性占52.3%,ADR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结论应重视阿奇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反应,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沐舒坦治疗婴幼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桃  胡晓  翟雪松  唐章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579-1579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3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住院的126例婴幼儿肺炎随机分作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而治疗组加沐舒坦15mg静脉滴注 ,每日1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住院天数、肺部罗音及痰鸣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沐舒坦可明显提高常规抗感染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总结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8例患者中,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其临床表现及症状均不典型,导致误诊增加,虽经积极抢救治疗,病死率仍高,占17.86%(5例)。结论提高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详细分析临床资料,全面体检,尤其注意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的监测,警惕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婴幼儿腺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选常规检查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气时间(Ti)、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呼气量/潮气呼气量(VPTEF/Ve)、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呼气量(PTEF/Ve)]。结果观察组RR(34.16±7.14)次/min、PTEF(136.48±18.01)ml/s、PTEF/Ve(1.58±0.29)%高于对照组的(22.64±5.01)次/min、(123.54±10.64)ml/s、(1.31±0.35)%,Ti(0.78±0.12)s短于对照组的(0.84±0.13)s,VT(6.78±0.54)ml/kg、TPTEF/Te(38.97±6.98)%、VPTEF/Ve(40.13±9.13)%低于对照组的(8.46±0.85)ml/kg、(45.16±8.46)%、(46.58±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腺病毒肺炎在急性期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潮气量下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改变,肺功能检查是监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病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双黄连注射液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并对其所含微量元素进行含量测定。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Be、B、Al、V、Cr、Mn、Fe、Co、Ni、Cu、Zn、As、Cd、Ba、Hg、Ti、Pb等1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有毒金属元素Cu、Cd、Hg、Pb、As含量均符合美国药品和功能性食品的标准,微量元素中B、Al、Fe等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结论: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高,可以用于双黄连注射液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并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