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腮腺肿瘤、炎症等常行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手术通常采用S形切口,即自耳屏前方直向下,绕耳垂下方至颞乳突尖,再转向下经颌下区,在下颌角下方1.5cm处转向前行.至舌骨平面在腮腺嚼肌筋膜浅面将皮瓣掀起。术后并发症多为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麻木和术后耳垂区凹陷。味觉出汗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约70%,目前尚无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保留腮腺嚼肌筋膜、耳大神经和胸锁乳突肌瓣整复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娄志鸿  郑玉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82-1982
目的:探讨颌后切口在腮腺后下极肿物摘除手术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择腮腺后下极肿瘤手术病例40例,肿瘤直径<3.0 cm,20例采取耳垂下至下颌角的颌后切口,自下颌缘支及颈支逆行解剖面部神经,肿瘤外0.5 cm摘除腮腺组织及肿瘤;20例采取常规腮腺浅叶及肿瘤摘除术式,术后随访2~5年,评价术后并发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颌后切口术式组,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面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较常规浅叶摘除术式明显降低,涎瘘形成及肿瘤复发较常规术式无明显差异,面部美容效果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颌后切口腮腺区域摘除术式明姓改善病人术后美观效果,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涎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中涎腺肿瘤中混合瘤占80%~90%,其中以腮腺混合瘤为最常见。由于腮腺混合瘤潜伏着恶性病变的危险,治疗的原则应是早期摘除。手术时应将肿瘤连同包膜及肿瘤周围的正常腮腺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复发。因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肿瘤切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治疗腮腺疾病的常用方  相似文献   

4.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方式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改良术式的临床应用.方法 手术治疗2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通过对腮腺手术切除的范围控制和手术切口的后移及缩短来完成对手术的改良.结果 24例患者创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无肿瘤复发,颌面部切口隐蔽,瘢痕不明显,腮腺区外形良好,无涎瘘.其中4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均在3个月内得到恢复.2例患者出现暂时性面瘫,经过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2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后出现Frey氏综合征.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改良术式,能充分暴露并完整切除腮腺及肿瘤,术后有较满意的面部外形,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腮腺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较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其预后关系较大,所以严禁行单纯的肿物切除术,必须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术.我们2001年8月~2007年12月采用此术式治疗腮腺肿瘤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腮腺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较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手术方式的选择与其预后关系较大,所以严禁行单纯的肿物切除术,必须行解剖面神经的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术.我们2001年8月~2007年12月采用此术式治疗腮腺肿瘤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腮腺良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肿瘤,其中80%为浅叶肿瘤[1],其中以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最为常见,目前手术治疗仍为临床腮腺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2]。传统手术切口分离方便、术野清晰,适用于腮腺浅叶肿瘤和部分深叶肿瘤,但同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后切口内镜辅助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15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耳后切口内镜辅助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耳后切口内镜辅助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手术切口隐蔽,美观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骨折在临床上最常见,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的比例亦不少。临床上对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的治疗多采用颌下切口、经腮腺下极的颌下改良切口和耳前切口,技术条件好的单位,可采用口内升支前缘的矢状劈开切口,通过特殊的器械在口内操作复位内固定。我科采用经腮腺直视切口治疗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23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3例均为我科2000-01~2002-12采用腮腺直视切口治疗的下颌骨升支和髁颈基部骨折患者。男17例,女6例,年龄17~42岁。治疗前均经CT或X线片证实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传统S形切口皮瓣转移修复术与改良S形切口腮腺筋膜缝合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腮腺肿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的S形切口进行腮腺手术并且实行腮腺筋膜缝合术,而对照组患者则采取传统的S形切口实行腮腺手术和皮瓣转移修复术进行治疗,随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切口愈合外观的满意情况.结果 术后试验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共有21例(5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例(73.2%),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15.021,P<0.05);试验组患者对手术切口外观的满意度为75.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5% (P<0.05).结论 传统S形切口皮瓣转移修复术与改良S形切口腮腺筋膜缝合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后者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腮腺良性肿瘤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其标准术式是解剖保留面神经的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但也存在手术范围大、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本科于2000~2005年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48例,现对其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0~8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个月。肿瘤直径<2 cm 24例,2~4 cm20例,4~6 cm4例。临床上肿瘤位于耳垂下28例,下颌骨后侧6例,耳屏前6例,耳后8例;位于腮腺浅叶46例,腮腺深叶2例。肿瘤术后病理报告:多形性腺瘤35例,Warthin瘤10例,血管瘤2例,乳头状囊腺瘤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折叠瓣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预防腮腺血管瘤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3例腮腺血管瘤患儿(男33例,女10例)经耳前和耳后切口切除整个腮腺,并将ADM置入腮腺床,再用SMAS折叠瓣进一步修补.通过调查问卷,由3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评估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度.用Minor淀粉碘试验评估术后是否出现Frey综合征.结果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瘢痕隐蔽好,双侧面部对称.88.4%( 38/43)的患儿术后面部轮廓极好,11.6%(5/43)非常满意.用Minor淀粉碘试验检测术后患者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是4.7%(2/43).腮腺血管瘤无复发.结论 经耳前后入路切除腮腺,置入ADM并用SMAS折叠瓣修复腮腺床,术后外观良好,大大降低了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了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刘运岭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1982-1984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临床手术治疗的理想方法.方法 行腮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肿瘤和腮腺全切除术、肿瘤和部分腮腺切除术以及肿瘤和腮腺浅叶切除术三组,各50例,手术后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治愈复发情况等相关项目.结果 150例腮腺患者良性肿瘤患者占84.66%,恶性肿瘤患者占15.34%.肿瘤切除和部分腮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74.00±12.54) min明显少于全切组(112.00±20.37) min和浅叶组患者(98.00±17.35) min,部分组患者的面部满意例数(48例)和腮腺保留功能情况(45例)显著优于另两组,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病情况(3.3%)明显少于其余两组(10.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和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的时间较短,治愈情况理想,可有效的控制肿瘤的复发转移同时术后的并发症少,在面部外观方面满意度高并且可以部分保留腮腺的功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张丽娜  邸瑞玲 《河北医药》2011,33(15):2325-2326
腮腺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肿瘤疾病,在颌面部肿瘤中其发病率占80%,由于腮腺所处的特殊颜面部位,神经分布异常复杂,血运也非常丰富,这无疑给手术带来较大的难度和危险性,因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腮腺涎瘘是腮腺区肿瘤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手术切口。方法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15例。甲组患者采用传统的"s"形手术切口,乙组患者采用改良的腮腺手术切口。结果甲组15例患者,33.3%出现面神经功能暂时性功能损害,13.3%出现涎瘘,13.3%出现Frew综合征。乙组患者,无一例面神经功能损害,涎瘘和Frew综合征出现。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论两种手术切口的术野暴露无差异,但改良腮腺手术切口隐蔽,不易损伤面神经周围支,无涎瘘及Frew综合征,较传统手术切口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手术方式、手术范围、病理类型及预后,提高腮腺肿瘤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近10年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85例,对各种手术方式及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良性肿瘤80例,31例行腮腺部分切除,19例行腮腺浅叶切除,30例行腮腺浅叶切除加深叶切除。恶性肿瘤5例,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切加肿瘤切除。结果82例治愈,3例复发。结论对腮腺肿瘤患者应综合分析判断其性质,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注意保护面神经,尽量保存组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游离面神经术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折152例行腮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游离面神经术124例(81.6%),其中,面神经下颌缘支游离100例(65.8%),面神经总干游离24例(15.8%);22例(14.5%)恶性肿瘤及6例(3.95%)小腺瘤患者未行面神经游离.152例患者按腮腺术式分类:112例(73.7%)采取腮腺浅叶切除,22例(14.5%)采取腮腺全切除,18例(11.8%)采取腮腺部分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9 ~33个月发现,无一例肿瘤复发;34例(27.4%)术后第3d出现口眼歪斜;22例(14.5%)行腮腺全切除患者,有4例(18.2%)发生面瘫,其中有2例(9.1%)为永久性面瘫;无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游离面神经术有利于腮腺肿瘤的完整切除,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面神经医源性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腮腺多形性腺瘤又称腮腺混合瘤,是最常见的涎腺肿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70%。该肿瘤以组织病理形态学多样性为特点,主要由包膜、上皮细胞、黏液间质及软骨样组织等成分组成,属于良性肿瘤,其标准处理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1,2]。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腮腺多形性腺瘤58例,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手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类“V”或“N”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类"V"或"N"美容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改良而来的腮腺美容切口入路,进行保留面神经和耳大神经的肿瘤并腮腺区域切除术。随访观察该切口的美观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临床Ι期愈合,无涎瘘发生。2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面瘫,6月后恢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耳垂麻木,除2例患者耳大神经损伤外,其余患者耳垂麻木于术后2个月恢复。患者对该切口的美观程度比较满意。结论类"V"或"N"美容切口入路切除腮腺肿瘤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腮腺部位的大部分肿瘤都可以采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腮腺区域性手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10年~2012年到我院治疗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分为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运用腺体浅叶切除方法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实验组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把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和患者的面部是否凹陷等问题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解剖面神经分支数少,切口长度短、面部凹陷程度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腮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并且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从目前来看,治疗腮腺良性肿瘤很好的办法就是区域性切除术,这种手术能尽可能的保存腮腺功能,减轻面部凹陷畸形程度减少损伤神经支数,术后复发率很低,患者满意率很好。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